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诗经·击鼓全文讲解
诗经·击鼓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经·击鼓全文讲解,欢迎阅读。
击鼓
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释
镗(tāng同嘡):鼓声。其镗,即"镗镗"。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或役土功于国。或者说在国内修筑土城.漕:地名。
孙子仲: 邶国将军.
平: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
有忡:忡忡。
爰(yuán元):本发声词,犹言"于是"。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成说(shuō):成言也犹言誓约,“说”不通“悦”。
于(xū)嗟(jiē):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xún):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
敲鼓声音响镗镗, 鼓舞士兵上战场。 人留国内筑漕城, 唯独我却奔南方。
跟从将军孙子仲, 要去调停陈和宋。 长期不许我回家, 使人愁苦心忡忡。
安营扎寨有了家, 系马不牢走失马。 叫我何处去寻找? 原来马在树林下。
无论聚散与死活, 我曾发誓对你说。 拉着你手紧紧握, 白头到老与你过。
叹息与你久离别, 再难与你来会面。 叹息相隔太遥远, 不能实现那誓约。
赏析
本诗描写兵士久戍不得回家的心情,表达渴望归家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诗从出征南行写起,再写了战后未归的痛苦,又写了当初与亲人执手别离相约的回忆,一直到最后发出强烈的控拆,次第写来,脉络分明,而情感依次递进。叙事中推进着情感的表达,抒情中又紧连着情节的发展,相得益彰,而自然天成。
这是一首著名的爱情诗。该诗叙述了一位征夫对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如今生死离别,天涯孤苦,岂能不流泪蒙眬,肝肠寸断!
创作背景
《邶风·击鼓》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是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乡之歌。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它是“戍卒思归不得之诗也”。关于此诗的时代背景有不同说法。《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卫州吁用兵暴乱,使公孙文仲将而平陈与宋,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夏,卫联合陈、宋、蔡共同伐郑。许政伯认为是指同年秋,卫国再度伐郑,抢了郑国的庄稼。这两次战争间有兵士在陈、宋戍守(《诗探》)。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则认为:“此乃卫穆公背清丘之盟救陈,为宋所伐,平陈宋之难,数兴军旅,其下怨之而作此诗也。”姚际恒以为《毛诗序》所说“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在卫穆公时期。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手法上分为《赋》《比》《兴》。《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说“兴于《诗》”“《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左传》亦多引诗为据。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为《五经》之一。
【诗经·击鼓全文讲解】相关文章:
《诗经》全文讲解04-27
《诗经》全文讲解 诗经赏析05-25
诗经击鼓全文读音09-23
诗经击鼓全文赏析07-26
诗经邶风击鼓全文08-02
诗经全文04-22
诗经全文目录06-04
诗经泉水全文09-23
风雨诗经全文04-24
诗经木瓜全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