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片断赏析
【案例片段】
师:请同学们先分组合作自学古诗。可以先读读诗句,再交流读懂的内容和读不懂的内容。对于读不懂的内容尽力想办法解决。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请个小组派代表,交流你们组的学习情况。
生:我们通过知道了识是知道,能判别,不识就是看不清。
生:我们组不了解苏轼是怎样一个人,他怎么会写下《题西林壁》这首诗的?
生:苏轼就是人们常说的苏东坡,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这是他在游玩庐山是有感而发,在西林寺写下的一首诗。
生:我们知道了第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成为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成为山峰。
生:这里的成应解释为是。
师:好,你纠正得很对!那么你能把第一句诗的意思完整地讲一遍吗?
生:从正面看庐山是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山峰。
师:对,可是我们能不能再说具体些呢?(分别画出岭和峰的简笔画)大家比较这两幅画,说说岭和峰各有什么特点。
生:岭的特点是连绵不断,岭的特点是峻峭挺拔。
师:现在谁再来描述一下第一句诗的意思?
生: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不断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峻峭挺拔的山峰。
【评析】
这一教学片段较好地体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变讲堂为学堂,使古诗教学焕发出活力。
一、扶放结合,自主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指出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课堂上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有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将大胆的放和巧妙的扶有机融合起来。
大胆的放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寻找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激活学生自身学习的潜能,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在学习古诗之前,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分组自学,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大胆质疑,共同释疑。由此,学生获得了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逐步积累了探究经验,提高了探究能力。
只有大胆地放,学生才可能带着教材走向老师,带着学习中的疑问走向老师,主动地得到老师更有针对性的帮助。老师要通过放来了解学情,来决定是否扶,怎么扶,从而不断调整我们的后续教学,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教学片段中,有一位学生汇报小组学习成果时解释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诗的意思。虽然有学生对此解释进行了纠正,但他们对整句诗的理解显然还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把串讲诗句意思这一环节提前,采用简笔画的形式适时点拨:岭与峰的各自特点。学生一下子就领悟了,比较具体的讲出了诗句的意思。这样的扶,扶在学生的难处,扶得较为自然、较为巧妙。
二、积极参与,合作探讨
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取他人的意见等。新课程标准提倡合作学习的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再相互探讨中,初步学会沟通、合作的技巧,如倾听、接纳、欣赏等。在合作式的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讨论,自由地发表个人的见解,也就会更全身心地投入。合作学习时,无论在哪个小组都能听到这样的声音:XX是什么意思?我知道;看到这样的情景:,翻看课前搜集的资料,举手询问
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全开放状态,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互动方式,集思广益,使学生心目中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澄清,错误得到修正。同时合作探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评价信息能力以及团对合作精神都有积极意义。
这样的古诗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灌输,逐句串讲的厌倦,而是探讨研究之余的喜悦和求知欲,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使古诗教学焕发了活力。
【题西林壁片断赏析】相关文章:
《题西林壁》片断的赏析05-27
《题西林壁》片断赏析范文10-06
《题西林壁》赏析10-23
题西林壁原文及赏析07-10
题西林壁原文及赏析07-16
《题西林壁》译文及赏析10-12
《题西林壁》原文赏析07-15
《题西林壁》赏析及试题10-13
《题西林壁》原文及赏析10-05
题西林壁古诗赏析及诗意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