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精选10篇)
引导语:《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是纪昀,记载的是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下面是有关文章的教学教案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部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遗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河中石兽》记载的是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结合注释,读准字音,积累词语,理解大意。
一、读准字音
圮(pǐ) 募(mù) 棹(zhào)柿(fèi) 湮(yān) 啮(niè) 溯(sù) 欤(yù)
二、在阅读中积累下列词语:
1. 古今异义
并:古义:一起 二石兽并沉焉。 今义:并列
阅:古义:古义:经历 阅十余岁 今义:阅读
是:代词 这 是非木柿 今义:判断词 是
盖:古义:发语词 盖石性坚重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古义:只 但矢其一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
2. 一词多义
岂有为暴涨携之去 离去
去
西蜀之去南海 距离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被
为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成为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 是
为其来也 在
3.词性活用
三、探究结构
第一层:和尚重修庙门难寻石兽;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兽已深埋;
第三层:按老河兵指引找到石兽;
第四层:阐述遇事不能主观之理。
四、探究中心
1.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本文通过寻找倒塌的`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断的道理。
总结固趣:
布置作业
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
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知道分析问题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观臆断。
教学重点
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作家吴德锋在他写的《博物记趣》中有这样的记载:西双版纳有一条河中有两块大石,它们有一半露在水面。十多年前,有一块石头被人炸碎,另一块也随之失踪,大家都不知道这块未炸碎的石头到哪里去了。
提出问题:十多年后,人们会在哪里找到那块失踪了的石头呢?
学生各抒己见。
揭示谜底:十多年后,有人在离原地十多里的上游,发现了那块失踪了的石头,经核对,它确实是本来位于十多里外的下游那一块。它是怎么“游”上来的呢?你们想知道答案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近《河中石兽》,相信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2、解题
河中石兽:河中:表示地点;石兽:像石狮子之类的物体。
3、作者简介
二、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1、学生自读文章,勾画出自己不会读或没把握读准的字,
老师引导学生正音
读准下列生字的读音。
圮(pǐ)募(mù)棹(zhào)柿(fèi)
湮(yān)啮(niè)溯(sù)欤(yù)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同时注意句子停顿及老师的语调语气。
3、学生再读,赛读
4、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小组合作完成,圈出有疑问的地方。教师巡视指导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所得和困惑之处
5、师生解疑
三、阅读故事、明白道理
1、 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得出了怎样的道理(原文)。
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在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故事。
道理:
2在这个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这些人分别在什么地方找石兽。他们各自的依据是什么?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面的表格——寻找石兽的方法
教师演示。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3、问题探究:为什么“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
学生讨论
师生共同归纳探究结果:僧人只考虑了河流,忽略了石兽和沙的性质,讲师考虑了石兽的性质和沙的性质,却忽略了河流的作用,老河兵考虑了石兽的性质,沙的性质,河流的性质。所以最终老河兵的方案是正确的,找到了石兽。
师:好,现在回到我们上课前的那个问题,西双版纳那条河中的大石会在上游发现,你知道其中的原因了吗?
原来炸另一块石头时,这块石头的基础也被震坏,它丧失了屹立不动的根基,正如文中所说的水冲走石边沙的道理,在十多年的时间中,它逐渐地向上游翻滚了十多里路。它向上“游”时经过之处,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沟,令人信服的说明,文中所记,确非虚言。这是现代版的“河中石兽”,这一有趣的自然现象,1980年4月当地的报纸作过详细的报道。这故事不仅教育我们如何思考问题,对从事水中打捞也有实际指导意义的。
4、讨论:如果水中的`石兽是这样(展示图片),那么,它向上游走的几率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如果是一块小石子呢?
学生讨论,口头回答上述问题
师:既然如此,那么作者反问我们,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我们该怎么回答?
生:不可据理臆断。
5、谈启示:
(1)思考文章为何把讲学家当作嘲讽的对象。
(2)学了《河中石兽》,回望自己的学习、生活,我收获(懂得)了( )
学生回答
四:拓展迁移:阅读《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
(1)其苗之不长而揠
(2)之者,芒芒然
(3)归,谓其人
(4)曰:“今日病
(5)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
(6)矣。
注释:
1、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2、揠:拔
3、芒芒然:露出疲惫但十分满足的样子
4、人:这里是指家人
5、病:劳累,困苦6、槁(gǎo):草木干枯,枯萎
附译文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符合事物的本身规律。
总结:
宋代的大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凭老经验,凭习惯来推理事物,而造成判断失误的例子也不少,所以,让我们记住《河中石兽》简练之笔墨,让我们记住纪昀教我们的行事之理,不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根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析,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样,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积累有关勇于实践的名言
3、课下阅读《阅微草堂笔记》
六、板书设计:
河中石兽
纪昀
僧人根据常情,考虑不周
讲学家空谈理论,主观臆断→实践出真知
老河兵经验丰富,考虑全面
借事说理
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扫清文中的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2、积累文言实词,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重点知识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说明
一、作者引入新课
1、讲一小故事:
1、倾听有关纪晓岚的故事由作者纪晓岚这位大有关纪晓岚的儿时的趣事
2、讲一讲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才子的小故事引入,说明这一“满清第一大学士” “风流才子”--纪晓岚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其才 (自由发言,分散回答)、 趣,从而也掌握一华了。
3、参照注释,知道有关些必要的文学常识。
4、组织学生讲一讲 《阅微草堂笔记》的文学常识
5、引出《阅微草堂笔记》 共24卷,记述狐鬼神怪和见闻琐事。
二、朗读,感知课文
1、 范读、领读课文 、跟读,反复朗读课文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点拨:字词的`读音 掌握字的读音:圮 棹 曳 湮 中最重要的手段,
2、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3、发言: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后学生在自行朗读,复述课文中所讲故事。 课文讲述了寻找两座掉入水中的 由情入理,能够在石兽的故事。 读清读顺的基础上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说明
三、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1、引领、点拨学生扫清课文的 先自己参照书下注释,边读边对照注 以这种小组合作的字词理解障碍。 释翻译,遇到问题及时做标记。 形式,来解决疑难
2、组织学生分组合作 后分小组讨论: 问题,降低难度,试翻译课文,弄懂大意。 把自己的疑难问题拿到小组内来 进而培养学生这种讨论解决。 阅读浅近的文言文
关键词: 的能力。
古今异义词:干 阅 已
①圮:坍塌 ②曳:牵引
③湮:埋没……
3、课堂交流,资源共享。 再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交流自己的 想法。
四、积累文言字词
以考试的形式,积累文言 有问有答的: 在课堂有剩余时间字词的解释 掌握: 的情况下,增置此选派一学生为主考官 啮:咬,这里指沙子被水的反作用力 环节,使学生对课提出问题,同学回答 冲刷。 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强化训练。
课后作业:
A、B级学生继续认真阅读课文,写一篇小短文,说明能够在上游找到石兽的道理。
C级学生抄写并翻译课文。
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学习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含义,懂得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理解“实践出真知”的含义,懂得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难点:学习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知识链接】
1、作者: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人。清代文学家,乾隆十九年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戌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亲自撰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题目是编者加的。《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至嘉庆三年由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以笔记形式编写成。在内容上,主要搜集当时流传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乡野怪谈,或亲耳听闻的奇闻轶事;在空间地域上,范围遍及全中国,北至乌鲁木齐、伊宁,南至滇、黔等地。
3、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的特点就是兼有“笔记”和“小说”的特征。“笔记”使其在记叙上获得了一种散文化的记叙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作者可以叙述,也可以表达别人及自己的思考以及观点;而“小说”则是一种带有故事性的叙述和创作,由于“笔记”本身获得的自由空间,可以使“小说”创作与散文化的“笔记”叙述相互交叉,优势十分明显。
【自主预习】
给下列字词注音。
河干( ) 门圮( ) 船棹( ) 曳 ( ) 湮没( )
啮沙( ) 坎穴( ) 溯流( ) 臆断( )
【朗读课文,翻译】
1、翻译全文。
2、完成《学辅》P86 第2、3、4题
3、理解重点词。《学辅》P86第5题。
4、 重点理解的句子:
(1)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 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试概括各层大意。
【再读课文,文本探究 】
3.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试归纳总结。
经 过
人 物
寻找地点
原 因
结 果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4、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5、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为什么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这说明了什么?(《学辅》第12题)
6、结合全文,分析寺僧、讲学家、老河兵的性格特征。
7、“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把握文章主旨】
8、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学辅》第11题 )
【写作鉴赏】
1.层层铺垫。
2.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3.细节描写增加了文采和可读性。
【小结】
【随堂测试 】
1、 课后第五题
2、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 )
A、尔辈不能究物理; 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 )
A、水不能冲石; B、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
C、求之下流,固颠; D、石必倒掷坎穴中。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4、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古义和今义相同的是( )
A.但知其一
B.是非木柿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5、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山门圮于河(倒塌)
B.棹数小舟(划船)
C、不亦颠乎(颠倒,即本末倒置)
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
6、你还知道哪些“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事例?
7、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3)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
2、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诵读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掌握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从前,有一条河边有座寺庙。一天,庙前两座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几年后,寺庙里的和尚到哪里能找到这两座石兽呢?(同学们如果预习了文章,就知道是上游)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新知探究
1、作者简介: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2、朗读课文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两遍,做到朗读无障碍。
(2)再次朗读,读出句中停顿。
(3)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疑难词语,尝试在理解疑难词语的基础上翻译文章。
(4)将不能解决的词或句标注出来,小组合作探究。
三、交流展示
请学生翻译课文。
四、综合运用
1、通假字
曳铁钯“钯”同“耙”,平整土地的农具
2、古今异义
(1)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一起、今义:并列
(2)阅十余岁。
古义:经历、今义:阅读
(3)是非木柿。
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4)盖石性坚重。
古义:发语词,因为、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5)但知其一。
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却
(6)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种学科
(7)河干
古义:岸,水边、今义:水分不足,干燥
3、一词多义
去:岂有为暴涨携之去、离开
相去甚远已、距离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介词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成为,动词
众服为确论、认为,动词
如:如是再啮、像
如其言、按照
之:
闻之笑曰、代词,代顺流而下寻找石兽这件事。
沿河求之、代词,代石兽。
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求之地中”这种观点。
当求之于上流、代词,代石头。
其反激之力结构、助词,的。
至石之半结构、助词,的。
求之下流、代词,代石兽。
求之地中、代词,代石兽。
然则天下之事结构、助词,的。
4、词类活用
棹:名词用作动词、船桨,划(船)
暴涨: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五、整合提升
复述故事。
六、检测巩固
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复习导入)
二、新知探究
1、文中讲到了寻找石兽的哪四种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完成思考与练习一)
2、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办法?
三、交流展示
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办法?
庙僧:
第一种: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只考虑到了流水,没有考虑到石兽和泥沙;
讲学家:只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所以他们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
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问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三者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所以他提出了正确的办法,找到了石兽。
四、综合运用
分析寺僧、讲学家、老河兵的代表的三种态度
寺僧:忽而原地打捞忽而顺流而下——代表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讲学家:空谈事理,脱离实际——代表据理臆断的态度
老河兵: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代表实事求是的态度。
五、整合提升
归纳本文的主旨: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作出主观判断,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强调实践出真知,不能主观臆断。
六、检测巩固
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1、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
2、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
3、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河中石兽》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清代学者、文学家,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集,取法六朝笔记小说而又有所发展变化。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的“万里长城”,对保存中国文化有很大贡献。
二、故事背景
纪晓岚作为盛清时期的饱学之士、一代文学宗师、《四库全书》的总编辑,却没有为后人留下一篇有哲学思想内涵的著作。作为为满清皇朝服务的汉人,他没有成为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哲学家的条件,特别在动辄用“_”“伺候”汉人知识分子的乾隆朝,纪晓岚的处境就像伺候猫的老鼠,不能有丝毫差错,特别是言论。作为饱学之儒,他又不想把他的深刻思想永远带入坟墓。于是,他最终采取了“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的方式来表达他观察当时社会的思想。故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间,他完成了一部志怪小说式的著作《阅微草堂笔记》。
三、文言文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是非木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2.渐沉渐深耳古义:罢了;今义:听觉器官,耳朵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到某个地方
4.盖石性坚重古义:发语词,放在句首,可译为“因为”;今义: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5.但知其一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
6.求二石兽于水中古义:寻找;今义:请求,要求,追求
(二)一词多义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介词)众服为确论(认为,动词)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成为,动词)
之:闻之笑曰(这件事,代词)当求之于上流(石兽,代词)其反激之力(的,助词)
去: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离开)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临:一寺临河干(靠近)执策而临之(面对)
(三)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名词用作动词,“划(船)”)
(四)特殊句式
省略句
1.以为顺流下矣
点拨:省略主语,和尚们;“以为”后面省略了“石兽”。
2.求之地中
点拨:省略介词“于”。
3.棹数小舟
点拨:省略主语“僧”。
4.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点拨:“寺中”前省略介词“于”。
5.果得于数里外
点拨:“得”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倒装句
1.当求之于上流
点拨:介宾短语“于上流”作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当于上流求之”。
2.果得于数里外
点拨:介宾短语“于数里外”作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果于数里外得”。
3.求二石兽于水中
点拨:“于水中”作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水中求二石兽”。
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点拨:“为”表被动。
(五)名句积累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四、课文翻译
原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注释:
临:靠近。
河干:河岸。干,水边,河岸。
圮(pǐ):倒塌。
焉:于此,在那里。
阅:经过,经历。
棹(zhào):划(船)。
曳(yè):拖。
译文: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在这条河里。经过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后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到了下游。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原文: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注释:
设帐:设馆教书。
尔辈:你们这些人。
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是:这。木杮:削下来的木片。
暴涨:指洪水。暴,突然。
湮:埋没。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译文: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精神失常吗?”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原文: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注释:
河兵:巡河、护河的士兵。
盖:因为。
啮: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坎穴:坑洞。
已:停止。
溯流:逆流。
求:寻找。
如:按照。
译文:一个巡河、护河的老士兵听说了这件事,又嘲笑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洞,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又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精神失常了;在原地深处寻找石兽,不是更精神失常吗?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找到了石兽。
五、问题归纳
1.讲学家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本题可运用人物性格概括法进行分析。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甚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
2.讲学家和老河兵的“笑”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讲学家的“笑”包含了对寺僧的嘲讽与自以为是,表现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理;老河兵的“笑”流露出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
3.为什么按照老河兵的方法最后找到了石兽?
老河兵考虑到流水的影响,也考虑到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充分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所以根据他的判断准确找到了石兽。
4.第4段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记叙中议论作用分析法。议论,结尾通过议论揭示文章主旨,总结全文。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可主观判断。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才是正确的。
5.老河兵的判断看起来不合常理,可为什么是正确的?
寺僧按照常理去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特点,主张到沙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主张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老河兵常年镇守河防,了解水、沙、石的特性,他是把理论知识和多年经验结合起来分析的,所以是正确的。
六、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写寻找沉落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告诉我们许多事情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做出推想,说明了仅有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并能背诵文章。
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
能力目标: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积累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情感目标:学习从实际出发,观察事物对待生活,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品味文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文言文阅读方法,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回顾讲过的两篇文言文,熟悉积累的实词虚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
1、导入新课。
2、解题:河中石兽:河中:表示地点;石兽:像石狮子之类的.物体。
3、学生初读文章,扫清字词障碍。
4、听教师读,注意断句。
5、学生再读,并整体感知文章。
这是一个关于 的故事。(找石兽)
第二阶段:合作探究
1、生再次浏览文章,想想这一个关于找石兽的故事中,有哪些人物。用“谁 找石兽”的形式说说每段的意思。(僧、讲学家、老河兵)
2、请学生一段一段的读,想想这些人都用啥方法在找石兽。用“谁怎么样找石兽”的形式说说。
3、结果谁找到了石兽?为啥别的人没有找到石兽呢?
第三阶段:拓展积累
1、通假字:曳铁钯中的“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
不亦颠乎中的“颠”通“癫”,疯狂。
2、古今异义:一寺临河干中的“干”古义:水边,河岸。今义:与湿相对。
尔辈不能究物理中的“物理”古义:指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门学科。
盖石性坚重中的“盖”古义“发语词。 今义:遮住。
3、重点词句 :一寺临河干:临,靠近。 山门圮于河:坯:倒塌。
阅十余岁:阅:经过,过了。 臆断:主观的判断。
如是再啮:是:这样。 但知其一:但:只。
尔辈:你们。 然则:然而.....那么。
句子:(1)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摇着无数小船,拉着铁钯,找寻了十余里,没有踪迹。
(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冲走呢?
(3)、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而上。
(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地判断吗?
4、收集有关勇于实践的名言:
(1)百闻不如一见。---班固
(2)一个人的经验是要在刻苦中得到的,也只有岁月的磨炼能够使它成熟。 ——莎士比亚0
(3)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4)经验是永久的老师。----歌德
(5)实践是思想的真理。-----车尔尼雪夫斯基
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分清层次,概括大意,找出层次间的关系,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2、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老兵的方法是对的。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作者简介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
二、检查预习字词情况,请学生回答。
1、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临:靠近。河:指黄河。干:岸边。
2、山门:寺庙的大门。圮:倒塌。
3、阅:经过。岁:年。
4、棹:船桨。这里作动词用,划船。曳:牵引。钯:通“耙”,整地的农具。
5、木柿:木片。
6、湮:埋没。
7、颠:颠倒,荒唐。
8、河兵:水手。
9、啮: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坎穴:洞坑。
10、臆断:主观判断。
三、初读课文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朗读课文。
四、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翻译课文。同座位两个同学讨论翻译,或者学生自己翻译以后,和同座位同学交流。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复习生字词。
2、指名请学生翻译课文。(找6名同学)
二、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经过)
2、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居然)
3、尔辈不能究物理。 (事物的道理)
4、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冲击)
三、文言文中的.一些字的含义在成语里还有留存。写出含有下面加粗字(意思保持不变)的成语。
1、尔辈不能究物理。 (究其根源)
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是可忍,熟不可忍)
3、一老河兵闻之...... (闻所未闻)
四、探究
关于如何寻找石兽,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见识。同学们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寺僧“求二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是因为没有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只考虑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讲学家”......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只考虑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石兽、泥沙、流水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认识事物不能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不能片面地理解,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在生活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
五、布置作业
背诵这篇课文。
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 篇8
【导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并能背诵课文。
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是苏轼游石钟山后的感慨。他在前人李渤经过实地考察却得出错误结论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事情不亲眼看亲耳听,却凭主观想象去判断它的有无,可以吗?今天将要学习的《河中石兽》一文,同样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思考。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圮(pǐ) 募(mù) 棹(zhào) 杮(fèi)
湮(yān)啮(niè)溯(sù)欤(yú)
(2)词义
一寺临河干(靠近) 山门圮于河(倒塌) 阅十余岁(经过,过了)
尔辈不能究物理(事物的规律、道理) 众服为确论(精当确切的言论)
可据理臆断欤(主观地判断) 求石兽于水中(寻找) 如是再啮(这样)
竟不可得(终于,到底) 但知其一(只)
盖石性坚重(表议论的发语词,无实义) 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
以为顺流下矣(认为) 然则天下之事(既然这样,那么)
(3)通假字
曳铁钯(“钯”同“耙”,平整土地用的家具)
不亦颠乎(“颠”同“癫”,疯狂)
(4)古今异义
一寺临河干(古义:水边,河岸;今义:一为与“湿”相对,二为做)
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指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门学科)
盖石性坚重(古义:发语词;今义:遮住或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5)一词多义
之闻之笑曰(代词,代指到下游寻石兽十余里这件事)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代词,代石兽)
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的议论)
其反激之力(助词,相当于“的”)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
众服为确论(动词,认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
如如是再啮(副词,像)
如其言(介词,按照)
学法指导:
词语的作用分析法
词语的作用一般有:
1.精确性作用。指词语在词类选取、概念表达上的准确、恰当(主要指动词、形容词),在表意上的精确、严密(主要指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
2.形象性作用。指词语在写人、叙事、绘景中具有鲜明、具体、生动传神等作用,一般都会采用修辞或者一些动词来体现。
3.情感性作用。指词语表达喜好、热爱、赞美、颂扬或厌恶、贬损、批判、扬弃等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的作用。注意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和双关义。
4.结构性作用。指词语在全篇(或某段)中的地位以及照应、过渡、伏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推动情节发展、总领下文等方面的作用。
(6)重点句子翻译
①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交流点拨】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的)踪迹。
②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交流点拨】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冲走呢?
③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交流点拨】像老河兵所说的那样,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处找到了石兽。
④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交流点拨】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臆断吗?
2.作者名片
纪昀(1724~1805),字晓岚,晚年自号白云,清代学者、文学家,乾隆年间进士,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学识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他主编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对保存中国文化有很大贡献。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朗读节奏。
(2)听范读录音,并提示朗读节奏。
2.疏通文意
(1)译文
沧州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庙门倒塌在了河中,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泥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狂(的做法)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如果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疯狂;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寻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2)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交流点拨】讲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3)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请概括各层大意。
【交流点拨】可分三层:
第一层(1段):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寻找未果。
第二层(2段):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3段):老河兵讲解应当去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
1.故事中几位人物各自提出的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只有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交流点拨】(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他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他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半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所以他的方法是对的。
2.通过寻石兽的故事,比较三类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
【交流点拨】寺僧:毅力坚定而经验不足。
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
老河兵:有实际经验,并能够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对事物做出准确判断。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交流点拨】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外阅读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进一步了解纪昀其人其文。
2.阅读以下小故事,领略纪晓岚的过人智慧。
纪晓岚年仅30多岁的时候,只是个编修。主人家请他为高寿老母亲写贺词,已是特别看得起他。当纪晓岚写完第一句时,四座皆惊。至四句书毕,众人皆呼“高人”!诗云: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个儿子去做贼,偷得蟠桃寿母亲。
3.搜集有关勇于实践的名人名言。
【交流点拨】百闻不如一见。——班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毛泽东
力行而后知之真。——王夫之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萨迪
经验是永久的老师。——歌德
实践是思想的真理。——车尔尼雪夫斯基
板书设计
寺僧——求之下流——无迹
讲学家——求之地中——失败
老河兵——求之上游——成功
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 熟悉并理解这篇短文的内容及其包含的道理。
2. 学习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 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
1. 借助故事阐述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2. 寻找石狮的不同方式及其理由、结果。
3. 对讲学家和老河兵的认识、评价。
预习任务
借助工具书读通课文,画出文中的虚词和自己理解上有意思的实词。
搜集作者生平资料和故事,了解《阅微草堂笔记》。
小资料:纪昀是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24岁便中进士,31岁已成为翰林院大学士。其渊博的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官至礼部尚书。其作品与其渊博的学识一样,涉猎广泛,内容杂博,包括了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方面。在他的作品中,纪昀记录了许多他的亲身经历,详述了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对所叙的一切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
预习检测:
一、填空
1.本文选自 一书,这是 所作的一部 小说,全书主要记述 ,其中也有不少 。
2.本文作者是 朝的 ,字 ,学者,是 的总篡官。
3.用文中的句子写出本文的主旨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 阅十余岁
5. 僧募金重修
6. 棹数小舟
7. 曳铁把
8. 是非木柿
9. 湮于沙上
10. 不亦颠乎
11. 啮沙为坎穴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带点虚词的'用法
于
12.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1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14.……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15.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之
16.……闻之笑曰。
17.沿河求之。
18.一老兵闻之,又笑曰。
19.然则天下之事。
课中实施
(1)比较文中的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狮的位置、理由及结果。
(2)试分析三人寻找石狮的方法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
(3)比较三人各自的性格特征。
提示:寺僧:“阅十余岁”,“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说明寺僧毅力坚定而经验不足。
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
老河兵: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文章中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
拓展延伸
1. 课外阅读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进一步了解纪昀其人其文,思考文章为何把讲学家当作嘲讽的对象。
2. 课外阅读蒲松龄《地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大意。
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的一些常用的句式和实词、虚词的用法。
2.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及揣测人物的语气,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把握课文所阐述的事理。
3.课文通过给我们讲述这么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品味文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及揣测人物的语气,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把握课文所阐述的事理。
【教学方法】
朗读法和讨论法。
导入:上课之前老师先请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将等量的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入冰箱冷冻,哪一杯水先结冰?
师:有人说是冷水,有人说是热水,也有的说是一起,实验证明应该是热水先结冰,那么发现这个现象的是非洲坦桑尼亚的一所中学初三的学生姆佩巴,所以世界上将这种奇特的现象称为姆佩巴效应,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青代大才子纪昀带给我们的一个故事,纪昀,字晓岚,我们又叫他纪晓岚,介绍作者及作品。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所以接下来我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38页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运用手中的工具书和参考课下注解翻译课文。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完了,那么在读的过程中对字音和句子有疑问吗?
生:没有。
师:好,接下来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把你不会的字标注一下。这篇课文我们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下这几个生字(纪灯片展示)。刚才我们读准了字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慢慢的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好,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练了,我们在文中读到了哪些人物呢?
生:寺僧、讲学家、老河兵。
师:他们在争论一个什么话题呢?他们争论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来。
生:在第一自然段。
师:很好,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句的这几个字怎么翻译呢?(这里有一个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并字在甲骨文中怎么写的呢?形似两个人手拉手,所以翻译为一起)。现在谁来翻译第一句谁又来翻译第二句呢?我们一起来翻译第三句。
生:翻译
师:我们来看这个句子(求石兽于水中)=(于水中求石兽)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称为倒装句。寺僧到底还是找不到石兽,最后是按照谁的方法找到石兽呢?
生:老河兵。
师:从文中哪一句话看出来的?
生: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师:请同学们划出来,哪位同学能给我们翻译一下这个句子?
生:果于数里外得之。(果然在几里外寻找到了石兽)
师:很好,在翻译的时候同学们有没有注意有的句子我们要倒过来翻译,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称为倒装句,其中所补的“之”为文中省略的部份,这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应该注意的。同学们老河兵是在哪里找到石兽的?文中哪里告诉我们了?
生: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师:请哪位同学给我们翻译一下。注意:于上流求之(在水的上流去寻找石兽)。同学们这又是一个倒装句,马上还原,会还原吗?这就叫做学以致用,很好。接下来我们想想一般情况下,我们丢东西到河里,一般思维都会到河的下流去寻找,那么老河兵他为什么要到河的上流去寻找呢,他的理由是什么?文中有没有告诉我们。
生: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师:老河兵的这个理由很长,而且理解起来也比较难,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把老河兵的理由大声的翻译一遍,有困难的'地方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也可以举手问老师,开始。现在哪位同学能帮我们翻译一下。这句话同学们清楚了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石兽转动的动画演示过程。(幻灯片展示动画)现在我们已经把文中最难理解的句子解决了,老河兵按照自己的方法找到了石兽(当然这种方法是在沧洲也就是河北地区,河北乃平原地带可用这种方法,那如果在山区急流险滩又不一样了,所以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接下来我们看看还有两个人,首先我们看看寺僧,写寺僧是在文中的哪一个自然段,寺僧又是在哪里找到石曾的?理由是什么?
生:求之下流,以为顺流下矣。
师:寺僧找到石兽了没有呢?
生:寻十余里无迹。
师:那么讲学家呢?讲学家又是在哪里找的,他的理由是什么?请同学们把讲学家的理由划出来。讲学家找石兽的结果怎样?
生:众服为确论,实则找不到。
师:同学们我们把讲学家的理由和老河兵的理由来读一读,认真的看一看这两个理由有没有什么发现?讲学家比起老河兵的理由少了点什么呢?讲学家的理由和老河兵的理由有相似的呀!那为什么老河兵找到了而讲学家没有找到呢?
明确: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他们都注意到了石兽的性质和泥沙的性质。
老河兵常年生活在水边比较有经验,他对这类事物的性质都规律都很了解,所以他找到了而讲学家没有找到。
师:所以我们说老河兵还考虑到了水流的因素,而讲学家只考虑到了石头与沙子的性质。我们来看纪晓岚的很多作品都记录了他很多的亲身经历,详述了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对所叙内容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
幻九:纪晓岚的很多作品都记录了他很多的亲身经历,详述了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对所叙内容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
纪晓岚对这件事也有一个总体的评论,请同学们找出来。
生: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师:接下来我们请男同学来把这个句子朗读一遍。
幻十一:
读书明理
思考明智
实践明知
师: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事呢要注重实践,做人呢要谦虚低调一点。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几句话希望大家象纪昀一样多读书明理,多思考明智,多实践明知。这堂课咱们就上到这,下课,请同学们休息!
【河中石兽的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河中石兽优秀教案11-12
《河中石兽》的教案01-04
河中石兽教案04-11
河中石兽 教案03-26
《河中石兽》教案11-10
河中石兽教案11-06
《河中石兽》01-31
河中石兽教案课03-22
河中石兽获奖教案03-24
河中石兽复习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