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辞》中的几处注释商榷

时间:2020-09-17 18:20:39 木兰诗 我要投稿

《木兰辞》中的几处注释商榷

  《木兰诗》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木兰辞》中的几处注释商榷。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木兰辞》中的几处注释商榷

  《木兰诗》“赏赐百千强”,解者多把“强”训为“有余”,“强”当为“镪”之省借,钱贯也。“出郭相扶将”,“将”字或解为语助,或解为互相,皆失之,“将”亦“扶”也,“扶将”为同义连文。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是南北朝时期的乐府双璧。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作为课文称为《木兰诗》。课文中部分注释存在争议,如注者将“唧唧”注释为 “织布机的声音”,原建平《文言文全解》、语文出版社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皆解为叹声更好,因为下文接言“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汉语大词典》“唧唧” 词条有叹息声、赞叹声、鸟鸣、虫吟声、唠叨,皆以拟人或动物之声。白居易《琵琶行》:“我聞琵琶已歎息,又聞此語重唧唧”,亦为叹息声。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开善寺》:“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咸皆唧唧。”周祖谟校释:“唧唧,嗟叹声。”嗟叹声亦叹息声,不过是带有赞美的情感。

  “赏赐百千强”之“强”,课文注者释为“有余”,恐非原意,我们认为“强”当通“镪”。

  《诗·周颂·载芟》:“侯强侯以。”《汉语大词典》:《毛传》:“强,强力也。”郑玄《笺》:“强,有余力者。”泛指有余。《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之一》:“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杜甫 《春水生》诗之二:“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仇兆鳌注:“强,多也。”今按:有余即多也。课文注释和《汉语大词典》虽训诂有据,但我们认为, “强”不能解为“有余”,理由如下:

  (一)古人三、六、九、十、百、千、万在文学作品中一般是虚数,形容量多。“百千”形容多,是不定之数,故后面不能再加“强”、“有余”、“多”之类的词语。如上面的例子“高二尺强”,二尺,是一个实在的数量,不是虚数,此强字是“有余”的意思,无可怀疑之处。

  (二)赏赐的宾语应是钱财物质,如果“百千强”解为“百千有余”,不知赏赐何物。强,解为“镪”,指成串的钱。《文选·左思〈蜀都赋〉》:“藏镪巨万,鈲摫兼呈。”刘逵注:“镪,钱贯也。”古文献中多省借现象,如《孟子·告子上》:“无或乎王之不智也。”或,通“惑”,借用惑字声符“或”。也有本无其字,借用某字,如“它”字本义指“蛇”,借用为其它的“它”,后加人旁造他字,加虫旁造蛇字;表示钱贯的“镪”,因与“强”同音,而借用“强”表示,文字是用来记录词的,所以这是很自然的,因为钱贯是金属铸造的。所以,后人为了避免误解又加金旁造区别字“镪”。“百千强”解为“百千贯”、“赏赐百千强”,怡然语顺矣。

  又郭必勖、冯济泉选释《历代爱国诗词》第50页注:强,多,有余。一说,“强”通“繈”,古代串钱的绳索。今按:钱为金属制造,一贯钱用绳索串起来,“镪”、“繈”是造字理据不同,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反映的是同一个事物;二字同音,从语言的角度而言,是用一个词来表示,书写符号不同而已。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原建平《文言文全解》第16页注:“扶将,扶着。将:语助词,用于动词后。”“将”解为助词,值得商榷,这是因为缺乏汉语史观而误抄辞书义项所致。“将”作为助词,《汉语大词典》的.书证是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诗:“匣里雌雄剑,吹毛任选将。”白居易《卖炭翁》诗:“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红楼梦》第68回:“(凤姐)说着,便呜呜咽咽,哭将起来。”最早的书证是唐代,如果《木兰诗》中“扶将”之“将”,也如此解,则将“将”的助词用法提前到了南北朝时代,值得商榷。问题在于,“扶将”之“将”不作为助词解,是很通顺的, “将”亦“扶”也,二字同义连文。《说文》:“,扶也”,经传借用将(繁体字写作“將”)字。《诗·周南·樛木》:“乐只君子,福履将之。”郑玄《笺》: “将,犹扶助也。”郭必勖、冯济泉选释《历代爱国诗词》注:“扶将,扶持,搀扶。”古用“扶将”,后世诗词常用“扶持”,也用“扶助”,今曰“搀扶”。语文教育出版社课本“扶将”注释为“互相搀扶”,“互相”有画蛇添足之嫌,搀扶不一定是相互的,故诗曰:“出郭相扶将。”相,相互也,如果“扶将”是互相搀扶的意思,诗句岂非显得累赘?

  参考文献:

  [1]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2]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Z].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

  [3]原建平.文言文全解[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4]郭必勖,冯济泉.历代爱国诗词[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附文:

  木兰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佚名

  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惟闻 通: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贴 通:帖;惊忙 一作:惶)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赏析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三,六,七段详写木兰女儿情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木兰辞》中的几处注释商榷】相关文章:

《木兰诗》木兰辞原文赏析07-14

《木兰诗》的注释11-27

木兰诗/木兰辞原文,翻译,赏析10-18

木兰辞(木兰诗)原文及赏析11-12

木兰诗 / 木兰辞原文及赏析08-18

木兰诗/木兰辞原文翻译及赏析10-20

木兰诗木兰辞原文翻译及赏析09-23

木兰辞木兰诗原文翻译及赏析08-20

木兰诗/木兰辞原文、翻译及赏析01-18

王勃《滕王阁序》注释商榷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