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儿又想您了散文

时间:2024-11-06 15:18:41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娘儿又想您了散文

  娘,今天我看了一个视频,是一个大学生对去世母亲的哭诉,看到满眼泪花的时候,心里满满的都是:娘,我又想您了!

娘儿又想您了散文

  娘,您还记得吗?您是1993年三月初八去世的,您离开我已经整整25年了。25年来,您给我留下的只有一抔黄土,还有那黄土上的凄风中枯萎的根根荒草。

  娘,在这隆冬极寒的天气里,您的坟头一定是被残雪覆盖着,冷风嗖嗖。远在百里之外的我,可以找到一百个理由说服自己,没办法去为您打扫“房”前“房”后的积雪,您只能默默地忍受冰雪寒风的侵扰而像活着时一样的毫无怨言……

  娘,您受苦了!

  娘,您可能不知道,捱过准备高考的那段煎熬时光时,有一个坚定的理由支撑着我:“一定要考上大学,让娘享后半辈子的福!”娘,准备高考真的是煎熬啊!这种煎熬不仅仅是来自只有4%的人才可以胜出的精神上的竞争压力,还有身体上的挨饿受冻的苦难。

  娘,我知道,那段时光里,我虽然天天吃不饱,但是吃进去的每一口都是您与父亲从牙缝里给省出来的粮食换成钱供养给我的,我偶然吃饱一顿我就会有强烈的犯罪感、愧疚感。然而,我战胜了一切苦难,顺利地考上了大学,改变了我自己的命运,能让过关斩将取得最后胜利的就是那个理由:“一定要考上大学,让娘享后半辈子的福!”

  娘,您的一生太苦了。7岁就失去了双亲的抚养,当做童养媳被送到了我们家。一个7岁的孩子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家庭生活,给您带来的将意味着什么?娘,您从来都没有向我提及过,但是儿子是可以完全想象得到那种寄人篱下的感受:恐惧、担忧、事事小心、时时在意、有话不敢说、对待眼前的一切,只能默默地忍耐、默默地承受……

  与父亲成家了,您有了自己的家,总算可以舒心一些了。可是,很快就有了孩子,新的压力又来了。娘,您一生生了我们弟兄五个,没有一个女孩,一家7口人,6个男人,父亲为了能够养活5个孩子,整天在外打拼,家里全靠您一个人操持,支撑。

  积劳成疾,四十岁的时候,娘,您就患上了哮喘病。一入秋,早上起来,您常常咳喘得直不起腰来,但,您依然要坚持起来为6个男人做饭,因为您不做饭,6个男人就没有饭吃。我也曾试图想学习女孩的活计,帮娘一把,但被您拒绝了:“破小子不兴学这个,男孩子都是做大事的。”娘,您的这样的话语,让我们弟兄五个个个都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可是,代价是您必须就这样拖着有病的身躯坚持着对一家人的操持。

  娘,您不光要操持家务,地里的妇女的活计,您一点也并不能少干。娘,您活着的时代,咱家乡还十分落后,收割麦子要全凭手工,一望无际的麦田,要靠您一镰一镰地割下来。

  娘的身子太虚弱了,站在地头,一镰没割,您已是大汗淋漓了,但您还是毫不犹豫地弯下身子开始了那没有尽头的劳作。汗水一滴滴地滴在土地上,刹那间就不见了……娘,您可能不知道,当我看到这一幕时,我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让娘享后半辈子的福!

  我考上大学的那一天,您高兴得一天都没合拢嘴,咱家小院里不时响起您“咯咯、哈哈”的笑声。晚上,您把家里仅有的两只下蛋的母鸡给宰杀了,用来招待乡邻,以此来表示您对您三儿的祝贺,而您自己一口鸡肉都没吃。您说:“俺三儿考上大学了,我吃啥都是香的,喝黄连都是甜的!”

  只要孩子能成长,“喝黄连都是甜的”就是娘坚持的生命准则。没白天没黑夜的拼命劳作,为的是给您的老大盖房子;拖着病体坚持在田间劳作,为的是给老二娶媳妇;吃糠咽菜剩下粮食去卖钱,为的是供养您的三儿考大学;有病扛着坚决不去医院省下钱,为的是给您的小四子读高中;临终前示意三儿耳朵贴近您的嘴巴进行最后叮嘱,为的是给您的小五成个家。

  我工作了,想接您进城享几天福,您说:“你刚工作,挣钱少,我暂时不去。”工作两年后,我又提出让您进城,您和父亲商量让我带弟弟上学,您说:“减轻我跟你大的负担,你就是尽孝了。”五弟还没有考上大学,您得病了。我把您接到城里来看病,本想从此不再让您回家,让您真正过两天不需要劳作的生活。可是,您再也没有给我留下机会,从有病到去世,前后只有9天时间,留下一句断断续续“一定……给……小五成个家,光靠你大……不行了……”的话,就永远地闭眼在我的怀中了……

  娘,您儿子笨,儿子没有那位大学生的文笔,没有本事把我此时此刻对您的想念全都表达出来的。但是,娘,儿子的心和他是一样的,您离开我已经25年了,我没有一刻不想念您的!

  娘,我又想您了!

【娘儿又想您了散文】相关文章:

又想起你散文10-26

今夜,我又想你了散文08-02

又想起了你散文09-06

亲爱的,我又想你散文06-15

百思祈求,愿您安好情感散文08-06

季羡林散文精选《漫谈散文》08-13

优秀散文:生命与散文08-28

优秀散文:生命与散文08-18

优秀散文:爱上散文10-22

经典散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