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哲理诗句

时间:2024-08-27 06:52:38 诗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宋代哲理诗句

  导语:哲理,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它通常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它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宋代哲理诗句大全,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宋代哲理诗句

  一、秋日偶成(程颢·宋)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注释](1)从容:不慌不忙。(2)觉醒:醒。(3)静观:仔细观察。(4)春、夏、秋、冬四季。(5)淫:放纵。(6)豪雄:英雄。

  [译文]心情闲静安适,做什麽事情都不慌不忙的。一觉醒来,红日已高照东窗了。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二、观书有感(二首)(朱熹·宋)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有历久常新。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后两句蕴含“要想学问深,必须不断努力,常学才能常新”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1)艨艟[音“蒙冲”]:古代战船。也作蒙冲。(2)向来:从前。指春水未涨之时。(3)中流:水流的中央。

  【译文】昨天晚上,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

  【析赏】原诗是说:江边停泊着一艘大战船,水不深,船搁浅,怎样也移不动;昨天夜里江边春水涨高了,只见那大船已如羽毛般轻轻飘浮在水面上;想到早先浅水时的想尽办法来推移战船,实在白费力气,看!现在水满了,那船不是在江心自由自在地行驶了吗?

  朱子此诗以泛舟作比喻,深含哲理。一方面可用来比喻悟道时豁然贯通的自在快乐,一方面也用来比喻行事在时势未到时的盲动无益,和时机成熟时的畅通无阻。

  【又】这首诗是《观书有感二首》之一首,大约作于绍兴三十二年(l162)前后,写读书治学的体会。朱熹的三传弟子王柏说:“前首言日新之功,后首言力到之效。”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叙述、描写,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猛涨,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像鸿毛那样浮了起来。后两句是议论,是对上两句哲理的揭示。当“蒙冲巨舰”因江水枯竭而搁浅的时候,多少人费尽力气推,都是枉费,哪能推得动呢?可是严冬过尽,春水方生,形势就一下改变了,从前推不动的“蒙冲巨舰”,此日在一江春水中自在航行,多轻快!这首诗给人的启迪是:别做在干岸上推船的蠢事,而应为“蒙冲巨舰”的自在航行输送一江春水。

  三、书扇示门人(范仲淹·北宋)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后人在后头。

  在封建时代的农业社会里,田地代表着人们的财富。因此,土地的吞并争夺,永无停止。范仲淹此诗在奉劝提醒世人,不要太愚妄,不要存着想永远占有土地的幻想-请看原野里一片青山,景色是那样的清幽,这些前人留下的土地啊,都被后人接收去了!然而,接收这些大好土地的后人啊,且休欢喜,还有等接收这片土地的人就在后头呢!

  四、牧童诗(黄庭坚·北宋)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这是一首饶有理趣的小诗,充分体现了宋诗多议论的特色。前两句写牧童:骑着牛儿,从前村慢慢走过;吹着笛儿,在田间随风飘悠。“骑牛”与“吹笛”,生动地表现出牧童洒脱的形象、悠闲的神情;同时,诗人把牧童放在“村”与“垅”的背景上,使画面境界开阔而又清净,显得“野”味浓郁、雅俗共赏。后两句发议论:有许多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权谋计诈,其实不如牧童的自在快乐啊!诗人由牧童的悠闲生活想到“长安名利客”,两相对比,褒贬自喻,从中也可看出诗人不与世俗同流、不与市井合污的处世态度。

  五、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北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释】

  ①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这首诗是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

  ②老僧:即指奉闲。

  ③据苏辙原诗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

  ④蹇驴:跛脚的驴。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赏析】

  苏辙原诗的基调是怀旧,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嘉佑元年和兄轼随父同往京城应试,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在诗里写道:“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他觉得,这些经历真是充满了偶然。如果说与渑池没有缘份,为何总是与它发生关联?如果说与渑池有缘份,为何又无法驻足时间稍长些?这就是苏辙诗中的感慨。而由这些感慨,苏轼更进一步对人生发表了一段议论。这就是诗的前四句。在苏轼看来,不仅具体的生活行无定踪,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那么,在冥冥中到底有没有一种力量在支配着这种行为呢?如果说,人生是由无数个坐标点所组成的,那么,这些坐标点有没有规律可循?青年苏轼对人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但是,人生有着不可知性,并不意味着人生是肓目的;过去的东西虽已消逝,但并不意味着它不曾存在。就拿崤山道上,骑着蹇驴,在艰难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的经历来说,岂不就是一种历练,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财富?所以,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事实上,若不经过一番艰难困苦,又怎能考取进士,实现抱负呢?这就是苏轼:既深究人生底蕴,又充满乐观向上,他的整个人生观在此得到了缩微的展示。

  这首诗的理趣主要体现在前四句上,“雪泥鸿爪”也作为一个成语被后世广泛传诵。写诗人对往事的眷念。用“雪泥鸿爪”来比喻人无意中留下的踪迹,就如飞鸿在雪地上踏出爪印一样。如老僧新塔,坏壁旧题,都是泥上爪印而已,感叹人生无定,但是往日的坎坷遭遇,仍然留在人们记忆中,心上的爪痕是难以磨灭的。全诗比喻新奇,属对工巧,写出了对生活的无限深情。

  〔析赏〕有一次苏轼和其弟苏辙(子由)路经池渑,路上马死了,两人骑着蹇驴到渑池一僧寺[既现在的苗瓦村和李杏弯]宿,并在寺壁上题诗。后来子由写了一首《渑池怀旧》的诗。东坡旧地重游,当初接待全心全意的老僧却已死,寺里替老僧盖了一座新塔,当年东坡兄弟题诗的庙壁也坏啦!再也见不到旧日的题诗啦,东坡百感交集而作此诗,感慨人生在世如飞鸿。【受老庄思想影响颇深的苏轼,妙手偶得般创造出的这一艺术形象,总令人嗟叹生命的短暂。“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者,百代之过客。”(李白语),面对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

  六、琴诗(苏轼·北宋)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赏析]

  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的四大爱好,状琴咏琴,自然也成了古代诗苑的一朵奇葩。一般地说,诗人咏琴,较多地从听觉的角度,感受美妙琴音所创造的艺术氛围,但也有不少诗人的视角是不同一般的,他们往往不直接状写所咏之物,而是藉此言彼,通过咏物,表达特定的思想,寓于独特的寄托。苏轼的《琴诗》,正是如此。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意思是:如果说,悠扬的琴声来自于琴本身,那琴放在琴盒子里,为什么发不出声音,言下之意,光有琴,婉转的琴声是不会自然发出来的。“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意思是:如果说,优美的琴声是来自于弹琴的手指,那人们为什么不从手指上欣赏美妙的音乐,也就是说,再高明的琴师,没有琴,灵巧的手指是奏不出乐章的。在这首诗中,关于琴是什么样的,琴声又如何,诗人只字未提,而是分别以两句诗组成一联,每联先设一个假定的前提,然后再提出疑问,而这种疑问又是以问句的形式进行否定,否定中又暗含了肯定。

  苏轼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发人所未发,意在言外,引人深思。细细品读《琴诗》,两联诗上下也有关联,上联肯定了琴声不只因有了琴才有,下联又以此为前提,肯定了琴声也不只是靠纤细灵便的手指发出。诗意很明显,琴和手指,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缺了其一,都无“天籁之音”。一支乐曲的产生单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借琴阐发一种哲理,这哲理就是:琴、手指是弹奏出绕梁三日,如泣如诉的琴声的客、主观条件,两者相互依存,对立统一。联系开去,世上万事万物,无不靠对立统一而成名成就:有千里马而不遇伯乐,千里马难以脱颖而出,有贤才而无圣主,贤才同样要夭折……

  读苏轼的《琴诗》,我们有耳目一新之感。在内容上,该诗借物言理,言近意远;在形式上,该诗采用只问不答、只驳不辩、答辩自在其中的手法,给人新鲜之味。

  七、题西林壁(苏轼·北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西林即西林寺,在今江西的庐山上,是晋代江州判史陶范所建,宋时称乾明寺。宋元丰七年(1084)苏轼由黄州遭贬改迁汝州(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特地过江登览了神往已久的庐山,并写成此诗。

  首句“横看成岭侧成峰”。是说横看时是一座层峦叠嶂的山岭;侧看时则是一个陡峭峻拔的高峰。苏轼同时所作的多首游庐山的诗,如《初入庐山五言绝句》(三首),其中第一首云:“青山若无素,偃骞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诗中看到的只能是峰峦陂陀的偃骞(高耸)之状,是庐山的局部。而《题西林壁》一诗产生的背景是游山的终结,“最后与总长老同游西林”,“仆庐山诗尽于此矣”,可见他游遍庐山之后,带有对庐山全貌的总结性题咏,如果不是泛游了全山,收摄远近高低的全部峰岭在胸中构成整体的形象,就不可能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高度概括。次句“远近高低各不同”,远处、低处所“识”的庐山,只是青山偃骞,葱茏一片;愈贴近、愈登高,则眼中所“识”之山中景物又随身之所至而各有不同。此时此际,庐山的局部“真面目”已经收于眼底。而第三、第四句,是诗人对庐山认识的进一步推进。即仅就所见的一峰一峦,一树一石,和别的山一峰一峦、一树一石相比,并无多大的差别,并不足反映庐山的全部风貌。庐山的全景,庐山的实质性的‘真面目“,它的总体形象,反而只有在远眺和鸟瞰中才能显现。因此,诗人叹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慨叹身在庐山中反而不识庐山的真面目之时,其实是识了庐山真面目之后的见道之言。是经过了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在胸中凝聚了局部的诸认识因而对庐山的全貌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才领悟到“身在此山中“,即在山的某一局部反而不识其真面目的事理。这首山水诗的哲理性,是道出了全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等耐人寻思的概念。其特点在于并非抽象的演绎,而是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庐山的变化多姿,成诗托意高远,赢得了历代读者的广泛传诵和吟味。

  八、某尼悟道诗(无名尼·北宋)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注释】:

  (本诗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作者为一不知名的比丘尼。)

  字面看是说寻春,其实是说悟道。道在哪儿?就在心中,然而后天的种种世俗的欲望埋没了人的本性,人离天道越来越远,以致于有事难成或一无所成,要想人生有成,必须如老子所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也就是客观规律,人逐渐去除后天所沾染的私欲杂念,就能明净本心。见其本性。而人性就是天性,天性也就是物性。尽己之本性则可尽人性物性,尽人性物性便可"上下与天地同流,""赞天地之化育",成己成人成物,与天地并列为叁矣。这时,人就是一个与天地合一的大写的人,佛家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也就是这个意思。

  世上最珍贵的事物往往就在我们的周遭,亲情、爱情、友情┅┅还有我们自己,然而,这颗心却总是向外寻觅、眼睛总是望外攀缘,相信幸福在遥远的未来,总有一天会到临;又或者,认为所谓幸福总须靠珍贵物件妆点,所以必然不是唾手可及的。但是,过度往外抓取的结果使得我们丧失了享受真正幸福的能力!当幸福真的来临时,常常就视若无睹,失之交臂。回到当下、细细审视,将毫不费力地发现那颗宝石早在你我心房停泊已久,等著我们去开启、去摩挲、把玩。

  九、过上湖岭望江南招贤北山杨万里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诗人觉得从山岭下往上看山像低伏着的波涛,可是山见着人爬上高处,就立刻跟人比赛高低。爬山的人登上一步,高出一步,再回顾一下四周的山,它比人爬山的脚步还要高。本来翻山越岭,上得一山,又见一山,这是很普通的情况,但诗人写来,把山写得像个调皮鬼,通篇充满着幽默风趣。

  十、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赏析: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十一、《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说明】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解释】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②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十二、《喜太守毕朝散致政》

  功名富贵两蜗角,险阻艰难一酒杯。

  百体观来身是幻,万夫争处首先回。

  十三、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所以钱钟书说“陆游这一联才把它写得‘题无剩义’”(《宋诗选注》)。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都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次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十四、《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诗意: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宋代哲理诗句】相关文章:

宋代描写黄河的诗句08-03

宋代诗人有哪些的诗句08-04

宋代思乡之情的诗句180句10-15

关于中秋节的唐宋代诗句08-16

简短有哲理的诗句 有哲理的诗句06-28

宋代黄庭坚10-13

宋代秦观08-04

古代经典哲理诗句05-31

关于哲理的诗句10-11

关于哲理的诗句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