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别匡山》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时间:2020-11-25 15:06:52 李白 我要投稿

李白《别匡山》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别匡山》是唐朝诗人李白所作的七言律诗。此诗用美景和闲适生活来衬托壮志雄心,匡山美景和闲适生活固然让人安闲舒适,但诗人“无心恋”, “已将书剑许明时”,决心把自己的文韬武略奉献给清明的时代,表达了奋斗的豪情和高远的追求,表露出诗人欲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李白《别匡山》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别匡山

  李白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摇风拂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注释:

  ①匡山,在四川省江油市北大康乡境内。李白青少年时代曾在此读书习剑、访道寻仙十年左右。

  (1)本诗首联描绘了匡山景色怎样的特点?中间两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试简要分。(5分)

  (2)结合全诗,简诗人在尾联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①首联描绘了匡山清幽美丽的特点。(1分)首句写匡山远景,晨初露,翠峰参差,景色秀美。(1分)次句写匡山近景,山风和畅,藤影摇曳,轻 拂栏,环境清幽。(1分)②中间两联写出了诗人安闲舒适的生活状态。(1分)诗人 “将犬”为伴,“带”晚归,听“猿啼”,看“鹤飞”,心旷神怡,安闲舒适。(1分) (共5分)

  (2)①诗人表达了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或胸怀天下的大志)。(1分)②全诗用美景和闲适生活来衬托壮志雄心,匡山美景和闲适生活固然让人安闲舒 适,但诗人“无心恋”, “已将书剑许明时”,决心把自己的文韬武略奉献给清明的时代,表达了奋斗的豪情和高远的追求。(2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注释:

  参差碧,《彰明县志》作色参差。

  ,当指大明寺之栏干。

  失鹤池,《彰明县志》作饲鹤池。

  莫怪,《彰明县志》作莫谓。

  清境,《彰明县志》作清景。

  书剑,指文才武艺。明时,谓政治开明之时代。

  译文:

  清晨,我远望匡山,但见青山如画,青翠的颜色深浅不一,树木参差不齐。

  藤影随风飘动,垂到栏杆上。山间的小路上,行人大都带着一只家犬行走,晚归的农民们都背负着柴薪。

  猿在树上喧叫,我倚树而立,看见大明寺里的僧人在失鹤池中洗吃饭的钵盂。

  不是我不爱这秀丽的美景,只因我已决心将我的文才武艺全都投入到政治清明的时代,以开创一番事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开元十二年(724),是当时二十四岁的李白在离开读书十载的匡山书院时写的。

  这首诗是李白早期的重要作品,历代李白诗文集均未收录,仅见于四川彰明、江油二县县志。匡山位于李白故里青莲乡之北五十余里,是少年李白读书学剑之地,他曾在这里习居十年。本诗是他为了实现理想而决心离开故乡的抒情之作。

  鉴赏:

  李白的诗主要有两种风格:一种为“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式的大气、雄奇浪漫之壮美,诸如《蜀道难》之类;一种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自然之优美。此诗应属后一类。

  另外,此诗也透露出李白隐逸与入世的矛盾。诗人思想中有很深的隐逸情结,所以把家乡描绘得极其优美,且环境清幽,适于隐居。但毕竟身处大唐盛世,男儿志在四方,立志报国,所以最终“无心恋清境”,离开家乡,“已将书剑许明时”

  首句“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垂”,天色初晓,作者走出门外远望匡山,只看到曙光中美景如画,山色斑,不禁心情舒畅。近处,藤从树上垂下,随风摇曳,枝条轻轻拂过栏杆,令人心旷神怡。

  次句“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随”,山上野径交错,人们常常带着家犬一起走过。每逢夕阳西下,晚归的农人就背着柴薪走下山来。这一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画面,给人平静而悠远的感觉。

  中间两联“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读书读累了,作者常倚树休息,没看云卷云舒,聆听猿啼阵阵。有时候还会看见大明寺里的僧人出来清洗钵盂,他们洗钵的那个池塘曾有白鹤飞来,如今却不知飞到那里去了。短短几句诗,描绘出匡山的美好景致,也表达出作者对这里所怀有的深沉感情。

  最后两句描绘出一幅匡山虽美、无心留恋、决心奉献文才武艺的雄心壮志图。诗人“将犬”为伴,“带”晚归,听“猿啼”,看“鹤飞”,心旷神怡,安闲舒适。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匡山虽美,我却要离开了。不是我不喜爱这里的美景,而是我已经决心走出大山,凭自己的文武才艺,开创一番伟大事业。

  此诗的前三联描写了匡山的自然美景,雄奇、秀丽、清幽,可见其对家乡的深情与依恋。尾联则抒发了他欲为大唐盛世奉献出文才武艺的宏伟抱负。不是不热爱家乡与大自然,只是因为早已有了在盛世施展才能的抱负了。

  全诗八句,前六句皆写匡山“清境”,末二句写己之政治抱负,亦即远游之目的。全诗于清雅闲适中体现着作者远大的志向和豪迈的情怀,叙事娓娓,抒情款款,可见李白去蜀辞乡之际,既对故乡无限依恋,而用世之心更高于一切。

【李白《别匡山》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李白传》阅读答案附翻译11-20

李白《夜宿山寺》翻译赏析09-03

韩愈《春雪》的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12-23

李白《赠汪伦》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12-13

欧阳修《别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12-23

杜甫的《望岳》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12-23

关于杜牧《秋夕》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12-23

曾巩《西楼子》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01-04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诗赏析附阅读答案06-02

李白《赠汪伦》试题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