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对联平仄

时间:2023-03-25 23:45:13 对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诗词对联平仄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在诗词与对联中常有用到,也就是起到押韵的作用。

诗词对联平仄

  平仄简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对联:(联尾)上仄下平[2]

  五绝

  【1】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2】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3】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4】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

  【1】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韵)

  【2】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韵)

  【3】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4】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韵)

  五律

  【1】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2】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3】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4】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

  【1】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2】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3】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4】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注意

  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就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结

  (1)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障碍之一。这个障碍是查字典或韵书才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2)句末字的读音是辨别平仄的障碍之二。普通话中不少字由于经过演变,字的发音已经变化不少了。这种现象不在少数。

  (3)音调问题是辨别平仄的障碍之三。普通话的音调没有“换调”系统。这使得诗词的平仄之韵难以体现。[3]

  与四声关系编辑

  平仄理论好比把四个班(四声)学生按性别(平仄)分成男女两类。至于这样的分法是否平均,不是平仄论者考虑的。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⑴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⑵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⑶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⑷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中(从湖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

  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疏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让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什么字归什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试举一些例子: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怀。

  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弄脏。

  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容词,频繁。

  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

  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落。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汉”、“看”字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总是读去声。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是有时平去两读的,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下文我们就讨论平仄问题。

【诗词对联平仄】相关文章:

对联的平仄规则02-21

蝶恋花苏轼的平仄06-08

范仲淹的苏幕遮的平仄07-26

关于重阳的诗词对联灯谜及答案07-15

有关春节的诗词与对联01-18

关于春节的诗词对联01-22

春节诗词的对联(精选270副)04-21

关于过年的诗词和对联07-28

2023年春节诗词对联集锦11-17

武侯祠对联有名对联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