- 相关推荐
诗歌《再别康桥》用词摭谈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这首精致的抒情佳作使诗人获得了巨大的声誉。
福楼拜曾经说过,“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供他使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使对象的性质鲜明。”诗人徐志摩为了表达对“我难得的知己”、“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的康桥的留恋惜别之情以及理想破灭后的伤感,精心选择了一系列的词语,为我们营造了饱含着诗人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景物完美融合的意境,用爱与美谱写了一曲悲壮乐章,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一.形象生动的叠词
通读整首诗,给人感受最深的是诗的开头和结尾选择的叠词为我们营造的意境。三个“轻轻的”和两个“悄悄的”这两组叠词,营造了寂然无声、依依惜别的氛围。“轻轻”侧重客观状态,写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别康桥时的情景,其中“正如我轻轻的来”一句中的“轻轻的”传达的是一种“故地重游”的欣喜,另两个“轻轻的”抒发的则是诗人对康桥深深的眷恋和不得不离开康桥的无限惆怅之情。而“悄悄”着重主观意向,写出诗人不愿扰乱康河原有的恬静与美丽,更显出对康桥的一往情深。悄然的到来,无言的离去,对母校的仰慕,对母校的眷恋,溢于言表。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叠词“油油”的释义是:“1.形容浓密而饱满润泽。2.流动貌。常形容云﹑水。3.和悦恭谨貌。4.众多貌;广大貌。5.悠然自得貌。6.忧思貌。”《史记·宋微子世家》中有:“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根据诗意,“油油”可以理解为“水草浓绿,茂密、饱满、润泽、温润如玉(这是情状);且随着流水游动,悠然自得,映着夕阳,飘逸闪烁,光影乍离乍合(这是在特定背景下的动感)。”水草这昔日情感的见证人,再次相见,依旧油光翠嫩,浓绿欲滴,充满着蓬勃向上的生机。纯美的叠词,淋漓尽致的倾注了诗人对母校一草一木的由衷喜爱。
二.具体准确的动词
为了准确的表达自己的主观情志,诗人选取了极富动感特色的词语。细细品味,读来如临其境,如睹其形。
“荡漾”。意思是:“水波一起一伏的动。”河畔的金柳,如同“新娘”一样,天生丽质,婀娜多姿的倩影倒映在康河里,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河中,并激起层层情感的涟漪。这个词语,准确的写出了诗人对往日浪漫爱情生活的珍惜,对柳阴下山盟海誓的回味。内心深处那根柔弱的弦时时被拨动,心绪难以平静。
“招摇”。用“招摇”而不是“轻摇”,诗人可谓是匠心独具。“轻摇”,即轻轻地摇动,这只是对青荇情态的客观描述;“招摇”,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它不仅准确的写出了青荇自由自在地摇动的情态,更能表达诗人摆脱尘世羁绊与生活束缚的强烈愿望,渴望像水草那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漫溯”。诗人用“漫溯”,而不用“慢溯”,韵味全然不同。“慢溯”,即慢慢地逆水而上,只能写出速度的慢;而“漫溯”,则是随意地、漫无目的地逆水而上,不仅写出了速度之慢,更能体现出诗人的悠闲自在、对昔日生活的追寻、对昔日生活的无限眷恋。
三.色彩鲜明的意象(名词)
诗的意象就是“诗人主观情志的具象载体。”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志向与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结合起来,便形成一个个鲜明生动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金柳”。诗人将“河畔的金柳”比作“新娘”,平中见奇。首先,河畔的柳树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金黄的色彩,这与穿红着绿的新娘具有形似的特征;其次,诗人曾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极为美好的时光,有过浪漫的爱情,理想的婚姻。所以,康桥的一草一木都倾注了诗人对康桥的喜爱之情,如美酒般香醇浓烈。
“青荇”。这一意象不仅有诗人的喜爱之情,更有潜意识中渴望摆脱尘世羁绊与生活束缚的强烈愿望。
“彩虹”。彩虹是连接人间天堂的桥梁,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是短暂的易逝的,是经历风雨后才出现的。 “彩虹似的梦”指过去诗人对未来的各种美好的憧憬与追求,然而,事与愿违,多年之后,这些梦想都沉淀在清清的拜伦潭底。“彩虹似的梦”所抒发的不止是诗人对康桥的喜爱,更包含了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失落。
胡适曾说:“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人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诗人用饱含情感的语言,讴歌了母校的圣洁与美丽,表达了对母校的热爱和眷恋,用“爱”与“美”,谱写了一曲理想破灭的悲壮的乐章,永远萦绕在康桥的夜空。
【诗歌《再别康桥》用词摭谈】相关文章:
诗歌《再别康桥》07-09
诗歌《再别康桥》08-23
谈诗歌的意义08-24
再别康桥徐志摩的诗歌10-16
诗歌《再别康桥》赏析02-20
《再别康桥》诗歌解读07-24
诗歌《再别康桥》赏析08-14
再别康桥诗歌原文07-07
谈人生的诗歌欣赏08-20
谈无欲的诗歌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