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释义

时间:2024-08-08 02:50:03 三字经 我要投稿

三字经释义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三字经释义

  三字经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解释 同治、光绪皇帝以后,清朝的国势已经破败不堪,当传到第九代宣统皇帝时,就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三字经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解释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三字经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解释 以上所叙述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三字经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解释 中国和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

  三字经

  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解释 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治通鉴》,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了。

  三字经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解释 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

  三字经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解释 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三字经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解释 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三字经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解释 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

  三字经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解释 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三字经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解释 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三字经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解释 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

  三字经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解释 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

  三字经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解释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老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三字经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解释 象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三字经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解释 宋朝有个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

  三字经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解释 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

【三字经释义】相关文章:

三字经故事及释义04-26

弟子规及释义09-17

《孙权劝学》原文及字词释义08-14

《武陵春》李清照释义及解析04-20

弟子规全文释义10-11

王勃《春园》释义03-28

《赠汪伦》原文及释义10-12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释义赏析10-05

《弟子规》全文及释义09-01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的释义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