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月迹课文内容
《月迹》构思新颖、独具特色。历代有许多文人用月亮象征圣洁、光明、美好的事物。但是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情追求的思想感情,浓缩到对月迹的追逐之中,则是独具一格的构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月迹课文内容,欢迎查看。
《月迹》课文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下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不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獭地是半圆,渐渐地爬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去寻月吧。”
我们都跑了出来。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花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变的。抬头看看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奶奶说。
“什么树呢?”
“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桂树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了人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望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我们便争执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手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锹刃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烂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们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印在天上的印章吗?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敢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想念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月迹》主要内容
作者贾平凹通过山村儿童追月迹的故事,体现了中秋月夜月亮的淡雅,最后说明了童心创造力的高超。
赏析
贾平凹的散文集《月迹》给我们展示了一种静虚的禅境,这是贾平凹对禅意的妙悟。这种妙悟的禅意主要表现在作者于《月迹》中给我们描写的一系列意象之中所描绘的一系列意象——月、水、山之中。通过这些意象,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种静虚、空灵之境。也正因为这些颇具象征意味的意象,使他的作品意蕴深远,情味深长。这种创作的审美取向,在当前的散文创作中仍将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古往今来,大凡写月者,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抒发羁旅怀乡之情;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睹月思人之意;或“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感叹人生的短促,时光的流逝……而这篇散文抛却此窠臼,另辟蹊径,以孩童的心态、孩童的目光来展示、描绘中秋之月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作品以“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开篇,用“新鲜”“满足”来串起全文:中秋夜盼月之急切——镜中月之惊喜与失望——空中月之神奇与迷人——酒中月之可爱与可怜——水中月之幽静与欢呼——“眼中月”之喜悦与满足,好一个由新鲜到满足的孩童的真切的心理描述。
作品中的“月”也不再是纯的自然的明月,它已经成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正如文中“三妹”所言“月亮是个好”。孩童对它的热切的盼望、寻找、争执的过程也正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不断探寻、追求、领悟的过程。
作品对蕴涵在文章中的哲理的揭示是深邃而不露痕迹的,是借“奶奶”之口自然而然地表述出来的:“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正是在“奶奶”的引导启发下,“我们”才领悟到:“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这一点正是作品不落窠臼,独立潮头之高明所在。
《月迹》赏析
《月迹》是贾平凹散文的代表作。最初发表在《散文》1980年第11期,后编入散文集《月迹》。
文中的月亮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作者含蓄地告诉人们:对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想方设法地努力追求,才能得到它。作品通过山村儿童追寻月迹的行踪,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中秋夜月的淡雅图画,显示出明月的神秘而又慷慨的性格。散文从“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起笔,接着细致地写了孩子们的“盼月”和“赏月”的情景。作者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娇美,也写出了孩子们对月亮的热爱及他们天真好奇的性格,为后面的“寻月”设下了铺垫。他们追逐月亮的踪迹,追到了院里,发生了谁拥有月亮的争执,描写了孩子们想要得到它的急切心情,从而将散文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随着奶奶出来倒酒、喝酒,证明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接着是他们又在院内、院外、河船、河的上湾、下湾,以及同伴眼睛里,全都发现了月亮,于是恍然大悟:“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里表现出孩子们为了得到月亮而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并且使主题再一次得到深化。最后他们的好奇心和爱美的心理都得到满足,便甜甜地睡去。
《月迹》构思新颖、独具特色。历代有许多文人用月亮象征圣洁、光明、美好的事物。但是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情追求的思想感情,浓缩到对月迹的追逐之中,则是独具一格的构思;作者用追寻月迹作为行文的线索,既能表现自己的立意,又使《月迹》具有一种清新优美、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
《月迹》的语言清新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作者把热烈的感情倾注在画面描绘和简洁的人物对话中。不论是“放了竹窗帘儿”的中堂,还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都是作者用清新明丽的语言谱写出来的“月光曲”。将作者对美好事物追逐的感情,和谐地融汇于景物描写之中。作者还成功地运用了拟人、想象等手法,增强了散文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文中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月的踪迹:“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作者想象那“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对童心的描写更是既传神又逼真。正如孙犁评价的那样“在他的笔下,客观与主观,都是非常自然的,非常平易近人的,而其声响却是动听的,不同凡响的。”
主题
文章通过孩子们在院子里,小河边寻找月亮的活动,赞美了孩子们追求美好生活理想的纯真无暇的感情。
阅读试题及答案
1、细读选段,谈谈你对下面几句话的理解。
(1)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2)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2、文章结尾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反映了孩子们什么样的心理?文章抒发了一种什么感情?
3、请问作者描写月亮是从什么角度结合什么事物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1)“生活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2)有了属于自己的希望,也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和世界,因为希望是我们奋斗过程中的凭据和证明。
2、寻找月亮,其实也是在寻找梦想和希望。找到了月亮,也就有了希望,心里便踏实了,满足了。文章抒发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幸福的渴望追求。
3、作者描写了酒杯里的月亮、天上的月亮、眼睛里的月亮、沙滩上的月亮,美丽的月亮无处不在,成了幸福与希望、美好与安宁的象征。这样描写语言表达流畅,层次分明,而且充满诗情画意。
《月迹》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失败的“五环节”发展性阅读课,让同行们见笑了。上完课,静下心,觉得真有必要对这堂课作一个深刻的自我反省。对这次赛课,态度不端正,未曾引起重视,觉得敷衍过去就算了。就这一点就足以对我这次赛课判刑了。作为班主任,我还常常教育我的学生,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端正态度,态度是第一位的。然而这次,我自己却犯下这个严重的错误。实属不该啊!
首先,对文本没有进行深入地研读,以致教学目标的设定产生偏差。正如王洲老师说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我们教师不应设置太多,一节课只需要设置一个学习目标。对这一观点,我非常赞同,平时的教学中我都严格把握。然而这篇《月迹》,我却没有对文本深入挖掘,设置了两个学习目标。并且第一个目标“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现在想想才发现这对初二学生来讲显得太大,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的运笔如风、不拘成法,尤贵清淡自然,平易近人。“神聚”是指中心明确,紧凑集中。这对我们的学生来讲可能难度就增大了,自然也就难以真正地理解。而且就这篇《月迹》来说,将此定为目标的确是偏离了文章的重心。
其次,“探究展示案”中问题2(勾画出文中体现月亮好的句子,并思考:这些句子说明月亮代表着什么?流露出孩子们什么样的情感?给我们的启示是?)的设置欠妥。这一问题是根据学习目标二设定的,也就是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解答,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作者流露的情感,以及对当代中学生的启示。现在想想才发现,要达到这一目的,应该紧紧抓住文章的重心,即孩子们“寻月”这个线索,怎么寻,在谁的引导下寻,在哪里寻到的,为什么要去寻,以及在寻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然后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并指导学生学习从文章中寻找勾画关键词句,相信通过集合小组各成员的智慧,教学效果肯定是明显的,而且还能实现合作探究,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引导者的身份。
最后,经过仔细地斟酌、思量以及我对课文的反复研读,感觉到这篇文章实属一篇美文,而这种美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美呢?结合自己这次教学的失败和对课文的反思,认识到美文就应该美读。而今天这堂课,我却完完全全地抛开了“读”,没有让学生在“美读”中去理解、领会、感受文章流露的情感和它内在的“美”。这也违背了我们语文课需要大声、有感情地朗诵这一学科特征。就《月迹》来说,倘若我能将“读”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即“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看月”、“水中赏月”、“沙滩议月”这五部分中的任意两个环节,我相信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必定是水到渠成、心领神会。
此次教学虽然不理想,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从中汲取到了更多的教学经验,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缺陷,别人都说,认清自己的弱点很难,我现在看到了,真的很好。我也会努力地面对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纠正以往,踏踏实实地对待教学、搞好“五环节发展性阅读课题”,让自己在语文教学上得到真正地锻炼和提升。
《月迹》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月迹》这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告诉我的感受就是要寻找美。
一个中秋,兄弟姐妹几个,缠着奶奶讲故事,一个接一个。突然,奶奶说:“月亮来了。”于是他们几个,从这里到那里,找到了月亮。月亮是每个人的,月亮在第个人的心里面。月亮是奇妙的,只要用心去留意,它就会出现的,这是一定的,因为月亮是大家的,但要寻找自己的月亮。
文中的小朋友们都能从别人的眼晴中看到月亮,可现在我从有些人的眼中只能看到压力,若楚与伤心,唉,现在的社会与课文中是多么不符的呀!
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寻找美的眼睛。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美,生活中处处都是美。同学们,让我们用美好的心态去迎接美好的明天吧!
【月迹课文内容】相关文章:
月迹的阅读答案12-07
贾平凹《月迹》赏析03-25
月迹课文的主要内容11-30
贾平凹《月迹》全文09-25
贾平凹《月迹》原文及赏析03-25
贾平凹作品:《月迹》鉴赏04-02
贾平凹《月迹》原文阅读09-30
贾平凹月迹阅读答案08-04
掌声的课文内容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