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趣事六则
引导语:梁实秋不仅在文学上有巨大的成就,而且也是小小的‘幽默家‘,我们一起来阅读梁实秋的生活当中趣事。
(一)
梁实秋听梁启超演讲,见任公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
(二)
抗战时期,梁实秋住在重庆北碚“雅舍”时,有一天冰心来访。饭后,冰心在梁实秋的纪念册上题字: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中,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
此时,围在一旁的客人不高兴了,特别是一位女作家叫嚷得最激烈:“实秋最像一朵花,那我们都不够朋友了!”
冰心平静地说:“少安毋躁,我还没有写完呢。”
于是,冰心接着又写道:“虽然是一朵鸡冠花,培育尚未成功,实秋仍须努力。”
大家换颜一笑后,便给梁实秋赠了个“鸡冠花”的绰号。
(三)
梁实秋曽跟人讲过一个笑话,他说每次王敬羲(香港正文出版社的頭)离开梁府,都要偷偷在门口留下一泡小便才去。梁实秋一直装做不知道。有一天,王敬羲居然很神气的自动招出来,他说:“每次我都撒泡尿才走,梁先生知道吗?”梁先生答道:“我早知道,因为你不撒尿,下次就找不到我家啦!”这个故事,叫做“姜是老的辣”。
一席幽默语,赢得笑声掌声一片。
(四)
梁实秋在抗日高潮中仍大写悠闲文字,被左翼作家批评为“抗战无关论”。他自我辩解说,人在情急时固然可以操起菜刀杀人,但杀人毕竟不是菜刀的使命。梁实秋一直坚持自己的态度,后来的成就也很高,一人独立译完了《莎士比亚全集》。有人说,当我们承认梁实秋的贡献时,更不该忘记瞿秋白这样的,情急用菜刀去救国救民,甚至连自己的珠玉之身也扑上去的人。
在朋友们为他举行的“庆功会”上,他在发表演讲时说道:“要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大家洗耳恭听,他停了一下,又说,“第一,他必须没有学问。如果有学问,他就去做研究、考证的工作了;第二,他必须没有天才。如果有天才,他就去做研究、写小说、诗和戏剧等创作性工作了;第三,他必须能活得相当久,否则就无法译完。很侥幸,这三个条件我都具备,所以我才完成了这部巨著的翻译工作。”
梁实秋先生毕生致力于研究莎士比亚,遂成为这方面的权威。
他原计划用20年时间把《莎士比亚全集》译成中文,但结果却耗用了他30年的时间。
(五)
有神医之称的王敬义,是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梁实秋的好友,他喜欢到梁实秋家串门。每次离开梁实秋家的时候,总是习惯偷偷在其家门口撒泡尿才离去。梁实秋对此一直装糊涂,当作没看见、不知道。
一天,王敬义自己憋不住了,自我暴短说了出来,不无得意地问梁实秋:“每次我都撒泡尿才走,梁先生知道吗?”梁实秋微笑着答道:“我早知道,因为你不撒尿,下次就找不到我家啦!”
(六)
梁实秋与韩菁清的洞房花烛夜,新房设在韩家,梁实秋因高度近视,又不熟悉环境,不留心撞到了墙上。新娘立即上前将新郎抱起。梁实秋笑道:“这下你成‘举人’了。”新娘韩菁清也风趣地说:“你比我强,既是‘进士’(近视),又是‘状元’(撞垣)。”两人相视大笑。
这里通过上面的梁实秋趣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在梁实秋的生活当中,有非常多的生活趣事。而他周围与他亲近的人也都是一样有趣。
梁实秋的`幽默
盛暑,台湾作家梁实秋的夫人韩菁清又飞渡海峡,前来上海。她住在上海衡山宾馆的“总统房”。那里的冷气似乎过于的冷,我每一回在那里与她长谈,必须穿长裤、长袖衬衫,她也总在夏装外套着秋衫。然而,一出宾馆,她便笑称自己是“翰林”——“汗淋”的谐音。
这“翰林”,有一番“典故”。1975年5月9日,韩菁清与鳏居的梁实秋结婚时,步入洞房。洞房在韩菁清家,梁实秋近视,又不熟悉环境,不小心头撞在墙上,她一把把他抱了起来。梁实秋笑她是“举人”(把他“举”起来),她笑梁实秋是“进士”(近视)、“状元”(撞“垣”)……如今,她又自称“翰林”。
韩菁清谈吐诙谐。她说,她与梁实秋共同生活13个春秋,受他感染——他是一个幽默的人。虽然梁实秋已故世,但这种幽默感仍由她“继承”。有一回,她与我聚餐,忽地问菜盆是哪里生产的。她劝我赶快把盆中的菜吃光,以便把菜盆翻过来看一看,盆底是否盖着“景德镇出品”的印章。我信以为真,吃光了盆中菜,她大笑起来。原来,这一“妙计”是梁实秋想出来的。为了劝客人吃菜,梁实秋总是说要看着菜盆是哪里生产的——只有底朝天,才能见到盆底的出厂标志。
谈梁实秋的散文,便常可感到他的幽默,令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比 如,他称打麻将为“上肢运动”、“蛙式游泳”,又形象又幽默。他说女人多变,“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别针位置也常变,午前在领扣上,午后就许移到了头发上”。“外国女人的帽子,可以是一根鸡毛,可以是半只铁锅,或者是一个畚箕。”他在《骂人的艺术》中,提及种种“骂法”,但“别人若有某种短处,而在下也正有同病,那么你在骂他的时候,只得割爱”。
有一回,梁实秋在台北坐计程车,司机问他:“您高寿啦?”他答:“还小呢,80岁。”他在《计程车》一文中,写及种种坐计程车趣事。那天,他坐计程车,司机“口里叼着一根纸烟”,“风吹火星直扑后座”,他只得请司机不要抽烟。司机“赌气把烟向窗外一丢”,遇到红灯故意急刹车。“我看他并没有与我偕亡的意思,大概只是要我受一点刺激,”于是,“为了使他满足,我紧握把手,故作紧张状,好像是准备要和他同归于尽的样子”。
幽默会“传染”。有一回,梁实秋宴请亲朋于台北渔家庄餐馆。酒菜都齐了,而米饭却迟迟未见送来。梁实秋问招待小姐道:“怎么饭还不来?是不是稻子还没有收割?”招待小姐也以谑相答:“还没插秧呢!”
幽默并非相声演员和漫画家的“专利”。幽默感是一个人机智、乐观、豁达的表现。作家需要幽默,即便是“寻常百姓家”,幽默也会使家庭更加欢乐、和谐,给生活添上笑的花朵。
【梁实秋趣事六则】相关文章:
梁实秋 吃06-19
梁实秋轶事06-06
雪 梁实秋06-05
梁实秋 中年06-02
梁实秋 孩子06-02
梁实秋语录05-28
下棋 梁实秋11-26
梁实秋妻子11-25
中年梁实秋11-25
梁实秋谦让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