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案例及反思
一、案例分析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同时新课程又倡导不惟教科书的理念,这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一位教师,为了上好每一课,课前总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分析学生情况,考虑教法练法。但是,课堂教学并非时时处处都会按照自己设计的程序一步一步顺利进行,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随时有可能出现各种让老师意料不到的事情,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充分的教学机智,来妥善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否则,纵有高超的学识,也难以真正完成教学任务。这些突发事件,无疑是对教师的一种严峻挑战,然而挑战与机遇同在,利用好了,便会转化为不可多得的教育契机,给课堂增添色彩,是师生得到“意外”收获;不会利用或者利用不好,就不仅失掉了教育的时机,而且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甚至使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付之东流,学生毫无收获。
二、案例简述
内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简介背景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作了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三) 赏析
1、“明月几时有?”这一疑问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这一突兀起笔,透露出一位政治失意、处境寂寞的哲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2、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讨论后明确:“琼楼玉宇”明指月宫,暗喻朝廷,高处的“寒冷”;明写诗人对天上气候的想象,暗抒自己对朝廷内政治斗争氛围的感受。一个“归”字,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透露出他对往日朝中为官的留恋。
3、解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学生1:作者认为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
学生2:这里“人间”指“密州”,也是双关,既与“天上”呼应,又与“朝廷”相对。
学生3:这里所谓“人间”,既指做地方官而言,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这样想通了,他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情绪。
(答得好,我暗自高兴。)
学生4:我认为“起舞弄清影”是写作者想象自己在月宫中起舞,而不是在月光下起舞。
(这个答案太突然,也太离奇,在这之前我是没想到过的。让他说明理由。)
学生4:前面写作者想到月宫中去,可又怕高处不胜寒,正在犹豫时,想象一下月宫中的生活,他想到了月宫中很冷清,所以觉得人间好。
(乍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但又想到历代文人学者,甚至苏词研究专家从来没有人这样解释过,难道——)
为了冷静地考虑一下,暂不作回答,于是让全班同学展开一场“天上——人间”讨论。全班同学讨论热烈,很快分成两大阵容,认为作者在人间起舞的为甲方,认为作者想象在月宫中起舞的为乙方,双方轮流派代表发言。以下是双方具有代表性的看法:
甲组:
(1)前面小序中写“欢饮达旦,大醉”,说明作者是喝醉了酒才迷迷糊糊跳起舞来的。
(2)作者一直认为月宫好,当喝醉酒时,在月光下起舞,所以觉得自己好像到了月宫中,然而没人和自己一起跳舞,觉得凄凉,比不上人间。
乙组:
(1)只有想象在月宫中起舞,才能知道人间比月宫好。
(2)作者想象自己在月宫中很寂寞,只好玩弄自己的影子,才觉得不如人间好。
从学生的辩论看,之所以产生分歧,是因为对“起舞弄清影”的感觉完全不同。认为作者在月光下起舞的是把它理解为美好意境,而认为作者想象在月宫中起舞的是把它理解为孤独冷清的意境。那么历来人们对这两句的意境又是怎样理解的呢?
(下课的铃声终止了这场辩论。)
三、案例反思
就本节课来讲,学生提出看法,教师可能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案:
方案一:学生提出看法,老师不予理睬,长期以往将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方案二:课堂上,老师为了完成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程序,听到学生的不同意见后赶紧把学生的思路拉回来。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会不去想,不去问,更不会有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成为一句空话。
方案三:学生提出异议后,老师创设平等交流的氛围,先肯定学生敢“思”敢“疑”的积极态度,再分析学生“问题”的合理部分或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思”“问”“议”,这才有可能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育是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发自内心、真正地去爱学生,从突发事件中探求出学生的潜在动机、思想奥秘,并能抓住突发事件这一契机,充分挖掘、利用这种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如果问题化解得巧妙,不仅能使教师自己摆脱窘境,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而且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本节课虽然最后没有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任务,但是学生真正经历了一个学习的过程,回味起来,我认为也是一节很成功的课。
(一)在阅读中置疑、释疑和存疑
1、置疑。宋代教育家朱熹认为,阅读要善于“置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好问、善疑、钻研是古人学习的优秀传统。善疑、好问,在当今一点也不过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鼓励并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时敢于怀疑。虽然本人对“我认为‘起舞弄清影’一句是写作者想象自己在月宫中起舞,而不是在月光下起物。”这一答案毫无准备,但我能冷静考虑,看准并把握这个教学契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讨论,培养了学生“置疑”的精神。
2、释疑。我们知道,《论语》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采用师生互动交流,彼此沟通释疑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我在安排学生讨论时,也采用了“合作的方式”,师生一起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具体做法:一是学生互动中的释疑。围绕两句词,针对不同理解,全班同学展开一场“天上——人间”大讨论。每个学生都参与这场讨论,他们说出了自己的体验,尝试着讲出自己对这两句词意的理解。二是师生互动中的释疑。为了寻求合理的解释,我查阅相关资料,虽找不到满意的答案,但从中发现了更多的问题。(1)“起舞弄清影”的意境感受较相同,都认为在月下起舞,清影随人,令人陶醉。(2)“何似在人间”理解有二:一是“清冷的月宫哪比得上人间?”二是“这哪里像在人间呢?”或“这不也像仙境一般?” 。教师的理解势必对学生有所影响,又将促进学生对词句的释疑。
3、存疑。我们在学习中、在阅读中,当碰到实在想不通、弄不懂、说不明、理不清的事情时,干脆暂时搁一搁,等有了某些经历与体验后,说不定就会豁然开朗。在语文教学的阅读学习中不论有无确切的答案,不论学生有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个“置疑——释疑”的过程中,师生们经历了“对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的阅读过程,经历了“发现问题”、“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的解读过程,也就是“运用合作的方式”、“探讨与研究”的尝试过程,经历了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在经历了这些之后,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固然值得高兴,当仍未找到最佳答案时,我采用了存疑的方法,把疑问留在课后,带到课外,不失为是一个妙着,因为它能激发与锻炼学生不断探究、深入钻研的兴趣与能力。
(二)教育资源不愁“踏破铁鞋无觅处”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觉得教育资源匮乏,其实资源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罢了。就如这节课,在答案本身是没有讨论的必要的,因为这是名家名篇,前人对它有过深入的研究,如果有什么不妥,早被人否认了,而同学们经过这样的相互辩论,既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究的精神,又加深了对这两句词的理解,同时还进行了一次口语交际训练,真是一举多得。可见,我们的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及时发现课堂上富有价值的资源,并纳入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这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策略。
1、质疑生成。“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预设外问题,教师不能回避学生的质疑问难,而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之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2、出错生成。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都是正常的。有时,正是学生的天真无邪、幼稚无知,才使教学活动意趣横生,多姿多彩。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准“豁口”,或因势利导,在“错误”中发现合理的因素,把学生从错误引向正确;或将错就错,让“错误”暴露无遗,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己改正错误;或将“错误”和“正确”加以比较,让学生自行判断,自己得出结论。
3、偶发事件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偶发事件”。如果对这些“事件”处理不当,不仅使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还可能伤害学生,损害教师的形象。如果处理得好,既能使教学正常进行,还能化被动为主动,使课堂出现意料之外的精彩。
4、空白探究生成。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一方面,因为文本自身存在着创作中的空白;另一方面,因为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不对称的交流,这种不对称的交流,产生了许多空白和未定点,造成文本意义的未定性。这样,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发现文本的空白,便找到很好的教学资源。
5、拓展迁移生成。“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确如此,我们不能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薄薄的课本内,而应把课本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合在一起。一篇课文学完了,并不是学文的终结,而应是以课文为范文,让学生在拓展延伸中生成新的知识,以提升语文素养。
(三)从学生的状态和问题出发组织教学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关于课堂,教师要有这样一个认识,那就是:课堂是动的,是活的,是情境化的,也是富有个性的,不存在一模一样的课堂。正如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里特告诫我们“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同样的,“一个教师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课堂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教师要在课堂上根据变化的场景,随时注意整堂课的节奏、内容等。真正的课堂是应该出现种种“想不到”的,如果课堂上的一切都在教师的意料之中、掌控之内,那么课堂中生命的灵动也就没有了,课堂也就开始步入压抑、死气沉沉的状态了,教师的教学也就逐渐成为机械的、重复性的劳动了。因此本堂课虽对学生4的答案讨论没有求得一个共识,也导致没有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任务,但这动态化地处理课堂,改变教案的做法,不但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而且能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的精神,使学生有了一次学习与探究的体验。
可见,在当今的教学改革中,需要给学生一个平等、民主的课堂,需要一个展示自身的舞台。一节课,一次突发事件,本来困窘的场面却成了整堂课的亮点——不仅教师赢得了宝贵的思考时间,而且学生也得到了一次拓展思维的训练,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成长许多!
小小课堂,知识与才情齐飞,奇思与妙想共色,情趣无限,真知无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案例及反思】相关文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反思09-2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听课反思03-2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后反思03-2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考题06-0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鉴赏03-29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01-2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后反思推荐12-1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文解读02-0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词赏析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