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清明感怀散文(精选15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感怀散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明感怀散文 篇1
绵绵的雨丝,微微的细风,鸟语和花香,春天依旧美丽。河边垂柳披青衫,草儿花儿从噩梦中惊醒,溪水潺潺化开冰封,鸭子知道了,脖子有的忙活了。还有蛙的演唱会,虫蚁的低吟浅唱,春天的大派对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眼下春耕也在跟进,种子在等着浸泡萌发,黄牛也蓄势待发了,还有生锈的铁犁以及铁钯在水田的泥泞中磨砺出寒光闪闪。这些事项是在二十四节气的清明前夕的准备。目下清明即将来临,在家乡此刻要上坟做祭祀的事宜,也是古人寒食节的传统。
每年的这个时期奶奶会带着我们穿过春风的氤氲到先人的墓上祭拜,随行队伍也是强大的,她的儿媳,叔嫂,当然还有我们孙辈的,路上还有同时祭拜的邻居邻村的人。一路上哭笑皆有。整个村有上百户人家,就属我们家的坟墓最多,也是一件费时的事情,但是我从奶奶的眉眼中看得出她很乐意,不觉繁琐,且虔诚。小的时候我问过奶奶为什么要这么做,她跟我讲了一个幼稚的传说。
“故事这样的,什么朝代奶奶不清楚,我也没有细问,就称很久以前在湖南有一位员外,姓什么我就忘记了,他有一位夫人怀了几年的孕,这天终于要生产了,员外喜出望外,谁知乐极生悲,他夫人生产的方式有些特别,是从夫人的腋下产子。(以致我童年以为我们都是从母亲的腋下生产出来的,后来还闹出不少笑话哩。)而且生产的不是婴儿,而是蛇,接连生了八条,俱被员外用刀砍死,到第九条的时候,手起刀落,正要砍到的时候,听见蛇在求饶,员外不再涂炭生灵。有点龙生九子的情节。蛇长大了,员外夫妇也过世了,听说蛇后来可以幻化为人型。一直在赣江流域出没,偶然间他结识一位叫许仙的人,之后成为知己,蛇把它的身世告诉了许仙,还说将来自己会成龙,那时要把江西变为茫茫大海,许仙知道后,很着急,他想收服蛇,于是求仙问道,功夫不负有心人,让他找到了一位高人,高人没有教他什么本领,只是让他把铁杵磨成绣花针,许仙没有怨言,天天磨啊磨,一晃三年过去了,铁杵终于磨成绣花针了,高人也出现了,告诉他怎么对付那条蛇。这天许仙约了蛇出来吃东西,许仙点了两碗面,蛇出现了,蛇吃东西只是咽,一下就把面咽了,突然发现肚子疼痛厉害,一阵呕吐,发现吐出来的不是面条而是一条铁锁链。原来许仙把自己磨的绣花针放在蛇吃的面条里了,后来知道绣花针是高人的法器。蛇被打回原形,许仙就把它的尾巴剁了,于是就把它关押在某个井里,蛇恳请到希望能每年能到湖南拜祭父母,有人在井边种了一棵铁树,撒下颗炒了豆子,说要铁树开花,炒豆发芽,才能回去。过了三年铁树开花了,炒豆发芽了,正逢寒食节,于是放它出去,规定十二天返还。每次出来都是翻江倒海,听说还要带走一个寒食节不祭拜的没有孝心的人。知道奶奶是为这个去祭拜的。许仙后来也成了菩萨。这就是奶奶为我叙述无尾龙的传说。”
言归正传,我家祖坟分为两块,一块是老的,几年前我是一位先人也没有交集过,甚至有清代的,另一块则是新的,几年前也只有唯一我见过的我爷爷的`继母,也我的曾祖母。老祖坟落在村东不足一百米的菜园子里,爷爷继母的坟则落在村后一公里的小山上。寒食祭拜的程序是由近至远,小时候特欢喜跟着奶奶去祭拜,因为有水果,饼干。
这年寒食,我还是泼皮小子,奶奶领上我们去祭拜,到了坟前,奶奶派了任务给我,就是在二十多座坟前每一座焚烧钱纸,点香,压钱纸,点爆竹。奶奶的工作就是用供奉的东西作揖,还有浇茶,浇酒。还有在几座坟前进行跪拜,还吩咐我们跟着跪拜,还介绍这是某某,那是某某。有时候奶奶还要念念有词说一些迷信的话,偶尔眼里含了水帘,泪珠欲下不下,我当时不知道奶奶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兄弟姊妹还是挺兴奋的。老祖坟也呆了两个小时了,要上小山了,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个时候,意味马上就有东西可以吃了,小山只有一座坟,用不了十分钟。通往小山是一条较宽阔泥泞的马路,马路的两旁是茫茫的油菜,此时已经没有油菜花了,而是丰硕累累的油菜子。且行且谈,已经是两行参天的松树挡住了两旁的油菜了,说明我们就要到目的地了,没根烟的功夫我们爬到半山腰曾祖母的坟就在我们的目下。又是重复了刚刚的工作,差不多一根烟的功夫完成了,眼下的任务就是吃了,这个任务是我们最乐意效劳的。可是大人们呢,事毕后,总是会在这里呆上一会功夫,有的对着坟里的说说他们能明白的话,有的会流泪。一路同行的邻居他们有的笑嘻嘻,有的会哭得很大声,想必他是过度伤心。有的会在他们家坟前坐一天,时哭时笑,时自言自语,可谓肝肠寸断恨别离。
小山上的曾祖母和我生活了五年,童年的记忆她有一部分,她的一些习性似乎也潜移默化到我的身上了。我是曾祖母从出生抱到五岁的曾孙之一,还有我二叔的一对儿女,我们一起生活在一厅六室的祖居。曾祖父有四个儿女,两儿两女,老大和老三是儿子,老大就是我爷爷,听说老三过继给了一位曾祖父辈的,所以曾祖母一直是爷爷赡养。祖居的左边是老大一家,右边是老三一家,老大有三个儿子两个儿媳四个孙子女,共十二口挤在半厅三室里面。曾祖母住在左边第一间,第二间是我二叔一家四口,后面一间是我们一家四口,后来又丢了一口。这样看来爷爷奶奶和小叔就没有地住了,不过还好祖居的三室上面有一个狭隘的柴楼,他们就这样住在了我们的上面,除了上下不方便外,且不能点蜡烛,还有老鼠会和他们同睡在楼板上。我们下面的条件比上面好不到哪里去,经常会被爷爷奶奶的尿膻醒。现在的祖居就剩下四堵墙了,也削去我不少记忆。
曾祖母是邻村改嫁给曾祖父的,先夫病故,有两个女儿,大的是和先夫所生,小的是和曾祖父所生。曾祖父在爷爷12岁时病故了,所以我奶奶是没有见过曾祖父的。可惜的是我没有记住曾祖母和我说过任何一句话,不过她的轮廓却在我脑海无法消磨。脸上皱纹满布,眉门紧蹙,像是及其痛苦,小眼睛被挤压得越发小了,尖尖的鼻子,头发盘得十分齐整,下颚有点长,是因为没有牙齿。穿的一件陈旧的青紫长衫,一条布满五颜六色补丁的长裤,身上没有任何首饰,大概是给孙子了。
一个夏日,我们小时候有睡午觉的习惯,我和二叔的女儿李晶,以及他的儿子李运在一个用竹篾编织成的席子上玩耍,那时我五岁,李晶四岁,李运两岁,我们都是穿开裆裤的。曾祖母带着我三个一起不知不觉就睡了,我是第二个醒来的,突然一阵怪味省入鼻中,用朦胧的睡眼瞅瞅他们两姐弟,看到李运的臀边皆是大便,李晶的小辫子上沾上一点,可是他们睡得死沉,曾祖母消失不见了,我一下没有了主意,情急之下叫了李晶,她不是那么好叫醒的,后来是我推醒的,她揉了揉眼睛,她没有发现头发上有东西,她说什么味道这么臭,我指在一边沉睡的李运,李晶看到了笑靥明显,我说晶晶你看一下你的鞭子吧,李晶说哥是不是我辫子上有什么,她挑起两根马尾辫看见发梢上有有她弟弟的大便。顿时泪珠滚落,嚎啕大哭起来,我看到她如此,我也是惊慌失措,跟着哭了起来。我们哭了一会,突然我想到了曾祖母,我说晶晶我们去找老奶奶,于是一边走一边叫曾祖母,还拖着很长抽泣声。原来曾祖母在厨房切猪草,曾祖母看到我们这般伤心,问是不是有人欺负我了,我们摇摇头,我告诉了她事情的原委,她小心翼翼的安慰了我们,说等下要教训李运,我们才止住抽泣,她把李晶辫子解开了,用井水帮李晶冲洗,完后她又去唤醒李运,他不自然醒也是会哭的,弄得我们以为是曾祖母打了李运,我们也是有的幸灾乐祸。她又要为李运洗澡了,洗毕,又要清洗我们睡的席子,这样我们又要耽搁她切猪草。但是她从来没有责怪我们。
曾祖母一天都是很忙碌的,因为没有牙齿吃饭的时间可能我们的两三倍,常常因为吃饭的问题老挨爷爷的骂,每天天还没有大亮就要起来切猪草,做饭,吃完饭也快到上午了,又要挑着担子到外面觅猪草,然后用镰刀割好放在篮子里挑回来,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了,然后吃午饭,是和晚饭一起吃的,吃完然后洗漱就睡觉去啦,我当时不知道曾祖母为什么睡这么早,后来知道她有病痛缠身。曾祖母还有两个粉丝,一个是我二奶奶,一个是我妹妹李晶,经常爱模仿曾祖母吃饭和切猪草的样子,因为没有没有牙齿,吃饭的时候脸部好像在跳舞,还有在切猪草的的时候嘴里老是在嘀咕什么,样子特别可爱,都被我而奶奶和妹妹模仿得惟妙惟肖。曾祖母就是我们家的开心果。她还有一个秘密就是藏吃的,自己偷偷地吃,不过她会分给我们姊妹。
曾祖母有一个嗜好就是酗酒,不过这一点已经是默化到全家了,爷爷是不让曾祖母喝酒的,因为她有高血糖。可是曾祖母像个孩子般任性,总爱等大人们出去,自己却偷偷摸摸地喝,当然有几次被我发现了,我说要告诉爷爷,她无助的眼神看着我求饶道。我威胁曾祖母,我也要喝酒,她想想爷爷严肃的表情,也只好乖乖就范。她特别机灵,喝酒不用碗,用碗容易被人发现。那时没有吸管,她用空心的稻草代替,在封闭好的酒坛用手指戳一个极小的孔,刚好稻草可以插入,这就是偷喝的妙招。一回我和李运用曾祖母的妙招试过,哪知道喝酒会醉啊,喝醉了两兄弟就睡在耕牛吃的稻草上,我们还和牛一起晒太阳,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在床上,知道是曾祖母抱我到床上的,听说我们差点被牛踩到,幸亏曾祖母来的及时。
这天早上曾祖母没有起床,猪草没有切好,奶奶有点责备她。奶奶把饭做好了,吩咐我去叫曾祖母吃饭,我就跑到曾祖母的房前大声叫,老奶奶吃饭了,老奶奶吃饭了,发现没有反应,我用手锤了门,也是没有反应,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去告诉奶奶曾祖母不在房里,奶奶说我撒谎,然后她自己去叫。妈吃饭了,妈吃饭了,您老人家别吓我。这样反反复复好几个来回,还是没有答复,门是里面拴住了,所以曾祖母一定在里面。这时小叔来了,他也叫了也是刚刚结果一致,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走到窗户下面,踮起脚往里面一看发现曾祖母脖子挂在绳子上。后来我知道那是悬梁自尽。小叔把里面的情况告诉在场的人,大家把门撬开,奶奶哭了,我是第一次看见她哭,爷爷眼泪也下来了,好像大家都忘记吃饭了,我当时肚子很饿,但是没有吃饭,听大人说她死了好几个时辰,因为手脚冰凉。我发现大家都不饿,到中午也没有一个要吃饭的,叔叔们把曾祖母放在一张椅子上,用绳子把曾祖母的身子与椅背缠住,然后他们把曾祖母的遗体抬厨房前面的帐篷,帐篷里有一副棺木,把她放到棺木里,这时曾祖母的两个女儿哭得撕心裂肺。这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曾祖母。以上就是我们记忆。
我不知道曾祖母为什么会轻生,蝼蚁且偷生,也想知道,或许是病痛难忍,还是爷爷的谩骂。现在我大概明白她的死因。她并不开朗,没有什么朋友,和家人也没有太多话,她溺爱她的长孙,可是到头来还要被这不孝子孙打骂,也许是委屈,而这委屈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还有一个是孤独,孤独纵然可怕,可比孤独更可怕是曾祖母的自以为是,她知道她老迈多病,害怕拖累她的子孙,于是选择轻生。
可见她的自以为是是错误的,我们家没有了她的拖累,并没有改变什么,反而是亲情的疏远。这大概是她所想不到的吧?她肯定不希望看到。如果她看到现在这样,她肯定会觉得当初的自以为是是愚蠢的。
过了几年大家都离开了祖居,又过了几年我一个比我小十多岁的堂弟泌水身亡,此时心痛,细节不忍提及,两年后又是一位 堂弟泌水夭折,实堪家门不幸。夭折的堂弟的父母们每到这个时节都是伤心欲绝。
现在清明前夕是整个家族悲愤的日子。寒食扫墓归,一步三回头,泪洒黄土陇,哀嚎飞满天。只道别离痛,未知风光好,拘泥身后事,旖旎眼前景。
清明感怀散文 篇2
风在耳边呼呼的咆哮,眯起眼睛抬头望向眼前的大山,丝毫瞧不见土地的颜色,郁郁葱葱的草木统治了这座山。虽然视野所及之处便是树木苍翠的叶子,没有丝缕清明的悲凉气氛,反而带着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但我知道,走进了这座山,才会发现这都是表象。
及腰深的杂草。风贴着耳根呼啸而过,逃窜在草与草之间,闪避在人与人之间,推搡着我们迈开了脚步。碧绿的山林不走进还真不会知道还有这样一片枯黄的翻滚着的海洋,就像老人枯黄的生命。不走进这片海洋还真不会知道还有那样三排肃静的石墓。它们寂静的.挺立在杂草丛间,给人一种错觉似乎它们开天辟地时就站在那儿了,几百年从未倒下。
触摸着粗糙的石面,感受着微小的石粒在指尖滚动。墓穴里老人的脸,估计也如同这般的粗糙,刀割般的皱纹深深地嵌入了眼角,松弛的皮肤像是轻轻一拉扯就会脱落一大块。如果有生命那还不算糟,可惜沉重的石块隔绝了一切阳光的进入,长眠于无尽的黑暗中。
拿过三炷香,却染得一手通红,指腹轻轻摩挲着掌心,洒落一些红色粉末,伴随着飘落的烟灰,在蜡烛明亮的火光旁被新一层的蜡油所覆盖。“啊公,又是一年清明……”我张着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良久无言。无意中把掌心的粉末吸入肺中,猛地咳嗽了几声,还是紧紧的闭上了嘴,不再言语。像是有什么东西堵在了喉咙口,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
纸做的衣服被扔进火里,火舌一点一点卷上衣服的边缘,一寸一寸吞噬了这件朴素的外衣,只留下一层薄薄的纸灰随风飘舞。“别站在风口!”忽如其来的叫唤打破了一片寂静,但还是没能打断我呆呆的出神。直到好像有什么东西飘进了眼眶,伴随着扑鼻而来的青草灼烧后的焦味。眼眶一阵阵的发痒,只好伸手不停地搓揉,不知是什么原因,竟感觉到冰凉的触感。猛地一抹眼角,我跑离风口,抱住妹妹微微颤抖的脑袋,安慰着:“没事,灰吹进眼睛了。哭什么呀……”她哭得那么突然,眼泪抹了一脸,一时让所有人都不知所措。风鲁莽地撞进了耳朵,我又想起来母亲在来时路上意味深长的一句话:“清明节都只是一个形式,扫墓祭拜也都是一个表象,人死了又不是祭拜一下就能活过来,主要还是照顾好当前还活生生站在你面前的人。”也是这么莽撞的风,一下子撞进了耳朵,一时嗡嗡作响。
看着墓碑上外孙女一栏中自己熟悉的名字,迷迷糊糊好像明白了什么。世上活着的人那么多,死去的人又有那么多,可死去之后就没人知道他了,所以,我们也只是为了证明他们曾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
怀着这么悲伤的心情,不光是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还有希望他们知道,世上还有人知道他曾来过,也有人会在他离开后依然记着他,念着他。
清明感怀散文 篇3
清明,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是一个人人不能回避的节日。虔诚、庄严的色彩,凝结了这一天的主色调,但她还在向我们传递着更多更多的色彩和情怀。
古往今来,在中华民族的宝典里,清明这个节日最具多重含义和多重意义。她是祭奠先祖、缅怀亲人的重要节日,是传承历史的人文景观,更是抒发中华民族认祖归宗民族情怀的真实写照。但她还是一个亲和大自然的节日,清明时节,神州大地气候回暖,草木繁茂,是郊游踏青的最佳时节,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迷恋,南宋吴维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将此表现的最为直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抒发了内心的感受和对这个节日的迷恋。人们需要在清明这个节日里感受生活,感受自然,感受情结,感悟心灵。
清明在我最初的心灵感受中,是快乐多于凝重,没有忧伤和悲痛。草青了,树绿了,柔软的春风拂来,让人暖洋洋的,我们都像换了羽毛的小鸟,尽情地撒欢。清晨,从父母手中接过平日里不多见的零花钱,带上午饭,去烈士陵园扫墓。站在烈士塔下,高声朗诵着: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面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在那一刻感受到了庄严、肃穆,油然产生了一种敬畏、敬仰的心情。望着一排排烈士墓碑后面的抔抔黄土下面,都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但不知在这里还连着许多人的忧伤和悲痛。清明,把一代又一代人的牵念镌刻在这里。但那时,不懂得每一个人在他的人生旅途中都要付出失去亲人的沉重代价,不懂得诗人杜牧所描绘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感和体会不到它的内涵。当母亲逝去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到来之时,心中陡然沉重,思念之情越发强烈,隐隐之痛阵阵袭来,正像宋代诗人高翥在《清明日对酒》中所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思念和悲痛铭刻在了心底。
清明的雨水纷纷扬扬,是一种大自然的景象,悲情与春思化作浓浓的人文关怀,是文人情怀的一种意象,生命与大自然的融合更是一种炫美的景观,她们都融化在历史的传承之中。清明节纪念英烈和先人,是对逝者的缅怀和尊重,也是对历史的铭记,它荡涤我们的心灵,清思明理,化为一世清明的情怀。
我在想,清明作为一个节日,我们应该有一种节日的情怀,它不只是悲悲戚戚,泪洒黄土,生者与逝者用不同形式进行对话。它还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呼唤每个人对节日的情怀和情感,让我们的文化不在节日中被失落,让我们的节日在文化中度过。
清明,它是个慎终追远的节日,它又是一个生命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永恒。
清明感怀散文 篇4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途中寒食》宋之问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天的喜讯,宣告着温暖的捷报。但这种温暖中也略带悲伤。清明也是一个节日,一个专门为寄托哀思、怀念在天国上安息的灵魂的日子。
每年的这个时候,和煦的阳光下,轻柔的春风中,总有不少人,在心中,默默悼念远在天国的亲人,朋友,或这,一个让自己铭记深刻的名字,一个身影。
这个日子,怀着一种复杂的情愫,仰天看蓝天,想想那个心中默想的人,在天上,也会注视着自己吧!默默不语,在人间与天堂架起一座隐形的天桥,用心去沟通、怀念。清澈的心灵湖面,平静得没有一丝杂念,用这样的安祥、纪念在另一个世界遥望人间的你们。
这个时候,脑海中总浮现出一些身影,静静的`,如幻灯片放映。有时会想起一个以前同在一个城市中的熟识的人,一个远方或身边的已逝的亲人;那些以身殉职的战士;还有在去年汶川地震中遭遇不测的同胞们;还有我或许不曾认识的陌生人……
墓旁,放一束鲜花,那些墓碑主人在世时喜欢的物品;掸掸碑上的灰尘,烧些纸钱,为那个安息的生灵做祈祷……望着碑上曾经熟悉的照片、名字,前来扫墓的人们有时难已控制悲伤,失声痛哭;有的沉默不语,若有所思地伫立着;有的颤抖着,低着头,竭力控制着难过的情绪……看着他们悲痛万分的神情,我的每根神经也都为此颤抖。这是对心灵的冲击,也是一次洗礼。
应该说我比他们幸福的多,在我身边,并没有特别亲近的家人,朋友离世,我可能不会理解到那样的心痛。固然,换谁,也不愿去体验一把的。我们都不希望身边人们的离去。但是,人的死亡,并不是我们简简单单就可以控制的。总会有一天,在你的身旁,你最亲近的亲人或朋友去逝了,你可以坦然地面对吗?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悲欢离合。"人世间,死亡并不是那么可怕,虽然我们不希望"死亡"降临,但是请勇敢地面对。每个人都会有面对死亡的那一天,你、我,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只是,如今,我们这些人幸运而幸福地生活在人间,这已是上天给予我们最大的恩惠了,"活着,就是幸福。"
想想那些在天国的人们吧,在为他们怀念时,也为自己感到幸运吧!在回忆那些生命时,我们会难过,会悲伤,会哭泣,会感叹。眼泪之后,未来的路还很长,请化悲痛为力量……
最后,依然祝福另一个世界的你们,愿你们快乐的生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清明感怀散文 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给人的印象似乎一直是湿漉漉的,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就如现下,清寂的烟雨绵绵,错杂的斜线交织濡染,织成一幅薄纱,将天地都笼了进去。车窗外,满城碧树堆烟,青青的颜色像画家随手涂抹的淡彩。红红白白的杏花宛如天女裁出的冰绡霞帔,掩映在层层叠叠的绿意中。苍翠的田野间一抹抹岚烟浅笑着舒卷。这样的天气淡淡的被车内悠和乐声悄然带出回忆的滋味,有一点挥之不去的余甜,更多的却是满腹无处可藏的辛酸。
爷爷,你在这里还好吗?我们回来看你啦。还记得那一片田地,您站立于这片蓝天之下伏身在这方厚土之上,早出晚归,苍劲的手握紧犁把和锄柄,沉重的脚步结结实实地踩响泥土;还记得那片橘林,我们童年的乐土,您摘下一个个又大又甜的橘子给我们解馋,扑鼻的清香中回荡着我们银铃般的笑声。少儿时代的往事,一如您忙碌的身影已随着天使缥缈到天国;只有您声声叮咛伴着我,如那青草分娩出的露珠在春天的暖阳下,怎么也蒸发不掉。
烟雨弥漫的山野中,点缀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抬头偶望,墓地黯然见: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朦朦,青草何离离。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与老人话话过去一年的或得或失,没有回音,却蓦然觉得心安。
下山的途中遇到了幼时的邻居,父母便与他们攀谈起来。他们也远离了这座小镇,在外谋生,在清明时回老家看看,拜祭祖先。站在山上,我望着这片曾经熟悉到骨子里地方,丝丝怅惘溢出心田:人生也许就有那么多的无奈与不情愿。一万个不愿意看到鲜花香消玉损在风前雨后,但她终究会凋谢;一万个不情愿看到圆月消逝在云里雾间,但她终究会残缺;一万个不愿意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但诸多的无可奈何使我们挥泪而去。爷爷弥留之际,叮嘱我们,将他的骨灰送回到这片土地,只因为这里有他的.根,有他的魂。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因为种种原因,远离故土。但地理距离的远近,扯不断他们与故土,与祖国的情丝。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曾这样诉说过他的祖国:“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大陆,壮士登高叫她九州,英雄落难叫她江湖。”每当清明时节,海外华侨,眺望祖国方向,撒一壶清酒,缅怀逝去亲人;台湾同胞,寻亲大陆,坟前哭诉旧时时光;漂泊游子,重返故乡,一捧菊花倾诉过往依昔。
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眼角的湿润。蒙蒙烟雨仍在烟雨蒙蒙,我们将再次告别故乡,去追寻我们留在他乡的梦想。当车轮再次启动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筹划下一次清明归家,念着往事开始新的奋斗。
望着眼前不断后退的故乡风景,我念起了汪国真的《故乡》:“有一片繁茂的老榕树,总让我向往,还有那海风,和那海风梳理过的灯光。我的记忆,常常走不出,那条蔚蓝色的走廊……”
清明感怀散文 篇6
仲春四月,是时光中最美的时节。不是因为她的妖娆和多姿,也不是因为她的朝气和活力,而是因为,她容易引发人们沉淀已久的回忆。清明,就是能触动心灵深处溅起的美丽而伤感的涟漪。
在儿时那不知愁的岁月里,我永远无法抹去的阴影,便是奶奶的不幸离世,茫然间,屈指一算已走过了七个年头。
三四岁的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孩子,由于爸爸妈妈工作繁忙,我经常被送去奶奶家。奶奶是个小学语文老师,那时候的我,不知道什么叫“桃李满天下”,只记得,每逢教师节奶奶总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学生寄来的明信片,五颜六色的,非常好看。那时候,我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做一个旁听生,和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坐在一起,听奶奶上课,在我的眼中,讲台上的奶奶是伟大的,眼中经常充满了慈祥,有时也会很严厉,那些哥哥姐姐们听得都很认真,尽管上课的内容我基本上听不懂,但是我一样也很认真,我喜欢奶奶的眼神,更喜欢奶奶在上课时释放出来的那种热情。课间休息的时候,我经常坐在讲台上,看奶奶批作业,也常缠着奶奶教我写字,慢慢的,我逐渐学会了用铅笔写自己的'名字,尽管每个字都是歪歪扭扭的,但是很有成就感!为了让我练字,奶奶还自己写字帖让我临摹,因此,我比同年龄的很多孩子都更早学会写字。空闲的时候,奶奶还给我讲许多故事,不知不觉中,我知道了嫦娥奔月、夸父逐月,还有小红帽、丑小鸭、以及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也激发了我对文学的无限热爱与沉醉。那时候的我,对奶奶充满了崇拜,甚至在我的小小心灵深处,就有了以后当个老师的理想,在奶奶的感染下,我对周围的世界有着无穷的憧憬和幻想!
可是,在那一年的清明节前夕的一个傍晚,一场车祸夺去了奶奶的生命,虽然我还不明白,为什么肇事者要逃逸,为什么很多路人没有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但是看着奶奶的遗体,我明白她再也不能给我讲故事了,再也不能教我写字了,再也看不见她慈祥的目光了......懵懂的我,甚至还不能完全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只知道,和周围的亲人们一起不停的留着泪水,伤感渐渐叩开了我无知的心扉,让我明白了,原来人世间还有这么残酷的悲离,人生匆匆......
自那以后,奶奶就只活在我的记忆中了,心中对奶奶的怀念,时时刻刻充实着我的梦,一个幼小的热爱学习的梦.......
每年清明,我都会更加想念我敬爱的奶奶,她的身影,她的笑容,她的声音......虽然一切都随着时间的脚步而渐渐远去,也在记忆之中抹上一缕青烟,变得朦胧隐约,但是,她是我人生起点上的一位尊师,真正把我领进了文学的殿堂,没有奶奶,也就没有我对学习的渴望,就没有今日我对知识的探索和想象。
漫步在田间的羊肠小径,那油菜花金灿灿的在风中摇曳,我相信,我的奶奶一定与它们共眠。
清明感怀散文 篇7
清明过后,雨量眼看着就多了。
清晨起来,风里飘着润湿的泥土的味道,从纱窗中,窗帘下透进来,沁人心脾,泥土与花香,不可多得的清凉拂面;正陶醉着,蓦地,却叹了一声气来,“昨晚一夜风雨,又该是落红片片了。”
是啊,真是可惜了。花开奢靡,片片成泥。前几日在门户前,看见的那些极是秀美小巧的桃花儿,都泼洒了一地落红。古时候说美人红泪,不曾相见过,想着那是多么楚楚动人,抑或凄婉涟涟的景色:绢帕葱手,清眉绣眼,竟能泣下红泪来,当真是愁深情长么?这勾人的滋味,只要稍稍琢磨琢磨,动情的,实在细想不得啊。如今看这春雨,看看这满地花瓣,昨夜一宿,还真道是有红颜泣泪么。
早春也不早,晚春随后就到,初夏是急不可待的。谷雨过后就要立夏,中部的春季不会很漫长,相反会很短暂。一个来月的光景,花儿就开遍了枝头,红的、黄的、粉的、早的和晚的都到齐了,至于而今,都摇摇欲坠,颜色浓成浸染,纸捏似的安放在枝头,竟还是经不起微风细雨的侵扰了,飘然滑落。我想象着花瓣飘落的`姿态,扩大到漫天的花瓣一起飞舞,下一场花瓣雨如何?在雨季到来的前兆里,满世界一直飘着,飘着,各种各样的颜色,纷纷乱乱的故事......这壮丽得堪称奢华的场面,让人沉浸到如痴如醉,不可自拔,想象自己就站在其中,被包围了,春季竟有如此魔力,毫无预兆的就来了,悄悄的走进了你的世界,深深地潜进了你的心中,又在一场繁华的仪式之中将之前的默默无声一举冲破发挥到高调的极限,撕扯着衣裳沉落为泥土,如此剧烈而果断,真是“女中贞烈”。
我想,是不是每一种平凡纯洁的美丽,都有着这样的过程呢,在静寂之中燃烧自己,最后到达生命的顶峰,到达顶峰还不罢休,还要牺牲了自己,化作凡尘沃土。这个时候,我们应扪心自问。我们的心灵要受到怎样的洗礼和责备,我们要责备自己。在这样的美丽面前,想起自己做过的笨拙的事情,还有那些笨拙的初衷:因为图了一个嘴快而丢了一个朋友,因为无法启齿的往事而耿耿于怀心存隔阂,因为一次贪心却毁了一段美好前景,此般种种,这样想来实在是没有智慧啊。
眼见着,雨季就要来了。树木的叶子像家禽的羽毛一样渐渐日益丰满,轻雷阵阵,春雨润物,四季轮回,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行进着。这个时候,内心蠢蠢欲动,迎合着这个朝气蓬勃的季节,也应该活动活动筋骨,梳理梳理脉络,要计划着做一些事情,要预见下半年的丰收和来年的展望,从现在开始活动自己的大脑和手脚。
像每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如果我的小屋子在湖畔或者林子里,我常想,我就是那个扛着斧子的居者,准备为搭建下一座木桥而挑选壮实的材料,准备为下一个湖边钓台寻觅好的落脚点,是的,我想着,春日,我在林子里工作,到了来年雨季,这里应该大有改观了。
如果是这样,那当然就是最好的收获了。
清明感怀散文 篇8
杏花次第开放,纷飞的细雨便随之而来。日子走着走着,就走到了清明。
拂开两千多年历史的晨雾,散入五侯家的青烟早已不知所踪。唯有那深刻的民俗,印在黄皮肤上,代代传承,在细雨的氤氲中,在柳梢吐绿的期待中,不负众望,成为一笔民族深厚的文化遗产(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终于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翻开古书今文,你可以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清明。这是一个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的节日。
自秦汉以来,扫墓成为清明不可或缺的礼仪活动。上三五鲜果,酹几盏淡酒,捧一抔新土,燃两对红烛,点几枝袅袅的青香,采路边素白的野花做一个花环,双手合十,恭敬地献上。寄托着对先祖的思念和崇敬,让孝意在无言中流淌,世世承载。扫墓的人中,多半是心情比较平和的,但遇上多愁善感的或是刚经历生离死别的,想起墓中人在世时带给自己的欢欣,成了永久的纪念,也不知道他们在另一世界过得可好,那心里贮存的泪啊,不由自主喷涌出来,比起天上飘飞的春雨有过之而不及了。
在春和景明的清明节踏青、踏青、荡秋千、植树、放风筝、插柳等活动,事实一大乐事。试想,阳春四月,大地回暖,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走出去能看见嫩绿的叶,各式妖艳绚烂的花,黄鹂的动人啼鸣,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在这样清新的空气中多走走,多看看,能让蛰伏了一个冬天的幽暗心情顿时得到释放,内心的欢畅自是不言而喻的。放风筝也是小朋友喜爱的,天上的风筝在飞翔,地上张张稚嫩的脸上,幸福一波一波的绽放开来,在和煦的春风中拔节。
说起插柳的习俗,有人认为是源自《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在亲人、朋友离别时,用赠送柳枝的'方式来表示难舍难分,不忍相别之意。柳叶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柳枝,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一词,就蕴含着“大地新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也寄寓着希望亲朋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到了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的祝福。
清明一到,也意味着忙碌的春播季节到了。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正好适合农作物生长。于是,在霏霏细雨中,农民们牵牛带耙,荷锄挑担,开始了辛苦的劳作。写到这里,我又看到了年迈的父母在田间劳作的身影:花白的头发被如飞针般的雨滴淋湿,粘连在一起,满头水珠,挽起的裤管上沾满了黄泥,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的液体渗进了深深的皱纹。我心里不由得紧紧震动一下,一阵有力的疼痛感袭来。我决定,在今年清明节的时候,一定推掉所有的应酬,回到老家去看看父母,呼吸一下泥土的气息,哪怕是帮不上他们什么忙,也可以让我再次学会感恩。
清明时节雨纷纷,杏花烟雨感恩心。当我们真正地走进清明,就会明白它不仅仅是一个法定的节日,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载体,能在滚滚红尘中,升华我们的心灵。
清明感怀散文 篇9
清明节又到了,天空中又飘起了纷纷扬扬的清明雨。怪不得杜牧大诗人会吟诵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祭奠亡灵的日子,清明节是缅怀逝者的日子,清明节是寄托哀思的日子。
今年的清明节,我们全家显得尤为隆重,因为我们都聚集在一起,要去乡下拜祭去年刚刚去世的外公。
这一天,我们一行人来到乡下,准备了一番后,我们就上山了。大人们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拿着铲子,有的提着篮子。他们脸色严肃,流露出哀思之情。我默默地跟在后面走着,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映入了我的眼帘,一簇簇、一丛丛,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开得那么热烈,开得那么鲜艳,我想它们也在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吧!
踩过泥泞的田间小路,终于到了山上。一座新坟赫然展现在眼前,这就是外公的坟墓了!一看到这座坟,妈妈和大姨就不禁失声痛哭起来,我也默默地流着眼泪,外公的面孔仿佛就在眼前,想起与外公在一起的日子:我与他一起下棋,一起看电视,一起吃饭……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可如今,外公却躺在冰冷的地下,怎不令我们伤心欲绝?
爸爸和姨父从远处铲来了一些新土给添上,妈妈从篮子里拿出准备好的供品,一一摆放在墓前,并深情地说:“爸爸,我们来看你了。”然后开始烧纸钱了,妈妈今年买得纸钱特别多,我挑了一些面额大的:一千万的、一亿的、一百万美金的……我希望外公在阴间过衣食无忧的生活。妹妹也不甘落后,一张张拼命地往火里扔。大姨一边烧,一边念念有词:“爸爸,快来拿钱吧!希望你在天有灵保佑我们身体健康,保佑孩子们学业有成……”我也在外公墓前许下心愿:保佑我考上清华大学。纸钱烧完后,爸爸又用酒在墓前洒了一圈,我们每个人在墓前作揖。之后大家带着沉重的心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墓地。
雨又飘飘洒洒地飞舞起来,丝丝细雨好像在诉说着我们对亲人的哀思。
父亲!您离开我实在是太久太久了。我已由一个小婴儿变成一个老太婆。祖母和母亲及姐姐,经过几十年的艰辛挣扎,都相继离开了人间,随您而去。只留下我一人孤独而又寂寞,留下我对你们无限的怀念。七十年的光阴,早已吧人间世事冲刷得一干二净,唯有我对你的思念,永远藏在心间。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依然看见您二十九岁的模样:英俊,萧洒,深邃而明亮的眼睛,充满了善良和聪慧。您亲切地默默地望着我,给我寒寂的温暖。人生一世,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是,苍天为何这样残酷,它夺去了您年轻的生命!我相信,如果苍天有眼,您会是一个大孝子,一个好丈夫,好父亲,更是一个好医生!想到这里,我肝肠欲断……
漫天的细雨还在飘飘扬扬,山谷里迥荡着鞭炮声和悲悲泣泣的哭声,远近的坟头上各色纸钱像彩蝶在飞舞。不知是清明的冷雨还是伤心的血泪,湿透了我的衣裳,我全身发抖,跪拜在您的面前。
父亲,女儿永远想念您。
清明感怀散文 篇1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是清明节。爸爸带着我驱车百里,赶回老家扫墓祭祖。曲折盘旋的山间公路,已经让我晕车呕吐;到家后徒步爬行山林,更让我浑身湿透。我不禁埋怨老爸,为什么一定要我给不曾见过的先人拜祭。爸爸放下手中的祭品,趁着休息,讲起清明节的来历。
相传晋公子重耳出逃,有一天饿得不行了。随从介之推端来一碗肉羹,让重耳美餐一顿。后来知道,是介之推割下了自己大腿肉,煮烂献给重耳的。重耳感动得发誓要好好回报。可是重耳成为晋文公后,大赏随从,唯独忘了介之推。之后派人寻找,又错误地烧死了隐居的介之推母子。痛定思痛,晋文公将介之推死之日定为寒食节,第二日为清明节,世代承传。
清明节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晋文公本要报恩,却误害了恩人。确立清明节,一定是寄托自己无穷的悔恨和无尽的哀思。今天,我们倡导过清明节,不也是为了怀念先人,牢记遗训吗!中国的传统节气,不是蕴涵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吗!
心底明澈了,人也轻松起来。这时,又雨过天晴了,竹林小径,显得幽静美丽。我踏着石梯,心中冒出串串问号:这一级一级的石梯,是何人开辟修建的呢?这一路洒下多少汗水和心血呢?正是清明的节气,才让我懂得先人创业的艰辛,倍觉今天幸福的来之不易。头顶葱绿斑驳的竹影,脚踏石级上软绵的竹叶,鼻闻周边清幽的竹香,手抚亭亭玉立的'新竹,我仿佛进入伊甸园,仿佛通往久仰的圣地。
终于来到奶奶的坟前。眼前荆棘遍布,杂草萋萋。我不禁心痛:奶奶,儿孙又是多久没来看望您啊!我使劲拔除杂草,爸爸也拿起携带的弯刀,奋力砍除刺人的荆棘,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弥补心中的愧疚。当收拾完这一切,我们大汗淋漓,但我们浑身舒畅。我们手不停歇,我一张张撕开纸钱,爸爸摆开三碗肉、鱼、糍粑等祭品,三个酒杯,三双筷子,在坟头插上点着的红烛和檀香,再烧起纸钱,给酒杯斟上三次酒,燃放鞭炮。此时此刻,我的心愈加清纯宁静,仿佛随着袅袅青烟升腾。我按照爸爸的提示,恭恭敬敬的跪在奶奶的坟前,磕上三个头。奶奶,您为什么早早地离开了儿女?您为什么只咀嚼着养育儿女的痛苦,却不能享受儿女长大了回报的幸福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这是怎样的伤痛呢!奶奶,您是怎样的模样啊?是操劳一日三餐的憔悴不堪,是缝补五个儿女衣衫的泪眼昏花,还是积攒五个孩子学费的牵肠挂肚……
下山的路上,爸爸又给我讲起了奶奶。那年,爸爸刚念小学四年级,奶奶已经卧病不起了。爸爸想服侍奶奶不去读书。奶奶挣扎着对爸爸哭诉,我们家几代没有出个读书人,你不去读书,你不好好读书,我埋在土里都不原谅你啊,崽!说到这里,爸爸泪流满面。爸爸说奶奶去世后自己没有安心读书,没有完成奶奶的遗愿,愧对奶奶了。
在爸爸的如泣如诉中,我仿佛看见奶奶的模样,她苍白而坚毅的面容,深陷而闪光的眼睛,哆嗦而坚定的嘴唇,干瘦而有力的手势……奶奶,您仿佛青山绿水,永远滋润着我;您仿佛清明节气,永远熏陶着我;您仿佛一个故事,永远引导着我,探索脚下的路。
清明感怀散文 篇11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一天天走近,不管有雨无雨,清明在人们心中总是一个湿漉漉、沉甸甸的日子,人们借助扫墓等祭奠方式,传达一份孝心和真切的怀念。
我父母的墓地在郊外山上。每年清明,上山扫墓时,总看到山脚沟畔路旁的草丛中开着一种特别的小花。花很小,比五角硬币还小的花朵中间是淡黄色的花蕊,外围是一圈由自然之手雕琢出的精细花瓣,护花的绿叶又薄又嫩。这花虽小虽弱,却因是一簇簇集聚,显得蓬勃,它花式一样,但花色有紫有白,白是荷花白,紫是牡丹紫,色很纯,朴素里焕发出一种气质。它默默无闻,没有人去精心呵护,却不怕风雨,走过严寒,只要能得到一点湿润和泥土,就萌发,生生不息,一岁一枯荣,根在生命就在,希望就在,无论它多么普通,多么微不足道,但它一颗开花之心永恒,花开花谢,一点花魂守着下一个春天。每次上山扫墓,我总跟它们打招呼,摸摸叶片仿佛握握它纤纤小手。我很想采上一束献到父母墓前,但因为对这小花心生感激,从没采过一朵!感激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每年清明时节在草丛中不变的绽放守候,更因为它们使我一颗伤感的心少了些沉重,多了一份思考的淡定。
告别小花,不一会便来到墓前。春风轻柔,太阳温暖,两棵松柏翠绿、墓碑朴素大方,春意盎然的墓地极美。凝望墓碑,仿佛凝望父母,墓碑在静默中矗立。这一刻,离父母那么近又那么远,这是一个爱的空间。父母之爱无法用确切言语表达,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很平凡,但他们认认真真工作、清清白白做人、善良之心待人、平常之心待事、平平淡淡生活,跟中国千千万万普通百姓一样,为家庭、为儿女、为社会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此刻,感受他们曾经度过的骆驼、老黄牛一样负重的`岁月,想起在父母身边生活的点点滴滴,心中一片虔诚。父母之爱只有一种表达,就是付出!这付出可以是一碗粥、一双鞋、一次等候……每次想起父母,便涌出深深歉意,为自己曾经的粗糙木然。“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人生最大的痛楚和遗憾呀!光阴易逝,人生无常,生命充满无奈和神奇,生老病死不遂人愿,但即使阴阳相隔,隔不断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总有一些永恒的东西留下来,父母留给我们儿女最大的财富是教我们如何过日子,如何做人。我曾经心态浮躁,十分看重名利、计较个人得失。每一次走过小花绽放的山路,来到父母墓前,心胸就会豁达起来,光阴荏苒,白驹过隙,人生不过百年,名利如过眼烟云,一切繁华终究要归于沉寂,如今我青春不再、盛年已逝,该看淡的已看淡,该想清楚的已想清楚,不强求无奢望,只想安安静静过自己的小日子,闲时看看书写写字,只想跟父母一样,静静地老去,老在安详里,平平淡淡过完一生。想到此,感恩之心清亮着。
扫完墓下山的路上,又见草丛中的小花,谁说它渺小,它以一种精神展示出别样风采,就像我的父母,虽然平凡,但平平淡淡是最真、是最美,平凡之中见伟大!当时当刻,太阳照着,春风吹着,鸟儿唱着,花儿开着,这就是生命,这就是美好时刻,我感到踏实,感到安宁!
清明感怀散文 篇12
又见万物复苏、春暖花开。
早春二月,春风剪刀裁出了万紫千红的大好春色。今年清明寒食节,特意携带上初一的孩子回乡祭祖,拥抱大地山川,重温介子推的故事。
春秋时期,在晋文公重耳饥寒交迫、四面楚歌之际,介子推割下自己腿肉和采摘来的野菜同煮,以救助主人。度过危机的晋文公回国执政论功行赏时,介子推功不言禄,携母隐居介休绵山。晋文公求友心切,百般无奈之下,放火焚山,介子推抱树而死。悲伤欲绝、悔恨交加的君主追思介子推,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不许任何人动火,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相传介子推死前曾留下血衣、血诗,以生命的代价告诫挚交君主“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为了感恩介子推的大爱与牺牲精神,晋文公又把这天定名为“清明节”,并身体力行、尽心竭力地成就了一番霸业,实现了介公的遗愿。
遥想当年,是去?是留?对重情重义的介子推来说,真真切切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痛苦抉择。留下来肯定有享之不尽的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朋友和国家。可居庙堂之高,表面上温文尔雅、歌舞升平,暗地里玩弄权术、勾心斗角,难免有所闪失,个人荣辱得失事小,失去知己和损害国家利益事大;况且“割股”易,治理国家难,万一自己治国无方,却因私情空占要职,使晋文公蒙羞,于国于民更是损失。所以面对功名利禄,灵魂近乎洁癖的介子推和母亲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选择浴火。
中国文化是爱的文化,是善的文化。老子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啊,天与地孕育万物,滋养生灵,可是他们从来没有要求过一丝一毫的.回报,不自恃,不居功,这是大自然的现象和规律,就是道;众生一生遵循随顺大自然的法规,这就叫做德。介子推就是一位有高尚道德的忠烈之士,舍生取义,所以世世代代受人称颂。
人世间的众生,终其一生孜孜以求无非名与利,无非修身齐家,无非光宗耀祖,可是介子推为了至真至善的友情,为了国家利益和百姓福祉,连人生最最宝贵的生命皆可舍弃,每每念此,心中便涌起千万朵崇敬的浪花,原本游离不定的目光变得淡定从容,浮躁不安的心灵也立即得到洗礼与升华。从古至今,不论遭受多少艰难险阻,不论经历多少苦难沧桑,同为炎黄子孙的中华儿女始终不离不弃,不屈不挠,不怨天不怨地,集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就是感恩与大爱,对天地万物的感恩,对国家民族的热爱。
重温清明寒食这个传统节日,慎终追远,感恩前贤,还不要忘记一位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的介子母。古人说,母慈子孝,如果介子推没有母亲无私的爱与教导,很难想象会做出让世代津津乐道“割股啖君”“功不言禄”的义举。所以,与朋友相处时,我总会把一句话挂在口头,不孝敬父母的人,不可能真正爱朋友。让人欣慰的是,如今许多朋友已经把此话当成交友的试金石。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在这被春雨滋润、春风抚慰的清明时节,我们为祖先献一束鲜花,敬一杯清酒,不但要缅怀先辈、寄托哀思,更要心有所敬、心存感恩,因为有了敬畏和感恩,自然就生发出了爱与善,有爱就有一切,有善便会和谐,和谐化解危机。
清明感怀散文 篇13
老屋门前有半亩土地,爷爷六十五岁的时候把所有土地分给了他的四个儿子,惟独留下这半亩地自己耕种。
奶奶逝世早,自那以后爷爷一个过生活。我的伯叔们曾提出要轮流赡养他,但爷爷不愿意,他说自己的身体硬朗,不必麻烦大家。
爷爷把老屋门面的半亩地整的展平,辟为菜园。爷爷当了一辈子农民,耕种了一辈的地,干起在农事来得心应手。
爷爷的菜园划分为几个区域,种上各式菜蔬。从开始挖地到收获蔬菜,爷爷白天的大部分时间会用在服侍菜园子上。
春天来了,封冻了一冬的土地逐渐清醒,爷爷扛着他打磨的雪亮的锄头出门。春日暖和的阳光里,爷爷起劲地挥舞着映得闪闪发光锄头,一点一点把散发着春天气息的土地翻过来。爷爷的手臂早已经没年轻时那么粗壮了,力量在一年一年地衰退了,但岁月的阻挠丝毫不能减少他对这半亩土地忠诚与热爱。
爷爷在菜园子里春季种上茄子、豆角和各种瓜类。夏季来了,菜园子里满眼都是鲜嫩的'蔬菜,爷爷清早就来到菜园摘采,然后送到镇上去贩卖。夏季过去了,又要播种,爷爷再次把地翻过来,种上萝卜、白菜、香菜。冬天了,爷爷卖菜如故。
爷爷是种植庄稼的好把式,种地用很少的化肥。爷爷常用的是人畜粪,他说人畜粪才既营养蔬菜又肥沃土地。
镇上很多人吃爷爷的蔬菜。冬天了,天气坏的时候经常出现,爷爷用竹蔑篮挑起一担隔夜摘采的菜,一头是白菜,一头是萝卜。从家到镇上有三里多路,爷爷挑起满满一担清早出门,有时路不好走,总免不了摔跤。
有一次,爷爷见天气连续几天都是冰冻,心怕地里的菜冻坏了,鼓足干劲忙了一个下午摘采了萝卜、白菜各几十斤。第二天清早,爷爷如往常一样挑着担子去镇上,半路上走过一块搭在小溪两岸的大石头时不留神脚下打滑,连人带菜全掉进溪里。冬季刺骨的寒水像刀尖一样渗透爷爷鞋袜和裤子,痛得他周身发抖。为了不错过卖菜的时间,爷爷费大力将两只菜蓝搬上岸,忍痛挑着担子前行。
这一次意外让爷爷患上了重感冒,并且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再三复发,爷爷年迈的身体经不起折磨,在儿孙担忧的注视日渐枯瘦。
慢慢地,爷爷和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但是他依然不愿意放弃那半亩地的菜园子。我们都知道,那半亩地的菜园子是爷爷的经济来源。爷爷从来没向他的儿女开口要过钱,他的花销都是自己辛勤劳动所得。爷爷常说,我们家人口多,家庭经济基础不好,苦了孩子们,只要还能动,我就绝不坐着吃闲饭。
爷爷只个对生活很有感悟的老头,他知道儿女的难处。
那块地一直为爷爷所耕种着。爷爷的身体病弱的缘故,他不能再这样种蔬菜了,在大家的劝说下,爷爷改种豆子,农忙时,我们都来帮他。
四年前的一个冬夜,爷爷半夜起床解手时不慎摔倒在地板上,从此中风在床。三个月后,爷爷带着着对儿孙的留恋和儿孙的祝福永远离开了人间。在为爷爷清理遗物时,我的一位姑妈在枕头下发现了爷爷那几年卖豆子所得的四百多钱。一沓很旧的钱,在爷爷的枕头下压得展平,就像爷爷生前整理过的土地。
爷爷在他的菜园子里安息,这是他的最后遗愿。爷爷生前对待他的菜园子毫不马虎,死后也离不开它。
清明感怀散文 篇1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今年的清明恰好是细雨纷飞,我们一行人踩着泥泞,一路蹒跚,来到叔叔的墓地。当叔叔的墓碑映入眼帘,我的心便潮湿了一大片,眼前升腾起一层水雾,说不清是空中的雾气,还是眼眶里的泪雾,只知道心中填塞了满满的酸楚。雾气迷糊了我的眼睛,通过泪眼,耳旁似乎飘来叔叔那爽朗的笑声和亲切的呼唤。
在我们小时候,叔叔还只是一个背着医药箱走村串巷的小乡医。那时,他医治的大多是各家各户圈养的牲畜,每次叔叔出诊回来就会给我们带回南瓜子、糖果、花生等那些平常难得吃到的小吃,为我们解馋。
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别说是吃零食,许多家庭连一日三餐的温饱都无法保证。因而叔叔带给我们的那些小吃是现在所见过的任何美食都无法比拟的,那是一种经久难忘的味道,是一种盈满馨香的味道,是一种浓浓的爱的味道。
叔叔有如另一个父亲一样,将他的爱源源不断地给予了我。
婚后怀女儿时,妊娠反应特别厉害,是叔叔一次又一次不辞辛劳地为我打点滴,帮我度过难熬的妊娠反应期。记得有一次晚上11点多了,我忽然肚子疼痛不已,额头的汗珠如一粒粒的苞米一样咂落下来,夫急忙去请叔叔,那晚又刚好停电,叔叔在手电筒的光亮下为我诊治,待我吃完药后,叔叔不放心,又守候了大半个小时,看我安稳下来后,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去。
1998年暑假,我和夫一起外出广东。记得第一次我独自从广东坐长途汽车回家前打电话告诉父母,父母不放心,凌晨三点就守候在公路旁边,由于路上塞车,汽车晚点,直到近五点钟我才到达,父母在寒风中苦等了将近两个小时,叔叔见到我时,就叮嘱我,以后回家前打电话给他就行了,他会亮着灯等候我。
自打那以后,我从广东回家都没再要父母接车,每次都是在广东上车前打电话给叔叔,叔叔就会亮着灯等候我下车。
我是一个不相信鬼神之说的人,然而叔叔仙逝的那天却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件无从解释的灵异事件。时至今日,我依然不相信鬼神之说,但是,我却相信心灵感应之说。
2017年,我们没有回家过年,年初五那天,夫上班去了,我和住同楼层的几个朋友闲聊了一会后,大家正准备做饭,忽然我感觉心像被什么猛扎了一下,之后就心神不宁,精神恍惚,好几次都差点撞墙上去了。总感觉好像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一样。午饭后,惶恐不安的我,急忙打电话回家。电话打通后,接电话的不是母亲而是小妹,小妹用颤抖的哭腔告诉我:“三姐,叔叔今早过世了……”
顿时,我的胸口像是被大铁锤重重地敲打了一锤,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悲伤溢满心胸,巨大的酸楚塞满心房,任泪水肆意地流,我连擦一下的意识都没有,心底只有一个声音在呐喊,“我要回去见叔叔最后一面!”
给夫打了个电话,让他想办法给我凑钱回家,夫听说叔叔过世了,立马说,他去找同事借钱,看看能不能凑够我回家的费用。
晚上八点,夫下班回家,面对我满怀期盼的眼神无奈地摇了摇头说,大家身边都没放多少钱,财务回家过年还没过来,没借到钱。
听完夫的话后,我狠狠地痛哭了一场,后来母亲来了一通电话,一再地说让我不要回家,因为家里那几天在下雪,路上很不安全,我若回家他们会很担心。而我也想通了,头一年由于我身体不适,一直没上班,我和女儿都靠夫那一份工资养活,并且我还经常要看病,哪有余下多少钱呢。
不能回家见叔叔最后一面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但叔叔那笑意盈盈的.模样早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刻进我的心里。叔叔的个子不高,浓浓的剑眉,高挺的鼻梁,两撇八字胡,一张笑意盈盈的脸,和蔼而又可亲。
无论岁月历经了多少年,无论风霜吹打了多少载,叔叔那张亲切的笑脸依然如往昔一样的熟悉、温暖;无论光阴折转了多少年,无论星辰起落了多少回,叔叔那伟大而又绵长的父爱依然如当年一样慈爱、温馨。那是一盏不灭的长明灯,那是一盏经久不息的瞭望灯塔之火,总在我心里熊熊燃烧,不熄不灭!
叔叔,若有来生,我依然愿与您缔结父女之情,将我们此生未完的父女情缘延续下去,直到永远!
清明感怀散文 篇1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唐.杜牧
自有了杜牧的这首清明七绝诗,于是清明节从此少不了凄冷的春雨绵绵的春雨。这千百年来的霏霏淫雨,淋湿了唐的豪情万千,淋湿了宋的婉约无限,淋湿了元的强悍霸道,淋湿了清的奢华无边,淋湿了现代的风云变幻和沧桑巨变。这霏霏淫雨,淋湿了千百年的金戈铁马、鼓角争鸣、刀光剑影;也淋湿了他乡与故园之间的千里关山路。我这个远走他乡的孩子,也在遥远的地方,也在每个雨纷纷的清明时节,总是感伤。这个北方的城市,清明也许不曾有雨,但是只要是清明这个字眼出现,总不免倍加的思念故人,思念母亲。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个年头了,这十年的清明,我从不曾能回去一趟,去母亲的坟头添一捧黄土,烧一刀黄纸,上一柱香,磕几个头。总是在清明时节看着路上行色匆匆赶着去上坟的人们,独自感伤。也不知道母亲在天国是否安详?也不知道母亲在天国是否知道,儿子这虽然没有赶到跟前,其实儿子的心总是在强烈的思念母亲?吴头楚尾的那方家乡那片土地,清明节总飘下的清明雨,是我思念的眼泪,那掠过带有寒意的春风,轻声呜咽,一如我思念母亲轻声无言的叹息。我想,冷冷的清明雨肯定又湿了弯曲的山路,湿了坟前的树十年的时间里,思念母亲是深深地悲恸,是无限的伤感,是不能放却的情感。心底深处在某个地方已经结成了老茧!总在这个思念故人的节气里,沉醉于对母亲的无尽思念。这种伤痛和遗憾,总不能弥补,总不能自拔。
当接到老家电话之时,其实在我意料之中。千里归家路,我们开车一路狂奔,火热的七月,弥漫着燥热的空气。天黑之时,踏进家门,家里亲友都在,堂屋里放着一口尚未油漆的白色的棺木,那么刺眼和震撼。我扑到在母亲的床前,长跪不起,母亲已经深度昏迷,紧闭双眼,无法看见我这个泪雨滂沱的儿子了。整整一夜时间,我没有合眼,忍住抽泣,对着母亲轻轻的'呼唤,我看见母亲眼角流下的眼泪,却始终不能看我一眼,母亲真的太累了真的太苦了,这么多的苦难折磨的她连睁眼看我的力气也没有了。这个景象永远刻在我心深处,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是痛的钻心。在我回家的第二天早上,母亲在我们的哭泣声中平静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为之辛苦奉献一生的家。我想,即使是母亲没有力气能看我最后一眼,但她一定知道我在身边,因为她听到了我整夜的呼唤。我在老家整整半个月,在乡亲们的安排下,进行一项又一项的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身后事。麻木的我竟然没有流泪,茶饭不思,夜不想寐,就像一个木偶一样,在那段时间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悲痛,或许是过度悲痛,心如死。半个月下来,谁见了我都说瘦了干了疲了,是啊,瘦了十几斤,只睡了三五个觉。返回这里,我一个人,工作之余,其他时间总是沉浸在无尽的思念之中,沉浸在遗憾之中。因为工作的原因,我远离家乡远离母亲,在母亲害病的这几年我极少能在床前照顾一二,却总是让母亲为我担心!母亲总怕因她缚住了我的脚和手!这成了我永久的遗憾!如果能够重来,我愿意抛弃所谓人生理想所谓好男儿志在四方,终日伺奉在母亲的身旁。每当看到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总感受他们母亲的殷殷关切,他们却不耐烦不珍惜,我不免时有气愤和心伤。
如今又到清明时节,思念的情怀被这心里的清明雨洗涤,更加的清晰和浓烈。虽然这清明时节,儿子不能赶到跟前为坟头插上几株鲜花,添上黄土,但我想母亲一定能感受到我这份深深地怀念,这份深深地怀念也一定会化作家乡的春雨,落在母亲的坟前坟后,湿润每一片土地。母亲在天国也一定知道这是远方儿子因深深地思念抛下的点点清泪。
【清明感怀散文】相关文章:
抒情散文《雨夜感怀》10-26
清明的散文08-12
清明散文07-30
清明散文随笔07-11
清明扫墓散文(精选43篇)10-06
清明赋散文(通用50篇)08-12
《感怀诗》杜牧06-16
关于清明祭的散文(通用10篇)08-23
清明节散文朗诵(精选6篇)06-28
清明节的雨散文(通用21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