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读书手抄报的古诗资料
古人说:“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看书就像小花苗因见阳光而成长茁壮,所以读书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读书手抄报的古诗资料,欢迎阅读。
读书手抄报的古诗资料
关于读书的古诗
1、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2、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3、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4、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5、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6、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7、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8、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9、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10、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11、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1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14、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杨循吉《题书橱》
15、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16、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17、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18、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19、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20、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寄吴冲卿》
21、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彭兆荪《读书》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3、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24、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25、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26、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27、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
28、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裴说《句》
29、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30、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31、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32、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3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34、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35、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刘岩《杂诗》
36、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37、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
38、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3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40、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潘际云《厂桥》
41、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杜荀鹤《闲居书事》
42、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草堂吟》
43、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宋应星《怜思诗》
44、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45、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46、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47、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48、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49、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50、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51、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52、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53、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54、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55、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56、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57、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58、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汪莹《示儿》
59、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60、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61、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62、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63、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64、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翁森《四时读书乐》
65、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
1、牛角挂书
《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jiān)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后人遂以“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学习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2、负薪读书
事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式出现。有时,此典也用来形容未遇时的贫居生活。
3、带经而锄
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倪宽)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此典常以“带经锄”的形式出现。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
4、挟策读书
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5、高凤流麦
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6、温舒编蒲
事出《汉书·贾枚邹路传》:“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晋时的王育也在牧羊时折蒲学书,最后博通经史。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编蒲”、“截蒲”、“削蒲”、“题蒲”、“编简”等。
7、凿壁偷光
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
8、映月读书
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事出《南齐书·孝义传·江泌》:“(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顶)。”此典流传甚广,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读”、“对月影”等形式。
9、囊萤映雪
“囊萤”典出《艺文类聚·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映雪”典出《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此两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萤”、“聚萤”、“照萤”、“读书萤”、“映雪”、“照雪”、“窗雪”等,两典并用还有“雪窗萤火”、“萤雪”等形式。比喻贫士苦读的典故。
10、悬梁刺股
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11、韦编三绝
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韦编,是用来串连竹简的熟牛皮;三绝,是断了三次。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绝编”、“三编绝”、“韦三绝”、“绝韦编”、“三绝韦编”等。形容刻苦认真读书的典故。
12、下帷读书
语出《史记·儒林列传·董促舒》:“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形容闭门谢客、专心读书学习的典故。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下帷(帏)”、“下书帷”、“闭户垂帷”、“垂帷闭户”等。
13、三余读书
语出《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裴松之注解所引《魏略》:“(董)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形容抓紧时间学习的典故。
14、焚膏继晷
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语出韩愈《昌黎集·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成语“提要钩玄”出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即点上灯来继续白天的学习,恒兀兀以穷年(长年累月都这样坚持)。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15、十年窗下
形容长期闭门苦读的典故。语出金元间刘祁《归潜志》:“南渡后疆土狭隘,止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人仕或守十余载,号重复累,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后人便以“十年窗下”、“寒窗十载”、“寒窗之下”、“十载寒窗”、“灯窗十载”等词语来形容长期清贫自守,闭门苦读。
16、学富五车
形容书多或学识丰富的典故。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惠施多方(方术),其书五车,其道舛驳(他的学说多差错而杂乱),其言也不中(正当)。”后人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施车”等来表示书多;用“学五车”、“学富五车”等来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
17、三十乘书
形容藏书丰富或学识渊博的典故。语出《晋书·张华传》:“(张华)雅爱书籍,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尝徙居,载书三十乘。秘书监挚虞撰定官书,皆资华之本以取正焉。”受此典影响,后人论书之丰富,也每以“三十”为数,不一定必是“乘”或“车”。如果形容书少,则用“无乘书”。
18、枕中秘宝
形容不愿示人的`珍贵图书。典出《汉书·楚元王传》所附“刘向”条:“上(汉宣帝)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后人于是以“鸿宝”、“秘宝”、“秘枕书”、“枕函书”、“秘之枕中”、“枕中之秘”、“枕中秘书”等来指道术书或珍贵而不愿示人的图书。
19、开卷有益
勉励人读书的典故。典出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太宗日阅《御览》(指《太平御览》,该书原名《太平编类》,因宋太宗曾经通读而改名)三卷,因事有阙,睱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陶渊明也有“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的句子。后人也有写成“展卷有益”的。
20、读书种子
比喻世世代代的读书人象种子一样播撒开去,衍生不息。语出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裴度常训其子云:‘凡吾辈但可令文种无绝,然期间有成功能致身万乘之相,则天也。’山谷(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似祖(效法)裴语,特(只不过)易文种为书种耳。”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书种”、“读书种”。
21、束之高阁
比喻将收卷充置不用的典故。典出《世说新语·豪爽第十三》刘孝标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刘乂(yì)、殷浩诸人盛名冠世,(庾)翼未之贵也,常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等到)天下清定,然后议其所任耳。’”此典本不指书,但后来人们往往以此典来表示把书扔在一边不再读或不再用。其形式有“束高阁”、“束阁”、“束置高阁”。
22、三坟五典
指称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典故。语出《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左史,官职名,倚相,人名)趋过(快步走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好好对待他)。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后人便以“三坟五典”、“典坟”、“坟典”、“坟籍”、“丘坟”等词来泛指古代文化典籍。
23、寻章摘句
形容读书只顾及文中的片言只语而不深究其精神实质。语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赵咨)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王颇知学乎?’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4、断章取义
常指随意摘取诗文中的一部分为己用而不管作者的愿意如何。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春秋时各诸侯国进行外交活动时,使节们往往以赋《诗》为表达己方意愿的手段。然赋诗者与听诗者可以对诗的文句有自己的理解,而不必管诗的本义。此典的形式常有:“断章取义”、“断章取谊(古谊同义)”、“断章载句”。现今还用,不过已转为贬义之辞。
25、梦笔生花
比喻文人文思大进,文笔优美俊逸。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此,后人多以“梦花”、“梦生花”、“彩笔生花”、“笔花入梦”、“花从笔生”等比喻文思大进。
26、文不加点
形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加任何修改。语出张衡《文士传》(唐徐坚等编《初学记》引):“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坐,文不加点。”此典的主要形式有:“文不加点”、“不加点”、“万言不加点”、“不加点窜”等。
27、著述等身
形容读书或著述很多的典故。典出《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中幼父名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后人遂用“等身书”形容读书很多,只是后来是说将书册摞起来有身子高,与典源中所指有所不同。也可以用来形容著述极富,多作“著述等身”、“等身著作”。
28、一字千金
形容诗文作品精心创作、极有价值的典故。事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千予千金。”此典的主要形式有:“一字千金”、“千金字”、“金悬秦市”、“悬金”等。
29、洛阳纸贵
形容著作风行一时,人人争相传抄的典故。典出《晋书·左思传》:“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拜访)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世说新语·文学》也有:“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都》(与《二京赋》鼎足而三,与《三都赋》并列而四)。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
30、藏之名山
形容作品很有价值因而非常值得珍视的典故。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此典的主要形式有“藏之名山”、“藏诸名山”、“藏版名山”、“名山藏”、“藏名岳”、“藏述著”等。
小学古诗词复习资料
(1)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三字经》(南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zhuo),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3)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冬雪雪冬小大寒。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
(4)七步诗 曹植 (三国·魏)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5)敕勒歌(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读书手抄报的古诗资料】相关文章:
古诗的故事手抄报资料10-05
读书手抄报的资料10-19
关于读书手抄报资料02-24
读书手抄报的内容资料05-05
读书节的手抄报内容资料06-19
教师节手抄报资料(附古诗+作文)09-08
春天手抄报资料08-01
语文手抄报资料05-20
雷锋手抄报的资料02-29
雷锋的手抄报资料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