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翻译赏析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
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前言】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本篇主要描写插秧后引水灌田的'情景,这是水稻种植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水分充足,秧苗才能茁壮生长。充分表现出作者对于广大劳动人民的关心以及对于普通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注之情。
【注释】
①行官张望:行官,唐节镇、州、府小吏,掌受差遣,行役四方
②稻畦:稻田
③东屯: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县东
④案:矮长桌
⑤适云已:刚刚完毕。适,刚刚。云,句中助词,无义。已,完毕
⑥引溜句:引涧水给予灌溉。溉灌,即灌溉
⑦方塘:此指稻田
⑧决渠句:引渠水灌田时要堵塞好断裂的堤岸
⑨公私句:意思是公田、私田都得了灌溉,水稻自会茁壮生长
【鉴赏】
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春至三年正月,杜甫在夔州住了两年多,由于都督抬茂琳的照顾,让他主管官府在东屯的百顷稻田,同时自己也租了一些稻田耕种,因此对于水稻的种植十分关注,有好几首专写这方面的诗,如“东屯稻田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九《夔州歌十绝》之六)为了收割水稻,特地把家从湘西移到东屯。《自湘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之二诗云:“东屯复湘西,一种住青溪。来往皆茅屋,淹留为稻畦。”(卷二百二十九)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作于公元767年(大历二年)六月,此时杜甫尚住在湘西。全诗三段,每段八向,第一段写引水灌田。第二段述灌水后的稻田,一望无际,秧苗苹苹,有如翠羽。第三段是展望秋收。
【杜甫《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负薪行_杜甫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杜甫《绝句》翻译赏析07-19
蚕谷行_杜甫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彭衙行_杜甫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杜甫《李鄠县丈人胡马行》翻译赏析01-24
杜甫《梦李白浮云终日行》古诗词翻译赏析01-21
杜甫《去矣行·君不见鞲上鹰》翻译赏析01-20
杜甫《瘦马行城傍牧马驱未过》翻译赏析01-19
杜甫《石犀行君不见秦时蜀太守》翻译赏析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