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手抄报

时间:2022-06-24 13:45:11 板报大全 我要投稿

有关腊八节的手抄报

  有关腊八节的手抄报应该怎么制作?手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有关腊八节的手抄报,希望大家多多阅读!

  腊八节的手抄报

  有关腊八节的手抄报1

  有关腊八节的手抄报2

  有关腊八节的手抄报3

  有关腊八节的手抄报4

  有关腊八节的好句

  1、老家的大年时间比较长,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花灯节后结束,前前后后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大年的整段光景里一幕一幕的美好,在童年的印记里留存至 深,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那艰涩年月里醇厚香甜的腊八节粥。每每忆及,犹如畅饮一杯醇醇红醴,醉了纯纯童心,也醉了悠悠乡梦,暖暖乡思……腊月初八,在 我的老家叫腊八节,这一天要煮腊八节粥,就是用豌豆、豆子(黄豆)、红豆、绿豆、果子仁儿(花生)、胡秫(高粱)等各种五谷杂粮混合再加上红枣一起熬煮的八宝饭,有时为了增加一些甜度可以加点儿地瓜(红薯)进去,吃起来又香又甜。

  2、而我却依然在想着腊八节,每年腊八节,妈妈就早早的起来给我们做腊八节粥。并且提前几天就买好了红枣、葡萄干、花生、红豆和一些干菜。每回没等我们醒来就闻到了浓浓甜甜的腊八节香。腊八节粥是要在太阳升起之前吃的,说,太阳升起后吃会得红眼病。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有根据的`说法,反正,妈妈总是很早起来为我们做腊八节粥,一定让我们在太阳升起之前吃上腊八节粥。

  3、今天是腊八节,我以节日为引,以文字喻情,以幸福为愿,以笑容为礼,为朋友送上真诚的祝福:愿亲爱的朋友人生如腊八节粥般丰富多彩,也像腊八节粥一样永远甜蜜! 今天是腊八节,腊八节是指每年农历十二月(即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在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节粥的习俗。

  4、今年“腊八节”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子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 煮腊八节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节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 到一点甜食,吃腊八节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冰心

  5、腊八节这天,都要喝腊八节粥。记得小时候,一到这天母亲要起得很早熬腊八节粥,我们还躺在暖暖的炕上睡觉,依稀听见母亲拉风箱的声音和锅碗瓢盆碰撞 的声响。我也不知又睡了多久,就听母亲喊叫,“快,都起来吧,喝腊八节粥啦”!我们赶快告别暖呼呼的被窝儿,叠好被子,放好饭桌。母亲就把一盆热腾腾的腊八节 粥端了上来,给我们每个孩子盛上一碗。那粥是用黄米和 豆子熬制的,吃到嘴里粘粘的,有一种独特的粮食的香味。那年月家家都很穷,能吃上一顿腊八节粥不亚于过年,这粥也就不可能熬的很多,每个孩子只能分到一碗, 吃完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空盆,于是就把碗舔的比洗过的还干净。吃过饭我们就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喝过热乎乎的腊八节粥,走在冰冷的路上全身都暖暖的,嘴里还 不时回味着粥的余香。

  有关腊八节的习俗

  1、吃腊八节粥

  腊八节这一天有吃腊八节粥的习俗,腊八节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节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节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节粥。到了清朝,喝腊八节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节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节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不同地区腊八节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腊八节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

  2、祭祀

  腊八节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唐宋后来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部分地区很隆重。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而且,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节日。所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3、吃冰

  腊八节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4、泡制腊八节蒜

  北京、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在这天泡制腊八节蒜的习俗,腊八节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旧时商号在腊八节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账目盘点出来,算清楚这一年的收支盈亏。债主还会在腊八节这天提醒欠钱人家准备还钱。腊月里人们讲究忌讳,所以就用与“算”字同音的“蒜”,来代替算账的“算”。也因此,腊八节蒜虽然好吃,市面上却没有卖的。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节蒜,并且也给自家算算账,看看这一年的开支,有多少积余,盘算该花多少钱置办年货等。

  5、制腊八节豆腐

  安徽黔县民间习俗,是当地的风味特产,将自制豆腐晒干可留日后吃。具体制作过程如下: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盐水,在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而成。“腊八节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质、变味。

  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咸中透甜,又香又鲜。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辅料,则更加美味。它既可以单独成菜,也可与肉类搭配,或炒或炖,都是美味。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的模样,淋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

  6、吃腊八节面

  除了甜口或咸口的腊八节粥,以及腊八节蒜、腊八节豆腐之外,当然也少不了陕西的腊八节面。在每年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太阳出来之前,陕西人家家户户都要吃碗热气腾腾、四溢飘香的腊八节面。

  腊八节面是在腊八节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过去在陕西大荔和临潼、凤翔一带腊八节这日人们煮面敬神,因之叫“腊八节面”。起初关中农村的腊八节面是用小米、黄豆煮粥下面条,而后用八种蔬菜和肉爁成臊子下面条,如今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将豆类与菜系相结合,用核桃仁、芝麻、花生米、莲子、青菜、菠菜、黄花、木耳等同面条同煮,调成汤面,营养丰富,十分好吃。走进腊月,乡下就有了年的味儿。这味儿是从喷香的“腊八节菜”、“腊八节面”里溢出来,飘出来的。

【腊八节的手抄报】相关文章:

腊八节知识手抄报06-26

腊八节手抄报图片06-24

腊八节手抄报简单06-24

腊八节手抄报大全06-24

腊八节漂亮手抄报06-24

腊八节手抄报内容08-26

关于腊八节的手抄报06-24

腊八节的手抄报简单06-24

腊八节的手抄报内容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