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陆游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示儿》陆游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示儿
作者:陆游 年代: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⑴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⑵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⑶但:只是。悲:悲伤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同:统一。
⑷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北定:将北方平定。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⑸家祭:祭祀家中先人。无忘:不要忘记。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赏析: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名家点评
明代徐伯龄《蟑精集》:“较之宗泽三呼渡河之心。何以异哉!”
明代胡应麟《诗薮》:“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每读此未尝不为滴泪也。”
清代贺贻孙《诗笺》:“率意直书,悲壮沉痛,孤忠至性,可泣鬼神。”
清代赵翼《瓯北诗话》卷六:“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创作背景
《示儿》为陆游的绝笔诗,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后世影响
陆游临终前所作的《示儿》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忱催人泪下,发人深省。早在南宋当时,刘克庄就有一首绝句说:“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据《陆游研究资料汇编》统计,后世评述陆诗者,特别提到《示儿》诗的,不下三十余家,或者说它具有宗泽“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说它与杜甫“一饭不忘”的忠君爱国相同,也有读后叹息泣下的,也有作诗同情寄慨的。如南宋遗民林景熙写的《书陆放翁诗卷后》,末四句云:“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词意极为沉痛。足见《示儿》诗感人之深。
爱国作家朱自清特别推崇《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这是陆游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年)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词、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今存九千余首,清新圆润,格力恢宏,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
【《示儿》陆游赏析】相关文章:
《示儿》陆游赏析05-19
陆游的《示儿》原文及赏析07-26
陆游《示儿》注译赏析05-22
(合集)陆游的《示儿》原文及赏析09-21
陆游《示儿》09-02
陆游古诗《示儿》全诗翻译赏析07-08
陆游示儿说课稿09-17
《示儿》陆游诗意07-28
陆游的示儿的背景03-08
陆游的诗示儿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