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韩愈

时间:2020-10-10 12:02:25 韩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析韩愈

  引导语:韩愈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总结韩愈的一生,是刻苦学习,忧国忧民,自强不息,勤奋著述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风范,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第一,韩愈求学,刻苦自励,奋发进取。

  用他自己的话说,是“鸡鸣而起,孜孜研读”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自五经之外百氏之书,未有闻而不求,得而不观者”这种刻苦自励,奋发进取的求学精神,至今仍是我们对青少年进行励志教育的好典型。

  第二,韩愈当官,遵守官德,一心为民。

  他关注国家安危,关心民生疾苦,凡有机会反应问题的,不管上级意图如何,都敢讲真话不讲假话,敢报实情不弄虚作假。他被贬阳山县令和潮州刺史,都是因为他敢讲真话,敢报实情,忤逆圣意,得罪权贵而招致的。韩愈虽身处逆境,仍以济世利民为己任,扎扎实实地为百姓兴利除弊,做实事,谋实惠。一般说来,被贬官员如同罪人,不会积极参政,韩愈却不然,到潮州后,大刀阔斧连续为百姓做了四件好事。一是驱除鳄鱼。潮州有一条江名为鳄溪,因为江里有很多鳄鱼,经常吃过江百姓。韩愈为百姓驱除了鳄鱼。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的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下令奴婢可用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

  因为潮州为当时的偏远之地,多数人没有文化,对兴办学校缺乏认识,都不愿投资教育,为此,韩愈自己掏钱,也坚持办学。在韩愈没来潮州之前,潮州只有三个人考中了进士3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考中进士的就达172名。韩愈任潮州刺史八个月,驱逐鳄鱼、为民除害;兴修水利,排涝灌溉;请教师,办乡校。使潮州民众得到礼仪教化,成为礼仪之邦。其政声官品给潮州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建起“韩公祠”,将祠前的鄂溪水改名为“韩江”,祠后的山称做“韩山”,以表达对韩愈的崇敬和纪念。韩愈在潮州有“治潮八月,享誉千载”之名。为官者,官德如何,老百姓的眼是镜、心是秤、口是碑,韩山、韩江、韩公祠,就是最好的鉴证。韩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英勇果敢,不怕牺牲。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冬,河北正定军队发生动乱,战火即将蔓延,朝廷派兵部侍郎韩愈到正定去劝降。韩愈出发后,朝廷上下官员都认为韩愈有被叛军杀害的危险。皇帝也后悔不该让韩愈前去冒险,急忙下圣旨,命令韩愈可以相机行事。当时韩愈已经55岁,并且体弱多病。韩愈接到圣旨后却说,皇上让我相机行事,是对我的关爱,而作为臣子,慷慨赴死,是我应尽的义务。于是策马扬鞭,单枪匹马直入敌营,对叛匪极力劝说,晓以大义,他们接受了朝廷诏安,使河北百姓免除了一场战火灾难。后人因此评价韩愈,说他“勇夺三军之帅”。可见韩愈在危急关头,有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品格。

  第三,韩愈待友,交而有信,情真意切。

  他恪守朋友交而有信的准则,注重友情,终人之托。韩愈与孟郊、贾岛、张籍、张彻、李翱等人友谊深厚,自不必说。韩愈与柳宗元政见不同,然而不妨碍他们成为好朋友。后来柳宗元临终时还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韩愈。韩愈为柳宗元写了《柳子厚墓志铭》《祭柳子厚文》和《柳州罗池庙碑》三篇文章,对柳宗元作出了全面贴切的评价。

  第四,韩愈任教,好贤乐善,识才举能。

  他推心置腹地谆谆告诫学生该如何刻苦努力修养自己。他为学生讲课,生动风趣,旁征博引,表现极强的亲和力与感染力。这种为师之道,值得今天广大教师学习。

  第五,韩愈著述,言简意赅,主题鲜明。

  其造诣之深,影响之大,是文坛公认的。他非常重视文章要有充实的内容,非常重视作家的内在精神力量对文学作品成败的影响。比如他的杰出古文作品《原道》一文,文章驳斥佛老,肯定儒学,论点鲜明,论据丰富,旁征博引。写作方法巧妙,有破有立,是唐代时期不可多得的古文作品。其理论影响非常巨大。

  《昌黎先生集》收录其撰写的各类文章共有716篇,韩愈在文章中还写出了许多治学、人生名言和诗歌名句,脍炙人口,成为后人永恒的精神追求。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觉漫天作雪飞”“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等等。

  韩愈虽然没有在昌黎工作和生活过,但作为韩愈的故里,昌黎人民世世代代尊崇韩愈,爱戴韩愈。很早就建祠堂,供奉韩愈。明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记载,“韩文公祠,在昌黎县治北二百步,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县丞李成良因旧址重建。”说明韩文公祠是明朝的开国六年在旧址上重新修建的。以此推算,至少说明韩文公祠从元末就坐落在昌黎,至今已历经640多年。位于昌黎五峰山的韩文公祠则建于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

  当年山石道范志完由卢龙途经昌黎县城瞻拜韩文公祠后,登临碣石山,当游历到五峰山一带时,见“峰峦屏列,瑞气环缭”,赞叹说,太神奇了,这是天然而成的文笔峰啊,昌黎的文气都聚集到了这里,应该建一座韩文公祠使其灵气永固。于是,在范志完主持下,在五峰山平斗峰前圆通寺旁又建成一座韩文公祠,当时所建的五峰山韩文公祠,有正殿六间,另有斋室厨房以及品墙、碑楼等,蔚为壮观。五峰山的韩文公祠建成后,来五峰山拜谒文公的文人雅士络绎不绝,留下了大量颂扬韩文公的诗词歌赋和石刻。

  极大地丰富了韩愈文化的内涵。此外,明弘治十四年、万历二十七年的《永平府志》,还将韩愈收录到《人物志》;清康熙十四年的《昌黎县志》,将韩愈收录到《乡评》里;在清乾隆元年的`《盐山韩氏家谱》中明确记载,盐山韩氏是韩愈的后代,于明永乐二年有滦州昌黎迁徙而来。清光绪二十三年《昌黎县韩氏家谱》中记载,昌黎韩氏是韩愈的十一世祖先韩寻由颍川迁徙而来;而且在明天顺五年的《大明一统志·永平府》、明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卷之六《冢墓》、清康熙十四年《昌黎县志》卷之八《杂述·丘墓》中都明确记载,韩氏祖坟,在昌黎县西五里,是唐韩愈高祖以上的葬地。昌黎县文保所还保留韩愈的手书“鸢飞鱼跃”匾额。以上都是我县客观存在的韩愈文化现象,是韩愈文化的组成部分。

  韩愈祖籍是不是今昌黎县,这个问题仅仅是韩愈文化研究中的一个方面,我们研究的重点应该是韩愈文化对昌黎产生的影响。韩愈的好学上进、刚正不阿、敬业爱民、诲人不倦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昌黎人,使我们昌黎很早就重视教育,崇尚文化,人物辈出。据史料记载,仅明清时期,昌黎县就有57人考中进士,378人考中举人,人数居周边县之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全国有名的文化先进县,昌黎更是人才辈出,如国家865计划首席科学家,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王大中。曾参加过WTO谈判的原国家外经贸部长的石广生、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刘金国等。他们不仅是昌黎县的骄傲,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骄傲。

  今天我们研究韩愈文化,弘扬韩愈精神,是为了更好地继承韩愈文化遗产,使韩愈文化深深植入每一个昌黎人的血脉,使其成为实现昌黎腾飞的文化支撑,成为追寻中国梦、昌黎梦的永恒动力。希望全县有识之士踊跃研究和挖掘韩愈文化。在韩愈文化的感召下,带着梦想、责任、感情和追求,忘我工作,为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新昌黎而努力奋斗!

【浅析韩愈】相关文章:

浅析韩愈和柳宗元的关系11-07

韩愈座右铭10-15

韩愈名句11-20

解读韩愈11-19

师说韩愈11-08

读韩愈了解关于韩愈的文章11-19

《韩愈短文》教案06-09

师说韩愈赏析10-28

韩愈经典名句12-28

《苦寒》韩愈诗词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