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人生态度

时间:2023-02-02 07:33:43 陶渊明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是我国著名文学家,作为大力创作田园诗的第一人,他的田园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作为大力创作田园诗的第一人,在他的作品中,田园诗占了相当大一部分。所以后人往往又称他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

  田园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独具特色的一个门类。那些描写田园风光、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歌都可以称为田园诗。这些诗基本上都追求一种宁静、安逸、空灵、脱俗的诗境,表现诗人洁身自处、超然出世、宁静和平的思想和心态。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不仅仅局限于对大自然的描写与赞美,也不仅仅是对田园生活的反映。从这些诗中,我们还可以读出其中的“弦外之音”,从而进一步了解作者陶渊明的真实情感,也可以从他的田园诗中看出他对于人生的一些态度。

  一、由积极出仕到向往隐逸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这首著名的《归园田居》中,刚刚回到田园生活的陶渊明就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强烈热爱。他看待农村的一切都带着一种欣喜之情。

  仅仅是回到农村,开始过起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生活,为什么就足以让陶渊明如此高兴呢?这就不得不谈到陶渊明的人生经历。

  和大多数中国古代文人一样,陶渊明自幼受到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正是他自幼受到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的真实写照。他也曾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个人理想,想建立一番功业。“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他希望游行的张掖和幽州正是晋朝当时北边的边塞,年轻的陶渊明渴望像古代的游侠一样,仗剑建立奇功伟业,为国家作出贡献。从这些诗句我们不难看出陶渊明建功立业的远大政治理想和个人追求。这也正是陶渊明为什么数次出仕的最主要原因。

  然而,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大概官职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的地位无法与其他大的士族相比,但是又不同于寒门。陶侃出生寒微,被讥为“小人”,又被视为有篡位野心的人。可以想见,他的后人在政治上的处境是相当尴尬的。因此,纵使陶渊明再有才华,在当时重视门阀的社会里,他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是很困难的。所以他到了二十九岁才出仕,任的还是祭酒之类的小官,而且因为出身庶族受人轻视,于是“自解归田”。后来被召为主薄,他未就任。直到他三十五岁时,又再次出仕,投桓玄门下做幕僚。后因为桓玄阴谋夺权和丧母而再次辞官。后来桓玄举兵攻入京师,篡夺王位,改国号为楚。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入建康,掌握了国家大权,给晋朝带来了一丝希望。于是,陶渊明再次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次年又改任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同年八月,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出任八十余天,便辞官而去。

  以辞彭泽令为界,陶渊明的人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而他对待自己人生的态度也由积极出仕转变为向往隐逸。而《归园田居》其一,正是他对自己十几年宦海沉浮的最好写照和总结。此前,他不断在官僚和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间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想隐居,心情很矛盾。但是在辞彭泽令之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正如他的诗句:“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等,都表明了他与官场决绝,隐居的决心。此后,无论是来自生活的艰辛还是来自官场的邀请,都无法动摇他的决心,一直过着躬耕隐逸的生活。

  二、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陶渊明一生都与农村田园有着不解之缘。早年的他生长在农村,这使他对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都感到无比亲切。正如他说的一样“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在“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驱使下,他屡次出仕,却又因为种种原因屡次归隐。到最后,他终于明白,在当时那个世道,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是很难实现的。他更向往的是鸟儿般的自由。所以最终当他由彭泽令挂官归田,宁肯抱贫归隐,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当他发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叹时,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归耕后远离政治纷争、重获自由的欣喜之情。

  陶渊明对于自由生活的追求是很强烈的。即使是在出仕任官期间,他也不时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的怀恋与追求。这一点,在陶渊明的行役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中,体现得较为明显。饱受行役之苦的陶渊明发出了“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的感叹,让人顿生怜悯之心。而最后几句“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则明确地表示出他思念家乡园林的美好,深觉官场社会的生活真的可以告辞。这首诗明确地表现出了陶渊明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在桓玄幕中为仕,让陶渊明深刻体会到行役之苦,行为和精神上的不自由也让他更加眷念久违的田园生活。正是由于陶渊明向往自由的生活志趣与官场上的勾心斗角、阿谀奉承格格不入,他才会在屡次出仕后又屡次归隐,以寻求自己身心和精神上的自由。在他归隐后作的大量的田园诗中可以看到他对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的追求、歌颂与赞美。

  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他常常用“鸟”这个意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年少的陶渊明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宏伟的志向,犹如大鹏展翅,志在高远。于是诗人把自己的思想融入飞鸟之中,借飞鸟来抒发自己的理想。但是现实却让陶渊明“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他看到云中的鸟、水中的鱼,不由得感叹:我不如天上的高鸟、水中的游鱼,它们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而自己呢,却要离开自己热爱的美好田园,而奔走异土他乡,使自己心灵和行动都受到束缚,内心感到无比的惭愧和忧伤。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飞鸟自由自在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在归隐田园之后,陶渊明住的是“茅庐”,过的是清贫的生活,但是他仍是深深地爱着这种生活,就象鸟儿在飞累了之后有巢作为栖身之处一样欣喜。

  陶渊明归隐田园后,有很多诗歌是反映他日常的劳作情况的。比如《归园田居》五首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诗是对陶渊明劳动生活的一个具体场面的描写。其实我们从这首诗可以看到,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也并不只是“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12]般的闲适,也注定要和平常的农夫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所谓人生在勤,如果没有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劳动,要想有所收获是不可能的。但是陶渊明与一般农夫不同的是,他在躬耕的生活中,也可以找到美。“带月荷锄归”正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劳动生活之美。其实这首诗的中心在最后一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意思是:衣裳被露水打湿没有什么可惜,只要不违心地去做事说话就可以。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虽然隐居田园,生活不可谓不艰辛,但比起劳动生活的辛苦,他更加害怕的是意志上的不自由。他归耕于田园,追求的正是做事、说话可以不违背意志的那一份自由。这就更加突出了陶渊明对于自由的那一份执着追求。

  三、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创作了不少表现其田园生活的诗文。在他的笔下,家乡的草屋、田地、树木、炊烟乃至鸡鸣、犬吠,都是那么亲切、可爱,生活显得无比恬静而又充满了自然之趣。归隐初期的陶渊明刚刚从污浊的官场下来,所以田园生活对他来说十分美好。他觉得田园生活闲适、平和而具有诗情画意。但是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这并不是陶渊明田园诗的全部内容。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战乱频发的年代,而陶渊明的家乡江州洵阳郡正是桓玄和刘裕拉锯战争中饱受战祸的地方,经过多年战乱的洵阳农村的田园生活真像陶渊明笔下那样宁静和平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个战火频发的年代,没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生产环境,生活如何能悠然自得呢?在陶渊明的诗文当中,我们也能略知一二。仔细研读陶渊明的诗文可以发现,他后期的生活给人更为强烈的感受是悲悯苦涩远远多于自适愉悦。仅仅过了几年相对闲适的日子,他的生活就开始陷入困顿。妻子的早亡、不止一次的火灾、虫灾、水灾使陶渊明的生活陷入极度贫困之中。这些都在他的诗《怨诗楚调示庞主薄邓治中》集中表现出来:“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吁嗟身後名,於我若浮烟。慷慨独悲歌,锺期信为贤。”

  这是一首诗人回忆往事的诗。诗歌用怨诗楚调为篇名,表现了诗人对时事和自己处境的哀伤和感叹。陶渊明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忧苦,回想这一切,他不禁有些感慨。这一次对着两位他的好友,他便忍不住大倒苦水。陶渊明到了晚年很贫穷,甚至到了挨饿的程度,以至于写下了《乞食》一诗。乞食,对中国的文人来说是多么难堪的字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看到,他宁愿乞食,也以“吾驾不可回”的决绝态度回绝了晋安帝的征诏,也回绝了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无论自己的现状是多么窘迫,他始终没有改变归隐田园的初衷和丧失其为人的准则。我认为,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是陶渊明面对艰难困苦的环境是能够泰然处之的重要因素。

  陶渊明熟谙儒家学说,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仅《论语》就有37处。同时,他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在诗文中有70篇用了《老》、《庄》的典故,共有77处之多。所以,他的思想融会了儒道两家的思想,又来自个人的生活实践,具有独特的视点、方式和结论;而思考的结论又付诸实践身体力行。而“安贫乐道”这一人生态度和行为准则就是在这种思想下产生的。

  所谓“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陶渊明出仕的确有为谋食的因素。如《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说:“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在《饮酒》二十首其十九中也说:“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另外,他在《归去来兮辞》序中更明确地说明了其出仕的原因是“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的困境所迫。这种为饥所驱使而出仕的原因我们应该把它视为陶渊明出仕的外部因素。正如我前面分析的,陶渊明积极出仕的更深层次的内在原因是“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建立功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宏愿抱负。其实陶渊明的内心是十分矛盾的,“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更明显地袒露出他此时的心迹:既心系仕宦生活,想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又不满“志意多所耻”的官场,想恪守自己的“道”,不愿与其同流合污。由此可见,陶渊明从他决意出仕那时起,他就在进行着建立功业以实现自我价值和安贫乐道的两种人生选择。他最终归隐田园生活,说明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占据了他选择的主导地位。正是有了这种高尚的情操,他才留下了“不为五豆米折腰”的佳话,被后人称为“靖节先生”。

  在陶渊明隐居田园后,始终将安贫乐道作为行为准则在要求自己。如《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云:“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新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在这首诗中,陶渊明开篇就提出孔子“忧道不忧贫”的古训。作者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他选择的是勤勉地耕作,自己养活自己的道路。“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拿起农具高高兴兴地按时耕种,劝勉农人安于自己的生活。而从具体农业劳动中,他也切实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无论是吹过田园的风,还是欣欣然露出新的生机的麦苗,都让他感到愉快。从这首诗我们就能够明确地看到陶渊明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从陶渊明众多的田园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超脱于现实的那一份闲适,他对理想的那份执着,对自由的矢志不渝的追求、面对困难和灾难的那种从容不迫,都让我们敬佩。他那种轻物质、重精神的人生态度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人生态度】相关文章:

陶渊明诗中的名句11-17

浅析陶渊明的人生态度02-10

陶渊明的田园诗01-25

陶渊明的田园风景诗07-25

陶渊明田园诗歌11-02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11-03

陶渊明为何归隐田园04-06

陶渊明的田园诗 古诗11-13

陶渊明的田园诗赏析04-17

关于陶渊明的田园诗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