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手抄报素材

时间:2024-06-11 18:36:29 赛赛 板报大全 我要投稿

关于端午节的手抄报素材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手抄报了吧,手抄报版面编排和美化设计也要围绕着主题,根据主题和文章内容决定形式的严肃与活泼,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手抄报才是好的手抄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节的手抄报素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的手抄报素材

  端午节13种传统食物

  1、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起源于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屈原面临着亡国之痛,与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岸上的渔夫和百姓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当时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食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免遭伤害。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到江上投粽子、划龙舟。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一天只吃半个或一个,每天吃粽子别超过50克,也就是半个或1个。尤其胃肠道疾病和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或不吃,老年人切忌贪多贪凉,最好分小块多次食用。有些商家卖的迷你粽就是不错的选择。

  2、黄鳝

  过端午不仅仅是吃粽子的时候,也是一年里鳝鱼肉最嫩、最有营养的时候,所以有“端午黄鳝赛人参”的俗谚。黄鳝由于口感软滑无刺,一直都是淡水水产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尤其是对于孩子和老人来说,是不错的补养品。黄鳝性温、味甘,入肝、脾、肾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强精止血、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黄鳝一定要现杀现烹,鳝鱼体内组氨酸含量较多,鳝鱼死后体内的组氨酸会转变为有毒物质,故所加工的鳝鱼必须是活的。黄鳝用开水焯烫,可以洗去外边的粘膜,煮出的汤可减少腥味。

  3、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先把米放到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捞出来放到锅里蒸熟,将蒸熟的米放到木槽或石槽里,用木极反复捶打。一般多是两个人面对面地站在槽边,互相交替捶打,或一人捶打,一人在下面翻动糕团使之捶打均匀。随后,一份香甜细腻、筋道适口的打糕制作完成。

  4、鸭蛋

  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还有就是要避五毒,因为传说中的五毒妖怪到了端午就会为害人间,这五毒妖怪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民间用五种红色的菜象征这五毒的血,吃着这些菜的时候,就会把五毒妖怪吓跑,也就是吃五红了,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整个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与五红类似,江南民间端午节还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不管是五红还是五黄,都包括鸭蛋在内,所以端午节吃鸭蛋有辟邪祛暑的原因。

  5、艾馍馍

  不少地方过端午节时还用米粉或面粉发酵与艾蒿一起蒸馍馍。艾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可驱虫杀菌,对多种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驱瘟,无论食还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6、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7、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8、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9、黄酒

  《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也就是说雄黄酒就是用白酒、雄黄勾兑而成的。这么简单的饮品为何如此有名呢?这大概与白娘娘和许仙的故事有关吧,白娘娘就是在端午这天饮雄黄酒,现出蛇身原形。故而,民间大概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

  但是,现代人发现,雄黄酒含剧毒物质砷,所以基本不喝雄黄酒了。不过,因雄黄具有抗菌、解毒、燥湿功效,故到了端午节这天,还会有人家会以雄黄为主,加入白芷、薰衣草等香料做成香袋,也有做成雄黄熏条的,希望用来避邪和预防虫蛇伤害。

  10、吃面扇子

  甘肃省民勤县一带,端午节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5层。每层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十分好看。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端午节饮食禁忌

  1、适当进补

  端午期间气温高,湿度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体各种生命活动较为亢进,能量与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体液损失多,机体的代谢不平衡,表现出来的症状为容易出汗,身体发热,口渴,心情烦躁,食欲低下,全身无力,记忆力减退,头昏脑涨等。如果不能及时、科学进补,人体就会发生体液失调,代谢功能紊乱,脾胃功能减退,食欲不振等状况,身体健康自然受到影响,这就是所谓“苦夏”。因此,端午期间进补不容忽视,进补得当不仅可安然度夏,养生健身,而且还会使机体做好换季的准备。

  2、宜吃性凉食物

  饮食上宜吃一些性凉、性寒而味苦的食物,不宜吃辛辣、辛热及过于油腻的温热食品。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吃寒凉食物要有度,量不要太过,过量会损伤人体脾胃。二是清热利湿、健脾养胃。夏季湿气重,常会影响人体的脾胃功能,导致人们食欲减退,因此应选择具有化湿作用的清淡食物,并且多吃一些汤、羹、汁及松软易消化的`食物。煎、炸食物少吃,更不宜吃狗肉等湿热厚重之味。

  3、服用滋腻性质的补品

  常用的滋补食品有猪肉、牛肉、羊肉、母鸡、鹅、鸭、鳖、海参等,滋补药物有熟地黄、鳖甲等,也可以补充一些人参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h2,它可以平衡免疫系统,提高免疫球蛋白等免疫因子的活性,抗疲劳。此外,西瓜、冬瓜、苦瓜、丝瓜等水果蔬菜也可以经常食用,它们都具有清热解毒、去暑解乏、清心明目的功效。

  4、端午慎喝雄黄酒

  据中医养生小常识介绍,雄黄味苦、性温、微辛、有毒,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内服。其中,最特别的是,雄黄虽可泡酒喝,但由于雄黄有腐蚀之力,所以一定要遵医嘱,而且只有遵古法炮制的雄黄酒才能喝。

  5、吃粽子不可贪多

  饮食小常识上说,粽子属于高热量、不易消化的食品,在食用时应注意量的控制。除了必须注意分量的控制外,还要采用包健康粽的做法,即将粽子的用料调整,用部分杂粮米代替,如此可增加纤维质及维生素、矿物质。

  6、主副食要搭配

  在节假日的饮食中,菜肴丰盛,往往存在肉类过多、过于油腻的特点。建议要注意主食与副食的搭配,提倡以素食为主,荤素搭配。荤素搭配平衡能够激发人的食欲,保证营养平衡。

  7、零食以开胃类的为主

  端午节里,本身粽子就已经很难消化,再加上丰盛的节日大餐,人们的肠胃一般都被堆得满满的,此时选择的零食应以开胃、理气、消胀为主,尽量少吃花生、瓜子、糖果等高热量食品,例如饭间可以适量食用苹果、梨、香蕉等水果。话梅、山楂片、薄荷糖等可作为适当的调味品。

  端午节的由来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有关端午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最早源于江浙一带,农历五月初五正逢初夏,气温逐渐升高,对人体造成危害,于是民间将这一天作为驱毒避邪的日子,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通过喝雄黄酒、用艾叶洗澡,在门前悬挂菖蒲、 艾条等,驱除邪恶,以保平安。

  到了战国晚期端午节又增添了新的内涵。著名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因主张抗秦遭奸臣迫害,被楚国君王两次流放,最终楚国被秦国所灭,不愿做亡国奴的屈原,带着最后的遗憾,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投入滔滔汨罗江。得知消息的渔民们纷纷划着小船在汨罗江搜救,然而,多日努力却仍无踪迹,大家担心日子久了,江中的鱼虾会蚕食屈原的尸体,于是,便划着船往江里投放食物,想以此喂饱鱼虾,保全屈原躯体。后来逐渐演变成用粽叶包裹糯米投入江中。就此,便有了五月初五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这一习俗直到现在,在江浙一带还在延续着,每年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会定期举行龙舟赛。

  端午节用艾叶洗澡、门前挂菖蒲等驱邪避毒的习俗,在部分少数民族地方也在延续着。而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有愈演愈烈之势。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迎合了人们对食物的选择越来越挑剔的心理,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粽子,除了糯米大枣粽,还有肉馅的、豆沙馅的、各种水果馅的等等。每逢端午各大超市粽子展销区,都会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现在的端午节还增加了更多的内涵。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丰盛的团圆饭,给长辈送点儿礼物等也已成为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一部分,研究其由来和发展,会使我们更了解伟大祖国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

  节日活动: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争先恐后划船追赶拯救。追至洞庭湖时不见了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以划龙舟来纪念屈原。

  2、吃粽子

  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餵鱼、虾。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3、悬艾叶、菖蒲、蒜头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於其上。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注意。宝山县有谚语道:“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于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

  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4、拴五色丝线

  五色线为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被视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在端午节节这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用来驱邪。传统做法,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端午节祝福语

  1、端午佳节,愿你天天开心,事事顺心,身体健康!

  2、在端午来临之际,祝你心想事成,事事顺心,快乐每一天!

  3、端午节到,愿你快乐无边,健康常伴,事业有成,家庭和谐。

  4、端午到,愿幸福快乐,健康随行,美好时光,尽在掌握。

  5、端午佳节至,祝福送不停,愿你事业发达,身体健康,快乐长久。

  6、端午佳节,愿您和家人共享幸福,安康如意,好运连连!

  7、在端午这温馨的时刻,愿你事事顺心,甜甜蜜蜜,平平安安!

  8、端午佳节,愿幸福常伴,快乐永远。

  9、端午佳节,愿友情长存,情谊永恒。

  10、端午节,祝你快乐无边,幸福长久。愿你的生活如粽子一样充满甜蜜,如龙舟一样疾驰如飞。祝你端午节安康,万事如意!

  11、端午节,祝你红红火火,顺风顺水,快乐不断,幸福绵绵。

  12、端午佳节,愿你笑容灿烂,幸福满溢,家庭团聚,友情长存。

  13、端午佳节,愿温馨喜悦,常伴你左右,祝你端午节安康。

  14、端午到来之际,祝你幸福快乐,事业有成!

  15、龙舟荡漾河中,艾草飘香满园,祝你端午安康,幸福无限!

  16、在这个美好的端午时刻,愿幸福常伴你左右,快乐无尽头!

  17、祝你端午节身体健康,事业顺利,心情愉悦!

  18、端午佳节,愿你事业顺利,家庭和睦,平安健康,快乐无限。

  19、端午节到了,愿你的生活甜如蜜,事业顺风顺水,身体健康,快乐无边!

  20、龙舟飞奔,艾草飘香,愿你端午佳节快乐,幸福绵绵!

  21、端午来临,祝福送上,愿你快乐,乐无边疆。

  22、龙舟摇曳,绿叶飘飘,端午到来之际,祝你快乐无边,健康常伴。

  23、端午来临,愿你幸福快乐,吉祥如意,平安健康!

  24、端午来临,送上一份深深的祝福,愿你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25、端午到来,愿龙腾四海,粽香四溢,安康与你同在!

  26、端午安康,愿美好时光陪伴您,幸福快乐,健康常在!

  27、在端午节这个温馨的时刻,愿你的生活充满阳光,幸福如蜜,心情愉悦,快乐无限!

  28、祝您端午节安康,笑口常开,好运连连,一切顺心!

  29、端午佳节,愿快乐无穷,笑口常开。

  30、在端午节这个美好的时刻,祝你一切顺心,好运连连,幸福安康。

  31、端午佳节,愿你与幸福快乐同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32、端午佳节,愿幸福陪伴你左右,健康常伴你身边,快乐与你同行。

  33、端午佳节,愿你的生活如糯米一样软糯甜蜜,如龙舟一样一帆风顺。祝你端午安康,幸福长久!

  34、端午节到了,愿你拥有幸福的生活,健康的身体,甜美的爱情,祝福你一切都好!

  35、端午节,送给你最美好的祝福,愿你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快乐无边。

  36、端午节到了,愿你快乐无比,幸福甜蜜,健康平安。

  37、祝你端午节日愉快,全家团圆,幸福满溢,身体康健!

  38、端午佳节,愿你事业顺利,身体健康,快乐无边。

  39、端午节祝福满溢,愿你一切如意,健康快乐,心情美好!

  40、端午节,送祝福,祝你健康快乐,万事如意!

  41、端午良辰,粽子香甜,愿家庭和睦,万事如意,健康常在,幸福永远。

  42、龙舟荡漾,糯米飘香,端午节到来之际,祝你快乐无边,健康久久!

  43、端午节到了,我的祝福也到了,我用最简单的话语,送去我最朴实的祝福,愿此时正在看贺卡的你永远快乐,端午安康!

  44、粽叶飘香传万里,端午佳节又来临。愿你事业如龙腾飞,财源广进;身体似龙矫健,健康长寿;心情像龙舞动,快乐无边!

  45、看来看去,这年头,我只能相信友情了,所以送张贺卡祝福你,愿你端午安康!端午祝福跑得快,新鲜粽子出炉来!我用真情速递,你用微笑接收。好吃吧,嘻嘻。

  46、端午节送你一个开心粽,带着我的祝福;送你一个幸福粽,映着我的问候;送你一个甜蜜,浸透我的关怀;送你一张端午贺卡,传递我的祝愿,祝端午安康。

  47、端午节,将来到,送个粽子问声好,祝你:工作勤奋“粽”顺利;事业兴旺“粽”成功;生活惬意“粽”美满;万事无忧“粽”好运。

  48、祝福各位端午安康,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愿这个美好的节日,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团队的凝聚力和彼此的关怀。祝大家端午安康!

  49、端午到,愿您“端”起“五”好:端起吉祥,好运不倒;端起快乐,烦恼全消;端起财运,广纳钱宝;端起前途,事业走高;端起幸福,如意逍遥!

  50、一片艾叶,愿你拂去盛夏燥热的忧伤;一条龙舟,愿你博取工作激情的高涨;一个粽子,愿你满怀生活甜蜜的希望;一声问候,愿你端午佳节心情舒畅。

  端午节诗句

  1、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2、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3、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5、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孔尚任《折桂令·问秦淮》

  6、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7、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舒頔《小重山·端午》

  8、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9、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0、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1、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12、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13、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苏轼《殢人娇·或云赠朝云》

  14、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1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16、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7、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8、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19、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20、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21、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22、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23、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24、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25、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贝琼《已酉端午》

  26、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赵蕃《端午三首》

  27、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28、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陆游《乙卯重五诗》

  29、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黄裳《减字木兰花·竞渡》

  30、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31、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32、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33、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34、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35、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36、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37、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38、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苏轼《南歌子·游赏》

  39、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40、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张耒《和端午》

【端午节的手抄报素材】相关文章:

端午节绘画手抄报素材06-20

2023年端午节手抄报素材06-20

手抄报端午节的手抄报图片素材07-05

端午节主题的手抄报图片素材07-06

庆祝端午节手抄报图片素材07-06

大学端午节手抄报图片素材07-06

端午节a4手抄报图片素材07-06

经典诵读手抄报素材10-21

安全的手抄报素材07-03

雷锋的手抄报的素材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