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小学课文原文
课文,汉语词语,指教科书中的正文;推敲文字;督促读书做文章;窗课,习作文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小学课文原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原文
40多亿年前,火星与地球逐渐形成了。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该河床宽达上百千米,远胜过今天地球上的亚马孙河。2004年3月以后,人类通过对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最初,这兄弟俩都没有水,没有生命,不但荒凉寂寞,还经常遭到彗星和陨石突如其来的袭击。当时,太阳系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
陨石的水分比较少,而彗星本身大多是些大冰块,含有丰富的水。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
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来源,在兄弟俩诞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当火山爆发时,这些矿物便分离出水,随着熔岩释放出来。其中大部分以蒸气状态飘散在空中,一部分随后变成雨水落下来,形成了湖泊和海洋。从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看,上面有数以百计的干涸的河床和峡谷,河床上布满了洪水冲刷的痕迹。看着这些照片,我闪仿佛可以听到当年火星上洪水的咆哮。
火星的环境与地球相似。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了生命;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上的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
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导致了这个结果。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所以气体脱离火星就不需要太快的速度。在太阳的照射下,火星表面的水蒸发成气体,这些气体很快就取得了足够的热量,达到能够脱离火星的速度而一去不复返。持续不断的火星气体集体大逃亡,使得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难以长时间存在。这样,虽然彗星和陨石能给火星带来大量的水,但很快被火星气体裹挟着逃向太空了。
水是生命的源泉,看来在火星表面找到生命的希望已十分渺茫。然而,科学家推测,火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只要有适当的温度,就可能孕育出生命来。如果地表下真的有生命,它们是什么模样,是怎样生存的,这仍然是一个谜。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展开,把地球和火星既相似又有差异这一深奥而复杂的科学道理以“孪生兄弟”的表达方式展示在读者面前,既有趣,又亲切。通过本文的学习,要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科学研究的志向。这篇文章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读懂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弄明白把火星称为地球“孪生兄弟”的道理,并通过朗读来体会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把道理说清楚的。
设计意图:
依据题目处理课堂教学:借助学生相对熟悉的地球,来认识与它孪生的兄弟“火星”。他们的共同点是曾经都“有水有生命”。然后具体学习相关段落,抓住具体的语句证实这个共同点。再学习它们之间现在很大的不同:地球依然有水有生命,火星只有干涸的河床。最后学习末一段引导学生科学猜想、科学探索“如果火星地表下有水,是否就有生命?它们是什么模样?怎样生存的?”学生关于“火星”的认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原生态的,具有理性客观的“说明性”特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家常便饭”“集体大逃亡”等词语或词组的意思。
3、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
4、能从具体的语句中,领悟科学说明文严谨、科学的表达方式。
5、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弄明白两者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之处。
2、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引发兴趣
1、师板书“孪生兄弟”
同学们见过孪生兄弟吗?什么样人可以成为孪生兄弟?
2、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对有趣的“孪生兄弟”。
教师逐步补全课题“地球的”、“火星”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教师梳理:(1)火星为什么是地球的孪生兄弟?
(2)为什么在“孪生兄弟”上加上双引号?
(3)题目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
你能帮助解决那个问题?(“孪生兄弟”引号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破折号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二、初读文本感知大意
1、同学们请你们带着以上问题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读情况,扫清阅读障碍
(1)读词语
出示:
第一组:孪生兄弟干涸的河床裹挟陨石(订正字音)
自己轻声读——指名读
第二组:蒸发(强调笔顺)熔岩(熔扩词区分与“溶”的区别)
(2)你能用上面的词语说几句话吗?
3、思考交流“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
(1)交流抓住四个”同样”一个”甚至”体会火星和地球是孪生兄弟的原因。
板书:相似处同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a)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句话中连用了四个“同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b)你知道这是什么句式吗?(排比句)句中的四个“同样”让我们读起来有什么感觉?
(火星和地球之间十分相似)而且我们读起来也非常有气势。
(c)看来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真是——恰如其分、名副其实、十分形象、顺理成章……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
(2)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火星与地球之间极大的相似程度,好比“孪生兄弟“。
(指名朗读“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孪生兄弟。”突出“太像了”、四个“同样”、“甚至”、“难怪”等词。)
4、过渡:火星和地球在外貌上如此相似,好比一对“孪生兄弟”,由此科学家们也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三、探索文本精读品味
1、那么这个推测可信吗?有什么科学依据呢?找出句子读一读。
(引导学生找到第二自然段)
读句“2004年3月以后,人类通过对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通过“分析”让学生感受到这个大胆的推测已经证实了。
2、经过科学家们的分析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那么水是从哪里来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5小节,画出有关的句子。
(1)第一种来源:
(a)抓住“不但……还……”“突如其来”“袭击”“彼此碰撞”“家常便饭”“最初的水”理解猜测的可能性。
(b)”家常便饭”什么意思?能用上他说句话吗?
(c)想象天体中“撞击的画面”指导朗读
小结:彗星和陨石风暴持续了数亿年,由于彗星本身大多是些大冰块,因此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
(2)第二种来源:
(a)抓住“潜藏”“火山爆发”“分离”“释放”“飘散”“落下”指导朗读
(b)这种猜测的根据是什么?
体会猜测的可信性,抓住“数以计百”“布满”再次体会水的多。
3、读着这段文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请说一说,也可以选用老师提供的词语:浊浪滚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一泻千里……
4、同学们假如你就是火星上的一颗小水滴,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来的吗?
5、过度:火星和地球十分相似,还真的好比——一对“孪生兄弟”。既然是“孪生兄弟”那为什么地球上有水和生命,而火星上却没有呢?
学生结合书本和课外知识交流
(1)原因: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
板书:差异处水没能留住
(2)再仔细读课文,找出具体描述的句子,读读,看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把问题说清楚的。
在阅读中理解:这些气体“一去不复返”“集体大逃亡”,它们从何处逃向了何处?
6、过渡: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火星上曾经有水,但又都跑了,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就不存在生命了?看科学家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引导读句理解“然而……”课文中用了这么两个词“推测”“可能”?说明什么?
可见,在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可以证明之前,任何结论都不能武断。科学的探究态度必须是严谨、一丝不苟的,来不得一丝马虎。
三、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总结:火星上真的有生命吗?它们是什么摸样,是怎样生存的?这仍然是个谜,想解开吗?怎样做才能解开,学了课文,有什么想法?
板书:探究生命存在(谜)(先板书生命存在?迷)
是呀,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去探究吧,科学的大门正为你敞开着。老师希望有朝一日你可以解开这个全人类的谜团。
四、综合实践,课外延展
1、你对火星相关知识了解多少?课后学生围绕“火星知识知多少”,可设计一份宣传小报,可在网上通过QQ论谈。
2、老师也给你们推荐一部有关于火星探险的科幻片《火星任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观看一下。
五、作业布置(二选一做)
1、每人出一份有关火星的小小报
2、小练笔《我的火星之旅》
六、板书设计:
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相似处同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差异处水没能留住
努力探究科学奥秘生命存在(谜)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小学课文原文】相关文章:
地球爷爷的手课文原文06-02
小学课文太阳课文原文11-09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03-18
颐和园小学课文原文06-09
小学课文《太阳》原文01-08
《白杨》小学课文原文10-14
小学春风课文原文03-21
小学课文影子原文11-23
小学课文燕子原文11-13
小学语文草原课文原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