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名师课堂实录

时间:2023-04-19 17:37:2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名师课堂实录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名师课堂实录

  一、 范读课题,自主解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读题目时老师为什么在中间停顿一下?

  生:因为“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师:对!你们对课题还有哪些了解?

  生:我知道“黄沙”是指黄沙岭。黄沙岭在江西上饶四十里乾元乡。

  生:题目的意思是晚上作者在黄沙岭的一条小道上散步。

  生:我还知道词的上半部分叫上阕,下半部分叫下阕。

  [点评:开门见山,入课干净利索,直接导向课题的解读。“你们对课题还有哪些了解?”以此引出学生的已有知识,课堂起点立足于当下,是目中有人的教学。]

  二、 初读全文,读通读顺

  (生自由读全词)

  师:好!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全词)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见”读xiàn,不读jiàn

  师:对!为什么读“xiàn”?

  生:就是出现的意思。

  师:请你把这一句再读一读。

  (生读最后一句)

  师:这个“xiàn”,还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师:记性真好!我们一起读一读全词。

  (生齐读全词)

  [点评:读通读顺,是深入文本的基础。教者没有平均用力,因疑而教,抓住最易错的字,链接已知,强化感知。]

  三、 自读自悟,入境抒情——上阕

  师: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默读上阕,不懂的地方画上“?”,小组讨论讨论。

  (生分小组学习,教师参与并指导)

  师:好,刚才我发现第一组的同学先自主学习,然后各自带着问题共同讨论交流。第三组呢?

  生:我们先作了分工,然后独立完成各自的任务,最后再汇报交流。

  师:看来你们挺注重合作效率。谁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惊鹊”就是鹊儿被惊醒。

  生:“鸣蝉”是指蝉儿鸣叫。

  生:老师,“别枝”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帮帮他?

  生:我知道“别枝”就是旁枝、斜枝。

  师:那么这一句什么意思?

  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就是月光明亮,惊醒的鹊儿飞绕在树枝上。清风吹来,半夜里蝉儿鸣唱。

  生:老师,我不认为是明月惊醒了鹊儿,也可能是作者的脚步声惊动了鹊儿。

  师:有道理,词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是很大的。这幅画面是明媚而柔和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师读生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明亮的月光下,惊醒的鹊儿飞离树枝,半夜里清风吹拂,传来声声蝉鸣。

  师:黄沙岭的景色多么迷人啊!能读出这种感受吗?一起体会一下。

  生(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师:还读懂了什么?

  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展现的画面是:稻花飘香,农民们在谈论丰收的年景;蛙声阵阵,吸引许多行人侧耳细听。

  生:老师,我有不同的看法。

  师:好!你说说看。

  生:我认为这里的两句应倒一下,“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青蛙专吃害虫,一片蛙声说明青蛙很多,青蛙多,害虫就少,丰收也就大有希望。稻花飘香又预示着丰收,因此,这里是青蛙在争说丰收,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

  [点评:“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对上阕的解读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阅读、互动交流,构建了一个相互启发的对话场。学生步入个性化阅读的天地,独特见解灼灼闪光。]

  师:你想象丰富、见解独特,了不起!掌声!“说丰年”的是农民还是青蛙,各人见解不一样,重要的是让读者体会到丰收的喜悦!谁能把这种喜悦读出来吗?

  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师:多少年来,与农民朝夕相处的辛弃疾,看到黄沙岭这喜人的丰收景象,他能不高兴吗?男生齐读!

  男生(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农民丰收多不容易啊!辛弃疾怎能不为农民高兴呢?女生齐读!

  女生(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师:[课件]“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丰年。”朝朝出,天天望,一份耕耘终有了一份收获,辛弃疾又怎能不为农民兴奋呢?齐读!

  生(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师:这里不仅有稻花飘香,更有辛弃疾心头漾起的兴奋和惬意!再读!

  生(齐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师:一路上,风景如画,天籁如歌,谁读一读词的上阕?

  (生读上阕)

  师:不错!如果将“惊鹊”“说丰年”读重一点,心情会更愉快。谁再来体会一下?

  (生读上阕)

  师:真美!咱们一起来体会一下。

  (生读上阕)

  [点评:对词的感悟,不在于字面之意,而在于背后的情味和意蕴。这里扣住词人的心情,以一连串的反问或感叹的句式,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品读词句,读中悟情,悟中抒情,以引领学生读出词背后的那份情、那份爱、那颗心、那种味,掀起了课堂的高潮。]

  四、 自读自悟,入境抒情——下阕

  师:黄沙岭有青蛙歌唱,有稻花飘香。走着走着,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下阕,看看能读懂什么?

  (学生自由学习下阕)

  师:咱们来交流交流。

  生:“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从这句话可以想象,辛弃疾遥望天空,尚有七八个星儿闪烁。忽然,山的前边,有轻微的雨儿飘落。

  生:老师,这句应该颠倒理解,就是……就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师:你能发现这里的倒装写法,不简单!掌声!

  生:老师,“社林”什么意思?

  生:我知道,“社”是指过去的土地神庙。古时候农民会在土地庙周围栽上许多树,“林”说明树木茂盛,所以称“社林”。

  师:看来你预习很充分。还读懂了什么?

  生:“溪桥”就是溪上的小桥。

  生:从“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中,我仿佛看到了辛弃疾,在土地庙的树林旁,拐了个弯儿,溪上的小桥一过,看到了熟悉的旅店。

  师:多么有趣的农村生活啊!不过,把“旅店”说成茅草屋更恰当。同学们,读到“忽见”,有什么感受?

  生:“路转”说明道路非常的弯曲。因为树木茂盛,道路弯曲,辛弃疾当然找不着旧时的茅店,所以在十分着急中“忽见”。

  师:噢,树木茂盛,道路弯曲,旧时茅店不易寻,辛弃疾一时着急,可忽然找到了!

  生:老师,我有不同意见,虽说辛弃疾刚出来时是明月当空,可下雨前,乌云密布,天一定很黑,辛弃疾看不见,所以找不着。

  师:能联系实际,合理想象,真棒!阵雨来临,天黑乎乎的,旧时茅店很难找,辛弃疾非常着急,可忽然看到了!

  生:老师,我认为,夏天的雨来得很突然,可能辛弃疾还完全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一时没有准备,正在着急的时候茅店出现了,所以“忽见”。

  师:好样的!能设身处地的想象!辛弃疾欣赏月夜,呼吸稻香,一路陶醉,可意外的雷阵雨使辛弃疾十分焦急,忽然,旧时茅店意外地出现了。齐读!

  生(齐):“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师:这一阵子词人是什么心情?

  生:由焦急变为惊喜,因为在雷阵雨到来之前终于找到了茅草店。

  师:读出你的惊喜!

  生:“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生:放松。正在为避雨着急,现在看到茅草店,心情放松了。

  师:读出你的轻松!

  生:“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生:兴奋。进了茅草店,又可以与农民们一边喝酒,一边说丰年。

  师:你真会想象,读出你的兴奋!

  生:“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师:请同学们再细细品味,这里的“忽见”如此丰富,如此生动,如此传神,齐读!

  生(齐):“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有句诗最能表达词人此时的心情?

  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太好了!能带着这种感受读好下阕吗?

  (生读下阕)

  师:我似乎感受到了词人先忧后喜的心情,谁再来体会一下?

  (生读下阕)

  师:似乎感受到了词人先紧张后放松的心理,咱们齐读。

  (生齐读下阕)

  [点评:教者注意激发和尊重个性化阅读,坚持因学定教,顺学而导。对下阕的品味,主要采取“自由论坛”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所思所想。“情”要靠 “象”去显,教者紧扣“忽见”,让平面的词句通过学生的想象体悟,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把学生引入了词的意境,想词人所想,感词人所感,急词人所急,学生的感悟与朗读实现了无缝焊接,词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在“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

  五、 整体感悟,赏读记忆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读这首词(读全词)。上下阕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生1:上阕喜悦,下阕焦急。

  生2:上阕舒缓,下阕急促。

  师:大家听得认真,悟得真切,相信你们也能读出词的味道。

  (生自由读全词)

  师: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跟着词人一起漫步吧!

  (一位学生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

  师:与词人一路同行,有何感受?谁来谈谈自己的经历?

  生:一个夏天的夜晚,月光皎洁,清风一阵阵地吹拂。辛弃疾走在黄沙岭的路上,两边是茂密的树丛。忽然一只鹊儿被惊醒了,扑腾着翅膀。青蛙呱呱地鸣唱,稻花的清香扑鼻而来。可是,不一会儿,乌云遮住了月亮,只剩下天边闪烁的几颗星星,山的前面飘落点点雨滴。词人着急起来,他加快步伐,走出树林,跨过一座小桥,咦,前面的土地庙旁出现了以前见过的那间茅草店。

  师:多美的夏夜,多奇妙的经历啊!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

  (生齐读全词)

  师:能背下来吗?

  生(齐):能。

  师:咱们来试一试,不会背的也可以看看书。

  [生齐背全词,范读的运用是独到的。学生对文本已有了整体感悟,此时的范读,进一步推动学生感同身受,渐入词的“后花园”。边听边想象,也进一步帮助学生丰富和融合词的意象和情味。背诵是教学目标之一,在课堂中水到渠成地得到了落实。]

  六、 链接词人,拓展阅读

  师:你们了解词人辛弃疾吗?

  生:他号稼轩。

  师:为什么以“稼轩”为号呢?

  生:我知道,“稼”就是种植庄稼的意思,“轩”……

  师:过去书斋、茶馆、饭馆的名字常常用“轩”,现在有的店铺名字还用呢。

  生3:“稼轩”说明辛弃疾十分关心种庄稼的人。

  生4:我在资料上得知,辛弃疾在黄沙岭建有“黄沙书院”,他在为农民的子女读书着想。

  师:是啊,辛弃疾晚年在农村生活多年,写下了许多描绘农村的词,我们以前也学过一首,还记得吗?谁来背一背?

  生5: (背《清平乐村居》)

  师:很好!辛弃疾不仅写过许多描绘农村生活的佳作,还留下了不少爱国杰作。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据,他一生坚决主张收复中原,统一国家。你们了解他这方面的词吗?

  生6: (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师:你真棒!老师也带来一首自己喜欢的词,读读看。

  [课件]《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师:刚才大家读得有滋有味,咱们交流一下,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沙场秋点兵。”可以想象辛弃疾正在检阅他的部队。

  生:我最喜欢“可怜白发生。”因为辛弃疾虽然白发苍苍,但仍想去战场拼杀。

  生:我最喜欢“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因为我仿佛看到辛弃疾率领自己的铁骑,风驰电掣般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奋勇杀敌。

  师:同学们真会欣赏!谁能读出这番感受?

  (生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师:读得很雄壮,很豪放!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

  (生齐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师:课后请同学们搜集辛弃疾的词,读一读,背一背。下周咱们开个赛词会,感受辛弃

  疾的词,感悟辛弃疾的人生。好不好?

  生:好!

  [课堂的厚度体现在这个环节。对词人的介绍,以及几首不同风格辛词的链接,操练了整体感悟的阅读方法,拓展了本词的文化背景,丰厚了本课的文化底蕴,辛弃疾的精神、气质成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背后的无限风景,经典的大幕在学生面前豁然开启。综合性学习的安排,使得本课成为一个意味无穷的起点站,学生将驶向广阔的经典诵读天地。]

  拓展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英文版

  A Night Walk on the Yellow Sand Road

  (To the Tune of Xijiangyue)

  Xin Qiji (1140-1207)

  The magpies perching on the branches fly away after being startled by the bright moon.

  The cool breeze brings the chirping of cicadas in the midnight.

  In the rice flower fragrance, who are talking about the bumper harvest year?

  I hear many frogs croaking together.

  There are a few stars in the sky.

  There is a light rain in front of the mountain.

  Where is the old thatched inn near the woods outside the temple?

  It suddenly appears when I make a turn after crossing a bridge over a brook.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1140-1207)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名师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堂实录09-1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翻译11-08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赏析09-08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意07-18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02-09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09-08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意思08-2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11-0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赏析09-07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内容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