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4-07-12 19:26:27 宜欢 对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对联吧,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对联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

  一、引用对联导入新课

  在学习《石壕吏》一诗时,我们可用下列一副对联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我们知道,杜甫是唐代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的社会现实,大胆地揭示社会矛盾,深切同情人民的疾苦,写尽“世上疮痍”“民间疾苦”,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推崇为“诗圣”。公元759年春三月,诗人由洛阳返回华州,在路上,诗人从满目疮痍的农村,看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写出了不朽的现实主义名篇《三吏》、《三别》,而《石壕吏》又是其中传诵最广的一篇。如此引用对联,既可达到导入新课的预期目的,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用对联介绍时代背景

  在上《故乡》一文时,我们可借用“故乡乃中国农村缩影,辛亥革命后日趋衰败萧条,使我渴望改造旧社会;润土是贫苦农民典型,阶级剥削下更加瑟缩憔悴,促人憧憬创造未来生活。”这副对联可使学生认识到鲁迅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故乡》这篇小说的。对联反映的是:辛亥革命虽然赶走了一个皇帝,可是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随之而来的却是帝国主义铁蹄的长驱直入,中国社会殖民地化日趋加深,军阀混战频繁,横征暴敛,致使广大农村日益凋敝,广大农民日趋破产。这都加剧了农民生活的贫困,中国人民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社会中。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接母亲到北京居住,目睹故乡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贫苦生活,十分悲痛。特别是对少年时的好友闰土的变化,更感深切的悲哀。一年后,便以这次回乡经历为题材写下了这篇小说。作为伟大的民主战士鲁迅,他唤醒民众,使广大劳动人民从麻木中清醒过来,一起去改造旧社会,创造自己未来的美好生活。因此,我们说这副对联蕴藏着深厚的历史背景。

  三、用对联概括文章主题

  在上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一文时,我们可用对联“长征途中艰苦岁月七根火柴何等宝贵,革命路上无名战士一颗忠心多么赤诚。”来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故事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展开的。在红军长征路上,火柴就是生命,最感人的地方,就是无名战士不肯用掉身上带着的火柴为自己取暖,为了大部分人的需要,他宁愿牺牲自己。无名战士对卢进勇说:“记住,这,这是,大家的!”这句话表现出他不惜为保护大家的东西而牺牲生命的决心,他认为个人绝无权利为自己而动用一根火柴。无名战士为了保护火柴,把火柴夹在左腋窝里。他虚弱的身子更无法活动,任凭暴雨冰雹的袭击,他下身浸泡在“一汪浑浊的洪水之中。”这是自我牺牲精神的表现。等到把火柴交给卢进勇,他就停止了呼吸,可见他是用多么顽强的意志和非凡的毅力才支撑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为革命奋斗到最后一口气的具体表现。这七根火柴是无名战士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存下来的,它充分体现了无名战士对革命事业有着一颗赤诚的忠心,通过它塑造了无名战士的高大形象,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

  四、用对联概括人物性格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才3 000字左右,篇幅是那么短小,却为我们塑造了封建社会中一个没落知识分子的不朽典型。读完这篇小说,我们知道,孔乙己是在人们的嘲笑声中出现,又是在人们的嘲笑声中死去的。他的一生,只是给那些无聊的酒徒带来一些谈笑的资料,他的死,也没有激起人们丝毫的同情。他的潦倒的一生真是充满了人间的辛酸。孔乙己 “身材高大”,这说明了他年轻时一定是一个很壮实的小伙子,他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劳动而获得生存,娶妻生子,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了他,使他鄙视劳动,养成了好吃懒做的坏习惯,于是生活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的地步,不得不去偷别人家的东西。可是,他还是不愿抛弃那件“破长衫”,还要摆出“读书人”的臭架子、穷酸相,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以表示自己比别人高明几分,最后是默默无声地死去。根据上述人物性格的分析,我们可以用对联“满口之乎者也,自命不凡终被笑;一生好吃懒做,偶为偷窃定遭难。”来概括。

  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

  一、学习对联的意义

  学科意义

  一般来说,中学教科书编撰者认为对联并不属于一种像诗歌、散文这样的文体,初中语文教材中对对联的基础知识的系统讲解和专题研究也相对较少,只有在课后知识链接中稍有介绍。但在试题中,对联却屡屡出现,使得学生们往往都是先看到对联试题后,才对对联有一定的了解,也就是学生先接触对联试题,再接触对联的理论知识,虽然在这种“以考带学”方式的促使下教师和学生开始注重对联学习,促进学科体系的发展完善。

  教学意义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最闪耀的瑰宝,对联也是当今语文考试中考查考生的好方法。陈寅恪老师曾提出以对联为考题的四大理由:“一是考查考生是否能辨别虚实字及其应用;二是考查考生是否能辨别平调;三是考考生的阅读和语言;四、考察考生的思维。”以上可见,对联能够对学生字词、拼音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检测,这对于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提高是十分重要,对其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起着巨大的作用。

  社会意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改革是目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有计划地纳入国家教育战略目标。作为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对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考对联考察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基本文言素养,也是提高学生自身文化修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对对联等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对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不断增强,对联教学对未来文化战略布局和文化软实力提升也有一定作用。

  对联教学功能

  在有关对联和汉语教学的文献中,许多学者不厌其烦地分析对联的汉语价值。例如,孙宁的《对联的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提到语文学科的对联教学体现了人性化和工具性。黄玉珍《对联的语文教学功能初探》认为“教授对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和修辞技巧,提高汉字素养和文字鉴赏能力”,张小娟的《浅谈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价值》、林隽的《对联课程资源之开发与利用浅谈》、彭晓明的《对联与现代语文教学》、张利利的《属对与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都从不同角度区分了对联的汉语学习价值。大致可分为语音功能、词义功能、修辞功能、逻辑功能、作文功能、思维功能等,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分类并不完全一致,但本质上是相似的。

  语文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从语言建构的角度看,要求学生在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建构上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够顺利地使用语言。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看,学生需要在语言活动中提高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形成初步思维的提升。从审美角度出发,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完成文学欣赏,以丰富他们的审美感受,体验文学之美。从文化角度来说,要亲身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文化自觉和自信的态度。

  二、对联教学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价值

  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的价值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语言建构与应用”课程目标侧重于在实际生活当中的运用。对联在结构、词性、韵律、逻辑方面不仅能让学生对出押韵巧妙的对联,而且可以使学生在驾驭和使用语言时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相应的语言实践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对联不仅注重结构的相同、词性的相对、韵律的和谐、语法的完整、修辞的对仗、逻辑的合理等,而且两联之间的联系也十分紧密。对联教学在丰富学生的汉语知识方面有很大作用,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选词造句能力。

  思维发展和提高方面的价值

  语文核心素养在“思维发展与提高”部分主要强调对学生内在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联的特点是语言短小凝练、构思精巧、意境深远,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可以测试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学生精细的表达能力和高度概括的思维能力。

  审美价值和创造方面的价值

  新课程标准明确表明学生要“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美,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联作为一种历史沉淀的精美艺术品,自它产生到现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可谓历久弥新。它被广泛运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身充满了神秘和魅力,有它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对联中短小精悍的语言文字中具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分支。

  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的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传承中华文化”,学生“通过学习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和热爱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作为历史长河存留下来的一颗璀璨明珠,对联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蕴含了很多前人的志向、信仰和生活态度。

  因此,对联的学习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日积月累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理解、认同和热爱,从而起到文化传承和理解的作用。

  三、如何促进对联在教学中的运用

  反复诵读,增加积累

  诵读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语文学科涵盖的知识面很广,教科书中也经常收录历经千年的经典名篇,这就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甚至熟读成诵。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在对联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多次的诵读,不仅可以了解对联大意,也能够对对联的节奏、音韵、格律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增加文学素养的积累,提高对联朗读的语感,也能够加深对对联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在反复诵读名联以至于可以背诵时,教师就应该适时引导学生分析名联“名”在何处,带着学生鉴赏对联的格律、音韵、对仗、内容、结构、修辞、逻辑等,从方方面面让学生感受对联的精妙之处。其次,教师还要带着学生了解这些对联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对联用途、创作特点等,使学生在反复诵读和内化积累中增加学生对联知识的积累,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激发兴趣,唤起热情

  学生对对联缺乏兴趣,缺少学习对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联大多历史久远、言简意深,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不如音乐美术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对联教学中更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学习对联的热情。学生在学习这种有趣的对联时,通常是求知欲爆涨,带着热情和兴趣去学习,学生也能在快乐的学习中获得知识,感悟对联的魅力。

  多元解读,发散思维

  所谓多元解读,不是让学生无根据的任意解读,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思维碰撞中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结论,是更主要的是通过争议性问题的讨论与交锋,发散学生思维。在课堂上,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是课堂的引导者。但是在对联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还是延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充满整节课,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完全抹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对联教学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去思考去创造。对联虽然短小凝练,但意蕴丰富,往往几个简单的字就能表达深刻而又丰富的含义。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元解读,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

  寻点切入,活跃思维

  所谓寻点切入,简单来说就是寻找切入点,在抽象难懂的、学生没有头绪的知识点中寻找一个契口,让学生茅塞顿开,活跃思维,使接下来的学习顺理成章。找准切入点,有助于以疑激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也有助于让学生能够短时间内融入课堂,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教师要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对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