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案例

时间:2024-09-04 04:53:59 观沧海 我要投稿

《观沧海》案例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人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体会诗人的感情;

  3.了解诗中几个作为文言知识的字词句;

  4.会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学习和理解借景抒情或写景抒情的写法,(教学目标2)

  教学难点:

  景物描写中如何蕴涵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理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感受----体会品味----理解领悟----背诵积累

  教学构思: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的思想,“三分诗七分读”本首诗安排一课时,以“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整个教学过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以“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为线索,针对七年级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能力差等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营造诗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通过本诗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借景抒情的手法,初步了解诗人广阔胸襟和豪迈气慨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在我国的历史人物中有一位文武全才的英雄,他不但征兵代队成为中原霸主,而且还创作出许许多多的千古传诵的诗词,这个人就是曹操,鲁迅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他这个人不但是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位优秀的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作品《观沧海》

  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历史上,这是第一首山水诗。大海是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但作者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情。

  二、视频感观,学生初识曹操

  播放视频《曹操煮酒论英雄》片段,以曹操对“英雄”的看法导入课文。学生观看视频,然后齐读曹操的“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从中了解曹操的雄心壮志。

  三、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结合课下注释①)

  《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悠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石山。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时代背景的介绍,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蕴含的主旨和诗人远大的抱负,营造读诗的氛围)

  四、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整体感知文本

  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以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感受语言,触发语感)

  五、全班齐读

  正音,扫除阅读障碍

  六、范读

  (录音带鲍国安朗诵《观沧海》或教师范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七、学生模仿读

  请同学们模仿录音带或老师将这首诗至少再读2遍。(要求:能初步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八、全班齐读

  (指导学生把握全诗的节奏及语调、情感,然后齐读课文。)

  九、自主鉴赏

  (1)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词语和诗句,并点评。

  (2)和同座交流自己的欣赏和点评

  十、师生共同赏

  学生自主鉴赏的词语和诗句,要求能大声、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最好能加以点评,老师引导。

  十一、学生理解诗歌的主旨,领悟其中的情怀

  1、诵读《观沧海》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宽大胸襟的?

  学生分组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何种情怀?

  2、师生答问中分诗的意境与情怀。

  主要明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诗的开头二句“东临石,以观沧海”。沧海,即大海,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向东登上石山,以便来把沧海观。”这两句点出了诗人观望沧海的地点--石山,其中的“临”、“观”二字,传达出了诗人跃马扬鞭,高远瞩的昂扬气。此时的曹操所向披,得胜而归,踌躇满志,意气昂扬,雄心勃勃,气吞山河,一副 “得志才子”的形象(远非后来赤壁败战,失魂落魄的曹丞相所能比)

  以下六句实写观海之所见,此时的曹操看到的一切景象都如同他此刻的心情一样美好。“水何,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何:何其,多么。:水波荡漾的样子。竦峙:高高耸立。竦,同“耸”,高。峙:立。萧瑟:秋风吹动草木的声音。洪:大。意思是“海水荡漾多么辽阔,山岛耸立于水的中间。树木葱葱遍地生,百草密又茂盛。阵阵秋风瑟瑟响,激起大海滔天浪。”沧海之景,在曹操看来,是多么的辽阔、壮丽啊!

  “水何,山岛竦峙。”写的是俯沧海的全景;“树木”、“百草”二句写的是静景,是近看所见之景,是特写;“秋风”、“洪波”二句写的是动景,是远观所见之景,描写先总后分,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有力地刻画了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伏笔。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星汉:指银河。这四句的意思是“匆匆远行的日月,就好像出自大海之中,灿烂无比的满天星,就好像出自大海间。”这四句是虚写,写的是诗人看到海水汹涌浩荡所想像出的景象。

  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qing,思想又很含蓄。

  (结合课下注释,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放手让学生探讨、争辩、归纳、体会、品味,最好能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出结论,达到共识。)

  十二、学生再次大声朗读

  [通过朗读,体会到作者的壮志豪情与景物描写的融合(景 + 想象与夸张 + 具体形象--→壮志豪情)。]

  十三、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这首诗写景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尽大海浩、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决心消灭所有残敌,誓统中国的壮志豪情。

  全诗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诗词人把自己远大海时涌上心头的那种豪情壮志寄寓在景物的描写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本诗词很好的体现了写景诗的这一特点,堪称写景诗的上品,也应是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写景和我们作文写景状物的典范,很值得大家细品、学习和借鉴。

  十四、指导学生背诵

  背诵此诗,可按照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的赏思路进行背诵。(明确作者思路后各自大声朗读背诵,看谁背得最快,分男女同学比赛。)

  (如果有条件,从初一开始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古诗词诵读吟唱指导和训练,同时让学生们了解,古诗词还可以和地方戏曲结合,声情并茂的进行谱曲演绎。对于祖国的地方剧种,如评弹、京剧、昆曲等有进一步的了解。)

  十五、课外知识积累:

  是非成败后人说

  ·“曹操一生,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战是官渡之战,后果最严重的一次疏忽是放走刘备,失败得最惨的一战是赤壁之战,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的评论。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词

  十六、小组拓展延伸学习(任选其一)

  比较曹操的诗《龟虽寿》与《观沧海》,请学生体会两首诗的相同点,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与《观沧海》比较,体会两首诗词的意境和情怀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全诗却没有一句是直接写情的诗句,而是情寓于景中,《观沧海》显然描绘的是秋景,但难就难在秋景中如何寄托着“情”,这需要指导学生体会“诗言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文学主张,体会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这一本质特点。

  从学生的认知情况来看,学本诗时,学生刚升入初中,以前并没有深入学过借景抒情的写法,很难体会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寄寓的 “志”:大海吞吐日月星辰,象征曹操所具有的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豪迈气和雄心壮志。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通过同学们的反复诵读,从整体上感知这首诗的壮志豪情,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完成对目标的学习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们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让他们能从中体味到学习的成就感。

  古诗词的诵读吟唱尽管对于学生来说,还只是刚刚尝试,而且要字正腔圆的吟唱出古诗词还有很大的难度,但在我指导学生诵读吟唱古诗词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同时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相当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扩大了知识见闻,陶冶了思想情操,可谓是一举两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古诗词博大精深,其中的学问有待我们后人去研习,在今后的古诗词教学中,我愿意为她“衣带渐宽终不悔”!

【《观沧海》案例】相关文章:

《观沧海》教学案例06-09

《观沧海》说课稿07-11

观沧海 译文09-07

观沧海的译文11-05

观沧海的体裁06-24

《观沧海》赏析05-25

《观沧海》原文08-15

观沧海的赏析07-28

观沧海的意思05-17

《观沧海》的赏析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