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赏析汇总【15篇】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1
水调歌头
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水调歌头】:诗牌名。本文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丙辰】熙宁九年(1076)
【达旦】早晨;白天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
【弄清影】弄:赏玩。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但愿】但:只。
【千里共婵娟】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诗),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主题
这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赏析
此诗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诗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诗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貌岸然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诗,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诗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诗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诗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诗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想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诗互相印证。诗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诗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诗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诗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诗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诗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诗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诗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诗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诗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入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诗,读者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诗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诗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诗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安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诗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诗前小序所说,这首诗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诗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从艺术成就上看,此篇属于苏诗代表作之一。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在格调上则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胡寅《酒边诗序》),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诗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诗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诗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诗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诗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诗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诗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诗,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诗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诗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诗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诗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2
[宋]苏轼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注释:
【1】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2】东武:指密州。
【3】子由:苏轼之弟文学家苏辙字。
【4】彭门:指徐州。
【5】此曲:指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词。
【6】安石:谢安,字安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臣,以功封建昌县公,死后赠太傅。
【7】东海:谢安早年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东面濒临大海,故称东海。
【8】“从事”句:意为谢安出仕时鬓发已开始变白。谢安少有重名,屡征不起,直到四十多岁才出仕从政。
【9】“中年”两句:《晋书·王羲之传》:“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丝竹,泛指管弦乐器。
【10】“一旦”三句:意思是说谢安功成名就之后,一定准备归隐会稽,不料后来抱病回京了。西州,代指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
【11】雅志:指退隐东山的高雅的志趣。轩冕(xuān miǎn):古代官员的车服。借指做官。
【12】沧洲:水滨,古代多用以指隐士的住处。
【13】岁云暮:即岁暮。云,语助词。
【14】要褐裘(qiú):指换上粗布袍,意为辞官归乡,作普通百姓。
【15】迟留:逗留,停留。
【16】“惟酒”句:语本《晋书·顾荣传》:“恒纵酒酣畅,谓友人张翰曰:‘惟酒可以忘忧,但无如作病何耳。”’
【17】“一任”二句:意思是说,任凭有雄心大志的入瞧不起我们,也不去管它了。刘玄德,刘备。
赏析:
上阕咏史,写东晋谢安的经历,意在“以不早退为戒”。发端明点“安石”,领起上半阕。词人的写作角度比较独特,既不写他经天纬地的才能,也不写他建功立业的辉煌,而是写他人生的另一侧面。劈头就写谢安中年出仕的尴尬:他本来隐居会稽,踏上仕途时鬓发已开始染上秋霜,令人吃惊。再写人情的难堪:人到中年,与亲友相别时觉得难舍难分,于是借音乐来抒写离愁。而后突出他一向抱有的功成身退的心愿:“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语气多么肯定,多么坚决,确实是对史书中所谓“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晋书》)数语准确的表述。而结果却是“扶病人西州”,这就反跌出困於轩冕不遂雅志的“遗恨”。这种“遗恨”,便是作者引出的鉴戒——“不早退”。词中的“困轩冕”只是一个文雅的或婉转的说法,实际上(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与贪恋功名富贵是联系在一起的。
下阕述怀,设想早日“退而相从之乐”。换头“岁云暮”三字承上转下,“岁暮”当指年华老大,“早计”是对“遗恨”而言,其内容便是“要褐裘”,亦即辞官归隐,过平民生活。以下七句是由此产生的设想:在归乡的千里长途中,每逢山水名胜或有贤主、良朋接待之类好的去处,可以随意逗留,尽情游乐,不必如官场中人因王命在身而行道局促,一层:我带着醉意唱歌时你跟着唱和,我因醉酒倒下时你要搀扶我,——只有酒是可以使人忘怀得失的,二层:这样,有雄心大志的人会瞧不起我们,那就悉听尊便好了,我们只管走自己的路,三层:这种种设想,情辞恳切,言由中发,有如骏马驻坡,不可遏止,充分表现出词人对辞官归隐而享弟兄“相从之乐”的.夙愿。“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极写想象中“退而相从之乐”的情态,简直是对二人的“合影”。篇末“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两句,反用典故,并非真要趋同胸无大志的庸人,而只是强调素愿的坚定不移,这体现了用典的灵活性。
同《南乡子》(东武望余杭)、《醉落魄》(分携如昨)、《减字木兰花》(贤哉令尹)等词作一样,这首词着重表现了苏轼前期思想的另一面,虽然“功成名遂”尚未实现,出仕思想仍占上风,但在某种程度上徘徊于出处之间,却是可以肯定的。早在嘉祐五年(1060)苏氏弟兄寓居怀远驿时,即有“夜雨对床”,“为闲居之乐”(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引、《再祭亡兄端明文》等)的口头约定,这一回正是对前约的重申,当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其弟的安慰,词中流露出深厚的兄弟之情。不过,他在诗词中不断表达的这种归卧故山的雅志,最终还是没有实现。苏辙词中的“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倒成了他们此后生活的写照。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3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宋代:苏轼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译文
欧阳文忠公曾经问我:“琴诗哪一首写得最好?我回答认为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诗最好。欧阳公说:这首诗最为奇妙艳丽,但不是听琴,而是听琵琶呢。我深以为然。建安章质夫的家里有擅长弹琵琶的人,请我替他写首曲词。我很久没有写词了,为此特意拿韩愈的这首诗,稍微加以隐括,使它合乎声律,用来送给那个擅弹琵琶的人。
乐声初发,仿佛静夜微弱的灯光下,一对青年男女在亲昵地切切私语。弹奏开始,音调既轻柔、细碎而又哀怨、低抑。曲调由低抑到高昂,犹如气宇轩昂的勇士,在镇然骤响的鼓声中,跃马驰骋,不可阻挡。乐曲就如远天的暮云,高空的飞絮一般,极尽缥缈幽远之致。
百鸟争喧,明媚的春色中振颤着宛转错杂的啁哳之声,唯独彩凤不鸣。瞬息间高音突起,好像走进悬崖峭璧之中,寸步难行。这时音声陡然下降,宛如突然坠入深渊,一落千丈,之后弦音戛然而止。弹者好像能兴风作雨,让人肠中忽而高寒、忽而酷热,坐立不宁。弹者把琵琶一推放下,散去的听众无不为之流泪,君章质夫无不为之倾心同感。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押仄韵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即大典开始的第一章。
欧阳文忠公:即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退之:即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听颖师琴诗:指韩愈诗作《听颖师弹琴》。
隐括:亦作“檃括”,原义是矫正曲木的工具。词的檃括是将其他诗文剪裁改写为词的形式,宋人常有此类作品。
昵昵:音逆,古音尼。象声词,形容言辞亲切。
尔汝:表亲昵。
填然:状声响之巨。
青冥:①形容青苍幽远。指青天。②形容青苍幽远。指山岭。③指海水。
跻攀:登攀。跻音机。
寻:长度单位。《史记·张仪传》有“蹄间三寻”。索隐云“七尺曰寻。”亦有云八尺为寻者。如寻常,八尺为寻,倍寻为常,皆惯见之长度也。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创作背景
苏轼此词根据韩愈写音乐的名作《听颖师弹琴》改写。大约作于公元1087年(元祐二年),苏轼在京师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时。词的写作过程是对韩愈诗“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也即按照词牌的格式和声律来“矫制”韩诗。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赏析
苏轼通过联想,在上阙运用以形象描写不同风格的音乐,从开始的轻柔旖旎,瞬间变为雄壮高扬,然后归于悠扬致远;在下阙则对比音乐本身,一是同一时间内,繁音细响与清越之声之对比,二是不同时间内,音乐之抑扬起伏的对比,添之以自己的感慨,使整首诗具备与原作不同的艺术韵味。
词先写乐声初发,仿佛一对青年男女在静夜微弱的灯光下,亲昵地私语 ,谈爱说恨,卿卿我我,往复不已。“弹指泪和声”倒点一句,见出弹奏开始,音调轻柔而又哀怨。“忽变”三句,写曲调由低抑到高昂,犹如战士在鼓声下驰骋沙场,无人可挡。结尾的“回首”两句,以景物形容声情,把音乐形象化给人缥渺幽远之感,。"回首暮云远",让人联想起王维"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之将士,也与上文中“轩昂勇士”相联系,将独立的音乐片段串起来。白云浮动,柳絮漂浮,若有若无,忽远忽近,难以捉摸,却逗人情思。
接着是百鸟争喧,明媚的春色与啁哳之声相伴,唯独彩凤不鸣。这里写以凤凰不鸣,起到"留白"的特殊效果,也点出了深刻哲理:真正内涵的,从不在言语上夺人眼球。之后琴声在瞬息间高音突起,曲折而上,曲调转向艰涩,好象走进悬崖峭璧之中,脚登手攀,前行一寸,也要花费很大气力。正在步履维艰之际,音声陡然下降,恍如一落千丈,飘然坠入深渊,弦音戛然而止。至此,词人确乎借助于语言,把这位乐师的高妙弹技逼真地再现出来了。最后五句,则是从听者心情的激动,反映出成功的弹奏所产生的感人的艺术效果。“指间风雨”,写弹者技艺之高,能兴风作雨;“肠中冰炭”,写听者感受之深,肠中忽而高寒、忽而酷热;并以“烦子”、“置我”等语,把双方紧密关联起来。音响之撼人,不仅使人坐立不宁 ,而且简直难以禁受,由于连连泣下,再没有泪水可以倾洒了。“推手从归去”描写的是琴师奏完将琴推开的动作,也在其中暗示这诗人心中归隐的情怀。“无泪与君倾”,表现出诗人此时肠中之郁结,比起原诗中“湿衣泪滂滂”更为不堪较之,更为含蓄,也更为深沉,虽然无落泪,但是更加表现出心情的郁结。
诉诸听觉的音乐美,缺乏空间形象的鲜明性和确定性,是很难捕捉和形容的。但词人巧于取譬,他运用男女谈情说爱、勇士大呼猛进、飘荡的晚云飞絮、百鸟和鸣、攀高步险等等自然和生活现象,极力摹写音声节奏的'抑扬起伏和变化,借以传达乐曲的感情色调和内容。这一系列含义丰富的比喻,变抽象为具体,把诉诸听觉的音节组合,转化为诉诸视觉的生动形象,这就不难唤起一种类比的联想,从而产生动人心弦的感染力。末后再从音乐效果,进一步刻画弹技之高,笔墨精微神妙,可说与韩诗同一机杼,同入化境。
苏轼这首词的“隐括”,即把韩愈的诗文《听颖师弹琴》剪裁改曲词,虽保留了韩诗的总体构思和一些精彩的描绘,但又在内容、形式以及两者的结合上,显示了自己的创造性,从而使此词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作者介绍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4
一、 作者简介
诗人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传诵甚广。 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参见教材P111注释1)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诗人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诗人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诗人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二、注释
1、把酒:端起酒杯。
2、宫阙(qùe):宫殿。
3、归去:回到天上。
4、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
5、不胜(shēng):经不住,承担不了。
6、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7、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
8、不应:不该。
9、何事:为什么。
10、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
11、此事:指人的“欢”和“合”和月的“晴”和“圆”。
12、千里:相隔千里的人。
13、共婵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
三、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四、诗歌赏析
(一)、选择题
1、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____B_____
A、欧阳修 B、诗人苏轼 C、陆游 D、辛弃疾
2.北宋后期豪放派代表词人诗人苏轼,号:( A )
A、东坡居士 B、青莲居士C、稼轩居士 D、易安居士
3.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有( B )
A、李煜 B、辛弃疾 C、柳永 D、李清照
4.开创豪放派词风的宋代作家是_____C____
A、欧阳修 B、王安石C、诗人苏轼 D、辛弃疾
5.诗人苏轼《水调歌头》小序云:“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首词的主题是:( B )
A、羁旅行愁B、望月怀人C、悲悼故国 D、忧时伤事
6.诗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现作者出世思想与入世思想矛盾的语句是( B )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D、月有阴晴圆缺
(二)、赏析题
1.本词有一端小序,其作用是介绍写作缘由。文中说的“子由”是词人的弟弟,其名为苏辙,他和诗人苏轼,苏洵并称文坛“三苏”。
2.全词以问句开篇,上阕问月,下阕问天,归根到底是在问自己。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4.词的上阕,写词人“天上宫阙”的`想象,词中描绘了一个天上仙境的境界,表现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词的下阕写“无限”时对美满生活的探求,全是词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从表达方式看主要是叙述。
6、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 《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月圆之夜,给远方的朋友发条祝福短信,你可以用《水调歌头》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句子。
8、 有人就此词的上阕上了个上联,请你根据下阕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望月怀逸兴壮思,自具雅量高致。
我的下联: 例:怀人写悲欢离合,颇显旷达胸襟 。
9、本词中表达词人美好愿望的一句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10、"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在哪里?
."做出"的意思,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11、这首词中表达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2、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13、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
如李白的《静夜思》,古代诗人常借“月亮”“月光”表达思念之情。
14、给加点的字注音。
(1)宫阙(qùe)(2)琼楼(qióng)(3)绮户(yī)(4)婵娟(chān juān)
15、写出三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怀念或良好祝愿的古诗词句子。
(1)
(2)
(3)
(三)、问答题
①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问年问月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追问:那么他为什么向往月宫呢?
因为他写这首词时正被贬官,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激烈矛盾: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向往月宫,进而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思妙想。 ②怎样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点拨:“我欲乘风归去”,明白的说出了他的这种矛盾的意念。他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望情于现实。在这时,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消极避世、超然世外)和入世(积极努力、建功立业)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极度的矛盾之中。
③这里的“归去”应怎样理解?
(“归去”带有归隐、超然世外的意思。)
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随人,但也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何似在人间”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显示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5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宋代:苏轼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诗。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诗,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的是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的是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译文
乐声初发,仿佛静夜微弱的灯光下,一对青年男女在亲昵地切切私语。弹奏开始,音调既轻柔、细碎而又哀怨、低抑。曲调由低抑到高昂,犹如气宇轩昂的勇士,在镇然骤响的鼓声中,跃马驰骋,不可阻挡。乐曲就如远天的暮云,高空的飞絮一般,极尽缥缈幽远之致。
百鸟争喧,明媚的春色中振颤着宛转错杂的啁哳之声,唯独彩凤不鸣。瞬息间高音突起,好像走进悬崖峭璧之中,寸步难行。这时音声陡然下降,宛如突然坠入深渊,一落千丈,之后弦音戛然而止。弹者好像能兴风作雨,让人肠中忽而高寒、忽而酷热,坐立不宁。弹者把琵琶一推放下,散去的听众无不为之流泪,君章质夫无不为之倾心同感。
注释
①水调歌头:诗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押仄韵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即大典开始的第一章。
②隐括:原义是矫正曲木的工具。诗的檃括是将其他诗文剪裁改写为诗的形式,宋人常有此类作品。
③昵昵:音逆,古音尼。象声诗,形容言辞亲切。
④尔汝:表亲昵。
⑤填然:状声响之巨。
⑥青冥:①形容青苍幽远。指的是青天。②形容青苍幽远。指的是山岭。③指的是海水。
⑦跻攀:登攀。跻音机。
⑧寻:长度单位。《史记·张仪传》有“蹄间三寻”。索隐云“七尺曰寻。”亦有云八尺为寻者。如寻常,八尺为寻,倍寻为常,皆惯见之长度也。
赏析
苏轼通过联想,在上阙运用以形象描写不同风格的音乐,从开始的轻柔旖旎,瞬间变为雄壮高扬,然后归于悠扬致远;在下阙则对比音乐本身,一是同一时间内,繁音细响与清越之声之对比,二是不同时间内,音乐之抑扬起伏的对比,添之以自己的感慨,使整首诗具备与原作不同的艺术韵味。
诗先写乐声初发,仿佛一对青年男女在静夜微弱的灯光下,亲昵地私语 ,谈受说恨,卿卿我我,往复不已。“弹指的是泪和声”倒点一句,见出弹奏开始,音调轻柔而又哀怨。“忽变”三句,写曲调由低抑到高昂,犹如战士在鼓声下驰骋沙场,无人可挡。结尾的“回首”两句,以景物形容声情,把音乐形象化给人缥渺幽远之感,。"回首暮云远",让人联想起王维"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之将士,也与上文中“轩昂勇士”相联系,将独立的音乐片段串起来。白云浮动,柳絮漂浮,若有若无,忽远忽近,难以捉摸,却逗人情思。
接着是百鸟争喧,明媚的春色与啁哳之声相伴,唯独彩凤不鸣。这里写以凤凰不鸣,起到"留白"的特殊效果,也点出了深刻哲理:真正内涵的,从不在言语上夺人眼球。之后琴声在瞬息间高音突起,曲折而上,曲调转向艰涩,好象走进悬崖峭璧之中,脚登手攀,前行一寸,也要花费很大气力。正在步履维艰之际,音声陡然下降,恍如一落千丈,飘然坠入深渊,弦音戛然而止。至此,诗人确乎借助于语言,把这位乐师的高妙弹技逼真地再现出来了。最后五句,则是从听者心情的激动,反映出成功的弹奏所产生的感人的艺术效果。“指的是间风雨”,写弹者技艺之高,能兴风作雨;“肠中冰炭”,写听者感受之深,肠中忽而高寒、忽而酷热;并以“烦子”、“置我”等语,把双方紧密关联起来。音响之撼人,不仅使人坐立不宁 ,而且简直难以禁受,由于连连泣下,再没有泪水可以倾洒了。“推手从归去”描写的是琴师奏完将琴推开的动作,也在其中暗示这诗人心中归隐的情怀。“无泪与君倾”,表现出诗人此时肠中之郁结,比起原诗中“湿衣泪滂滂”更为不堪较之,更为含蓄,也更为深沉,虽然无落泪,但是更加表现出心情的.郁结。
诉诸听觉的音乐美,缺乏空间形象的鲜明性和确定性,是很难捕捉和形容的。但诗人巧于取譬,他运用男女谈情说爱、勇士大呼猛进、飘荡的晚云飞絮、百鸟和鸣、攀高步险等等自然和生活现象,极力摹写音声节奏的抑扬起伏和变化,借以传达乐曲的感情色调和内容。这一系列含义丰富的比喻,变抽象为具体,把诉诸听觉的音节组合,转化为诉诸视觉的生动形象,这就不难唤起一种类比的联想,从而产生动人心弦的感染力。末后再从音乐效果,进一步刻画弹技之高,笔墨精微神妙,可说与韩诗同一机杼,同入化境。
苏轼这首诗的“隐括”,即把韩愈的诗文《听颖师弹琴》剪裁改曲诗,虽保留了韩诗的总体构思和一些精彩的描绘,但又在内容、形式以及两者的结合上,显示了自己的创造性,从而使此诗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6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全文赏析
唐代诗歌繁盛,音乐发达。唐人描写音乐美的诗歌,不乏名篇佳构。然而在宋词中,能成功地描写音乐的篇什,则寥寥无几。因为“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 而以词刻画无形的音乐,比之描绘花柳虫鱼等有形之物,更是难上加难。
苏轼此词根据韩愈《听颖师弹琴》名篇改写,大约作于公元1087年(元祐二年)苏轼在京师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时。原诗为:“昵昵儿女语,思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诉诸听觉的音乐美,缺乏空间形象的鲜明性和确定性,是很难捕捉和形容的。但词人巧于取譬,他运用男女谈情说爱、勇士大呼猛进、飘荡的晚云飞絮、百鸟和鸣、攀高步险等等自然和生活现象,极力摹写音声节奏的.抑扬起伏和变化,借以传达乐曲的感情色调和内容。这一系列含义丰富的比喻,变抽象为具体,把诉诸听觉的音节组合,转化为诉诸视觉的生动形象,这就不难唤起一种类比的联想,从而产生动人心弦的感染力。末后再从音乐效果,进一步刻画弹技之高,笔墨精微神妙,可说与韩诗同一机杼,同入化境。
苏轼这首词的“隐括”,虽保留了韩诗的总体构思和一些精彩的描绘,但又在内容、形式以及两者的结合上,显示了自己的创造性,从而使此词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7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诗人既不写明月之美,也不写佳节之欢,突如其来地发出一连串的疑问。这可能是为了挣脱写中秋词的俗套,但更有可能还是长期以来心灵深处一大堆疑问的突然爆发。"明月几时有",猛一想这是人人皆知的事。细一想这却又是人人都无法知道的事———这是只有深思熟虑才能发现的一连串的疑问。虽是突如其来,但却不是偶然。一连串的疑问,焦点是明月。可诗人想象的翅膀,却驰骋六合:忽而青天,忽而明月;忽而玉宇,忽而人间;忽而神话,忽而现实。但他无论问到什么地方,也没有问出个确切的答案。问得一步比一步难答,疑得一步比一步甚远。在如此深沉的一文中,究竟寄托着什么呢?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里所表达的感情起了剧烈的变化。疑问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迷惑,就是要把难以解释的问题问个水落石出;把犹豫不定的思绪问出个坚定的信念;把茫茫不知所措问出个踏踏实实。假如明月是几时有,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都问不出个究竟来,那么琼楼玉宇的高处到底能胜寒还是不能胜寒,岂不是更加难以肯定,更加茫然莫解了吗?人没有上天的欲望则已,一旦产生了这种欲望,精神就只能沿着"恐"的方向发展,而不能给信心找出丝毫的根据。这几句词形式上是想寻求答案,内容上却是发展了疑问。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诗人的感情又一次起了剧烈的变化。虽然问得如此深沉,如此全面,如此诚恳,到头来还是一场空。虽然由疑而欲,由欲而起舞了,但弄影的人并未上了自己所向往的青天,而是依然在堤上徘徊。问方向,方向不明。问信心,信心不足。问归宿,归宿不清。以茫茫莫解开始,以茫茫莫解告终。以解惑为目的,最后还是一团困惑。
这段写中秋佳节的文章,虽然写了月,写了酒,写了舞,却没有写丝毫的欢乐和半点的信心。实际上是借中秋明月,作了一大段问天的诗。屈原在他的<<天问>>里寄托着自己鲜明的爱憎。东坡在词里所寄托的却是尚未确定的一种矛盾状态———既不敢信心百倍地上,又不肯死心塌地的下;既不能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又不能心甘情愿地舍弃;时而天上,时而人间,一会儿理想,一会儿现实的一种迷离恍惚的特殊精神状态。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矛盾的精神向确切的感情过渡。这里写的不再是向明月发出一连串的疑问,而是明月紧紧地照着人。它由红楼照到绮户,由绮户照到不寐的人。人为什么不寐呢?不是良宵的欣慰以及佳节的欢乐和兴奋所至,而是伤离怨别,对月怀人的结果。
“不应有恨”,月是无情之物,不应有恨。但是人偏偏要在无情之物中,写出有情之恨来。“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是问月,实际是问人。月的圆缺是可以预料的,人的离合确实很难预料的。在这个巧妙的疑问中,暗暗的流露出因意外不幸而沦落异乡,良宵佳节骨肉不得团聚的愤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诗人像怕人识破借问月而泄出的愤慨,刚刚把心灵深处的真实感情略加发泄,便立刻用理智把他辩倒。虽然没有说自己心中的不满是不应该的,但却明明地表示:月的残缺,人的悲离都是不可避免的。既然知道是难全,为什么还发出“何事长向别时圆”的疑问?一个失意的人,孤零零的冷冷清清的在异乡暗度良宵佳节,其寂寞的感情想用理智来克服,总是有些勉强的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既指嫦娥而代月,又暗喻美好之全。感情必须用感情来战胜,把感情付诸理智来判断,不是暂时的自我安慰,就是长远的预后不良。为了不让佳节的离愁来窒息人,诗人于是把揪心的寂寞寄托在愿望上。愿望是美好而热烈的'。但人真能长久吗?千里他乡的明月真能光辉灿烂吗?希望这样,但愿如此。而真诚热烈的希望,往往是战胜不行,走向光明的第一个起点。
这段写骨肉离情的文章,体现出全和缺的观念。既没有走向“不完全宁愿无”的绝境,也避开了“抱残守缺”的死胡同。从“转朱阁”到“共婵娟”,由恨不全,而承认难全,由承认难全,而把全寄托在愿望上。诗情螺旋式的发展着—既不一味的怀恨,也不一味的悲观。
苏轼借中秋明月抒发出来的矛盾精神,借骨肉离情体现出来的全缺观念,是互为表里的。全是理想境界的现象。缺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可贵的是在诗情起伏过程中,诗人是中能以高昂旺盛的乐观主义来对待残缺的现实,并坚持完美的理想。一轮光辉灿烂的明月,从篇始照到篇终,从现实生活照到理想世界。作者虽有犹豫,并无悲哀;虽有怨恨,并无颓唐;虽然没有良宵佳节的欢乐,但对未来生活也还没有失掉信心。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8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水浒施恩三人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上海古籍出版社《水浒传》266页)中曾出现过词曲,下片首句为“高卷珠帘”,其余相同。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与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指的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他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时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主要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然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这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与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具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他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何时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与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之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以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要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与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与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与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我安慰与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与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与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与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与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与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9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曲。”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作了这首《水调歌头》。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非常有浪漫色彩的,她非常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与憧憬。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气质非常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团圍、婵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脱化出来的,李白的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非常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教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与这首词互相印证。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这中间的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在出世与人世的矛盾中,他终于让人世的思想战胜了。
“欢”,也写活了“醉”。
下片写思亲,仍扣“月”而行,情绪略转低徊。“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流转,斯人不眠。苏轼与苏辙手足情笃。苏轼杭州通判任满时,“请郡东方,实欲昆弟之相近”(《密州谢表》《东坡集》卷二十五)。但来到密州,兄弟相隔仍遥,晤面艰难。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宵明月朗朗,思亲之情袭来,不能自已。“无眠”者,与客长饮之苏子也,然亦指今宵因月色而思亲普天下“无眠”之人。由己及人,月光下会有多少羁旅游子辗转反侧、忧思无眠呵!月圆而人未圆,不由苏子不怨:“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对人间不该有什么怨恨吧?可是,何以总是在人们离别时刻而常圆呢?倒像故意令人难堪似的。此一问,婉转真挚,体验独到,足见怀人之深之切。“人有悲欢离合”三句又反,词情再作跌宕。词人运思入理,以他特有的旷达洒脱自我排解。既然天地间万事万物都不能十全十美,最后顺理成章,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祝愿结束全词。只要“人长久”,虽然相隔千里,总还能心心相印,共赏圆月;只要“人长久”,今虽不聚,总会有团圆之日。至此情绪一宽,圆月的光辉似乎也更为清朗可爱了。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纠葛当中。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提示。
在大自然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很容易启发人们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团圆生活;月亮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天问》和李白《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产物。李白《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性格和不凡气魄。李白《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起源、宇宙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高寒,暗示月光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归宿了。从苏轼思想看来,他受道家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想法。他《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是来自对现实人间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美好,以及月光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心胸与超远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肯定,雄健笔力显示了情感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圆月联想到人间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事啊!于是词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离人们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时候,有亏损残缺时候,她也有她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离别是难免,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阻隔。让对于明月共同爱把彼此分离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说法,要好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自我安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月光,表达了作者祝福和对亲人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态度和乐观精神 。苏轼就是把前人诗意化解到自己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人表示美好祝愿。
这是苏轼一首著名的中秋词,此词构思奇特,境界清虚,胸襟豁达,才气飘逸,历来被推为写中秋词的绝唱。这首词语言明白如话,可以说不假雕饰,洗尽铅华,如出天籁。但真切的手足之情,感人至深,至情至理、豪迈高洁的情怀撼人心魂。全词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同时又寄寓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折射出诗人感人的人格魅力。因此,九百年来,传颂不衰,深得人们的喜爱。中秋月圆人不圆,这对于经历了诸多人生坎坷、兄弟天各一方的苏轼来说,举头望月,情何以堪?古人说:悲莫悲兮生别离。朋友离别、骨肉分散,可说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唐宋以来,出现了许多写离情别绪的诗词。那么,苏轼的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这种至真至深的情的呢?
虽然此词用了明白如话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进行抒情和说理,但是却摈弃了线性平面的抒情方式,而采取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抒情方式,表达了为抒情方式的丰富性和行文的跌宕有致,寓情于景,寓情于理。开头几句为一个层次,接连问月问年,好似屈原的《天问》,起得奇崛,情思高远。又逢佳节,皎月当空,面对皎洁的月色,浩渺的宇空,诗人神思飞扬,情怀激荡,不禁对月发问,明月您何时开始有?天上如今是何年何月?这问月问年,好似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表达了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自然、对人生的思索。美好的月色令人陶醉,月宫仙殿令人神往,因而,诗人也设想自己是月中人,像“谪仙”李白一样,想“乘风归去”。但又怕月宫金殿,虚寒寂寞,怎比得上有兄弟亲朋之爱的人间生活温暖亲切。这一“欲”一“恐”体现出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留恋。天上和人间,出世和入世,同时的吸引着他,最后诗人还是坚定地立足现实,热恋人世。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诗人望月抒怀,胸怀豪迈的逸兴壮思,从高处着笔,幻想琼楼玉宇“不胜寒”从而转向现实,对人间生活寄予深情与热爱。
然而人间也并非没有寂寞和遗憾,兄弟长别离,相见遥无期,这令诗人离愁难遣。古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举杯赏月,诗人自然会想起难得相见的远方亲人。因此,下片转为直接抒情。前五句为一个层次,夜阑珊,月徘徊,人难寐。无眠是因为思念所致,深深的手足之情,溢于言表。想到与弟弟无缘团聚,所以向月发问:为什么在人们离别时偏偏这样圆呢?“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这是长期囿积于诗人内心的发问。但是,这首词不同于其他离别诗词之处,就在于诗人能及时地从这种难遣的思绪中摆脱出来,从更高的角度来写,宕开一笔,使行文舒缓,也体现了诗人情怀旷达的一面。诗人转而想到,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从古以来皆是如此,何须怀恨?最后,诗人终于以理遣情,只要亲人能平安幸福,生命长久,虽分隔千里,但共赏这同一轮明月,并互致慰藉不也是一种团聚吗?难遣之情至此释怀,这是自我安慰,也是对亲人的劝慰,发乎情而止于理,表达了出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以及超妙的见解。这一阙由思念难眠到互致慰藉再到真诚的祝福,层层推进,至情至理。苏轼一生虽然屡遭贬谪,仕途艰难坎坷,却处之泰然;历经人世沧桑,但仍然乐观向上,这与他那豁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是分不开的。读苏轼的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埃之外。”(胡寅《酒边词序》)几百年来苏轼以其在诗、文、词等方面的成就和文采风流而为后世学者文人所羡慕。正是这以上原因,苏轼的诗词极富真情实感而又饱含哲理,经常为后人引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已成为脍炙人口传千古的佳句。
苏轼通过联想,在上阙运用以形象描写不同风格的音乐,从开始的轻柔旖旎,瞬间变为雄壮高扬,然后归于悠扬致远;在下阙则对比音乐本身,一是同一时间内,繁音细响与清越之声之对比,二是不同时间内,音乐之抑扬起伏的对比,添之以自己的感慨,使整首诗具备与原作不同的艺术韵味。
诗先写乐声初发,仿佛一对青年男女在静夜微弱的灯光下,亲昵地私语,谈受说恨,卿卿我我,往复不已。“弹指的是泪和声”倒点一句,见出弹奏开始,音调轻柔而又哀怨。“忽变”三句,写曲调由低抑到高昂,犹如战士在鼓声下驰骋沙场,无人可挡。结尾的“回首”两句,以景物形容声情,把音乐形象化给人缥渺幽远之感,。"回首暮云远",让人联想起王维"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之将士,也与上文中“轩昂勇士”相联系,将独立的音乐片段串起来。白云浮动,柳絮漂浮,若有若无,忽远忽近,难以捉摸,却逗人情思。
接着是百鸟争喧,明媚的春色与啁哳之声相伴,唯独彩凤不鸣。这里写以凤凰不鸣,起到"留白"的特殊效果,也点出了深刻哲理:真正内涵的,从不在言语上夺人眼球。之后琴声在瞬息间高音突起,曲折而上,曲调转向艰涩,好象走进悬崖峭璧之中,脚登手攀,前行一寸,也要花费很大气力。正在步履维艰之际,音声陡然下降,恍如一落千丈,飘然坠入深渊,弦音戛然而止。至此,诗人确乎借助于语言,把这位乐师的高妙弹技逼真地再现出来了。最后五句,则是从听者心情的激动,反映出成功的弹奏所产生的感人的艺术效果。“指的是间风雨”,写弹者技艺之高,能兴风作雨;“肠中冰炭”,写听者感受之深,肠中忽而高寒、忽而酷热;并以“烦子”、“置我”等语,把双方紧密关联起来。音响之撼人,不仅使人坐立不宁,而且简直难以禁受,由于连连泣下,再没有泪水可以倾洒了。“推手从归去”描写的是琴师奏完将琴推开的动作,也在其中暗示这诗人心中归隐的情怀。“无泪与君倾”,表现出诗人此时肠中之郁结,比起原诗中“湿衣泪滂滂”更为不堪较之,更为含蓄,也更为深沉,虽然无落泪,但是更加表现出心情的郁结。
诉诸听觉的音乐美,缺乏空间形象的鲜明性和确定性,是很难捕捉和形容的。但诗人巧于取譬,他运用男女谈情说爱、勇士大呼猛进、飘荡的晚云飞絮、百鸟和鸣、攀高步险等等自然和生活现象,极力摹写音声节奏的抑扬起伏和变化,借以传达乐曲的感情色调和内容。这一系列含义丰富的比喻,变抽象为具体,把诉诸听觉的音节组合,转化为诉诸视觉的生动形象,这就不难唤起一种类比的联想,从而产生动人心弦的感染力。末后再从音乐效果,进一步刻画弹技之高,笔墨精微神妙,可说与韩诗同一机杼,同入化境。
苏轼这首诗的“隐括”,即把韩愈的诗文《听颖师弹琴》剪裁改曲诗,虽保留了韩诗的总体构思和一些精彩的描绘,但又在内容、形式以及两者的结合上,显示了自己的创造性,从而使此诗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这首词写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亦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日。作者当时知密州(今山东诸城),这首中秋词,“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也是一种对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但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当然,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即有深微的提示。
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
上片望月,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开篇排空直入,笔力奇崛,表达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这样一组矛盾的情境。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下片怀人,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挥洒淋漓。在这里作者把月亮拟人化了,仿佛月亮也是一个与他“心有灵犀”的朋友。不应该有遗恨的,但你又是因为什么缘故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一个阴错阳差的误会使苏东坡误以为皇帝要杀他,在心惊胆战中他首先想到的是弟弟,给苏辙留下了两首诀别诗,愿与子由“世世为兄弟”。苏辙奏请朝廷赦免兄长,自己愿意纳还一切官位为兄长赎罪,遭受降职处分,调到高安,任筠州酒监。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殷殷关切之祷告,无不流溢着手足深情,兄弟情深,那无眠的思念,以至于此,有兄如此,夫复何求!
苏轼思亲心痛,感悟到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又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月亮同人有“悲欢离合”一样也有着“阴晴圆缺”,这世界本身就不是完美的,每一件事物都处在自己固有的缺憾之中,再怨天尤人有什么意思呢?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突破时空间的局限让彼此的心沟通起来,把彼此分离的人以精神相通。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怀念之情,还有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
总之,本篇属于苏词代表作之一。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完美的体现了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和对人间的眷恋。人如其词,面对挫折多少文人一蹶不振,屈原跳进了汨罗江,李贺蓬头垢面,义山终生郁闷,苏轼却坚持了自己的人格和心志,埋首沉心,和诗词歌赋相依为命,靠灵魂和气度,靠气骨和诗胆,用超然的态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心灵光彩让苦难变得黯然无色,他光明磊落,一世坦荡,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地位和功名,而是处穷而不忘兼济天下之志,超然物外,旷达乐观,身处逆境而能保持心境的安适,超脱于世俗的苦乐和生死之外,追求进入一种超功利、超世俗的自由的精神境界。所以,千年之后,他的丰富和深沉,天真和质朴仍如封存的醇酒,浓香醉人!也许正是一蓑风雨,铸就了一个旷世奇才,一个士大夫心神往的人格典范,一个民间妇孺喜闻乐道的豪士雅客,一个刚直不屈执著风节的政客,一个有着一颗善于解脱的智慧心灵的智者,一个有着一副眼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的善良心肠的赤子!
苏轼已走远,那个携人生的一肩风霜任云卷云舒的他,拂心灵的一襟悲喜对花落花开的他已走远,但是这首千古绝唱、这首不同凡响的《水调歌头》,却一直在在亘古至今的文学艺术星空里回响。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10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曲。”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作了这首《水调歌头》。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非常有浪漫色彩的,她非常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与憧憬。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气质非常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团圍、婵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脱化出来的,李白的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非常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教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与这首词互相印证。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这中间的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在出世与人世的矛盾中,他终于让人世的思想战胜了。
“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多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人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我们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与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非常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我看,“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非常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与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11
一、原文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译文及解释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注释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达旦:到天亮。
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4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5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7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8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10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 雕饰华丽的门窗。
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3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14但:只。
15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o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三、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描述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想念。作者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f,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分离,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想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作者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道:“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分离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作者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词的最后说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分离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我安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作者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道:“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描述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描述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想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分离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描述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作者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12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 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团圆、婵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脱化而来的,李白的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想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 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佑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 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 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 “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 的。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这中间的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他终于让入世的思想战胜了。
“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入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我们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找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 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 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 今,作了高度的概况,很有哲理意味。
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 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 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 我看,“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都可以互相参看。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 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对于《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13
原文鉴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一作:偏向)
作品翻译: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节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被调到密州任职。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诗歌赏析:
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苏轼一生,推崇儒学、讲究实务为主。
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被外放冷遇的地位。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超宜兴致,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
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应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
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
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当时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强烈、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并未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
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14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
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居于黄州(今湖北黄冈)。
①作:建造。湿青红:湿润的青漆、红漆颜色。湿字承上“新作”,形容油漆新涂,鲜润清新。
②平山堂:在江苏扬州市,所建。
③兰台公子:指宋玉,他曾任兰台令,相传兰台故址在湖北钟祥县境内。
④天籁:万物发出的自然之声音,这里指风声。
⑤刚道:硬要说,偏说。
(1)词的上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作者通过“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请结合词的下片作简要阐释。
(3)词的上片描写快哉亭下及其远处的胜景,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4)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评价这首词“其精微超旷,真足以开拓心胸,推倒豪杰”,这句评语中的“超旷”表现在下片哪些方面?(3分)
参考答案
(1)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开头四句,先实写,描绘了亭下江水与碧空相连,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或卷起窗帘,看见的亭台连水,碧水连空,水天一色的胜景)。“长记”一词点明“平山堂”之景是回忆,属虚写,描绘了作者在此领略的江南那种山色若隐若现,高远空濛的景致。
(2)下片先写平静澄澈的江面突然大浪掀起,老渔翁沉着与风浪搏击的场景,来表现虽然人生风云变幻,但只要胸中有“一点浩然气”(指正气和节操),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如同领略“千里快哉风”那样舒适快意的哲理。
(3)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接着五句是回忆镜头,作者联想到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江南烟雨”,词人把快哉亭与平山堂融为一体,以虚衬实,用实写虚,表现出快哉亭上所览之景的高远空濛的意境。(2分)
或答: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1分)作者由眼前快哉亭之景忆起自己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风景:江南烟雨、杳杳孤鸿,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作者借此来比拟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突出二者相同的意境。这种忆景写景的笔法,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2分)
(4)①这首词写景意境开阔高远,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在其中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1分)②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格调豪迈雄健。尤其是结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和豁达豪迈的情怀,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2分)③这首词在艺术构思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纵横捭阖的特点。(以①②两点为主要得分点,3分)
二:
1、“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答:“我”坐在亭上,卷起华丽的绣帘,从窗口俯瞰江面,看到亭连水,水连天,水天一色,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景象。
2、“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说明“君”与“我”之间关系怎样?“湿”字说明了什么?
答:“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说明亭子的主人与“我”之间关系亲密,“湿”字说明油漆新,色泽鲜明,快哉亭刚建成不久。
3、作者坐在快哉亭上赏景时,想到了什么?“长记”二字将作者的思绪拉到了哪里?
答:作者坐在快哉亭上赏景时,发现此时的景象和他在平山堂所看到的景象很相似,都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高远空蒙的,于是“长记”二字将他的思绪拉到了过去在平山堂赏景的'情形,借在平山堂所看到的美景来描写眼下所见的快哉亭的景色。
4、上阕中,作者先写眼前所见快哉亭的景色,然后写过去在平山堂所见的景色,由现实写到回忆,这叫做什么写法?并做分析。
答:虚实结合。“落日绣帘卷”四句写现实中的情况,是实写。“长记平山堂上”五句回忆过去赏景所看到的景象,借在平山堂所看到的美景来描写眼下所见的快哉亭的景色,是虚写。因此,上阕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色
快哉亭下以及远处的景色
眼前:快哉亭(江水与碧空相接,夕阳与亭台相映),实景
长记:平山堂(若有若无,若隐若现,高远空蒙),虚景
5、“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答:“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澄澈平静,碧绿的山峰倒映在江水中,呈现出一幅平静优雅的山水卷。
6、“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写出了怎样的景象?在白头翁身上,寄寓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写一阵巨风,江面急剧变化,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恶浪中掀舞。这是一个动人心魄的惊险镜头,但是渔翁并不惧怕,他对这种与狂风恶浪搏斗习以为常。这里“白头翁”的形象是自身人格的象征,实际是作者面对政治祸难泰然自若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教师补充,这说明苏东坡面对人生困境并没有悲观消极,萎靡不振,而是拥有着一种豁达大度的胸怀)。
7、下阕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写出了江面的平静,而“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则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这叫做什么写作手法?
答: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前三句是对水光山色进行静态的描写,后两句则是一幅动态画面。
8、“堪笑兰台公子”直至结束,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何好处?
答:运用了用典的写作手法,借对风的议论,引出作者自己的感受,即只有胸中有了浩然正气,才能享受、领会到这长达千里的“快哉”之风(教师补充并投放幻灯片,宋玉《风赋》中说,宋玉等人陪同楚襄王游兰台之宫,忽然刮起风来,楚襄王披襟挡风说:“快哉,此风!寡人与庶人共者邪?”宋玉说:“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共之!”楚王不明其意,宋玉解释说,“大王之风”经过优美的园林宫室,带着花草的香气,然后才吹到身上,所以此风能解酒治病,“发明耳目,宁体便人”,这就叫做“雄风”。而“庶人之风”,起于穷巷之间,一路挟带着污秽之气,吹到贫穷人家,使人精神凄惨,生病发热,这就叫做“雌风”。显然,宋玉在此把风分为“雄风”、“雌风”是借以讽谏楚襄王的。而作者在此却故意在鸡蛋里挑骨头,批评宋玉这位“兰台公子”不懂得所说的天籁。《庄子?齐物论》中认为事物有天籁、地籁、人籁之分,风是属于“天籁”,是大自然演奏的乐曲。宋玉却把风硬分为雌雄,岂不可笑?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作者认为,只要心中有一点浩然正气,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如同领略“千里快哉风”那样舒适快意。
【写作背景介绍】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作者贬官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时作的。快哉亭,在黄州的江边,张怀民修建。怀民字偓佺(又字梦得),当时也贬官在黄州,与苏轼的心境相同,二人交往密切。作者不仅欣赏江边的优美风景,而更加钦佩张的气度。所以他为张所建的亭起名为“快哉亭”。其弟还为此亭写了《黄州快哉亭记》。苏辙的这篇散文和苏轼的这首词,我们可以当作互补互注的姐妹篇来读。
【译文】
落日时分,我卷起锦绣窗帘,快哉亭下,亭连水,水连空,(水天一色)。我知道你是为了我才新建造的这座亭子,窗户上青红油漆都还没干呢。我经常记起在平山堂上,倚靠着枕头躺着欣赏烟雨迷蒙中的江南,看见一只孤单的鸿雁越飞越远,直至隐没在遥远迷蒙之中。(在这快哉亭上),我体会到了醉翁说的话:“山光水色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宽达一千顷的广阔江面,全都像镜子似的洁净澄澈,水面倒影着碧绿的山峰。忽然波浪涌起,掀动激荡着一只小船上的白头老人。可笑兰台公子,不理解庄生所说的天籁的美妙之处,硬说风分为雌雄。只有胸中有了浩然正气,才能享受、领会到这长达千里的“快哉”之风。
赏析: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作者贬居黄州时,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此词上片前四句以实笔写景,目光由远及近,然后转入对平山堂的回忆,后五句写平山堂,实际是以虚笔写快哉亭,二者风光一致,对欧阳修的更使此亭见得亲切;过片五句再次转回到目前,江面由静谧安闲而忽然波澜汹涌,作者视角也由千顷碧水聚焦于掀舞于其中的渔翁,最后三句议论和两句即由此生发出来,表现了作者超然于万物之上的潇洒胸襟,以及对心性修养的不懈追求,这是作者寻找的内在超越之路。全词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熔为一炉,表现作者身处逆境,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世界,在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风格。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15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宋代:苏轼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译文:
当年谢安隐居在东海,出仕做官鬓发已霜秋,中年难与亲友别,唯有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就,准备返归东海,谁料抱病入西州。做官困扰了隐居的雅志,遗恨寄托于田园山丘。
既已年高衰朽,便当及早划筹,要做百姓穿粗裘。返回故乡遵迢千里,选取佳地长住久留。酒醉放歌君相和,醉倒在地君扶我,只有醉时忘忧愁。任凭刘备笑我无大志,我却甘愿身居平地,仰看他高卧百尺楼。
注释
1、东武:指密州。
2、子由:苏轼之弟文学家苏辙字。
3、彭门:指徐州。
4、此曲:指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词。
5、安石:谢安,字安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臣,以功封建昌县公,死后赠太傅。
6、东海:谢安早年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东面濒临大海,故称东海。
7、丝竹:泛指管弦乐器。
8、雅志:指退隐东山的高雅的志趣。
9、轩冕:古代官员的车服。借指做官。
10、沧洲:水滨,古代多用以指隐士的住处。
11、岁云暮:即岁暮。云,语助词。
12、要褐裘:指换上粗布袍,意为辞官归乡,作普通百姓。
13、迟留:逗留,停留。
14、刘玄德:刘备。
赏析
上阕咏史,写东晋谢安的经历,意在“以不早退为戒”。发端明点“安石”,领起上半阕。词人的写作角度比较独特,既不写他经天纬地的才能,也不写他建功立业的辉煌,而是写他人生的另一侧面。劈头就写谢安中年出仕的尴尬:他本来隐居会稽,踏上仕途时鬓发已开始染上秋霜,令人吃惊。再写人情的难堪:人到中年,与亲友相别时觉得难舍难分,于是借音乐来抒写离愁。而后突出他一向抱有的'功成身退的心愿:“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语气多么肯定,多么坚决,确实是对史书中所谓“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晋书》)数语准确的表述。而结果却是“扶病人西州”,这就反跌出困於轩冕不遂雅志的“遗恨”。这种“遗恨”,便是作者引出的鉴戒——“不早退”。词中的“困轩冕”只是一个文雅的或婉转的说法,实际上(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与贪恋功名富贵是联系在一起的。
下阕述怀,设想早日“退而相从之乐”。换头“岁云暮”三字承上转下,“岁暮”当指年华老大,“早计”是对“遗恨”而言,其内容便是“要褐裘”,亦即辞官归隐,过平民生活。以下七句是由此产生的设想:在归乡的千里长途中,每逢山水名胜或有贤主、良朋接待之类好的去处,可以随意逗留,尽情游乐,不必如官场中人因王命在身而行道局促,一层:我带着醉意唱歌时你跟着唱和,我因醉酒倒下时你要搀扶我,——只有酒是可以使人忘怀得失的,二层:这样,有雄心大志的人会瞧不起我们,那就悉听尊便好了,我们只管走自己的路,三层:这种种设想,情辞恳切,言由中发,有如骏马驻坡,不可遏止,充分表现出词人对辞官归隐而享弟兄“相从之乐”的夙愿。“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极写想象中“退而相从之乐”的情态,简直是对二人的“合影”。篇末“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两句,反用典故,并非真要趋同胸无大志的庸人,而只是强调素愿的坚定不移,这体现了用典的灵活性。
同《南乡子》(东武望余杭)、《醉落魄》(分携如昨)、《减字木兰花》(贤哉令尹)等词作一样,这首词着重表现了苏轼前期思想的另一面,虽然“功成名遂”尚未实现,出仕思想仍占上风,但在某种程度上徘徊于出处之间,却是可以肯定的。早在嘉祐五年(1060)苏氏弟兄寓居怀远驿时,即有“夜雨对床”,“为闲居之乐”(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引、《再祭亡兄端明文》等)的口头约定,这一回正是对前约的重申,当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其弟的安慰,词中流露出深厚的兄弟之情。不过,他在诗词中不断表达的这种归卧故山的雅志,最终还是没有实现。苏辙词中的“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倒成了他们此后生活的写照。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相关文章:
苏轼的《水调歌头》赏析04-21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11-08
水调歌头苏轼赏析09-23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05-27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11-24
苏轼《水调歌头》翻译及赏析07-22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赏析09-01
苏轼诗歌《水调歌头》赏析08-15
苏轼的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01-13
[热]苏轼《水调歌头》赏析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