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年味的散文
我出生在古萧关下的一个小山村里,直到高中以前很多光阴都是在那儿度过的。小时候,由于年龄小不怎么记事的缘故对故乡的记忆并不怎么深刻。可这些年离开故乡后,一个人在外乡漂泊却越发思念起故乡来。可当我越要记起故乡的故事的时候,却想起来的东西总是很少很少,留给记忆的只是一些零落的碎片罢了。
记得小时候故乡的天空很蓝,也很清澈。晴天丽日的时候,叫上那些儿时的玩伴总是喜欢追逐打闹在乡间的小道上,悠悠地跑着、跳着、闹着,欢笑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之间,总是那么童真,那么无邪。天上的云白得像雪一样洁净亮丽,悠闲地游弋在蔚蓝的天际,一朵朵,一片片。总喜欢在山坡上放牛的时候抬头仰望那纯净的蓝天,看着那些云儿以不同的姿态在天空中飘移,心里在想那些从来没有见过的图案到底像什么,是一幅怎样的美丽画卷呢?亦或是猜想着这奇异景致的背后会不会昭示着什么呢?那时太年幼了总是无法想出个所以然来。也许山里孩子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吧,总是爱幻想。幻想着那奇异的云是可以骑着骏马任意驰骋的蒙古草原,是从未见过的海底世界。
大山里的孩子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过年了。从进入腊月份就开始算起过年的日子了,随着这种盼望的加剧,原本寂静的山村也开始喧闹起来了,隔三差五的鞭炮声、集市上越来越拥挤的人群无不宣示着年关将至。村里的习俗,腊月二十三打扫完屋子后就要开始置办年货了,一天比一天忙碌起来。一到赶集的日子,大街上人来人往,各家都忙着买小孩子穿的新衣服、家里过年用的瓜果茶糖、蔬菜水果。腊月二十三的晚上还要准备一些供品来送灶神,送的时候会说一些祈福的话,希望灶神能给家里带来平安,来年可以五谷丰登,家有余粮。如果村里来年办社火的话就会在二十三的晚上在村里供奉的神庙前打几个小时的鼓,我们当地称之为“吵庙”。
一过二十三孩子们盼过年的愿望就更加迫切了,经常坐在一起扳着小指头盘算过年还有几天。也经常挤在一起争着说过年的时候自家的大人会给他们多少压岁钱,已经给他们买了什么新衣服,过年家里都买了些什么好吃的。
从二十三到年三十虽然算起来只有七天的时间,但对孩子们来说这七天仿佛被拉长了,给人感觉就像七个月似的。想着、盼着、念着,年三十也就来了。三十早上山村里的人们一般都会起的很早,因为还没有办好年货的人家可以利用这旧年仅剩的半个晌午抢办年货,因为过了三十早上这半日集市直到过完年了才重新开办的。我们当地把这半个晌午的集市叫做“抢集”,这半个晌午来赶集的人一般不多,商家往往会便宜处理一些货物,似乎有点抢购的感觉。跟回来“抢集”后也就大约十一点左右了,家族里的长辈就着手张罗上坟祭祖的事情。一般是一个家族一大家子几十口人端着祭品和纸钱等一些物品顺着弯曲的乡间小路朝自家的祖坟方向走去,到了自家祖坟前,家族里的长辈们会带领后辈们供上祭品,烧一些纸钱,点几根香烟,再洒一些清酒,告诉先祖们过年了,子孙们来给他们送一些吃的、喝的.、用的,祈求他们保佑家族中的后人日子越过越红火。洒完酒后,长辈会带着后辈们给先祖磕几个头,然后作个揖,作完揖后祭祖活动也就结束了。
上完坟回来后也就到了午饭时分了,午饭一般都比较简单,一碗面条足矣。午饭过后,等家里所有人都回来后就开始张罗贴春联的事情。一般下午三点到五点的时候,就是家家户户开始贴春联和门神的时间,贴春联、门神的时候大人们忙着贴春联,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到了,他们到处跑着放鞭炮,山村里开始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鞭炮声,吵闹声,声声不断;气息新,欢乐新,万象更新。
贴完春联,放完鞭炮后,年味也就浓了。从这时候起各家就没有来闲逛的大人了,家里所有人就会聚在一起准备晚上的年夜晚。我们乡间习俗年三十晚上是要吃煮骨头的,所以贴完春联后男人们一般都会到厨房里帮忙煮骨头,帮自家的女人劈柴、烧火、切骨头,也顺便拉几句家常,增添几许家的温馨。小孩们在忙着玩耍的时候会时不时地跑进厨房看看骨头煮好了没有,如果没有煮熟则会用童真的声音说道:“怎么还没煮熟呢?我都快饿死了。”其实大人们知道他们其实不是有多饿而是看着骨头有些眼馋,心里总想着自己可以先尝一口是什么味道。差不多煮好了的时候大人们就会喊来小孩给他的嘴里塞一块已经煮熟了的瘦肉,小孩子则会满意地嚼着瘦肉玩闹去了,似乎也就忘了饥饿。
天黑了,旧年就要去了,新年马上来了。年夜饭也正式摆上了桌子,桌子上全是村里人平时不怎么吃到的东西。煮好的骨头、各种干果、饮料等等都被端上了餐桌。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周围,打开电视,眼睛盯着电视里的文艺晚会,嘴里啃着骨头边吃边聊着。不过大部分时间眼睛都是不会看电视的,因为和一年多未见的人儿聊外面世界的精彩远比看电视要有趣的多。
村里年三十晚上是彻夜亮灯的,家家户户都开着灯,为那些晚上在各家乱窜的小孩子照亮回家的路。大约八点多开始,大人们就开始给孩子们发压岁钱了,拿上压岁钱的小孩们就会到叔叔婶婶家去找别的小孩子们去玩闹,一晚上都不怎么消停,直到累了跑不动了才会停下来休息。乡间有年三十晚上守夜的习俗,大人们借着喝酒玩牌来度过这漫长的一夜,小孩们容易瞌睡,是熬不住夜的。
一过年三十晚上就是大年初一了,清早起来小孩们穿上新衣服就去给族里的长辈们拜年恭贺新春,大人们则准备开始包饺子。吃完饺子后人们就会出门闲逛,见了会相互道一声年过得好着呢么。初二起就开始走起亲戚来了,这天起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以前都是串亲戚的日子。如果村里有社火的话初三就开始排练起耍狮子、扭秧歌来了。初六的时候村里就会装起身子耍起社火来,初六当天,村里会异常欢闹,大人、小孩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色彩,因为村里的社火基本上是全村总动员,人人都参与。过了初六这天,村里会恢复几天的平静日子。元宵节的时候又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因为好几个村的社火会在这天进行比赛,场面异常欢闹,人山人海的,几个村子一起沸腾了。十五过后,年味也就开始淡了下来,正月二十三晚上是最后的一个狂欢日子。在这个晚上村里会进行“送瘟神”活动,晚上的时候每家门前都会点起一笼火,火势越大越好,人们在火堆里跳过来跳过去,据说这样可以祛病除灾。送完瘟神后也就宣示着年也就过完了。
虽然从上高中开始在家里过的完整的年越来越少了,可那些童年故乡的故事,浓浓的故乡年味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成了永久的记忆,给我烙上了故乡印。
【故乡的年味的散文】相关文章:
乡村的年味散文10-02
故乡的河散文12-04
汪曾祺《故乡的食物》散文12-07
汪曾祺散文《故乡的元宵》12-17
汪曾祺散文《故乡的食物》12-06
鲁迅故乡行的散文09-27
原创散文:年味最浓是儿时10-06
年味在我心灵深处散文10-04
春联里的年味-关于年味的作文700字11-16
故乡的月夜游子的心经典散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