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题西林壁中的数学道理
引导语:《题西林壁》,作者苏轼,是一首描写庐山景色的诗,《题西林壁》中的数学道理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题西林壁》中的数学道理
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是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第一句,第二句,和第四句,它揭示了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站在不同的高度,看问题,不要钻牛角尖,在一棵树上吊死,换句话说就是要建立发散思维的习惯 。
应该与立体几何的画图有关,从不同的角度看,得到的图形都不一样。
解析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词各体兼善,是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盟主,代表着北宋文坛的最高成就。
庐山自古就是文人争相游览、题咏之地。西林指西林寺,位于庐山西麓。苏轼的这篇《题西林壁》,为咏庐山名作,题于西林寺的墙壁之上。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景,为实写。随着视角的变换——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仰望、俯视,庐山的景色也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与风采。
横看,就是观察庐山的正面,如崇山峻岭,连绵不绝;侧看庐山,则是峰峦并立,巍然屹立。岭,突出了庐山连绵起伏的气势;峰,则反映了庐山高耸入云的气魄。
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刻画出庐山形态的特点。接着诗人又从远、近、高、低四个角度多视觉描写庐山,虽未直写观察的结果,却说明无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欣赏,都能看到独特的景观。简单的14个字,却鲜明、生动将庐山千变万化的山势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后两句写理,诗人从各个角度观察、欣赏庐山,都能得到不同的结果与审美感受。针对这种现象,诗人思考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无法看清庐山整体真实“面目”的原因,是身在此山之中。
诗人将自己亲游庐山的经历,与人生阅历相结合,借此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问题应从整体全方位关照的道理。这一哲理,不是通过层层的推理或者是大段的议论分析得来,而是从自然景物、现实生活中悟得,深入浅出,因此更为生动、易懂。
理从景出,理自现实生活中来,因此前两句的写景与后两句的写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寓意深刻,却无丝毫突兀生硬之感,一切水到渠成、自然而然,这正是此诗的艺术特点。
蕴含的数学知识
一、几何图形
《题西林壁》描述了庐山从不同角度呈现出的不同形态,可以与几何图形联系起来。诗中提到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际上描述了一个三维空间中的山体在不同角度下的投影。这些投影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取决于观察者的角度和距离。通过这些几何图形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山体的形态和结构。
二、坐标系
在描述山体的形态时,我们可以使用坐标系来表达各个观察点的位置和方向。在诗中,苏轼提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实际上暗示了观察者在庐山之中,无法看到庐山的整体形态。但如果我们使用坐标系,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观察者的位置和视角,从而更好地理解庐山的整体结构。
三、比例关系
在诗中,苏轼描述了庐山“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实际上涉及到了比例关系。观察者与庐山之间的距离决定了观察到的庐山的大小和高度。当距离发生变化时,观察者所看到的庐山的比例也会发生变化。通过比例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山体的相对大小和位置。
四、对称性
在《题西林壁》中,苏轼描述了庐山在横看和侧看时呈现出的不同形态。实际上,庐山也具有一定的对称性。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的形态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庐山的一部分,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性质。这种对称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山体的形态和结构。
五、空间思维能力
《题西林壁》这首诗还涉及到空间思维能力的运用。苏轼通过对庐山不同角度的描述,让人们了解到空间中物体形态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同时,诗中所提到的“身在此山中”也让人们意识到自身位置和视角对于观察和理解事物的重要性。这种空间思维能力不仅在数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物理学、地理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六、对偶关系
在诗中,苏轼描述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里的“横”与“侧”、“远”与“近”、“高”与“低”都是对偶关系。这种对偶关系的运用可以增强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同时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庐山的形态和结构。
七、总结
《题西林壁》这首诗中蕴含了许多数学知识,包括几何图形、坐标系、比例关系、对称性、空间思维能力和对偶关系等。这些数学知识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中所描述的庐山的形态和结构。同时,这些数学知识在其他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通过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数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和魅力,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题西林壁中的数学道理】相关文章:
题西林壁的道理09-16
《题西林壁》中的境界09-07
苏轼《题西林壁》中的哲理09-30
对苏轼《题西林壁》中诗句的辨析10-11
题西林壁题的诗意11-06
改写《题西林壁》11-11
苏轼《题西林壁》01-26
题西林壁教案03-06
《题西林壁》教案11-12
题西林壁鉴赏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