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何为《诗经》

时间:2024-11-18 22:36:38 蔼媚 诗经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雎》何为《诗经》

  《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这是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雎》何为《诗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雎》何为《诗经》

  《关雎》何为《诗经》

  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的《诗经》,其地位是大家公认的。《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这首诗应当是人们所熟悉、所了解的。为什么把《关雎》放在《诗经》的第一首?各有其说。

  《关雎》这首叙事抒情诗,主要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实际上,《关雎》表现的是古代先民的社会生活状况。在古代先哲们的心中,家的观念是社会的细胞,国家一词,从顺序看是国在前家在后,但是,古人的观念是家在前国在后。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以及孟子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佐证。一个家庭是否幸福,其起点就是男女婚姻的美满与否。有德有才的君子和温柔贤淑的女子结合。从这些方面思考,我们古代的先哲在对社会、国家的发展上,把男女组合成美好社会细胞的追求看做最重要的,是令人钦佩的。

  另外,我们从历史兴衰的角度再看,殷纣之亡由妲己,周幽之乱起褒姒。其衅每起自阃闱。历史的教训,先贤不能不思考。因此《关雎》最为《诗经》第一首,是隐含着先贤治国以及民族优秀发展的期望,其用意值得玩味。

  作品原文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睢》今译

  关关睢鸠, 水鸟睢鸠叫关关,

  在河之洲。 成双成对在沙洲。

  窈窕淑女, 温柔优雅的美女,

  君子好逑。 是我追求的伴侣。

  参差荇菜, 长短不齐水荇菜,

  左右流之。 左边右边忙摘采。

  窈窕淑女, 温柔优雅的美女,

  寤寐求之。 做梦也在追求她。

  求之不得, 追求她却不可得,

  寤寐思服。 日日夜夜思念她。

  悠哉悠哉, 想啊想啊心忧伤,

  辗转反侧。 翻来复去难成眠。

  参差荇菜, 参差不齐水荇菜,

  左右采之。 左边右边忙摘采。

  窈窕淑女, 温柔优雅的美女,

  琴瑟友之。 弹琴鼓瑟善待她。

  参差荇菜, 长短不一水荇菜,

  左右芼之, 左边右边忙拔采。

  窈窕淑女, 温柔优雅的美女,

  钟鼓乐之。 鸣钟击鼓取悦她。

  解读赏析:

  《周南》是周朝时代(公元前1046~公元前256年)在黄河流域,包括洛阳至江汉一带的民歌。作者多半是妇女,内容大都抒写生产劳动、婚姻恋爱和离情别恨等家庭生活和思想感情。这些民间歌谣,真切朴实,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心声。

  《关睢》是《诗经》开卷首篇的一首情诗,也是广为流传至今的好诗。它细致生动而坦诚直率地描述男主人公邂逅一位温柔优雅的淑女之后的一见钟情、暗恋、追求和设想如何共享欢乐等等复杂的恋爱心理。其真情流露的抒写,感人至深。

  诗的前三节,写男主人公听见有成双成对的水鸟睢鸠在黄河的一块小沙洲(水中陆地)关关地鸣叫,又看到一位窈窕亮丽的年青姑娘在河边忙着采集如睡莲般的水荇菜。他触景生情,顿生爱意,认准这位美丽姑娘就是理想的配偶。此后,他日日夜夜、时时刻刻,甚至做梦都在相念她。这种抹不去的暗恋也是单相思的痛苦,使他心烦意乱,不能安睡。

  诗的后两节,写男主人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设计,就是说他在恍惚的梦幻中,仿佛和心爱的淑女即将结为伴侣。因此,他准备以弹拨琴瑟来善待她,同时以鸣钟击鼓来取悦她,以此尽情地共同欢渡蜜月。

  《关睢》以第三人称的抒情主体,采用虚实结合和虚实转化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前两节是实写,描绘出在黄河的小沙洲上有鸣叫的雌睢(动物)、河里有水荇菜(植物)以及从事采集劳动的窈窕淑女,构成一幅人和自然的春意盎然的美丽图景。后三节以“无”为“有”,从实写转为虚拟。此时主人公梦想的婚后欢乐生活是虚拟的,然而其感情却是真实的。由于全诗只写男方的主动行为和心态,没有写女方的回应,也没有双方的互动,因而给读者留下一些悬念和美好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无穷。

  宋代诗人欧阳修(1007-1072)对《诗经》的分析研究一向采取严谨治学的态度。他于1070年前后写成《诗本义》一书,用以探求《诗经》诗篇的本义。他主张对《诗经》的研究和评判,首先要以本文为依据;其次要把握文学的特性——人情,即人之常情;第三要考察全诗的文理,文意并进行检验。他反对臆测、假设、牵强附会和曲解原意等不正的学风,曾举出《诗序》、《毛传》和《郑笺》中的一些谬误,例如硬说《关睢》写的是“后妃之德”,是写文王和太姒的故事。显然,把在黄河之滨的荒野从事采集劳动的农村姑娘说成是王妃是多么牵强附会!这种企图将“窈窕淑女” 这顶桂冠戴在王妃头上的说法未免太离谱了。

  对于《关睢》,孔子也作过评论。他在《论语》第三篇《八佾》里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说:“《关睢》这首诗,显示出欢乐但不至于放荡,出现了哀思,但没有悲伤。”(转引自程昌明译注《论语》第28页,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文学欣赏需要百家争鸣,不必要求千篇一律。孔子的评论也是一家之言,不应视为结论。

  创作背景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带。《周南》大多数诗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其中第一篇《关雎》是有关爱情的诗篇,是男子追求女子的情诗。

  诗经时代,婚俗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其时封建礼教为基础的专偶婚制尚未稳固形成,而人们还享有较多性爱的原始自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方才产生了《周南·关雎》这样热烈奔放的情歌。

【《关雎》何为《诗经》】相关文章:

诗经《关雎》06-09

诗经关雎08-16

关雎·诗经10-03

诗经 关雎译文02-22

《诗经·关雎》的解读10-11

诗经关雎原文09-24

诗经关雎注音10-13

诗经《关雎》的情感10-18

诗经 关雎赏析08-02

诗经关雎注释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