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清照传有感

时间:2024-10-09 03:25:10 李清照 我要投稿

读李清照传有感(9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李清照传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李清照传有感(9篇)

读李清照传有感1

  半生烟雨,半世落花。

  李清照是中华文坛中最具有人格魅力的一位女词人,有才有貌,灵秀聪慧,一支生花妙笔,写尽她一生的美丽与哀愁,也写尽了一个时代的兴盛与衰亡。

  一直对李清照怀有高山仰止般的景仰,她风姿绰约的一生,她香如兰芷的慧心,她婉约清丽的辞章,无不让我感动让我痴迷。她的`词美、人美、意美,在她诗词的背后都是一种心情一个故事,有的是年少天真活泼的欢乐,抑或是后来世事惨淡的悲凉。从古至今,人们对李清照的评价数不胜数,少时“沉醉不知归路,惊起一滩鸥鹭”的少女情怀,后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家国情怀.

  前期她的词清新秀丽宛然曲折,到后期凄婉黯然,感叹国家大事,风格突变,从安居乐业到颠沛流离,经历了情感悲剧与国仇家恨,依然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她无需后面的磨难做铺垫,一首《如梦令》已名动京城,可世事难料,人生多磨难用在李清照身上再恰当不过,在靖康事变后,遇“国破,家亡,夫死”一连串的打击使天真烂漫的李清照坠入无限的愁苦之中“怎一个愁字了得”。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乱了一颗少女心,“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等来梦中人赵明诚,“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在倾慕与欣赏中,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就此一生便是我们所向往的人生美满,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独守空房,顾影自怜,“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在优柔与决然,脆弱与坚强之间,她重新憧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痛失所爱的悲凉。又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舟”、“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对家国充满哀伤,证明李清照不只懂得伤春悲秋,故国春深,她亦有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怀有一腔正气,挥笔写就铿锵悲壮。这些才是她一生的精彩绝伦。

  合上《李清照词传》,我似乎经历了这位才女她风雨的一生,她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对祖国的热爱与悲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虽然命运多舛,经历了那么多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李清照的人生才显得更加圆满。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

  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读李清照传有感2

  有句话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易安便是她,一个饱经离乱坎坷却依旧坚强的女子,一个至今鲜妍在历史长河中的女子。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起初,她也是个活泼明媚的少女。她会"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颠覆名门淑女端装矜持的形象,天真率性;她会与侍女调笑"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挣脱闺秀不苟言笑的严肃枷锁,随和自然;她也会"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见到心上人时露出女儿家的娇态,真实可爱。她的整个少女时期,在叔父与父亲的庇护与教导下过的格外快乐而无忧无虑。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与宰相之子赵明诚成婚后,因志趣相投,夫妻一起收集金石文物,吟诗填词,赌书泼茶,极为恩爱。美中不足的是,赵明诚几次出仕于外,而致夫妻分离,许多相思便寄予诗词。她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她的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阙阙词,写尽相思。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活不会怜悯诗意,苦难也不会因才华绕道。靖康之难,他被迫南渡,赵明诚却在途中病逝,国破家亡的痛苦如浓云密布般袭来。她遇人不淑,第二任丈夫张汝舟假意逢迎,只为那些名贵的文物,得知目的无法实现,便对她拳脚相加。她做了那个时代的壮举,状告张汝舟,不管流言蜚语,她终于又回到了冰清玉洁的自己。时代的忧伤,个人的'际遇,让她吟出了她唯一的豪放词《渔家傲》,她说:"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豪放旷达,意境瑰丽,却难掩其中悲苦。这是她幻想中的精神归宿,是她对这个山河破碎的时代喊出的悲音。她陨落在命运的颠簸中。

  她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钦佩项羽,便也想和项羽一样生为人杰,死为鬼雄,不知道她自己如何评价自己,但在我看来,她敢于打破封建礼教的枷锁,敢于掌控自己的命运,是为人杰;她带着她率真的个性,真挚的情感,成熟精美的艺术手法徜徉在诗歌长河,近千年不朽,是为鬼雄。

  她,不管是年轻活泼,还是白发苍苍,都只遵照自己的意愿而活,不去看那些势利嘴脸,不去听那些风言风语,终活成了世间一瞬风采,在词坛留下深刻而悠长的印迹。她,李清照,她的率真与诚挚,她的魅力与才华,她的坚强与无畏,正适合她那句吟咏桂花的词——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她就是那朵开在词坛中独一无二的永不凋谢的桂花。

读李清照传有感3

  炎热的天气,我也是暑假来临的预告,今年的暑假依然是一如既往的闷热,而我却在这宁静的书香中认识了一位让我终身难忘的人。

  他幼年执笔,写下一篇篇千古流传的舒张,被人们称赞为邢台他才华横溢,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她容颜如仙女下凡,被人误认为是天上之人。

  李清照,一位被世人永远记住的奇女子,她的魅力绝不仅仅是那冠绝天下的诗篇,还有他的人格。

  他们说他天资聪颖,他却说自己只是喜好读书,人们说他的诗章如同一幅山水画,他却说那聚一聚,尘封的笑谈,人们说他的文笔有如苏轼重生,但又带自己的独特,他却说自己只是信仰的苏轼。人们说他寻思仙女,但她只是说自己略有姿色。

  是在我的周围也有这样的女子,天资聪慧,容貌清纯,热爱文学,它就是按朝阳,他的作文总是被老师当做范文,他的文章总是出现在各种文康报纸上,而且他彬彬有礼。谦虚,不张扬。在我心目中的李清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只要我们坚持而不言弃,努力而不骄傲,就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说这世间有许许多多的李清照,东三段,让我们积极向上,努力拼搏,放射出自己的光芒,成为下一个李清照吧。

读李清照传有感4

  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如夏夜空中的满天繁星,神秘丰富,让人移不开眼。而宋词就是这满天繁星之一,也是这星辰大海中一抹不一样的光彩,它是如此与众不同,夺人眼球。

  在我小的时候,只知道唐诗,并且从小就开始接触唐诗,背诵唐诗,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押韵。后来知道了宋词后,发现它的句式杂乱,长短不一,和唐诗大相径庭,可能因为从小接触唐诗的原因,自然对唐诗更喜欢一点。但在不久前,我读了《李清照词传》这本书,改变了我对宋词的看法。我细细品味它们两者的不同和各自的优点,发现宋词不像唐诗那样整齐,但正是那长短不一的句式才使宋词更加别具一格。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即是当行本色也。”中华文坛几千年,但能找出来的女词人却寥寥无几,至于原因,我想可能是因为古代对女子的偏见吧,古代总是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她们一生的工作,似乎就是相夫教子,顺从丈夫的本意。而李清照却与他人截然不同,她不仅有才有貌,更有着别人所没有的人格魅力。这正是我喜欢她的原因之一。

  她出身书香门第,灵秀聪慧,少有才名,并工书画,尤擅诗词,手持神笔,写尽世间情感。她爱花,爱酒,敢饮敢醉,敢爱敢恨,既有巾帼之淑贤,更有男儿之豪气,说起“女中豪杰”,人们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她。她有过如诗的爱情、赌书泼茶的情趣,也经历了亲人离世,山河破碎,颠沛流离,发常人之感慨,心怀国家天下。北宋末年,金兵大肆入侵北宋。在战争年代,她凛然执笔,讽喻今古。

  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年仅16岁的她就写下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少女的.纯真、灵动、俏皮,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鲜活于人前。在《一剪梅》中,她初次与丈夫别离,孤独时时侵心,在万般思绪中,她写下了这首词。她望着大雁归来,多希望其中有赵明诚给她的书信,“花自飘零水自流”,原来一切只是她的幻想罢了,眼前分明是花儿凋落,水自东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思之苦,刚从紧皱的眉头上下去,转眼又漫上了心头。这首词生动地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浓浓思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认为败就失败了,男子汉大丈夫要敢于面对失败,勇于承担责任,项羽之所以可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虽有退路,却甘愿自刎乌江,宁死不屈。如今国家正是用兵之际,但一些官员却贪生怕死。无奈自己只是一个弱女子,只会写文章,无法上阵杀敌,只能以笔为戎,表达自己的愤慨。

  清照,这如名字一样,它品质清洁,照亮了中国文化的词坛,为后人留下了文化瑰宝。她的人格和她的作品一样受人崇敬,她不仅有才华,有学识,还有远大的理想,豪情壮志,爱国情怀。李清照,一位刚毅坚强的女词人。

读李清照传有感5

  沈谦曾感叹“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一代词宗李清照在那个封建时代用她的才情征服了无数人,千百年之后,她的词亦没有被埋没,正如这句话“她的词,她的人,就如同一坛佳酿,愈陈愈香。”

  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李清照是灵动俏皮的。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清新脱俗,不拘一格,让人感觉心情愉悦,一个贪玩的小姑娘跃然于纸上,充满了灵气。然而,作者李易安此时才16岁。

  李清照不只是一介女流,玩弄儿女情长,她更有男儿的血性。她目光远大,不拘于闺中之事,她忧国忧民,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展现了她的'铮铮铁骨。人人都知李清照是“婉约派”的开创者之一,却不知她骨子里流露着的是大义。只可惜那个年代“重男轻女”,无法实现她远大的志向,却丝毫不减弱她的满腔热血。

  李易安身上有一种愁绪,无时无刻不感染着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仅十四字诉尽了词人无数愁怨。丈夫离世,山河破碎,李清照的生活从此颠沛流离,没有人理解她的痛,当初不谙世事的少女,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变得成熟,这究竟是好是坏?最后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才是高潮,令我忍不住催然泪下。李清照一代才女,要的不过是一世安定,但这于她而言是奢侈的,只恨天妒骄子。

  这本书让我认识并爱上了李清照,她的词无论风格是清丽、豪迈,还是哀愁,无一不吸引着我。

  李清照,一代女词宗,独一无二!

读李清照传有感6

  一杆红伞,几支梅花,我一眼就被这简洁而又诗意的封面所吸引,但读完本书后我却被著名女词人的晚年愁思给勾住了心神。

  李清照与赵明诚这对神仙眷侣常常为世人所称道,但世人却不知他们恩爱背后的一笔笔划痕。不过这些事情都可以暂且不提。因为在裂痕越来越大之前,赵明诚已死在进都述职的路上。而我认为,在此之后,李清照彻底地步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首先是那些好不容易从战乱中挽回的,自己早年与丈夫辛辛苦苦寻来的金石惹的祸。那些珍藏的佳品被邻里乡亲们从墙壁中砸出,被低价售卖给别人,唯留几本破书,几张残卷。“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睦场景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战火连绵、一昧忍让的战乱环境。

  再者便是那难消的国仇家恨了。作为提倡报仇雪恨的“主战派”,李清照一向是瞧不起那些懦弱无能的“主和派”的。“圣君大信明知日,长乱何须在屡盟”,这便是在直白地怨刺朝廷了。但纵使李清照有千般才思、万般壮志,却也抵不过一具女儿身。

  其实她也有想过去放弃那些深沉的愁怨,去嫁给一个爱她的人,继续去过那种安宁的生活。于是她便这么做了,但她这次却看走了眼,嫁给了一个贪图她钱财、名利的人。待那人发现她收藏的金石早已随着之前的东奔西跑而流落殆尽后,便越发对她不好起来,甚至动辄打骂。而我们的大才女李清照是决不会像那些大字不识的妇女一样忍下这一顿又一顿的毒打的,于是她选择了告官。

  据史料记载,宋朝女子告发她的丈夫的同时是要坐两年牢的.。李清照带着枷锁上庭,真的被下了大狱,后来经人周旋求情九天之后出狱,此间李清照受的磨难便可想而知了。李清照在写给綦崇礼的答谢信中说到“我用尽一生去追求完美与智慧,却落得难逃万世讥笑的结局”,字字肺腑,可见其内心的伤感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

  最后,我想用李清照诗中的两句话作为结尾: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就如那梅花,傲然挺立在雪中。但却因为那宋朝的动乱,始终不能窥得其全貌。

读李清照传有感7

  读完《李清照词传》,我才知道李清照的一生是那么的艰苦,困难。再回想我们现在的安逸生活,我们又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李清照,青州人,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少女时期的她,写出来的作品都带有灵性,就像《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般。这些词被一个叫赵明诚的`男人看见了,很是惊讶。从此,他的心中就住下了她。

  很快,赵明诚便娶了她,但安逸的日子保持不了多久。皇帝驾崩,新帝继位,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在朝廷做官,属于新党派的,而李清照的父亲确是旧党的。新帝更宠爱新党,打压旧党。还禁止联姻,于是李清照被迫无奈,离开京城,回到了京城,也回到了无边的相思。

  但不久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因为宰相的迫害,罢官回家,不日去世。赵明诚便也回到青州,两人相见,一起赌书泼茶,其乐融融。不久,朝廷又用起赵明诚,去莱州当太守。便再也没回来,李清照又去莱州找他,得到的却是无尽的寂寞。

  赵明诚51岁时因去朝廷上任而感染风寒,不日病死。听到消息的李清照,悲愤交加,又正值战乱时期,李清照一路逃亡,后又再嫁张汝舟。却遭家暴。李清照又是休夫又是上告朝廷,将张汝舟告进监狱。

  后来,战乱平定,举朝欢庆。唯有李清照闷闷不乐,因为赵明诚死了,谁与她欢庆。

  李清照,一个女子都有胆识,我们男人又岂能输给女生。

读李清照传有感8

  秋日午后,一缕暖阳,手捧一杯香茗,感谢随园散人,让我遇见最好的你。在诗词恣意流淌的北宋文坛,多的是才思敏捷的文人骚客,少的是婉约清淡的窈窕淑女。在男尊女卑的北宋社会,多的是噤若寒蝉的闺阁少妇,少的是绝代风华的娉婷才女。而钟灵毓秀的济南城涵养了婉约至极、而又不失豪放的你。

  家有才女初长成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李清照,从她周岁那天起,命运似乎就将她与文字联系在了一起。作为“苏门后四学士”的北宋文人李格非,对聪慧无比的女儿也格外用心,书房成了年少的李清照经常流连的风景。年少时期的易安拥抱了所有的岁月静好、云淡风轻,这是她生命中飞扬烂漫的春,此时的易安满目皆是春色。在那个年华如诗的日子里,某一天,忆起溪亭日暮的往事,笔落有声,便有了那首忆昔之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寥寥数语,信手拈来,清新别致,毫无雕琢之感。这首小令让世人赞不绝口,也让岁月记住了她。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年少的李清照,以她才女的情思,拈花成诗,向我们款款而来。从此须眉当道的北宋词坛上,易安以她旷世的才情,惊艳了岁月。

  只愿君心似我心

  何为缘分?缘分是席慕蓉笔下所写的“如何让我遇见你,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的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缘分亦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花样的十七岁,东京大相国寺,一次不期而遇,浅浅的回眸,缘分便定格为永恒,爱情亦随之生根发芽。于是,久不成眠的易安,枕着月光,娇羞成词,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让我们看到了待字闺中的少女那颗青色、美妙而又微妙的初恋之心。微妙的心理,细致入微的动作,写尽了少女纯真的情思。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对于赵明诚而言,亦如此,他知道从“词女之夫”的梦境开始,易安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能错过的风景。正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纵使万千女子,纵使春风十里,都不及你巧笑嫣然。易安在她年华最好的时候,遇见了赵明诚。从此只愿“一生一代一双人”,“只愿君心似我心”。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仅仅七个字,道尽了人生多少的悲凉,多少的无奈。如果世事都如初见般惊艳、美好,这何尝不是红尘之人追求的一种美妙的人生境界。可是这也仅仅是“如果”而已,红尘之中充满了太多的辛酸、感伤和无奈。

  北宋王朝,一个失去骨气的时代,一个文弱之人太多的时代,赵明诚也与许多畏缩的男子一样,骨子里是懦弱的。在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的选择打破了所有的琴瑟合鸣。“缒城宵遁”让易安清楚地看到了这个她许之一生、倾尽所有温柔的男人,最终选择了逃之夭夭,弃妻子与百姓不顾。无言诉说,尽管失望,但这个男子毕竟给了易安多年的岁月静好。有些心情,只能诉诸于文字,于是数月之后,易安写下了我们熟知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通过诗句,我们看到了易安凛然的风骨,浩然的正气,这种“威武不能屈”的英雄豪气,让整个大宋王朝的须眉胆战心惊、为之汗颜,易安唱出了那个气息奄奄的大宋王朝的最强音。

  物是人非事事休

  人生路上,有些人,有些事,走着走着就走散了。月光如水水如天,这如水的月光,带走了易安一世的绚烂,也带走了易安一世的芳华。当年那个曾经风华绝代、恣意飞扬的易安,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无嗣、财散、再嫁风波之后,又有了怎样的人生况味呢?一首《声声慢》道尽了晚年易安内心的无限酸楚与痛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起句连用七组叠字,不愧是一种天才的.写法,整首词秉承易安词一贯的写作风格,善于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表现内心世界,抓住了周围的环境,人物的动作、心情,将晚年易安艰难辛酸的生活体验表达的细腻而又震撼人心。人生最无奈、最艰难的莫过于“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同样的所见,不同的人生况味,昔日的风景,变成了今日的苍白,只因,看风景的那个他已经从你的生命里消失不见。正如人们所说:你在的时候,你是全世界;你去了以后,全世界是你。这真的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此花不与群花比

  在风云变幻,须眉当道的北宋文坛,有一花独秀,她就是惊鸿般掠过岁月时光的易安。纤弱婉约是易安,壮怀激烈亦是易安。一首《夏日绝句》睥睨不思进取、苟且偷安的当权者。其凛然势气,浩然正气无疑是对懦弱残喘的大宋男子们有力的一击。在那个失去了风骨的年代,需要易安这样的女子,“九万里风鹏正举”这就是她骨子里的豪迈正气。我想她的柔中带刚,她的豪迈正气,是她能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坛青史留名的原因之一。

  提到李清照不能不提的是她的《词论》,在书中她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这种勇气与个性,使她的“别是一家”的学说成为中国词学史上最重要的理论观点之一。易安的诗词也好,理论也罢,总能透露出犀利的历史眼光与远大的政治目光,这也是她在宋代词坛上艳压群芳的主要原因。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半世繁华,半世飘零,历尽时光的淘洗,一代词宗,万古流芳。

读李清照传有感9

  当年,你的每一次落笔,写下的是心情。如今,我们的每一次品味,读到的是人生。——题记

  你从历史长河的那头泛舟而来,曳地的长裙上绣满了华丽的辞章。优雅而倔强的裙摆,在青史时而悠扬时而深沉的舞曲中,不断变换着舞姿。你,涉过近千百的光阴,来到我的眼前。我深情凝望,细心思量,不由慨叹,良辰美景奈何天!

  少女不识愁滋味

  金桂飘香的时节,迎来了一个新生命。一声响亮的啼哭是你送给大千世界的`第一个音节。春花秋月,幼小的你渐渐长大,读着经史子集,吟着诗词歌赋,一步一步踏进文学殿堂。天资聪颖的你,在父母的悉心调教下,在经史典籍和诗词的熏陶下,如同一块渐渐成形的美玉,终有一日,必将艳夺天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二八花季,即兴而作的一首《如梦令》,清丽脱俗,艳惊四座,京城名家无不交口称赞。

  一生一代一双人

  灯下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你与明诚初遇的一刹那,一个不经意的回眸,一个无意中的抬眼,仿佛命运的牵引般,在这电光火石的对视下,一段姻缘就此拉开了序幕。甜蜜温馨的初婚时代,你们一起研究金石,写诗作画,游山玩水,好不快乐!“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叫郎比并看。”俏丽的你,自然比花娇。婚后,明诚负笈远游,你饱尝相思之苦,写下了著名的《醉花阴》寄予丈夫,“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寂寞,跃然纸上。

  物是人非事事休

  生活永远充满了意外,当你以为下一步是踏上阶梯的时候,也许命运会让你掉头。汴京城被金兵攻破,风云再起,明诚竟和逃兵们作战了。那段时期,烟火四起,没有安宁。在去湖州的途中,明诚染上风寒,最终病逝。赵明诚的离去与虚伪的张汝舟的到来,对你都是沉重的一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天昏地暗,什么是痛彻心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人亡物在,睹物思人,举目四顾,不堪回首。

  寂寞空庭晚来春

  死别明诚,再嫁而离异。此时的你,正被失望与孤独笼罩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一曲《南歌子》,真实反映了你的心境。“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发长。”晚春时分,看着满院的蔷薇和将尽的晚霞,不由念及枯萎的落花、残留的岁月,又一次唤起了你难以言喻的愁绪。苍老只在一瞬间,生命的沙漏已经快要漏完了。你就这么静静地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因为你知道,很快就可以再次见到明诚了……

  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千古第一才女。情深意笃,至死不渝,人间一段佳话。你的人生本该是一场绚烂的花事,但天妒奇才,造化弄人,你的前半生锦衣玉食,伉俪情深,后半生却孤苦伶仃,颠沛流离。

  我猜中了这开头,却猜不中这结局。不禁唏嘘,良辰美景奈何天!

【读李清照传有感】相关文章:

读《李清照传》有感(通用17篇)06-28

读李清照传有感汇编9篇06-15

读《李清照词传》有感(通用13篇)07-19

李清照传读后感09-23

李清照传读后感02-11

李清照传读后感3篇09-01

李清照词传读后感800字08-01

读李清照词声声慢有感06-08

李清照经典的诗句09-06

李清照的生平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