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导学案设计

时间:2023-04-17 13:32:00 桃花源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桃花源记导学案设计

  桃花源记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下面是桃花源记导学案设计,和小编有一起来看看吧。

桃花源记导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 朗读、背诵课文,掌握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2、 掌握故事情节,了解创作方法,理解 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3、 学习记叙的详略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朗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

  学习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朗读课文,掌握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词语,掌握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主要任务:了解方法,理解作者寄托的感情,详略的写法。

  第三课时主要任务:背诵课文,巩固练习。

  第一课时授课过程:

  课前导学:

  1、查词典,掌握成语世外桃源的含义。

  2、查资料,了解陶渊明的生平事迹。

  3、预习时至少读课文5遍,而且必须是朗诵,不能默读。

  一、检查预习的情况。

  1、写出成语“世外桃源”的含义。2、交流查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3、指定学生分段读课文,要求认真欣赏并作出适当的朗读评价。(包括背景)

  二、自主学习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写在下面:

  2、一词多义:复前行( )不复出焉( )

  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 便舍船( )屋舍俨然( )

  寻向所志( )寻病终(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

  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

  3、一义多词:悉如外人——具答之——咸来问讯——皆叹惋

  缘溪行——便扶向路 便要还家——延至其家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

  三、合作探究学习

  1、学生参照注释,逐字逐句精读,尽量自己读通。确有疑难,小组中探讨解决,不能解决的向老师提问。

  2、掌握下面的古今异义词:芳草鲜美:古义: 今义:

  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率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 今义:

  遂与外人间隔 古义: 今义:

  见太守 ,说如此 古义: 今义:

  屋舍俨然 古义: 今义:

  缘溪行 古义: 今义:

  3、 找出出自本文的七个成语,写在下面:

  4、 理清课文的结构线索:(1)本文以什么作为叙事线索?

  (2)本文主要记叙的是什么内容?

  (3)写出渔人的行踪:

  四、课堂小结:桃花源实在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如果你也是在无意中进入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你会怎么样呢?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

  五、课堂检测: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不足为外人道也 (2)后遂无问津者

  2、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 ,名 ,字 ,生活在战乱频繁的 朝。文章虚构了一个 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 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 的愿望。

  3、《桃花源记》以 为线索,按照 桃源, 桃源, 桃源的顺序叙述了渔人的 ,层次清晰。

  六、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授课过程

  一 、预习导航

  1、辩明字音 垂髫( )发髻( )俨然( )

  阡陌( )( )诣太守( )两鬓( )邑人( )

  豁然( )遂( )骥( )郡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4)欣然规往:

  二、自主学习

  1、将“渔人”、“村人”两词准确的填入文中括号内。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用采访的形式熟悉课文内容,深化理解。

  由学生设计采访提案,讨论想提出的问题。课堂模拟采访现场,受访者与采访者均可由学生扮演。

  采访一、 对象: 桃源人

  1、 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

  5.有一个渔人无意中来到这里,能说说你们见到他当时的感受吗?

  6.他回去的时候你们对他有什么希望没有 ?

  7.如果你知道他出去后就直接去报告太守,让太守派人来,你们有什么想法?还会让他回去吗?

  以下为观众自由提问时间。

  采访二、 对象: 武陵渔人

  1. 你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2. 见到桃花源时,你有什么感受?

  3. 桃源人给你什么印象?

  4. 你有没有想过就留在桃花源不出来了?

  5. 你对太守说这件事是出于什么想法呢?

  (甚至不是县令)

  6. 怎么后来就再也没有人问起这件事了,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以下为观众自由提问时间。

  采访三、对象:陶渊明(设计目的: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

  1.写这样一篇文章,您是出于什么动机呢?据我所知,您所处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真有这么一个桃花源吗?

  2.为什么安排渔人去报官?

  3.为什么把桃花源设计成找不到了呢?

  照应开头;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

  ( 渔人不守信用的惩罚……)

  以下为观众自由提问时间。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最球,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五、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授课过程:

  一、 背诵课文阶段 指导背诵:首先要理清渔人的行踪,请先闭上眼睛想一想渔人的行踪,然后再进行背诵。

  二、 巩固练习

  1、 阅读课文第二、三段,回答问题。

  (1) 用语段中原句回答A 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B 村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

  C 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

  D “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E “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2)从这两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写下来。

  (3)村人皆叹惋的原因是( )A 为渔人费了很大周折才到这里而叹惋。

  B 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

  C 为外界的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D 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

  (4)这两段中有四个词的意思相同,它们是:( )( )( )

  ( )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意思是什么?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什么样的心理?

  (7)从这两段中找出两个成语:

  2、课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

  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响应的成语,并用成语造句。

  (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成语:

  造句:

  (2)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成语:

  造句:

  4、文中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

  5、 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6、“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着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8、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三、 课外延伸

  1、 读《桃花源诗》体会其中的感情

  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2、《五柳先生传》(节选)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固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注]会意:体会文中的要旨。造:往,到。吝情:隐瞒真情。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桃花源记导学案设计】相关文章:

《桃花源记》导学案及答案07-02

桃花源记导学案及答案06-18

《陋室铭》导学案设计05-16

《桃花源记》导学案(通用10篇)11-18

《观潮》导学案05-25

唐诗五首导学案设计(精选12篇)09-23

乡愁导学案及答案05-28

《背影》导学案及答案05-26

杜甫《登高》导学案11-13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