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阅读答案

时间:2020-09-23 15:11:32 蜀道难 我要投稿

《蜀道难》阅读答案

蜀道难

《蜀道难》阅读答案

李白

  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一、

  1、对于《蜀道难》有关内容的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引用古代神话,极写山之高峻,山之愈高,则愈可见路之难行。

  B、“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张与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D、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瑰丽惊险的山川,表现了蜀道艰险,实则是写仕途坎坷,从中透露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这恰恰反映了诗人那种美好善良的情怀以及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

  2、诗的开篇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请简要回答。

  3、诗人运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二、

  7、李白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结合节录的诗句。分诗人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的?(4分)

  8、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作简单分。(4分)

  9、结合选段,括古老蜀道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2分)

  10、结合选录的二段,分《蜀道难》的语言特点。(4分)

  三、

  1、本诗题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也在课文中反复出现,那么,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蜀道之难的呢?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在诗中三次出现,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有什么作用?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崖转石万壑雷”几句的描写好在哪里?

  4、与李白同时代的诗评家殷称本诗“奇之又奇”,请结合诗句内容谈谈诗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5、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四: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蜀道(Shǔ) 蚕丛(cōnɡ)  鱼凫(fú) 钩连(ɡōu)

  B、峨眉(é) 石栈(zhàn)  黄鹤(hè) 猿(náo)

  C、攀援(pān) 抚(yīnɡ)  岩(chán) 雄雌(chí)

  D、凋零(diāo) 瀑流(pù)  喧(huī) 峥(yónɡ)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危乎高哉 危:危险。

  B、可以横绝峨眉巅 绝:越过。

  C、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使……凋谢。

  D、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当:把守。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B、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C、剑阁峥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4、(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5题)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其无礼于晋

  A、但见悲鸟号古木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D、雄飞雌从绕林间

  5、对课文有关内容的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引用古代神话,极写山之高峻,山之愈高,则愈可见路之难行。

  B、“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张与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D、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瑰丽惊险的山川,表现了蜀道的艰险;实则是写仕途坎坷,从中透露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这恰恰反映了诗人那种美好善良的情怀以及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

  6、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地崩山摧壮士死

  B、猿欲度愁攀援

  C、以手抚坐长叹

  D、所守或匪亲

  7、下列对第二段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开始,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

  B、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C、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写迤千里的蜀道的奇险风光:“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

  D、在这段文字中,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惊险万状,目不暇接,造成一种排山倒海之势。

  参考答案:

  一、

  1、D

  2、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来由。

  引“五丁开山”的传说,表现了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

  3、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虚写映衬:黄鹤飞不过,猿愁攀援。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二、

  7、“上、下”四句写面,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点。

  8、“但见”四句渲染凄清气氛;“连峰”四句渲染惊险气氛。

  9、迤千里,峥高峻。

  10、奔放、散文化语句。使用设问,感叹句和排比句式,语势参差错落有致,又极其酣畅。

  三、

  1、第一节,道蜀道来历,状蜀道高峻——感叹蜀道的高峻难行。第二节,写景物凄清,状山水险恶——感叹蜀道的`艰险可畏。第三节,剑阁之险要,想杀人之惨景——叹战祸之烈,有申戒之意。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三次出现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极言蜀道之险、入蜀之难、须防据险反叛。以极度夸张语调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此句作为全诗的主线,重复出现了三次,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结构上贯穿始终、层层深入,抒情上一唱三叹,抒发了作者对游人的担忧和依恋,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3、诗人先写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①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②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特写;③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其对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4、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艺术地展现了古老的蜀道迤、峥、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为此,诗人运用了以下手法,使文章气象宏伟:

  手法 诗句 表达效果 引用神话传说 五丁开山/六龙回日 写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的险阻 虚写映衬 黄鹤不得飞越/猿愁于攀援 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写神情、动作 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 凸现危困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 渲染了旅之愁和蜀道悲凉 运用夸张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极言山高壁险

  5、宾语前置

  四、

  1、B

  2、A

  3、B

  4、B

  5、D

  6、D

  7、C

  【解

  1、D项中“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错。李白诗中尽管确实有一些是“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内容,但这并不是其“一贯诗风”。

  2、本题引导学生研究夸张叙述和运用民间传说的写法。

  3、本题意在引导我们有层次地理解“蜀道难,难在何处?”同时培养我们对同一事物运用多种方法描写的能力。

  四、

  1、A项,“丛”应读cónɡ;C项,“雌”应读cí;D项,“”应读rónɡ。

  2、A项,危:高。

  3、B项,古义:回环曲折;今义:按九成折算。

  4、A、B、D三项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C项为宾语前置句。

  5、D项,“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错。李白的诗中有一些“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内容,但这并不是其一贯诗风。

  6、D项,匪通“非”。

  7、C项,“比喻”说法错误,应为夸张、衬托。

【《蜀道难》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蜀道难》阅读训练及答案12-26

阅读蜀道难解读李白11-07

柳宗元阅读答案10-17

《幽居》阅读答案11-29

《谜题》阅读答案10-29

蝶恋花阅读答案09-05

《西楼》阅读答案10-06

《城南》阅读答案10-01

《咏柳》阅读答案10-01

微波阅读答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