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三陶渊明原文

时间:2024-12-03 14:04:34 赛赛 陶渊明 我要投稿

饮酒其三陶渊明原文

  饮酒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如下是饮酒其三陶渊明原文,为大家提供阅读。

饮酒其三陶渊明原文

  饮酒其三陶渊明原文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译文:

  道德沦丧近千载,人人自私吝其情。

  有酒居然不肯饮,只顾世俗虚浮名。

  所以珍贵我自身,难道不是为此生?

  一生又能有多久?

  快似闪电令心惊。

  忙碌一生为名利。

  如此怎能有所成!

  赏析:

  很多读陶诗的人,注解陶诗的人,评陶诗的人,一至陶诗《饮酒三》,就跳过去了。确实,陶诗《饮酒三》写得很平实,也没用典故,一看就懂,一看就知晓,于是跳过去了。

  这就如你不把朋友当作人,你不把诗歌当作真实率性的歌唱。你们总是把别人,当然是别人,赋予必须的高尚和足够清纯,而为自己寻找每一次沉沦混浊甚至是黑暗的理由。谁教育了你们诗歌永远有伟大的使命!谁教育了你们诗歌要有巨大的抱负!谁让你在每一段话里面都有中心思想,谁让你生活的每一个片断都理性到枯萎。

  从这里开始,从《饮酒三》开始,一个神灵一般的陶子开始出现,平静、不动声色。我每一次读到《饮酒三》,就读到一种真诚的性情,没有了典故,没有了愤懑,简单稚嫩的如孩子,沉郁朴真的如农人。就在这里,陶先生在转弯,没有给你们风彩。他在说放弃担负,放弃使命,说自己!说自己!

  注释

  1.道丧:道德沦丧。道指做人的道理,向:将近。惜其情:吝惜陶渊明的感情,即只顾个人私欲。

  2.世间名:指世俗间的虚名。

  3.“所以”二句:所以重视自身,难道不是在一生之内?言外之意是,自苦其身而追求身后的空名又有何用!

  4.复能几:又能有多久。几,几何,几多时。倏:迅速,极快。

  5.鼎鼎:扰扰攘攘的样子,形容为名利而奔走忙碌之态。此:指“世间名”。

  创作背景

  陶渊明的时代,是门阀士族的时代,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且易招来杀身之祸,他痛感世道的险恶,生活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终于在义熙元年(405),他四十一岁时,当了八十余日的彭泽令后弃官归隐,长归园田,不再出仕,亲执耒耜,躬自劳作。由于社会的长期分裂和动荡不安,再加上统治者的荒淫奢侈,许多敢于批评朝政的士大夫文人,动辄被无辜杀戮。因此,当时文人们惧谈政治,尽是躲开政治,有的以游山玩水,隐逸不仕,酗酒放浪,玄学清谈等方式来表示自己没有政治野心,免得被统治者猜忌,以招来人身伤害。横祸难料的黑暗现实造成的这种畸形的社会风气,不能不影响破落贵族出身的陶渊明。他从二十九岁第一次出仕江州祭酒到四十一岁解去彭泽令,前后几仕几隐,实际做官时间不到三年,他的理想火花就这样在黑暗现实里稍纵即逝。因此,他借“醉人”的语言,指责黑暗社会,揭露政治危机,鄙弃虚伪世俗。

  组诗《饮酒二十首》前有小序,这是研究陶渊明的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资料。“闲居寡欢”,“顾影独尽”,可见诗人是在极度孤寂、痛苦的心境下写《饮酒》诗的。“纸墨遂多,辞无让次”,可见这中间有个由少到多,逐渐积累的过程,并非一时所作,而是诗人把他平时积聚在胸中的所想所感,借“既醉之后”这个最恰当的时机抒发出来的。

  关于《饮酒二十首》的写作年代,至今尚无定论。历来大致有六种说法:元兴二年癸卯(403)说、元兴三年甲辰(404)说、义熙十年甲寅(414)说、义熙二年丙午(406)说、义熙十二三年(416、417)说、义熙十四年戊午(418)说。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均谓其为系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每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有《陶渊明集》。

【饮酒其三陶渊明原文】相关文章:

饮酒陶渊明其三10-23

陶渊明的饮酒其三07-19

[晋]陶渊明《饮酒(其三)》原文、注释、赏析05-28

饮酒陶渊明的原文06-26

饮酒陶渊明原文09-11

陶渊明饮酒原文及翻译08-12

陶渊明饮酒原文翻译10-26

陶渊明《饮酒》古诗原文08-06

《陶渊明饮酒》原文及翻译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