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素材
师:同学们,提到这篇《湖心亭看雪》会觉得很亲切,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西湖边上,那一池碧绿的湖水给了文人墨客足够的灵感,他们写尽了西湖的春夏秋冬,写尽了西湖的风花雪月。今天我们看一下张岱笔下的湖心亭又是怎样一种与众不同的景致呢?先请同学念一下这篇 课文。
一女生朗读课文。
师:在这儿呢一起看一下,“余桡一小舟”的“桡”是什么意思?
生齐:撑船。
师:对,是撑船的意思。还有“拥毳衣炉火”的“毳”是三个毛字,它的本义是鸟兽的细毛,在这里毳衣什么意思?
生齐: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师:对,指用毛皮制成的衣服。还有“雾凇沆砀”,沆砀什么意思?
生齐:白气弥漫的样子。
师:白气弥漫的样子。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没弄明白?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等候。
师:既然大家没有问题,那老师要提问题了。首先是一词多义的词。“是日更定矣”的“更”是什么意思?
生:是初更以后,
初更的意思,初更以后,更是计时的方法,初更是晚上八点左右。同一个字,后面还有一个句子“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更”,更是什么意思?
生:还。
师:对,还的意思
师:这里还有一个句子。“上下一白”,“一”什么意思?
生:“全”的意思。
师:哎,“全”的意思,“一童子烧酒炉正沸”的“一”什么意思?
生:一个。
师:哎,有一个,对了。看这个句子,“是日更定”,“是”怎么解释?对,这的意思。“强饮三大白而别”,什么叫强饮?
生:勉强。
师:有的同学说勉强,有没有更好的解释。对,痛快的意思,在这里“强”表示痛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个“客”是什么意思?对,客居,名词作动词。弄清楚这些意思后,我们一起把文章读一遍。
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找到描写雪景的句子是哪一句?
生:
师:是“ ”吗?不是很准确。另外同学再找找,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你说。
生:“雾凇沆砀……两三粒而已。”
师:好的,请坐。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这两句写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我觉得西湖的水很美,美在哪里?追问:美在哪里?
师:美在很平静,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以你的笔力,这样可看出什么?觉得这样一番景色,可以看出什么?
声:上下一白,山水融为一体了。
师:你从哪儿看出融为一体了?
生: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非常好。天与云与山与水,你为什么认为“上下一白”看出了融为一体了呢?
生:上下一白,看起来什么都是白色的。
师:非常好。什么都是白色的。那你认为这个句子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感觉。请你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生读。
师:如果要读出来,应该哪个字读重音?“一”,白字应该读重一点还是轻一点?
那你看,融为一体,给年感受是什么?
生:安静。师,从哪一个可以看出?“惟”
生:描写的痕迹经的感觉,没有人,一片白,冰花很美。很静。
师后面的句子,你说给你很寂静的感觉,你从哪儿感觉到的?
生:影子。
师:奥,影子。湖上有影子,这影子是怎样的呢?
生:也不是
师:我们来看“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如果老师换成“惟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觉得这样老师换,怎么样?
生:痕、点、芥、粒非常小。
师:为什么写得这样渺小?如果这样的渺小跟人生联系起来看的话,就怎么样?
生:人在大自然面前非常渺小。
师:对,在大自然面前人都这么渺小,同学把这个句子读一下,
生读。
师:读的时候你觉得“痕”“点”“芥”“粒”应该读得轻一点还是——
生:轻一点。
师:对,轻一点。(范读该句)
师:刚才也提到了这样的景物与前面的苍茫豁达的雪景。 我们再看“天与云与山与水”这个“与”是不是多余的?如果把“与”这个字去掉有什么效果呢?“天云山水,上下一白”,为什么这里要有个与,
生:它描写的是浓浓的静静的景象,读起来,大家会觉得这些是一体的,而不是个体。
师:非常好,会觉得是一体的,而不是个体。这两个句子,前一句描写的是苍茫阔大的景象,后句描写的是寂静清淡的景色。请一起读一遍。
齐读。
师:“而已”这个词的意思是——
生:罢了。
师:对,罢了,读的时候应该轻一点。范读“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种朴素的不加修饰的景物描写的手法叫什么?
生:白描。
师:对,白描。我们来看一下,这幅画的用什么手法?(出示书上插图)对,白描。白描原来是国画的一种技巧,它指的是,后来用到描写手法上,就是指这种朴素的不加修饰的手法,就称之为白描。我们来看一下当代著名的作家黄裳对这两句白描的解释。“描写西湖雪景的人也可谓多矣,”可是用精炼至极的笔墨如此凸现的勾勒出山水的情韵。于是张岱用寥寥的几笔白描的手法写出了西湖天阔苍山白水,在短文中的世界中,人被微缩到了极限,人变得很渺小,那我们看到这幅景色的时候,当然也能够体会到作者这种深沉的感慨,那就是“人生如沧海一粟而已。”那你看到西湖这样的雪景吗?
谁看到过?谁去过?
指名一男生说。你去西湖看雪景,有什么感受?
生:全都是白的。
师:你跟谁去看的?
生:自己。
师:觉得怎么样?
生:美。
师:你看到的跟张岱看到的一样吗?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生:看到的雪白,天空迷蒙。
师:看到的人多吗?
生:人多。
师:这位同学说人多,老师也去看过雪景,感觉差不多,人多,可以说“小舟数百,舟中人成千,然后岸上人是无数。”这不是奇怪的事,张岱看西湖也绝不与别人相同,湖心亭是许多人都去玩过的。可是有多少人看到过张岱这里所描写的景色呢?为什么张岱看到的景色和别人看到的景色不一样呢?
生:我觉得当时张岱的心境跟我们现在的心境是不同的。他那时候看雪景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愁绪。
师:好的,她认为心境不一样看到的不一样。另外还有哪个同学来讲?
生:我觉得他去的时候没有很多人。
师:为什么他去的时候没有很多人?
生:去的时候是是日更定。
师:是日更定是什么时候?应该是比较晚了。我们来看一下张岱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去的西湖。我们请同学来读一下这写去西湖的一段。
齐读“崇祯五年十二月——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张岱是在什么时候去湖心亭看雪的?
生:晚上八点。
师:还有呢?对,大雪三日。还有呢?对,湖中人鸟声俱绝。湖中人鸟声俱绝用个成语来形容是什么时候?非常好,万籁俱寂的时候。而且这时候是和什么人看的?
生:自己看的。
师:对,独往湖心亭看雪,所以可能在这样的原因下,看到的雪景与众不同。因为在这样的时候下赏景的人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遇到两个金陵人,金陵人于是大发感叹。文中那句写的是感叹。
生: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师:这句话带着怎样的心情说呢?
生:惊喜。
师:对,用文中话来说呢是大喜。你觉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同样的。
师:从哪里看出是同样的?
生:强饮。
师:对,强饮三大白而别。请同学来读一下,是否可以读出这种大喜的心情,请一位男生。
生读。
师:有没有读出大喜?没有?为什么没有?应该抓住哪个词?
生:更。
师:应该怎样读?对,读重音。再读一遍。生读。师读该句,从这里可以看出金陵人是怎样的人?
生:豪放之人。
师:“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怎样的此人?能不能模仿金陵人的语气,换一个词来概括。有没有?
生:痴人。
师:另外呢?你觉得还是怎样的人?
生:痛快之人。
师:还有呢?
生:随性之人。
师:完全可以嘛。非常好。你说。
生:雅致之人。
师:很好。
生:豪放之人,雅兴之人,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是不是张岱是这样的一些人?的确,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之际,是日更定时候独往湖心亭看雪,应该是一个痴人。但是不是仅仅如此呢?我们来看一下介绍。用自己的话说呢,曾经是繁华绮丽的生活,而现在呢是国破家亡,无所归倚,他的文章便是“追忆往昔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用周作人的话说,便是“ ”,山水,
讲到这里这里我们再来看张岱眼中的西湖跟别人眼中的不同,为什么在张岱的笔下西湖不尽苍茫,而在他的笔下人物不尽渺小?在继续思考,我们把第一段读一下。
齐读。
师:有没有看到这里有一个词是和张岱有关联的?
生:崇祯。
师:对,是崇祯。当时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到清朝了,清朝的时候纪年法有好几种,他为什么还用明朝的年号来纪年呢?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对自己故国的思念。
师:对,对自己故国的思念。再来看为什么张岱眼中的景色与别人眼中的景色不一样呢?
生:我觉得他国破家亡,他在怀念,感觉特别沧桑,觉得渺小。
生;人们是观赏景色是欣赏美景的高兴,而张岱是排遣心中的愁绪,心境不同。
师:对,心境不同,所看到的景色也不同。还有哪个同学要说?
生:
师: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是个痴人,他为什么独往湖心亭看雪,因为他心中有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所以他通过看雪来排遣心中的伤痛,所以当想到曾经繁华转眼成空,所以在他眼中分外苍茫,当他面对这雪景感慨万千的时候,还有两个金陵人面对这一份雪景,我想问一下两个金陵人看到了张岱所看到的景色吗?我来念一下。(第二节)
可以小组讨论。
交流。
生:张岱心中的情感,那两个金陵人不知道他心中的感情。
生:没看到。很高兴。
生:非常喜欢西湖,客居在此。没看到。
生:也认为没看到,金陵人跟我们一样。
师:不管哪一种,都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万水千山总是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带着这份理解,再听一遍录音。
听配乐朗读录音。
师:当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时,我们不知道张岱在想些什么。但我们要感谢张岱,正是因为他的满腔痴情,让我们在熟悉的地方看到了别样的风情。也许当我们再去西湖看雪景的时候,心头会浮起那些美丽的句子。普希金说:“我用诗歌为自己造起一座非人工的碑。”我想张岱也用这篇《湖心亭看雪》在西湖上为自己造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谢谢大家,下课。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素材】相关文章: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08-26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07-02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10-06
[必备]《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08-28
湖心亭看雪的手抄报素材09-10
《湖心亭看雪》10-18
湖心亭看雪赏析09-25
解读湖心亭看雪07-06
湖心亭看雪学案05-02
湖心亭看雪作者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