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两个译文的比照

时间:2022-11-18 10:14:35 徐志摩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再别康桥》两个译文的比照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再别康桥》两个译文的比照,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小引

  《再别康桥》这首仿佛文雅悦耳轻音乐般的叙事诗是徐志摩最喜闻乐见的诗篇,对于国际外文坛发生了没有小的反应。正在这首诗中,中国论文网将中国论文网的生涯经验化作缕缕心思,融汇正在所抒写的康桥俏丽的风光里。

  千万这一文明运动离没有开译者。如Mr. Ediard Connynkam和丁祖馨、拉菲尔就曾将这首诗先后译成英语。白文正在德国性能学派实践的指点下,使用少量的范例从“三美论”立场比照综合《再别康桥》的两种译文,洞察没有同的翻译对于原文没有同的解读。

  二、对于于德国性能译者实践

  凯瑟林娜赖斯和汉斯弗米尔是德国性能学派的两位专人人士。凯瑟林娜赖斯以为现实的手段语文本该当是译文的手段正在概念形式、言语方式和外交性能上同源语文本是同等的。赖斯提出了三方法的源语文本综合进程。第一步肯定源语文本的类型。第二步肯定原文的文本变体。其三步综合源语文本的格调。赖斯指出,抒发型文本强调言语的方式和美学功能,正在译者抒发型文本时,原文的美学和艺术方式应正在译文中保存。操作型文本的译文应存正在和原文相反的成效。

  从赖斯的文本类型及译者战略立场来看,《再别康桥》这首诗歌归于抒发型文本,因为翻译译者的手段是向观众群传送原中国论文网的情感和原白话语的美学性能,上面白文将正在“三美论”的指点下综合《再别康桥》两译文的美学性能,从全体上掌握两译文如何抒发《再别康桥》的情感。

  三、译白话语美学性能的细致比拟

  《再别康桥》作为一首没有朽的诗歌,其言语美学的品鉴能够从形美(指译诗诗行划一,或者长度没有齐)、音美(指译诗押韵,且音有轻重,相间如原诗之平仄)和意美(指译诗传送原诗的韵味)的立场开展。

  1.音美的比拟。

  诗歌是存正在很强的音乐学术性,节拍和韵律请求尤其严厉。中文诗歌的平仄感体现正在译文中该当是译诗存正在平铺直叙之节拍快感和押韵。上面次要从“押韵”的立场来综合两种译文。

  本诗每节2、4行押韵。诗歌前4节每节中第2行的韵脚是上声韵(level tonal rhyme):“来、娘、摇、虹”,每节的节末韵脚是仄声韵(Ze tonal rhyme):“彩、漾、草、梦”,前4节读兴起先扬后抑、再扬再抑,腔调重复重复。诗歌后3节全体上腔调也是先扬后抑。全诗平铺直叙清楚,腔调回环往返,构成一种余音回荡、委婉悠扬的旋律美。

  2.形美的比拟。

  形美即诗的方式上要维持快感,次要触及“长度”和“对于称”的成绩。

  Ediard 的译文与原诗的构造大体相反,比方,“微微的中国论文网走了, 正如中国论文网微微的来;中国论文网微微的摆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译为“Quietly I leave/ Just as I quietly came/I quietly wave/ Saying goodbye to the bright clouds of the Western sky.”为了精确传送原作的方式美,翻译运用倒装词序到达那样的成效,并且读兴起琅琅上口。

  丁祖馨和拉菲尔的合译也为7节,但除前两节为4行外, 其他5、6、7句没有等,没可以展示徐志摩原作的松散整齐的行文格调,因为诗歌这种存正在长久历史和共同方式的剧本艺术的快感也未彻底被转达进去。

  3.意美的比拟。

  叫做意美就是正在译者新诗中,没有能错译,漏译,多译,要传送诗的韵味。吕俊传授正在阐释许渊冲的意美准则时写道:(1)忠诚地重现原诗的接物镜;(2) 维持与原诗相反的情境;(3) 深入体现原诗的意象;(4)使译文观众群与原文观众群相反的象境。

  (1)第1节。Ediard严厉遵循原文字词:第1行和第3行译为Quietly I leave, I quietly wave.对于应原文的“微微地中国论文网走了,中国论文网微微地摆手”。读来朗朗上口。而合译的3、4 句的次第与原文相同, 且译文长短也比原文长,没有体现出原文的方式美。“微微地”一词,两译本辨别译为quietly, 和softly, gently。中国论文网更观赏后者的译词。由于quietly是高频词,没有够高雅。并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操典》注释quietly和gently除非有“微微地”意义之外,多一层“柔和,温柔”的意义,更相符感觉细致的徐志摩与Cambirdge话别的情形。

  (2)第2节。音韵美正在Ediard的译文中再次失去表现,如第1和第3行的最初一度词willows, waves,第3行Beautiful shadows in bright waves中的beautiful和bright 都押头韵。 “波光里的艳影, 正在中国论文网的心头飘荡”,Ediard译为beautiful shadows,waving in my heart;合译为quivering reflection stays fixed in my mind.那里的“影”该当是金柳照射正在海面上的光影,因为reflection更贴切。再看quivering一词,它是“颤抖、战抖、抽动”的意义,没有只没有“诗情画意”,相反有消沉的颜色。

  中国论文网参考龙敏鸿儒的观念,以为改为shimmering更适当,更能向观众群转达旭日西下时,婀娜多姿的金柳倒映正在康桥波光粼粼的海面, 闪耀灵动的快感。

  (3)第3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正在水底招摇”,两个译文辨别为The soft mud’s green grasses /Bright green, waving on the river bottom; Green weed in the river/ Dances on a silt floor. “正在康河的柔波里, 中国论文网甘愿做一条水草!”中国论文网感觉a blade of比a bit of要精确:a bit of示意“小量,小块”, 没有相符原诗的形式;并且它润饰没有可数动词,而原诗的“水草”是可数动词。 “柔波”一词,Ediard 直译为gentle waves; 合译将它解决为Vibrating to the ripple of the River Cam。“ripple”是波纹、微波的意义,由它观众群脑际中会做作闪出现一幅柔风冉冉游动, 海面泛起阵阵波纹的景色图。可见,ripple比gentle waves逼真。

  (4)第4节。“那榆荫下的一潭,没有是甘泉是地下虹;揉碎正在浮藻间,积淀着彩虹似的梦。”前两行诗译文的纤细差异正在于“一潭”的译者:lake和creek相比,更贴切,因creek多指活动的水,小溪;lake是湖水。后两行Ediard 严厉直译: Twisted into floating weeds/ Precipitating rainbow dreams。但合译译为3句Printed on the water/ And inlaid with duckweed/ It is my lost dream, 且采纳倒装句式, 强调了It is my lost dream, 读来也朗朗上口。

  (5)第5节。“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正在星辉光怪陆离里放歌。”Ediard的译文:Dream searching? Push a long boat pole/Upstream towards green grass and an even greener place/A boat filled with starlight / midst pointed starlight. 中国论文网感觉这节的译者像是辞藻的寻章摘句,没有快感,如green grass,an even greener place。“星辉光怪陆离”译为pointed starlight。“Pointed”是犀利,有尖头的意义,与星光点点的美妙意象相差甚远。“放歌”译为I sing to my heart’s content。比Ediard译的Let loose a song midst pointed starlight更能把中国论文网后来想放歌的心境抒发进去。但此译本也没有够意美, 能够试着改成 sing aloud in the splendor of starlight。

  (6)第6节。“但中国论文网没有能放歌, 悄然是分手的笙箫;夏虫也为中国论文网缄默, 缄默是今晚的康桥。”中国论文网同意Ediard用直译法把前两句译为: But I cannot sing/ It is quiet like a parting Hsiao.然而“parting Hsiao” 没有免太chinglish。合译采意图译法把句子解决为But now, no, I cannot sing / With farewell in my heart / Farewells must be quiet, mute.《中国剧本: 古代诗歌卷》一书对于此的译者是: But I cannot sing aloud /Quietness is my farewell music.某个读物统筹直译编译而把诗歌的形式和意象都酣畅淋漓地予以抒发。后两行诗的译者,合译比Ediard译文多了一句“Knowing I am leaving”, 用作注释 “缄默是今晚的康桥”。相反多此一举,毁坏了诗歌抒发的分手的神韵。

  (7)第7 节与第1节的原文简直是一样的形式,两译本思绪与后面或者许分歧。

  四、序言

  白文正在德国性能译者实践的指点下对于Mr. Ediard Connynkam 和丁祖馨、拉菲尔《再别康桥》的译文从“三美论”立场停止美学性能的比照综合,得出以次的论断:

  1、Ediard 的译文多采纳直译的办法,保存了与原文分歧的格调,到达了许渊冲倡导的“音美”和“形美”,“意美”的表现就要略微雄厚一些。

  2、丁祖馨和拉菲尔的译文多编译, 无助于于观众群更好的了解原诗,根本上也能让观众群领会其“意美”。然而译文方式没有一, 也没有严厉押韵,“音美”和“形美”略微有所完善。

  3、两种译文堪称各有千秋、互为补充,正在观赏原作译文的时分,这两版天性够比照着看,那样对于译品的了解能够要深入得多。

  “音”、“形”、“意”高低一致才是诗歌译者的真理。

  再别康桥教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体会本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并学习这种写法。

  2、思想教育目标: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3、能力培养目标:学会新诗的欣赏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4.当堂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从诗歌的意象和形式入手赏析)。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2`)课前两分钟播放音乐《回家》营造气氛教师通过对古代作品中“离别”的诗句的讲述,导入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学生逐渐沉浸于音乐声中,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学生明确:“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是诗人徐志摩的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诗题是《再别康桥》学生质疑: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和老师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讲授新课

  (一)、徐志摩及写作背景(投影)。教学环节通过投影,引导学生了解徐志摩及写作背景。教师板书:康桥:即“剑桥”1928年11月6日,《再别康桥》。教师活动学生明确:

  1、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2、康桥:即“剑桥”(Cambridge),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学生活动

  (二)、朗读全诗(8`)抽查学生,教师正音;再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节奏读出诗中饱含的深情。

  (三)、整体鉴赏《再别康桥》。

  三、归纳总结

  教师小结:明确: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体会本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并学习这种写法。

  2、了解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3、学会新诗的欣赏方法,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诵课文(继续播放音乐,学生边听边背)。

  2、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

  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再别康桥徐志摩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1、离别的对象特别

  2、营造的气氛轻松

  3、意象的选择新颖从诗歌的形式入手

  赏析诗歌

  1、形式:建筑美

  2、语言:音乐美

  3、意境:绘画美(客观物象)+(主观情意)=意象

【《再别康桥》两个译文的比照】相关文章:

再别康桥原文译文08-10

离骚译文08-17

观潮译文05-31

劝学原文及译文04-20

《离骚》译文及注释03-13

楞严经全文及译文02-04

《离骚》译文与赏析12-12

元日王安石译文03-17

《乡愁》原文及译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