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宿江边阁》诗歌鉴赏

时间:2024-09-28 04:00:05 杜甫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杜甫《宿江边阁》诗歌鉴赏

  宿江边阁

杜甫《宿江边阁》诗歌鉴赏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

  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大历元年(766)春,杜甫由云安到州,同年秋寓居州的西阁。阁在长江边,有山川之胜。此诗是未移寓前宿西阁之作。诗人通过不眠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他关心时事,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首联对起。“瞑色”句点明时间。一条登山小径,蜿蜒直抵阁前。“延”有接引意,联接“暝色”和“山径”,仿佛暝色是山径迎接来的一般,赋于无生命的自然景物以生趣。这句写出了苍然暮色自远而至之状。“高斋”指西阁,有居高临下之势。此句是说西阁位置临近雄据长江边的塘关。

  诗人寄宿西阁,夜长不寐,起坐望。颔联写当时所见。诗人欣赏绝境的物色,为初夜江上的山容水态所吸引,写下了“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的名句。这两句仇兆解释说:“云过山头,停岩似宿。月浮水面,浪动若”,是括得很好的。薄薄的云层飘浮在岩腹里,就象栖宿在那儿似的。江上波涛腾涌,一轮孤烛的明月映照水中,好象月儿在不停滚。这两句是改何逊“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句而成,诗人从眼前生动景色出发,只换了四个字,就把前人现成诗句和自己真实感受结合起来,焕发出夺目的异彩。仇兆把它比作张僧画龙,有“点睛欲飞”之妙。何诗写的是金陵附近西塞山前云起月出的向晚景色;杜诗写的是州附近塘关上薄云依山、孤月没浪的初夜景致。州群山万壑,连绵不绝。飞云在峰壑中缓慢飘流,夜间光线暗淡,就象停留在那里一样。诗人用一个“宿”字,显得极为稳贴。州一带江流向以波腾浪涌著称。此诗用“浪中”三字表现江上月色,就飞动自然。诗人如果没有实感,是写不出来的。我们从这里可以悟出艺术表现上“青胜于蓝”的道理。

  颈联写深夜无眠时所见所闻。这时传入耳中的,但有水禽山兽的声息。,形似鹤的水鸟。鹤等专喜捕食鱼介类生物的水鸟,白天在水面往来追逐,搜寻食物,此刻已停止了捕逐活动;生性贪狠的豺狼,这时又公然出来夺兽畜,争喧不止。这两句所表现的情景,切合州附近既有大江,又有丛山的自然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人们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联想。被鹤追飞捕捉的鱼介,被豺狼争喧噬食的兽畜,不正是在战乱中被掠夺、压榨的劳动人民的一种象征么?

  尾联对结。中间两联都写诗人不眠时见闻。这一联才点出“不眠”的原委。永泰元年(765)五月,杜甫离开成都草堂东下,次年春末来到州。这时严武刚死不久,继任的郭英因暴戾骄奢,为汉州刺史崔所攻,逃亡被杀。邛州牙将柏茂琳等又合兵讨崔,于是蜀中大乱。杜甫留滞州,忧念“战伐”,寄宿西阁时听到鹤、豺狼的追逐喧之声而引起感触。诗人早年就有“致君尧舜上”、“常怀契与稷”的政治抱负,而今飘泊旅,无力实现整顿乾坤的夙愿,社会的动乱使他忧心如焚,彻夜无眠。这一联正是诗人忧心国事的情怀和潦倒艰难的处境的真实写照。

  此诗全篇皆用对句,笔力雄健,毫不见雕饰痕迹。它既写景,又写情;先写景,后写情,可说是融景入情、情景并茂的一首杰作。

【杜甫《宿江边阁》诗歌鉴赏】相关文章:

杜甫《宿江边阁》全诗赏析09-14

杜甫《阁夜》全文及鉴赏08-19

杜甫《宿府》全文及鉴赏08-14

《宿府》诗歌鉴赏07-07

杜甫《阁夜》古诗词鉴赏09-23

杜甫《宿府》译文鉴赏及赏析09-09

杜甫《北征》诗歌鉴赏08-15

杜甫《洗兵马》诗歌鉴赏08-28

杜甫《无家别》诗歌鉴赏08-28

杜甫《戏为六绝句》诗歌鉴赏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