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哀王孙》赏析

时间:2024-02-25 15:33:38 杜甫 我要投稿

杜甫《哀王孙》赏析

杜甫《哀王孙》赏析1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杜甫《哀王孙》赏析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待同驰驱。

  腰下宝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注释

  延秋门:唐宫苑西门;出此门,即由便桥渡渭水,自咸阳大道往马嵬。

  九马两句:指玄宗快马打鞭,急于出奔,丢下李家骨肉而去。

  豺狼在邑:指安禄山在洛阳称帝;

  龙在野:指玄宗出奔在蜀。

  朔方两句:指哥舒翰守潼关的河陇、朔方军二十万,为安禄山大败事。

  圣德句:后汉光武帝时,匈奴两分为南北,南单于(南匈奴王)遣使称臣。这里指肃宗即位后,回纥曾遣使结好,愿助唐平乱。

  花门:花门山堡在居延海(在今甘肃)北三百里,是回纥骑兵驻地,故借以指回纥。

  面:即“梨面”。古匈奴俗以割面流血,表示忠诚哀痛。

  慎勿句:钱谦益云:“当时降贼之臣必有为贼耳目,搜捕皇孙妃主以献奉者。”所以这里这样说。狙:猕猴。因善伺伏攫食,比喻有人会暗中侦视。

  五陵:长安有汉五陵,即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恰好玄宗以前的唐室也有五陵,即高祖献陵,太宗昭陵,高宗乾陵,中宗定陵,睿宗桥陵,施鸿保《读杜诗说》,以为“此就唐五陵言,非借汉为比,亦非惜用字面。”

  佳气:指陵墓间郁郁葱葱之气,原是旧时堪舆家的风水之说。

  无时无:意谓随时都有中兴的希望。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六月九日,潼关失守,十三日玄宗奔蜀,仅携贵妃姊妹几人,其余妃嫔、皇孙、公主皆不及逃走。七月安禄山部将孙孝哲攻陷长安,先后杀戮霍长公主以下百余人。诗中所指王孙,应是大难中的`幸存者。

  诗先追忆安史祸乱发生前的征兆;接着写明皇委弃王孙匆促出奔,王孙流落的痛苦;最后密告王孙内外的形势,叮咛王孙自珍,等待河山光复。

  全诗写景写情,皆诗人所目睹耳闻,亲身感受,因而情真意切。荡人胸怀,叙事明净利索,语气真实亲切。写同情处见其神,写对话处见其情,写议论处见其真,写希望处见其切。杜诗之所以称“诗史”者,盖在于此也。

  杜甫的其他诗词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①连三月②,家书抵万金。白头③搔更短,浑④欲不胜簪⑤。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①,乾坤②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③关山北④,凭轩⑤涕泗流。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能横行。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杜甫《哀王孙》赏析2

  杜甫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待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韵译】

  长安城头,伫立着一只白头乌鸦,夜暮了,还飞进延秋门上叫哇哇。

  这怪物,又向大官邸宅啄个不停,吓得达官们,为避胡人逃离了家。

  玄宗出奔,折断金鞭又累死九马,皇亲国戚,来不及和他一同驱驾。

  有个少年,腰间佩带玉块和珊瑚,可怜呵,他在路旁哭得嗓子嘶哑。

  千问万问,总不肯说出自己姓名,只说生活困苦,求人收他做奴伢!

  已经有一百多天,逃窜荆棘丛下,身上无完肤,遍体是裂痕和伤疤。

  凡是高帝子孙,大都是鼻梁高直,龙种与布衣相比,自然来得高雅。

  豺狼在城称帝,龙种却流落荒野,王孙呵,你一定要珍重自己身架。

  在十字路口,不敢与你长时交谈,只能站立片刻,交代你重要的话。

  昨天夜里,东风吹来阵阵血腥味,长安东边,来了很多骆驼和车马。

  北方军队,一贯是交战的好身手,往日勇猛,如今何以就流水落花。

  私下听说,皇上已把皇位传太子,南单于派使拜服,圣德安定天下。

  他们个个割面,请求雪耻上前线,你要守口如瓶,以防暗探的缉拿。

  多可怜呵王孙,你万万不要疏忽,五陵之气葱郁,大唐中兴有望呀!

  【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六月九日,潼关失守,十三日玄宗奔蜀,仅携贵妃姊妹几人,其余妃嫔、皇孙、公主皆不及逃走。七月安禄山部将孙孝哲攻陷长安,先后杀戮霍长公主以下百余人。诗中所指王孙,应是大难中的幸存者。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长安城中看到了往日娇生惯养的黄金之躯的王公贵族的子孙们在安史叛军占领长安城之后的凄惨遭遇。

  诗中情感十分复杂,既有“龙种自与常人殊”的庸俗忠君思想,又有对处于特殊历史境况下“但道困苦乞为奴”的弱者的悲悯之情。联系杜甫平常对锦衣玉食的纨挎子弟的厌恶情绪看,此际应是出于一种人道的同情。

  原来居住在华堂高殿中的王孙贵族们已经纷纷逃出长安,“走避胡”,一路逃亡出去“金边端着舅妈四”,慌忙的逃命,以至于把金子装饰的马鞭都打断了、打死了九匹马,这是一种夸张,说明奔逃时候的惶恐之状,而且他们在逃跑的时候因为特别急、特别快,以至于他们自己的孩子都没有能够完全带走,所以就有一些王孙“可怜王孙泣路隅”,因为失去了父母,被父母遗弃在长安城中,在路边哭泣,杜甫问这些王孙们,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吃苦气味浓”,这些昔日的王公贵族的子孙们不敢说出自己的`姓名,生怕被胡兵知道被抓去做俘虏,只是告诉诗人他现在是困苦交加,哪怕做别人家的奴仆也心甘情愿,只要能够活命。再看他身上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这个孩子已经在荆棘中躲藏了好多天了,身上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了,到处都是伤。但就是这样,诗人还是要安慰这些孩子们,让他们善保千金躯,相信唐兵一定会打回来的。长安城里的王气依然存在,国家不会亡。那种昔日的繁华一定会再回来。可见杜甫虽然身处乱中,身作长安,仍然心系国家,仍然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而且诗人在长安城里虽然被封锁在长安城中,但是诗人仍然通过不同的渠道很多关系关心着当时战争的时局。

  作者在诗中极言王子王孙在战乱中颠沛流离,遭受种种苦楚,既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又含蓄地规劝统治者应居安思危,不可一味贪图享乐,致使子孙也无法遮顾,可悲可叹。全诗词色古泽,气魄宏大。前人评价这首诗说:“通篇哀痛顾惜,潦倒淋漓,似乱似整,断而复续,无一懈语,无一死字,真下笔有神。”(《杜臆》)

  全诗写景写情,皆诗人所目睹耳闻,亲身感受,因而情真意切。荡人胸怀,叙事明净利索,语气真实亲切。写同情处见其神,写对话处见其情,写议论处见其真,写希望处见其切。杜诗之所以称“诗史”者,盖在于此也。

【杜甫《哀王孙》赏析】相关文章:

杜甫《哀王孙》赏析09-26

杜甫《哀王孙》赏析09-17

《哀王孙》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11-03

杜甫哀王孙原文及注释10-20

杜甫《哀江头》赏析08-31

杜甫《哀江头》诗歌赏析12-26

杜甫诗词《哀江头》的诗意赏析10-26

哀王孙古诗原文04-28

杜甫《哀江头》全诗译文、赏析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