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陆游古诗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陆游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陆游古诗1
原文:
示儿
作者: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翻译: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示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感情。
示儿拼音:
sǐ qù yuán zhī wàn shì kōng ,
dàn bēi bú jiàn jiǔ zhōu tóng 。
wáng shī běi dìng zhōng yuán rì ,
jiā jì wú wàng gào nǎi wēng 。
示儿字词解释:
1.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2.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3.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4.但:只是。
5.悲:悲伤
6.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7.同:统一。
8.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9.北定:将北方平定。
10.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11.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12.无忘:不要忘记。
13.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示儿背景:
《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示儿赏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个人资料: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陆游古诗2
原文:
二月二十四日作
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
且祈麦熟得饱饭,敢说谷贱复伤农。
崖州万里窜酷吏,湖南几时起卧龙?
但愿诸贤集廊庙,书生穷死胜侯封。
译文:
棠梨花儿开了,社酒已酿得浓浓,四面的村子里,到处是鼓声冬冬。
只求麦子熟了,能吃上几顿饱饭,又怎敢议论,说谷价贱了会伤我田农!
如今酷吏曹泳被放逐到万里外的崖州去了,可湖南张浚什么时候才能被再度起用?
只愿有众多的忠臣贤士云集在朝廷,我这书生便是穷困而死,也胜过侯王升封!
注释:
⑴棠梨:蔷薇科,落叶乔木,春天开花,白色。社:此指社日,古代祭拜社神(土地神)的节日,分春秋两社。
⑵敢说:岂敢说。谷贱伤农:指丰年米多,商人压低米价,农民们因此受到损失。
⑶崖州:宋代辖境相当今广东崖县等地,治所在宁远(今崖县崖城镇)。窜:放逐。酷吏:指秦桧死党酷吏曹泳,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月,曹泳被免除户部侍即代理尚书兼知临安府的官职,贬逐到新州(今广东省新兴一带),二十六年正月,命移崖州编管。
⑷湖南:宋代荆湖南路的简称,今属湖南。卧龙:本指三国时蜀相诸葛亮,这里借指宋杭金名将张浚。张浚因为主张杭战,屡遭秦桧排挤,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秦桧已死,张浚仍被贬在湖南的郴州。
⑸廊庙:庙堂,指朝廷。
⑹书生:陆游自指。侯封:封侯。
赏析:
这首诗和同期所写的'《夜读兵书》等诗一样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开头两句生动地描写春社日农村的热闹景象。三四句突然转折,写农民只不过暂且祈求麦熟能吃饱饭,不能再说谷践伤农。这样写,含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厚同情。接着,由此联想到该窜逐那些残害百姓的贪官污吏,同时希望朝廷尽快起用抗战志士张浚,使天下贤才能云集朝廷,让有才能的贤人来治理国家。结尾两句进一步表明诗人的强烈愿望:只要天下贤人都能云集朝廷,国家中兴有日,即使自己穷死山村亦胜于封侯。充分表现了诗人不计一己之穷通崇高的精神境界。
诗人用“棠梨花开”起兴,塑造了一幅春枕日的美好景像,继而又用“杜酒浓”,“鼓冬冬”作更细致的描绘,反映容社日的欢乐、热闹。这种从视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表现的方法,是古代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法。
陆游古诗3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②《长杨赋》:汉代杨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官而作。
蝶恋花陆游的古诗词阅读题目
(1)首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
(2)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蝶恋花陆游的古诗词阅读答案
14、(1)①营造了凄清而萧瑟的氛围,②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境,③触景生情,引起了下文作者的旅思。(4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对即可)
(2)①作者被罢官即将回家,满腹韬略却无人可托,表达了对抗金大业难以为继的悲哀。(2分)②借用汉代扬雄作《长杨赋》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忠心耿耿献计献策却不被重用的愤慨。(2分)(4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答出所表达的情感1分)
蝶恋花陆游的古诗词阅读赏析
在一片秋天景色的旅途上,他看到桐树叶子在早晨飘落,又听到吟蛩[蟋蟀]在夜间鸣叫。这些标志秋光的落叶和虫鸣,更加勾起了他旅途的心事。 “旅思”,旅途的愁绪。他遥望通向京城临安的'道路,觉得它分外暗淡。这里作者用唐代都城长安(当时在金占领下)借指南宋京城临安。“黯[àn]”是暗淡的意思。这不仅是写实,也还有象征的意味。因为这时他在主和派排挤下被罢了官,从此远离朝廷,也就更难以实现他抗金报国的理想了。
这时涌上他心头的,不是对官职的眷恋,而是那一段最不寻常的战斗经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南郑,他曾经“横戈盘马”,亲临前线。回想起来,至今还是那么令人神往。“戈”古代一种长柄武器。“盘”是回旋的意思。最使他念念不忘的是前线的大散关和渭水清流。在渭河上,他曾雪夜强渡;在大散关,他曾守关拒敌。在这两个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现在,他多么想知道,那大散关和渭河,是不是仍然同他在前线时一样啊!看,他的所谓旅愁,不是哀叹岁月,也不是感伤劳苦,他是在系念着关系国家命运的前线,怀念着那实现他崇高理想的地方。这是一种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的旅愁。 《蝶恋花 桐叶晨飘》诗意图
当他在怀念前线的时候,罢官的现实还迫使他思考以下的问题:“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陆游的家乡山阴地接杭州湾,临江近海。“江海轻舟”,驶往江海的小船,这里用来代表驶往家乡的小船。“具”是具备。这三句意思说,今天已经有了回乡的小船,意味着已经罢了官,可以回乡退隐了,然而,那对付金兵、收复失地的军事韬略和计划,却没有人可以托付,使他难以放心啊。原来,陆游不仅是诗人、词人,他还熟知军事,在南郑前线任职时,曾经向川陕安抚使(边防军事机关的长官)王炎提出过恢复中原的进军策略,由于朝廷的苟且偷安,他的北伐之志一直未能实现。所以,我们对他“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的心情,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想到这里,他的感情不由得从慨叹转为激愤。遭遇的相似,使他想起了西汉著名词赋家扬雄。扬雄曾经写《长杨赋》讽谏汉成帝游猎于长杨宫。他很有才华,但一直未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陆游回顾自己一片爱国赤诚而终于不为朝廷所用,他以难以遏止的气愤之词来结束作品:“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如果早就料到(信)我这一生始终不会被了解,任用(不遇),我当初又何必象扬雄写(草)《长杨赋》那样忠心耿耿地献计献策呢!
陆游古诗4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陆游古诗5
示儿①
死去元知②万事空③,但悲④不见九州同⑤。
王师⑥北定中原日⑦,家祭⑧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⑨
注释
①示儿:给儿子们看。
②元知:本来就知道。
③万事空:什么都不存在了。
④但悲:只是伤心。
⑤九州同:指国家统一。九州:即全中国。古时把中国划分为九州。
⑥王师:宋王朝的军队。
⑦北定中原日: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日子。定:平定;中原,指黄河下游一带地方,这里泛指被金人侵占的淮河以北的地区。
⑧家祭:家中祭祀祖先。无忘:不要忘记。乃翁:你父亲。乃:你的。翁:父亲,即诗人自己。
⑨陆游(公元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他为收复失地,坚决主张抗金,但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斥。他失去官职后回到故乡,直到去世前仍然念念不忘收复中原失去的国土。
解读翻译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一切都成空,只为看不到国家统一而深感悲痛。
等到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的那一天,家祭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们的父亲?
赏析
《示儿》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言,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热情。
前两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表明诗人临死前,对看不到回家统一的'遗憾之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虽然悲痛,却并没有绝望,而是坚信总有一天,大宋的军队一定能收复失地,统一全国。让人无奈的是,诗人活着的时候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的时候一定要将“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诗人临死之前还在为国家的命运深深担忧,表达了诗人浓烈的爱国之情,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被掠夺的惋惜。短短二十八字,简单明白,是感情的自然流露,直到今天仍然激发着我们的爱国之情。
陆游古诗6
1、春雨——陆游
春愁无处避,春雨几时晴?黯黯阴连月,萧萧滴到明。
窗昏减书课,弦缓咽琴声。何以娱幽独,新醅手自倾。
2、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3、鹧鸪天——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4、金错刀行——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5、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6、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7、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8、鹧鸪天——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9、渔家傲——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10、朝中措.梅——陆游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11、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2、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4、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古诗7
家住东吴近帝乡, 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沽酒青楼上, 百万呼卢①锦瑟②傍。
身易老, 恨难忘, 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③旧, 一事无成两鬓霜。
注:① 呼卢:古代一种博戏。 ② 锦瑟:代指歌女。 ③ 京华:南宋都城临安
(1)上阕中“十千”和“百万”两词有何妙处?(2分)
(2)词人说“恨难忘”,他有什么难忘之恨?(4分)
(3)这首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十千”“百万”,语气夸张(1分),写出了词人年轻时一掷千金(或“豪放不羁”“放荡不羁”等)的性格(1)。
(2)一恨岁月匆匆,年华老去 ;二恨抗金不成,报国无门。(或“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等)。
(3)对比(2分,答“今昔对比”、“虚(年少)实(眼前---年老)对照”、“反衬”(以少衬老)也可)。将上阕描绘的'豪放不羁、意气风发的词人少年形象(1分),与下阕年老衰颓、凄凉落寞、一事无成的词人形象(1分)形成鲜明对比。
陆游古诗8
初夏行平水道中
【宋代】陆游
老去人间乐事稀,一年容易又春归。
市桥压担莼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
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园烟草蝶飞飞。
郊行已觉侵微暑,小立桐阴换夹衣。
【译文】
老了以后生活中就少了兴味和趣事,一年很容易就过去,又是一年春归来。
桥头的集市上,担子里的莼菜分量很大,村边的小店用粗瓷碟子以招待顾客,豌豆黄豆正饱满。
靠着水边的树林中,随风传来声声莺语,市上人家的园内,碧草如烟,蝴蝶翻飞。
在郊外游玩已经能感觉到暑气侵人,在梧桐阴下站立片刻,便取出单衣换下了夹衣。
【注释】
平水:地名。在绍兴以东四十余里,以产茶著称。
乐事稀:即生活中少了兴味和趣事。
市桥:即桥头的集市。
压:指担子里的蔬菜分量很大。
莼(chún)丝:即莼菜,多年生水草,叶椭圆,花暗红,嫩叶可以做汤菜。
村店:村边的酒店。
烟草:青草。
侵微暑:开始感到暑气侵人。
桐阴:梧桐树阴。
【赏析】
这首诗,首联先是抒发人生感慨,人越老,生活中乐事也逐渐稀少。颔联写桥畔村头的集市风光,有桥畔莼丝担和村中小酒店。颈联则转写自然景观,选取的是最具有江南和初夏特征的风物。尾联以“郊行”应题以结束全篇。全篇无一“喜”“乐”等字眼,诗人欣喜之情却漫溢于画面之中,令人读之心醉神怡。
首联以抒发感慨的议论提起:人老了,感到生活中乐事不多。时间一年年地过去,眼下春天又完了。这两句诗,联系陆游的经历来看,不应视作叹老嗟卑的陈词。诗人有志难伸,被迫赋闲,光阴空逝,欲挽无由,当此之际,不会没有“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的激愤,只是这首诗没有触及这方面的.话题,因而出语平和罢了。不过,“容易”和“又”二语,还是约略透出了一丝感慨之情。
中间两联就承接“春归”二字落笔,具体展示初夏时分平水道上的景象。颔联写集市风光:桥上莼丝担,路旁小酒店。陆游生于江南,对于其味深有体会,一个“滑”字,最能表现莼菜特色。桥头是过往行人必经之路,莼丝担停在桥头,可谓善于选择地址。从“压”字可见,担中莼丝数量不少。在这桥畔村头,酒店自然是少不了的。初夏时,豌豆、黄豆相继粒绽。江南村俗,带荚水煮,用以佐酒。村店中常可以见到用粗瓷碟子堆起几盘以招徕顾客。二句颇能表现时令特点与江南水乡的地方特色。
颈联转而写初夏自然风光:傍水林中,随风传来声声莺语。市上人家的园内,碧草如烟,蝴蝶翻飞。“莺语语”“蝶飞飞”,动词叠用,情景热闹,读来更有亲切之感,表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当时初夏,郊行稍久,即感暑气侵人。于是诗人便取出单衣,在梧桐阴下站立片刻,换下了夹衣。“小立桐阴换夹衣”,是这首诗中最动人之句。诗人描绘了这一生活琐事,而换衣之处是历来以喻清节的梧桐之阴,则更添了几分雅致。
【背景】
忧国忧民的陆游,除了感时伤怀,也写了不少富有生活情趣的闲适之作,这首诗便是一例。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冬,陆游六十五岁时,以“嘲咏风月”的罪名被罢官回到山阴故居,这首诗即写于晚年闲居期间。是初夏的一天,诗人出东南郊向平水,欣赏江南初夏的美景有感而作。
陆游古诗9
出自陆游诗人宋朝的《观村童戏溪上》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赏析
该句摘自何卷,尚待查考。代儿童游戏多种多样,十分丰富。该诗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叫,好不骄横。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写风筝与风的关系时,手法与众不同,他不说风筝凭借风力而飞,却说风筝挟持丰大风在空中飞扬跋扈。在这里,作者把风筝作为主体,视它为生灵,真是把个风筝写活了。读此诗,不由得想到现今仍然流行于日本的.“斗风筝”。打斗的风筝多为长方形硬板子,从背后勒成瓦形,或竖或横,绘画简洁明快,不拴尾巴,背缚弓弦,凭借强风,飞上天空,左冲右突,嗡嗡作响。许多风筝同时升空,并不回避碰撞缠绕,而是互相打斗,互相“割线”,一旦线断,任其飞去。最后,谁还留在空中,谁便是胜利者。那场面颇有陆翁诗的气势。
陆游古诗10
《初寒曲》[宋代]陆游
金钱弄霜寒浅浅,小阁云帘朝不卷。
飘风赴闺罗袂单,翠袄出箱香冉冉。
薰炉试手龙媒温,半床衾被愁黄昏。
芙蓉落瓣荷干秃,幽凫还傍南塘宿。
《初寒》[宋代]陆游
重帘御晚吹,密瓦护晨霜。
焰焰砖炉火,霏霏石鼎香。
行迟依木杖,坐久穴藜床。
昼亦无聊甚,胡为厌夜长?
《初寒》[宋代]陆游
老遇初寒候,贫当绝禄时。
衣裘俱在笥,薪炭不愆期。
鹑满群童纲,鱼浮百石陂。
比邻每分饷,扪腹可无饥。
《初寒》[宋代]陆游
蚊蝇扫迹叶飞初,剩喜幽窗读我书。
墙角短檠真耐久,手中团扇又成疏。
百年作梦行休去,九月无衣亦晏如。
独恨故人消息断,寒江谁与倩双鱼?
《初寒》[宋代]陆游
逐禄天涯半此生,明时宽大许归耕。
山围鱼市寒无色,雨掠蓬窗夜有声。
白发青灯身潦倒,残芜落叶岁峥嵘。
尔来有喜君知否,买得乌犍万事轻。
《初寒》[宋代]陆游
新雁来时岁又残,丹枫数树照江干。
前山云起忽成暝,陋屋雨来初变寒。
身退已收清禁梦,里居终出上恩宽。
作诗老恨无奇思,时取囊中断稿看。
《初寒》[宋代]陆游
船尾寒风不满旗,江边丛祠常掩扉。
行人畏虎少晨起,舟子捕鱼多夜归。
茆叶翻翻带宿雨,苇花漠漠弄斜晖。
伤心到处闻堪杵,九月今年未授衣。
《初寒》[宋代]陆游
今日霜露冷,凛然悲暮秋。
垂帷跨微火,发箧出轻裘。
徂岁逝将换,残生愈觉浮。
一杯还自闵,小猎记梁州。
陆游古诗11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示儿:给儿子们看。
2.但:只。
3.九州同:祖国统一。
4.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乃翁:你的父亲。
[翻译]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简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名家评析
宋·梅尧臣《六一诗话》:“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明·徐伯龄《蟑精焦》:“较之宗泽三呼渡河之心。何以异哉!”明·胡应麟《诗薮》:“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每读此未尝不为滴泪也。”清·贺贻孙《诗笺》:“率意直书,悲壮沉痛,孤忠至性,可泣鬼神。”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陈友冰、杨福生《宋代绝句赏析》:“诗的三、四两句来了个大幅度的时空跳跃,由生前突然转为死后,由悲愤转为希望。”姚奠中《唐宋绝句选注析》:“二句‘但’字一转,引出‘不见九州同’,突出一个‘悲’字。”
示儿对后世的影响
《示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催人泪下,发人深省。早在南宋当时,刘克庄就有一首绝句说:“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其他评述陆诗,特别提到《示儿》诗,就我所见,不下三十余家(请参看《陆游研究资料汇编》),或者说它具有宗泽“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说它与杜甫“一饭不忘”的忠君爱国相同,也有读后叹息泣下的,也有作诗同情寄慨的。足见此诗情真语挚,感人之深!南宋遗民林景熙写了一首《读陆放翁诗卷后》,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写:“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历代爱国诗中,朱自清先生特别推崇《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这是陆游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
陆游古诗12
春雨·冬旱土不膏
朝代:宋朝|作者:陆游
冬旱土不膏,爱此春夜雨。
四郊农事兴,老稚迭歌舞。
相呼长沮耕,分喜樊迟圃。
丰年已在目,亭障静桴鼓。
我归未有期,一官寄仓庾。
幸复宽简书,不敢恨羁旅。
落花·山杏溪桃次第开
朝代:宋朝|作者:陆游
山杏溪桃次第开,狂风正用此时来。
未妨老子凭栏兴,满地残红点绿苔。
自诒·荒圃风烟入荷鉏
朝代:宋朝|作者:陆游
荒圃风烟入荷鉏,孤村巷陌看骑驴。
少年曾纵千场醉,老境惟存一束书。
作意买山虽已矣,忍惭乞米独何欤?所欣肺病秋来减,白发萧萧可自梳。
感遇·仕宦五十年
朝代:宋朝|作者:陆游
仕宦五十年,终不慕热官。
年龄过八十,久已办一棺。
结庐十余间,著身如海宽。
此外皆长物,简去心始安。
称意多怒嗔,易可出艰难。
我无狐白裘,短褐亦御寒。
夜归·饮酒不尽觞
朝代:宋朝|作者:陆游
饮酒不尽觞,观棋不竟局,索马踏街鼓,仰视月挂木。
疾驰沿河堤,不记几坊曲。
到家四邻寂,往往睡已熟。
天香余袅袅,佛灯犹煜煜。
中庭虽一席,缓步意亦足。
寒犬吠荆篱,栖鹊起丛竹。
市声从北来,始觉非林谷。
却寻西窗书,开卷剪残烛。
官闲居更远,一笑谢羁束。
醉中作·名酝羔儿拆密封
朝代:宋朝|作者: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
披绵珍鯗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
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
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新秋·远浦平郊弄夕霏
朝代:宋朝|作者:陆游
远浦平郊弄夕霏,曲篱幽径锁秋晖。
驯獐巧占苍苔卧,惊鹊斜穿密筱飞。
浴罢小轩成美睡,雨余老火歛余威。
未言风月供诗思,汗帻麈衣且解围。
喜晴·西风吹雨冷凄凄
朝代:宋朝|作者:陆游
西风吹雨冷凄凄,道上行人白昼迷。
聊抉重云取朝日,未容嘉榖卧秋泥。
年丰郡府疏文檄,蛮遁边亭息鼓鼙。
寄语农家莫游惰,冬闲正要饱鉏犁。
春晚杂兴·病疡无意绪
朝代:宋朝|作者:陆游
病疡无意绪,闭户作生涯。
草草半盂饭,悠悠一碗茶。
笑穿居士屩,闲看女郎花。
莫问明朝事,忘家即出家。
陆游古诗13
夏日
[宋]陆游
飕飕风露发根凉,月落菱歌尽意长。
分得镜湖才一曲,吃亏堪笑贺知章。
夏日
[宋]陆游
齿发凋零奈尔何!年光暗里易消磨。
街槐正喜清阴密,巷柳还惊蠹叶多。
夏日
[宋]陆游
过眼春光久已空,晒丝捣麦又匆匆。
新泥满路梅黄雨,古木号山月晕风。
角黍茭新间樽俎,灵符墨湿照房栊。
岁华不为衰翁驻,且付余生一笑中。
夏日
[宋]陆游
展画发古香,弄笔娱昼寂。
是中亦何好,使我喜忘食。
夏日
[宋]陆游
新辟虚堂痛扫除,萧然终日屏僮奴。
此间恐是维摩室,除却藜床一物无。
夏日
[宋]陆游
呼儿整吾驾,驾言返林庐。
可使临老眼,常亲吏文书?
夏日
[宋]陆游
竹根断作眠云枕,木瘿刳成贮酒尊。
怪怪奇奇非著意,自无俗物到山村。
夏日
[宋]陆游
吴中五月暑犹微,竟日南堂坐掩扉。
绿树露香莺独语。
画廊风恶燕双归。
三千界内人人错,七十年来念念非。
投老万缘俱扫尽,从今僧亦不须依。
夏日
[宋]陆游
平明一浴汗无余,坐觉胸中合太虚。
舂玉作糜天所赐,不妨数箸进山蔬。
夏日
[宋]陆游
草芝方出峨眉老,力比金丹似更多。
秦不及期周过历,始知养寿在中和。
陆游古诗14
陆游《卜算子·咏梅》赏析
卜算子·咏梅
(宋词)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卜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一。《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驿外:指荒僻之地驿:驿站,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匹休息、住宿的地方。
断桥:残破的桥。
寂寞:冷清。
无主:无人过问
著(zhuó):接触,挨上。更著:又遭受。
无意:不想。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苦:尽力,竭力
一任:任凭。完全听凭百花去妒忌吧。
群芳:群花;百花。
零落:凋谢
碾:轧碎。
作尘:变成灰土。
【赏析】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已经毫不在乎。就算它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仍旧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
陆游古诗15
[宋]陆游
斜阳废苑朱门闭。吊兴亡、遣恨泪痕里。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
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宣华,故蜀苑名。
【注释】
①点酥:喻美目。
②宣华:蜀王旧苑。
③楚天:古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属楚,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
【评解】
这首词,作者借官梅的“凝愁忆旧”,抒写自己对成都蜀王旧苑的凭吊。上片从
梅花而引起怀古之情。下片因梅而忆人。“折幽香、谁与寄千里”,表现了诗人“别有凄凉意”。全词凄恻哀婉,幽雅含蓄。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词为成都蜀王旧苑而作。中有古梅二百余本。不言过客之凭吊兴亡,而凝愁忆旧,托诸宫梅,词境便觉灵秀。下阕因梅花而忆远人,与本题怀古,全不相属。故转头处用“别有凄凉意”之句以申明之,以下即畅发己意矣。蜀王故苑,放翁入蜀时,老木颓垣,尚存残状。余于光绪间入蜀,过成都城外昭觉寺,即词中宣华苑故址,摩诃之池,迎仙之观,及古梅百本,遗迹全消,所余者惟柱础轮困,散卧于茂林芳草间。词中所谓凭吊朱门斜日,又隔悠悠千载矣。蜀中燕王故宫,海棠极盛,为成都第一。放翁犹及见之,赋《柳梢青》一首,不及此词之佳。
【陆游古诗】相关文章:
陆游古诗05-17
关于陆游的经典古诗10-18
陆游的爱国的古诗03-25
陆游写夏天的古诗07-11
陆游古诗书愤09-26
《示儿》陆游古诗10-14
陆游古诗《梅花绝句》11-07
陆游的游山西村古诗04-20
《落梅》陆游古诗赏析10-24
南宋诗人陆游的古诗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