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经典故事

时间:2024-07-07 17:58:35 好文 我要投稿

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典故都不陌生吧,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第一,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典故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

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1

  今天我读了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故事,它主要写了一次毛主席过生日时请章士钊和他的'女儿章含之等人到他家吃饭。毛主席听说章含之在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任教,便要求她教自己学英语。章含之原以为他是说了玩的,不料一周后,毛主席果然派人打来了电话,并约她星期日下午去。从此,章含之一边教毛主席学英语,一边也就成了毛主席向章士钊借书、还书的交通员,毛主席并对她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人与人之间永远也少不了诚信,也使我认识了什么是诚信。希望我们能更加得诚实,更加的守信,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2

  某机关的刘局长是出了名的空头支票机,只会许诺,不会兑现。

  前不久,单位新分来一个小伙子,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刘局长一大早就把他叫到了办公室,笑眯眯地说:“小李啊!我看了你的履历,不错不错,以后咱们单位的计算机就交给你负责了,出了什么故障你就给看看,需要升级什么的.你就看着办!有前途啊,我最喜欢有专长的人才了!”

  小伙子一阵激动:“刘局长,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干!”

  几天之内,小伙子天天加班,把单位的几台电脑都整修了一遍。

  刘局长高兴地说:“小李啊,我不会委屈人才,忙过了这一段,我就一定要提拔你!”

  小伙子乐得天天“溜”着局长,甚至还跑到局长家里教局长儿子学电脑。

  单位里的同事看到小伙子这么卖力,却都暗暗摇头。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刘局长的“提拔”还是没消息。

  实在忍不住了,小伙子跑去问刘局长,他支吾以对:“这个嘛,我们还得再研究一下!”小伙子心里真是又急又气。

  同事老张拍着小伙子肩膀说:“认了吧!刘局长的话不能信,四年前他就说过要提拔我当科长,可我现在还只是个小科员!”

  不久后,处里的工作出了个大纰漏,刘局长急得跳脚,可没有人愿意帮他,最后他被降职外调了,大家乐得直鼓掌:“空头支票机总算走人了!”

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3

  孟子的母亲教子有方,在孟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纠正孟子的坏习惯,这使他从小就养成了诚实守信、勤俭好学的好习惯。之后孟子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哲学家,由于他品德和学问都很好,被人们称为“亚圣”。他的塑像在孔庙里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孔子。

  古代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人的`坏品德一旦养成,就会像决堤的大河,一发不可收拾。而道义之心仿佛是一盏灯光培育成像日月那样的光芒。

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4

  我叫唐道丰,由于天生快乐、幽默,当地人都叫我“唐老鸭”,原是双峰县测水粉灰厂一名推销员,搞了几十年的推销,摸出了一些道道,在前年的企业改制承包中,我中标当上了该厂的老板。

  1997年我在电视里看到北京街头树起了大型税收宣传广告牌,倡导公民依法纳税。受到启发,我转念一想,何不为家乡的税收宣传尽份力?于是我做通老伴工作,将准备用来建房的7000多元钱掏出来,用钢筋水泥倒制了50多块永久性税收宣传牌,树立于村头街口。一时我成了远近有名的新闻人物,许多报刊对我的'义举进行了宣传。没想到我在宣传诚信纳税的同时,也给自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当时我在双峰县测水粉灰厂当推销员,从此后我搞推销比别人要容易得多,简单得多,我上跑娄底、邵阳,下跑株洲、长沙,提起“唐老鸭”,他们都夸“老唐是个明礼人,和他做生意信得过。”

  之后企业改制,我中标成了该厂的老板。当上老板后,我时时告诉自我,在税收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务必诚信守法,依法纳税,把它作为企业商业信誉和个人道德品质,以及对国家和对人民贡献的重要标尺。每逢法定缴税日,我总是要起个大早,争取第一个纳税。纳税申报时,我笔笔核对,怕漏记一笔收入。每次我都将税单复印,随身携带,作为一种信誉资本。一次,我到湘潭一工地搞推销,对方是一家有名的大中型施工企业,参与石灰项目的竞争对手很多,有宁乡的、湘潭的、也有我们双峰的,施工方提出公平竞争,同等条件,一看质量,二凭信誉。在讲到信誉时,一些推销商纷纷拿出了一些“重信用守合同单位”、“信用××级企业”等资信证明影印件或图片。情急之中,我掏出装订好的一大摞税票,让对方经理过目,经理接过仔细翻阅后,将税票高高扬起,大声说:“这就是最好的信誉证明,能及时足额缴纳国家税款,说明企业讲诚信,有实力!”这样,我依靠诚信促成了一大宗买卖。

  诚信纳税,既利国又利民还利己。我一个农民不会讲大道理,但我从实践中体会到,诚信纳税是纳税人一笔可观的无形资产,一个连税法都不能自觉遵守的人还有什么诚信可言?没有诚信何以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立足?

  诚信纳税,是我的无形资产。

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5

“一诺千金”的故事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6

  曾子又叫曾森,是孔子的学生,是一个十分诚信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市场上买菜,这时,曾子的儿子啼哭不止,于是,曾子的妻子,就对孩子说:“孩子,不要哭,妈妈一会给你杀猪吃”。当妻子买菜回来的时候,却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很奇怪的问曾子:“你为什么要磨刀呀?”曾子说:“杀猪给儿子吃”妻子十分纳闷,问道:“为什么?”曾子说:“不是你说的吗?”妻子才想起刚刚说过的.话:“那不是逗逗孩子,你怎么当真了?”曾子十分严肃的对妻子说:“做父母的应该为孩子做出榜样,像你这样言而无信,不就是等于在教孩子说谎吗?”曾子的妻子羞愧的低下了头,掳起袖子和曾子一同把猪杀了。

  鲁迅曾说过一句话:“诚信为人之本”。组工干部要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要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组工干部要以诚信为本,以诚信为荣,让群众感到组工干部是靠得住、可信赖的干部,组织部门是党性强、作风正的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人才之家。

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7

  曾子杀猪

  是讲古时一个叫曾子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哄骗孩子说在妈妈集市回来后杀猪给儿子吃,曾子得知后真的将猪杀了。故事告诉我们为人要诚信,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季布“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8

列宁

  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向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姑妈就会原谅他。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列宁没有再说谎,长大以后,他也通过诚信这可贵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9

  王拱辰是宋朝人,自幼家境贫寒,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留下无依无靠的母亲和四个孩子。王拱辰是长子,于是他就和母亲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担。王拱辰孝顺母亲,生活俭朴,诚实守信,常受乡里人夸奖。他还喜欢读书,而且非常刻苦,经常是天不亮就起床,甚至是半夜醒来也要翻一翻书。

  王拱辰通过多年的努力,到20岁的时候,已经能写一手好文章了,于是他就参加了乡试和会试,成绩都很优秀。公元1030年,他到京城参加皇帝宋仁宗亲自主持的殿试。皇上认真审阅了每一个考生的考卷,发现王拱辰的文章立论新颖,见解独到,文笔流畅,没有人比得上他,于是就把王拱辰定为状元。

  第二天,宋仁宗把考中前3名的书生都召集到大殿上,在早朝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考中前三名的名单。其他两个书生都赶紧跪下磕头谢恩,王拱辰不但没有谢恩,反而说:“陛下,小生不配当状元,请您把状元配给别人吧!”

  金殿上的人都议论纷纷,科举考试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从没听说哪个人把到手的状元外推,这真是天下奇闻。

  皇上宋仁宗听了也很纳闷,就询问原因。

  王拱辰说:“陛下,我也是十年寒窗苦读,做梦都想中状元。但这次被选上状元实属侥幸,其实我的知识还很欠缺,怕不能为您分忧解愁。如果我默不作声当上了状元,我就是不诚实。从小到大我都没有说过谎话。我不想因为想当状元,就败坏自己的节操。

  宋仁宗听了,非常受感动,特别赏识王拱辰的诚实,认定他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于是宋仁宗就说:“此前做过考题,是因为你勤奋,况且从你的文章里可以看出,你表达的是自己的真实想法,理应当选为状元。再说,你敢于说真话,能够诚信做人,这才是一个堂堂状元应该具有的品质,你的诚实比你的才华更可贵。因此,朕一定要选你做状元,你就不要推辞了。”

  就这样,王拱辰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诚信状元。他在朝中做官55年,以自己诚实正直的品格和惊人的才华,得到百姓和官员们的尊敬和爱戴。

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10

  张良从小就尊敬老者、信守约定。

  有一天,张良悠闲地在桥上散步。有位穿着粗布短衣的老人走到张良前,故意把穿在脚上的草鞋丢到桥下,并且看着张良说:“小子,去把鞋给我捡回来!”

  张良愣了一下,但看他年老,就到桥下取回鞋子递给他。

  老人坐在桥头,眼皮也不抬一下,就说:“给我穿上。”于是,张良跪在地上,老人心安理得地伸出脚让张良把鞋穿上,然后老人就笑着离开了。张良十分吃惊地望着老人的背影。谁知,那个老人走了几步又转过身来,对着张良招手,示意张良到他跟前儿去。

  张良乖乖地走上前去,老头和蔼地对他说:“我看你这娃不错,值得教导。五天后天亮,和我在那里见面。”张良行了个礼说:“是”。

  五天后,天刚刚亮,张良来到桥上,那个老人已经坐在桥,并没有等着张良了,老人很生气地说:“此刻天已经天亮了,年轻人这么不守信用,和长辈约会还迟到,长大后还能有什么作为。五天以后,鸡叫时来见我。”说完老人就走了。

  过了五天,鸡刚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已经先到那里了。老人十分生气地说:“我已经听见三声鸡叫了,你怎样才来,五天以后再早一点儿来见我。”

  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就到桥上等着那个老人。一会儿,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年轻人要成大事,就要遵守诺言,说什么时候到就什么时候到。”

  之后老人又从怀里掏出一本又薄又破的书,说:“读了这本书,就能够成为皇帝的老师。这话会在十年后应验。

  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那块黄石就是我。”说完之后,老头儿就离开了,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天亮时,张良看老人送的那本书,原先是《太公兵法》,又叫《黄石兵书》。张良十分珍惜这本书,认真学习,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并且他还时刻遵守老者的教诲,严格要求自我,立志永远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这样才能让别人信任自我,从而成就一番大事业。

  果真,张良之后帮忙汉高刘邦完成了统一大业,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将领。

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11

  “马年到了,我给大家拜年了!”新年的一大早,就有人——诚信,来拜年了。嘿,有人陪我玩了,我心里别提有多兴奋了,可对这穿着神秘外衣的访客,却也有点小忐忑,不知背后有多少巨大“阴谋”在等着我。我邀请诚信参观我的玩具天地,我迫不及待地向他介绍我的宝贝玩具,见诚信没反应,一转身,发现他目不转睛地盯着一面镜子,只见他的脸上神采飞扬,激动得手舞足蹈,“我……我终于找到通往诚信王国的路了!”“啊?诚信王国?”我的脸上写满了疑惑。不等我发问,“走,我带你逛逛去!”诚信一把拉过我飞速地冲进镜子里。顿时,我感到头晕眼花,四肢发软,身体不支,不知天南地北的大转着……

  不知过了多久,“到了,到了。”诚信呼喊着。我睁开眼,一条奔腾的大河挡住了我的视线。“怎么连条船也没有呀?难不成叫我游过去?”我又开始急了,有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岸上走来走去。诚信不语,只是笑着指向远方。哇!说曹操曹操到,往远眺望,河面上隐隐约约出现一艘船。愈来愈近了,一个男子撑着蒿把渡船驶向岸边,我和诚信立刻跳了上去。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呀!我心里想着。“老伯,要多少钱?”我问道。“不,不不,我不收钱。”老伯连连摆手。诚信见我不解,娓娓道来,这位老伯叫万其珍,他的爷爷当年迁居此地,为回报当地百姓的热心帮助开始摆渡,并承诺不收一分钱。此后,万家四代人信守祖辈承诺不变,坚持义渡一百多年。“百年,义渡,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我喃喃地念着这几个词,对眼前这个瘦小的老人肃然起敬。

  过了河,迎面而来的.是一望无际的农田,一位老人佝偻着腰身在辛勤劳作。他的样子似曾相识,诚信一语道破,“没错,他就是你在春晚上看到的诚信模范代表,吴恒忠老人。”我没等他说完便冲进田野,“吴大爷,您儿子的债务……”“还了,都还了!”吴大爷冲着我爽朗地笑笑,接着说:“现在我心里的石头没了,踏实!咱是当过兵的人,要说话算话。虽然这些年吃了不少苦头,也落下了不少病根,总归一个字——值!做人总得讲信用啊!”我敬佩地向吴大爷竖起了大拇指。

  不知不觉过了晌午,我的肚子也不争气的咕咕叫了。在去饭店的途中,经过一个文具商店,咦?奇怪,店门口那个女孩儿太像我了?诚信说:“对,就是你。”哦!我想起来了,前几天买练字本,没认真看多粘了一本回家 ,虽然只是一元钱,店主也不知,可我却牢记“莫因事微而不诚,莫因事小而失信”这句话。这不,在还本子呢!嗯!就该这样,我为这样的“我”而满意。

  诚开金石,信步天下。这是我游玩后的心得。我深深明白了,诚信二字虽简单,却须用心去做,用一辈子时间去做!愿这永开不败的诚信之花遍布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12

  很久以前,有一个魔法王国,魔法女王在王国周边创造了一片处处长满了诱人糖果的森林。这片森林其实是女王的考验,只有完成考验的人,才有资格进入美丽的魔法王国。虽然有很多人尝试过,但大多都乘兴而去,失望而归。

  在一个夜晚,梦荷与艾温这两个活泼聪明的小女孩,终于抵挡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准备好了食物和手电筒,偷偷从村子里逃了出来,相约一起去糖果森林探险。从森林大门进去之后,四处传来动物的鸣叫声,真让人心惊胆战。她们怀着砰砰直跳的心情走了好一会,一间颜色如月光般皎洁的小屋映入她们的眼帘。她们有礼貌地敲了敲门。屋子里传来苍老的声音:“是谁啊?”艾温说:“打扰您了,我们想在这休息一晚,可以吗?”苍老的声音又说 “我可以留下你们,但我现在又冷又饿,你们能帮帮我吗?”听见外面没了声音,苍老声音的主人叹了口气。可是不一会,小屋的门被谁推开了,是梦荷和艾温,她们刚才是为老人去找柴来生火,梦荷和艾温心里知道:尽管外面很可怕,但为了老人,一切都值得。她们又从包里拿出了食物,递给了老人。老人看到这情景,激动地热泪盈眶。她们和老人吃完食物,就睡觉了。

  第二天,当梦荷和艾温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寄宿的那个简陋的小屋,竟变得华丽无比,屋子里充满了野花的香味,与森林里截然不同。一位长得十分漂亮的女人见她们醒了,走了过来,对她们说:“你们好,我是魔法女王,因为你们的善良打动了我,所以你们完成了我的考验。”原来,那个老人是女王假扮的,为了测试人们的`品质。从此,两个女孩就在这里定居了,她们合作开了家饰品店,要问饰品从哪来?当然是她们用从森林里找材料自己动手做的。因为她们的聪明能干,很快受到了居民们的欢迎,过上了自由快乐的生活。

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13

岔路口的诚信

  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

  零地跑着。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径。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却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恩议,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不说,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 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14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但其赚钱后便搀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题写店名。郑板桥挥毫题定“李沙庚点心店”六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众人观看,但还是无人进餐。原来“心”字少写了一点,李沙庚请求补写一点。但郑板桥却说:“没有错啊,你以前生意兴隆,是因为‘心’有了这一点,而今生意清淡,正因为‘心’少了这一点。”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经营人生的重要。从此以后,痛改前非,又一次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市场。

  分析:人心是一笔无形资产,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巨大财富。对于企业、商家而言,经营人心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此事亦可看出郑板桥的智慧与幽默。

  画家李苦禅年轻时师从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仅画艺精湛,而且人格质朴。他长于画鹰、竹、莲、梅等题材。鹰是阳刚的倾向,竹是刚正不阿的象征,莲喻示了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操,梅则表现了坚贞不屈的品格。画品如人品,这也正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他常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李苦禅心地宽厚,待人诚挚,尤重信义,言出必行,不计得失。

  有一次,李苦禅在家中正忙着作画,一位相交多年的老友突然来访,他赶紧放下画笔,请老友入座,命家人端上一杯清茶,俩人天南海北地聊起了故人旧事,甚是欢娱。末了,老友将要起身告辞,才不好意思地说:“不瞒你说,今天我是来求画的,不过我看你作画辛苦,想是相求的人太多,实在难以启齿……”不待老友说完,李苦禅爽朗地笑了起来,“老兄何必这样客气呢?凭你我的交情,一幅画算得了什么?不日即可奉上,还请老兄多多指教!”老友高兴得连声道谢,揖手而别。

  可是随着李苦禅名气越来越大,他的应酬也越来越多,因为事务缠身,老友所求之事也一拖再拖。有一天,老友的儿子突然登门,臂戴黑纱,泪流满面地告之其父已于目前病故的噩耗。李苦禅惊得跌坐在椅中,想起老友所托之事尚未如愿,悲伤之中又禁不住满怀愧疚。应人之事未了,而所应之人已去,如何能让自己心安呢?

  夜深人静之时,李苦禅在书房里神情凝重,他缓缓地铺展开一张洁白的宣纸,细细地研好墨,然后挥毫作画,时而运笔如风,时而精雕细琢,整整画了一百枝卓尔不俗的莲花。画罢,他又郑重地题上了老友慧鉴的跋款,并盖上了平时自己最喜爱的印章。之后,李苦禅携画来到后院中,满上两杯水酒,点燃一支高香,洒一杯酒在地,双手举画。对天遥祭道:“吾友见谅,苦禅疏懒,未得一了心愿却惊闻老兄仙去,追悔莫及。今作《百莲图》,焚之以追偿所愿,老兄在天有知,苦禅岂敢无信?”拜完后,划着火柴,将精心制作的画作,化作了一团鲜红的火焰。

  李苦禅的奇怪举止惊动了他的儿子,他跑出来问父亲发生了什么事,李苦禅叹了口气,详述了事情的经过。儿子听后有些不解地问:“您这又何必呢?又不是故意不给他画。再说,您的'朋友已然亡故,你画了画给他,他也无从知晓了啊?”听儿子这样说,李苦禅抬起头,正色道:“过去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应人之事,岂可食言?老友无知,而我心有知。”

  事后,李苦禅一再嘱咐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在苦禅大师看来,“诚信”二字,之所以要在“信”字前加一“诚”字,就是强调对信的遵守关键在于自己的内心。这种诚信能够超越时空与生死的界限,应之于心,遵之于心,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追求自己内心的释然。

  诚信的最高境界,不是简单地有信于人,更要有信于己。

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15

  李苦禅烧画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经营人心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但其赚钱后便搀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题写店名。郑板桥挥毫题定“李沙庚点心店”六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众人观看,但还是无人进餐。原来“心”字少写了一点,李沙庚请求补写一点。但郑板桥却说:“没有错啊,你以前生意兴隆,是因为‘心’有了这一点,而今生意清淡,正因为‘心’少了这一点。”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经营人生的重要。从此以后,痛改前非,又一次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市场。

  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

  季布,汉朝人,他以真诚守信着称于世。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后来,季布跟随项羽战败,为刘邦通缉,不少人都出来保护他,使他安全地渡过了难关。最后,季布凭着诚信,还受到汉王朝的重用。

【诚信的经典故事】相关文章:

诚信的故事03-10

(经典)诚信的故事04-20

关于诚信的故事03-12

有关诚信故事03-09

诚信小故事03-12

有关诚信的故事03-13

诚信交友的故事03-27

有关诚信的故事(热门)06-14

诚信的故事15篇(精选)05-07

诚信相关的小故事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