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中“圣人”的养生法
人与社会保持和谐关系,这是又一个重要的养生法则。人际关系融洽,可以使人感受到亲情、友情的温暖,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这对人体的生命运动过程将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曾谈到上古真人、中古至人、圣人、贤人的不同养生法。有人认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这是练功的不同层次,从贤人到圣人,显示功夫层次的不断提高。这是很大的误解。实际上,这是三个不同的养生类型:上古真人那种“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的刻苦修炼,可以说是属于“慎修型”;中古至人那种“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的养生法,可以说是属于“超脱型”;而圣人的“适嗜欲于世人之间”,“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则可以说是属于“世俗型”。至于贤人,他们是“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他们只是学习上古真人的养生法而功夫还未达到上古真人的境界,他们没有自己独特的修炼特点。
圣人这种“世俗型”养生法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他们把养生方法同日常生活紧扣一起,他们是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进行身心养护的。他们既没有像上古真人那样进行系统的、刻苦的修炼,也没有像至人那样去世离俗、潇洒自在以积精全神。《内经・上古天真论》是这样记述圣人养生法的:“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敞,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下文试从四个方面来诠释圣人养生法的特点。
一 顺应自然,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关系
健康的本质就是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形与神的和谐,脏腑气血阴阳的和谐,这就是健康。可以说,人们的养生实践,就是为了调整和维护这种和谐。
上述圣人的养生实践首先就是强调要处理好人同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到“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所谓“处天地之和”是指要选择、争取最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来生活,让个人的身心跟大自然保持最融洽的关系。比如优美的绿野,清澈的溪流,肥沃的土壤,宜人的气候等等,不但能给人带来清新舒畅的感觉,而且还会对生命的运动过程产生重要作用。《内经》说:“天之在我德也,地之在我气也。”德流气落而生者也。天德地气泛指阳光、空气,以及适宜的气候、水、土壤及其它人类生存所需的自然条件。人作为宇宙万物之一,其生命活动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盛衰相适应,有同步变化的规律。所以圣人养生,十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选择和安排。
所谓“从八风之理”是指要顺从自然的变化法则。八风原指东、南、西、北和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向之风。王冰注云:“所以处天地之醇和,顺八风之理者,欲其养正,避彼虚邪。”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要尽量顺从、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包括一年四季节候的变化和每天的气候变化。因为人气与天地气相通,“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素问・六微旨大论》)《内经》根据自然界“养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四气调神”的具体措施,倡导“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这正是强调顺从自然变化的重要性。其二,不要与大自然顶抗,要尽量避免大自然对人们不利的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和受限制的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如果忽视适应大自然,甚至与大自然顶抗,那便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所以《内经》强调“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二 融入人群,与社会保持和谐关系
人与社会保持和谐关系,这是又一个重要的养生法则。人际关系融洽,可以使人感受到亲情、友情的温暖,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这对人体的生命运动过程将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如果人际关系紧张,它便会成为心理应激的应激源,由此产生的苦恼、焦虑、愤怒、悲伤等不良情绪,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灵枢・口问》说:“夫百病之始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上述圣人在日常养生实践中便十分重视融入人群,同社会保持和谐的关系。具体说,有如下三个方面的表现:
1,少私寡欲,善于自我克制。人总难免有种种私心和欲望,但这种私心和欲望绝不能影响乃至损害他人的利益,否则冲突和纠纷便难以避免,从而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所以老子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说圣人“适嗜欲于世俗之间”,就是指他们能够做到少私寡欲,善于自我克制,能够尊重他人的利益。这样,便会带来融洽的人际关系。
2,随和、理智,乐于和他人相处。在人际交往中,态度随和,处事理智,不傲慢粗暴,不感情用事,这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上述圣人在待人接物中,便能做到“无恚嗔之心”,即不但从不发脾气,而且压根儿就没有产生恼怒、责怪他人的思想活动。他们从心底里尊重他人,敬爱他人,于是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敬爱。正如古人说的:“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他们能与他人友好相处,并从相互关怀、相互支持中获得安全感、舒适感和满意感。说圣人“行不欲离于世”,表示他们不愿离世脱俗,让自己处于孤立闭锁的生活状态。
3,举止低调、踏实,既不炫耀于人,也不受世俗牵制。一个人生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如果做事张扬,作风浮夸,好自我表现,那就容易招惹是非,甚至会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上述圣人在日常生活中,“被华章,举不欲观于众”,就是举止低调、踏实的表现。这里的“观”是显示给人看的意思。圣人的举止不想显示给众人看,意味着既不想在众人面前自我炫耀,也不想受世俗的牵制。他们始终保持着低调、踏实的为人风格。这样,便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支持和欢迎,从而有利于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 劳作适度,重视形神保养
正常、适度地劳作与活动,可以使人体气血开口畅,筋骨强健;正常、适度地用脑,可防止大脑衰退,可以调节机体的功能,使其保持旺盛的精力。但是,如果劳累过度包括形劳和神劳,都会使形体、精神感到疲倦,甚至脏腑的运化功能会受到损害,直至积劳成疾。上述圣人在日常养生实践中,既“外不劳形于事”,又“内无思想之患”,他们十分重视形神的保养。
1,外不劳形于事。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劳作适度,劳逸结合。不论是劳作或活动,均应有一个符合健康的“度”,绝不能过劳。《素问・经脉别论》就指出:“生病起于过用。”由于人体脏腑、经脉、气血的功能活动和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过用”,超过了机体自身的功能活动范围和调节能力,就会导致机体功能活动失常,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正气虚衰,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内经》一再强调要“行劳而不倦”,要“不妄作劳”。所谓不要过劳,包括劳作强度、时间的控制;劳作内容的合理安排,以及适当的、及时的体息。体息,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2,内无思想之患。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能善于保养精神。中医学认为,精神与形体协调一致,是人体健康长寿的根本保证。形体与神志,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们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健康和疾病都是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共同
作用的结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成天心事重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那将会对生理功能造成极大的伤害。古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不疲则气不乱,气不乱则身泰寿延矣。”孙思邈提出的“十二少”摄生原则中,前三少就是“少思”、“少念”和“少欲”。要想做到“内无思想之患”,就要志向淡泊,胸襟开阔,一切都能放得下;就要正常、适度的用脑,正常、适度地休息,任何时候都不能让大脑功能超支。此外,还要经常让内心保持一片清静。只有这样,才能形神兼养,形健神旺。
四 乐观知足、拥有良好心态
“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这是圣人养生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所谓以“陪愉为务”,就是说,要把保持愉快的情绪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看待;所谓“以自得为功”,就是说,要把拥有知足自得的心态当作一种功业来看待。他们高度重视乐观知足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
1,要始终保持愉快的情绪。愉快的情绪不但能提高工作、劳动效率,能使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而且还能激发体内多种有益激素的分泌,从而提高机体的运化能力。而不良情绪则能极大地损害健康。《内经》一再指出,“百病生于气”,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事实证明,现有50%~80%的疾病与精神因素有关。因为任何恶劣情绪的刺激超过一定限度时,就有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主要是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从而引起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肾上腺皮质和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使体内出现一系列的功能失调,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等方面异常现象的发生。所以每天都保持一副好心情,把愉快情绪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挫折,都能保持一种淡定、愉悦之情,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法宝。
2,要拥有知足自得的心态。常言道:知足者常乐。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之足,常足。”在人生旅途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应对自己所处的位置有充分的满足感。这样,我们就能做到不奢求,不攀比,不心浮气躁,不好高骛远。“知足常乐”,就是要让这种满足感通过自我内心世界的调节,使之达到最高值。上述圣人正是把知足自得作为一种思想境界,一种人格修养来看待的。
因为圣人能够做到与大自然、与社会保持和谐关系,能够劳作适度,注意形神保养,特别是能够乐观知足,拥有良好的心态,所以虽然没有像上古真人那样进行特定方式的气功锻炼,但也能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内经》中“圣人”的养生法】相关文章:
《内经》中“真人”的养生法05-20
《内经》中的真人养生法11-08
内经帝王养生法11-24
内经饮食养生法11-04
内经的圣人11-20
内经古老养生秘法11-16
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10-31
内经中的养生智慧10-26
《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