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

时间:2024-06-29 14:34:27 好文 我要投稿

高中地理知识优选[14篇]

  高中地理知识 篇1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高中地理知识优选[14篇]

  1.自然因素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小)。

  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地下水、降水),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因素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国家惠农政策)。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廉价。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机械,农药、化肥。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地带,或者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两侧选择厂址,多风向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

  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

  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一)城市区位的宏观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 。

  气候:由题设得出是什么气候,总结出降水适度,气温适中。

  河流:由地图判读出临河,①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过河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

  2.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

  交通: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

  其他因素:①是否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②是否是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

  (二)城市内部的微观布局: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主要受经济和环境因素影响,如交通、地租(由距市中心距离和通达度决定)、河流流向(地形地势)、风向等,形成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的城市地域结构(其余的影响因素有历史、社会、行政等)。一般而言,城市中心是中央商务区,这里交通便捷,人流汇聚。其余的商业区则位于交通干线两侧或街道路口,有的大城市还会出现几个副中心;住宅区位于中央商务区周围,并且有明显的分化:高级住宅区往往位于地势高、上风处、环境优美的城市外缘,接近文化区,而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连;工业区一般位于市区外缘,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还需要考虑风向和河流流向问题,但无污染的高科技工业区,可考虑接近高教园区。

  四、交通线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

  ①平原:限制少,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地质复杂的地区(隧道避开断层,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总长度、投资、施工量。

  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2.经济因素

  ⑴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⑵铁路、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减轻对市内交通的影响)。

  ⑶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3.社会因素

  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或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②促进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③国境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有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发展边境贸易)。

  高中地理知识 篇2

  一、洪涝灾害的危害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雨涝主要由大雨、暴雨引起,所以常和洪水灾害有密切关系。二者在概念上的区别是,洪水灾害指的是因暴雨急流或河湖泛滥所造成的灾害;雨涝是指因渍水、淹没造成的灾害。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洪水除危害农作物外, 还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所以进行灾情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时,大多难以准确界定区别,此时统称为洪涝灾害。

  二、洪涝灾害的`分布

  就全球范围来说,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多台风暴雨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包括:孟加拉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近海岸地区。此外,在一些国家的内陆大江大河流域,也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三、洪涝灾害的危害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是最常见且又危害最大的一种。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产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部门的破坏。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曾先后发生过近40次特大洪涝灾害,每次都导致上万人的死亡和千百万人的流离失所。在近几十年中,洪涝发生频次与灾害损失都在逐年增加。

  中国自古就是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在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共发生较大水灾1092次,死亡万人以上水灾每5—6年即出现一次,这种局面到现代尚无根本的改变。

  洪涝灾害不但直接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造成一系列其它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疫病的出现。 我国的雨涝

  1951 —1990年。我国平均每年发生严重洪涝灾害5.9次,平均受灾面积667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470万公顷,死亡三四千人,倒塌房屋200余万间。 1991年全国有25个省、市、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2400万公顷,死亡5133人,倒塌房屋498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799亿元。

  主要的雨涝区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这个地区又被南岭、大别山—秦岭、阴山分割为4个多发区。我国西部少雨,仅四川是雨涝多发区。

  根据历史雨涝统计资料,雨涝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次多雨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全国雨涝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和青藏高原,次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概括而言,雨涝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高中地理知识 篇3

  1.天体与天体系统

  天体是就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天体系统是就天体的运动关系而言的,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决不同的系统。

  2.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

  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固体块和尘粒称流星体。当它高速冲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分子激烈碰撞而燃烧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现象。降落到地面未能燃烧尽的流星体的“残骸”则称陨星。

  3.昼夜之分、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

  昼夜之分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命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4.节气与季节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5.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率

  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逐渐下降的变化率。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一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逐渐增高的变化率。平均每深100米,温度增高3℃。

  6.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其数值为8.16焦/厘米·分。

  7.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侯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季风是一种大范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分布的才是季风气候。

  8.气象、天气与气候

  气象是表明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包括气压、气温、温度、风、云、降水等要素。天气是指短时期某地义气中的气象变化情况。它是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述的大气物理状况。气候则是指一地区多年现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则较为稳定。

  9.水体与水圈

  水体是指由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水的体,如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大气水等;水圈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总称,是一个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

  10.径流与径流量

  径流是指降水扣除蒸发量等损耗后沿地表、地下运动的水流。径流量则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某一河流断面的水量,单位:立方米/秒。

  11.汛期与洪水期

  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雨或冰雪融水引起定时水位上涨的现象。洪水期则指江河湖泊中水位超过正常水位达到洪峰水位及其以上的时期。

  12.水资源、水利资源与水力资源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狭义的水资源则是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水利资源指能被人类控制或基本控告的应用于灌溉、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近年来常以“水资源”一词替代、包容“水利资源”。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

  13.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图

  地壳的范围是在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在地下约60千米—250千米至400千米处。岩石圈则从软流层以上直到地表。三者的关系可表示为:岩石圈=地壳十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14.矿物、矿产与矿床

  矿物是形成矿产和矿床的物质基础,矿物不等于矿产,只有当有用矿物富集起来达到基农业利用要求时才为矿产。有矿产不一定就叫矿床,只有矿产的富集地段才称为矿床。矿产是岩石形成过程中形成的,矿床在一定地质作用下才能形成。

  15.地质作用、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壳运动仅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地壳中的各种地质构造基本上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16. 断裂与断层

  断层是岩石在断裂变形阶段产生的,只有当岩石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移动时,才能称断层。形成断层,岩石必定断裂,但岩石产生断裂,未必一定形成断层,关键在于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

  17. 印度详板块与印度板块

  印度洋板块为全球六大板块之一,主要以大洋地壳为主,属于大洋板块。而印度板块从属于印度洋板块,是它的一个子板块,为小板块,由陆壳组成,属大陆板块。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板块(而非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18.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

  风化和侵蚀都是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但风化作用相对侵蚀作用来说b是在静态下比较缓慢地进行的,短时间内不易被人们觉察,而侵蚀是在较为明显的动力作用下进行的,易于察觉。

  19.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前者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群的聚合体。其中的各种生物由于彼此间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并与其生存环境进行着连续的能量和物质交换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即生态系统。二者关系可简单表示为: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十生存环境。

  20.热带雨林与热带季雨林

  热带雨林分布在终年湿热的赤道地区,由高大茂密、常绿的乔木为主组成的植物群落。热带季雨林不连续分布在热带雨林外围干湿季乔交替的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由旱季落叶的乔木为主组成的植物群。季雨林与雨林相比,外貌有明显的季相变化,群落组成种类和结构比较简单。

  21.土壤、土地与土地资源

  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物的疏松表层。土地比土壤内涵丰富,除土壤外,土地还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风化物。因此。土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而土地资源是对人类利用而言的,指人类在目前和预见到的将来能开发利用的各种类型的土地。它既具有土地的自然属性,又具有土地的社会属性。

  22.森林覆盖率与林木蓄积量

  前者是指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的占有情况。后者则指森林面积上生长着的林木的材积总量,是测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23.草原、草地与草场

  草原指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旱生、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植被。草地指被覆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草场指用以畜牧的草原、草甸等的统称。草地属于土地资源,而草原、草场属于生物资源。

  24.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为没有经过加工的天然能源;属于自然资源。而二次能源是经过人为加工转换后得到的另尸种形式的能源,不属于自然资源如沼气与人二沼气;煤与煤气、天然气与液化气、核能与核电等都是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的关系。

  25.大农业与小农业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通过人工培养和养殖,来获得农产品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其中大农业是指广义的农业概念,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而小农业是指狭义的农业概念,专指种植业。

  26.耕作制度、复种指数与垦殖指数

  耕作制度是指农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技措施的总称。复种指数是一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而垦殖指数则是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与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及映出某地农业生产 力水平、耕地重复利用和开发的程度。

  27.工业分布与工业布局

  工业分布是已形成的工业生产的地区分布。工业布局除含有“分布”的含义之外,还有把工业生产合理地安排在某地的意思。

  28.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

  前者是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如民工流动、旅游和度假等。后者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作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变动。二者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有较长时间变动居住地。

  29.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量

  前者是对污染物而言,是指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而后者是对人口而言,指一定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所能养活的人数。

  30.领土、国土与国土资源

  领土和国土都是从国家主权的角度指一国主权管辖的也域空间。但领土是国家享有完全排他性主权的部分。国土除领土外,还包括国家享有管理和使用权利但不具有绝对占有权的海洋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部分,国土资源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一切资源的总和。广义的国土资源是指国家的全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贷源。

  今天就和大家就分享到这,祝各位愉快!

  高中地理知识 篇4

  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

  1、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2、方向①上北法②指北法③经纬法

  3、图例和注记①符号②文字与数字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山脊与山谷②陡坡与缓坡③断崖

  5、地形剖面图的作图法①建立横座标②建立纵座标③画出交点④连接成线

  6、疆域的四至点漠河(53°N),曾母暗沙(4°N),帕米尔(73°E),乌苏里江(135°E)

  7、陆疆和陆上邻国20000多千米。邻国15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锡不越老缅)

  8、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

  9、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10、领海和内海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琼州海峡。

  11、主要岛屿和半岛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12、三级行政区的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

  13、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会及位置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香港和澳门是特别行政区。

  14、中国人口数量12.95亿(20xx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13亿(20xx年1月6日)

  15、中国人口的突出特点①人口基数大②人口增长快

  16、中国民族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17、地形的主要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8、主要山脉及其分布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

  19、四大高原青藏(高寒)、内蒙古(平坦)、黄土(黄土)、云贵(崎岖)

  20、四大盆地塔里木(最大)、准噶尔(最北)、柴达木(最高)、四川盆地

  21、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2、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东南沿海丘陵

  23、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气候②交通③水力

  24、我国的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高寒区。

  25、冬、夏季气温分布的总特点①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②南北温差小,全国普遍高温。

  26、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200mm、400mm、800mm、1600mm.

  27、雨带的推移与降水的季节变化5月(南岭)、6月(长江流域)、78月(华北、东北)、9月回撤。

  28、我国的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29、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0、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幅员辽阔,地形复杂。

  31、我国的灾害性天气旱灾、洪涝、寒潮、台风。

  32、我国的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200mm年等降水量线

  33、主要内流河塔里木河

  34、主要淡水湖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洪泽湖(苏)、巢湖(皖)

  35、主要咸水湖青海湖(青)、纳木错(藏)

  36、河流的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

  37、长江的源流概况源头(唐古拉山)、上中下游划分(宜昌、湖口)

  38、长江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黄浦江

  39、长江的开发利用葛洲坝、三峡、黄金水道

  40、黄河的`源流概况源头(巴颜喀拉山)、上中下游划分(河口、旧孟津) 41、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渭河

  42、黄河的开发利用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

  43、珠江水系西江、北江、东江

  44、京杭运河六省市(京、津、冀、鲁、苏、浙)、五大水系(海黄淮长钱)

  45、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量、运速、运价)

  46、主要铁路干线5纵3横(京沪,京九,京广,焦柳,宝成-成昆、京包,陇海,浙赣-湘 47、主要铁路枢纽北京、郑州、株洲、徐州、上海、商丘、南昌、洛阳、宝鸡、昆明等

  48、长江对外贸易港宜宾、重庆、宜昌、武汉、九江、芜湖、南京、张家港、南通、上海

  49、沿海十四个开放港口城市大秦天、烟青连,南上宁温,福广湛北。

  50、主要的商业中心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武汉、广州、重庆、西安。

  51、主要的旅游资源自然风光、文化宝藏、革命圣地、民族风情。

  52、世界海陆分布陆地1.49亿平方千米,海洋3.61亿平方千米。

  53、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海沟、海岭

  54、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

  55、世界的国家和地区面积前六位的国家、人口超一亿的国家。

  56、世界地理分区的位置和范围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57、世界主要国家、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上面的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对中国和世界的各区域知识点进行归纳,对于大家学习高中地理和大家的高考地理备考有重要作用,希望大家好好复习。

  高中地理知识 篇5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⑵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⑶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

  2、遥感(RS)

  ⑴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⑵应用: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3、全球定位系统(GPS)

  ⑴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统。

  ⑵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⑶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地理信息系统(GIS)

  ⑴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⑵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5、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遥感(RS)获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西北地区概况

  ⑴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⑵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⑶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⑷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

  ⑴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⑵表现:耕地、草地、林地等退化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我国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⑶原因:

  自然因素:①气候干旱,多戈壁荒漠;②植被稀疏,多沙质沉积物;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人为因素:

  ①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②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⑴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⑵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⑶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森林资源现状

  ⑴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⑵作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⑶森林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2、热带雨林

  ⑴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⑵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②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⑶雨林生态

  ①优越性: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②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⑷热带雨林破坏

  ①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②直接原因:人类开发。

  ⑸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⑹雨林的保护: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

  保护放在第一位。①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②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③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④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能源分类

  ⑴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3、能源基地建设:

  ⑴面临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单位产值能耗高;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⑵采取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4、能源的综合利用

  ⑴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⑵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

  煤铁钢、煤焦化。

  ⑶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⑵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⑶“三废”的治理:①废渣:回收再利用;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③废水:沉淀净化。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⑴重要性: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⑵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⑶开发注意:①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②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③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⑷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②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③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④矿产:煤铁铜等丰富。

  2、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⑴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⑵19世纪后期: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⑶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3、流域的综合开发

  ⑴开发的核心:河流的梯级开发。

  ⑵开发项目:防洪、航运、发电、旅游、供水、养殖等。

  ⑶成效: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⑷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大规模的水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⑴自然条件:①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易受热量的影响。(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地形分布:高原(畜牧业)、平原(种植业)、山地(林业)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③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⑵社会、经济条件:①良好的工业基础;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③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2、农业布局特点

  ⑴耕作农业区:①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②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⑵林业和特产区:①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②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⑶畜牧业区:①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②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3、东北商品粮基地

  ⑴生产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⑵其他知识:①三江平原商品率最高;②国营农场,机械化程度最高。

  4、农业发展方向

  ⑴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商品粮豆等的生产,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能力。)

  ⑵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⑶山区农业:森林资源保育,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条件

  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①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②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⑵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最先改革开放的地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⑶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⑷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2、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⑴工业化的推进:①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②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技术产业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3、问题与对策

  ⑴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三角相比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市场腹地都处于劣势)——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汽车、钢铁、石化、造船等原材料工业与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产业升级。

  ⑵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落后,缺少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酸雨、水质型缺水、噪声等)——加强规划与管理。

  ⑷“城中村”: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

  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原因:①区域分布不均匀;②自然资源一般不具流动性。

  ⑵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⑴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蕴藏丰富,需求量小,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易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②北煤南运对我国南北向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

  ⑶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③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战略接替区,发展战略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对中西部经济发展(输出地)的影响:①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⑵对东部经济发展(输入地)的影响: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②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③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④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⑴产业转移

  ①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②分类:区域和国际产业转移。

  ③目的: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

  ⑵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③市场因素;④其他: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地价昂贵、环境污染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发达国家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②发展中国家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⑵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①发展中国家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占据利润低的加工环节。②发达国家发展处于开发期或增长期的产业;发达国家占据利润高的设计和营销环节。

  ⑶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伴随着污染转移和扩散,发展中国家应注意产业转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⑷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①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常常引起失业人口增加,如日本;②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高中地理知识 篇6

  1.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2.方向①上北法②指北法③经纬法

  3.图例和注记①符号②文字与数字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山脊与山谷②陡坡与缓坡③断崖

  5.地形剖面图的作图法①建立横座标②建立纵座标③画出交点④连接成线

  6.疆域的四至点漠河(53°N).曾母暗沙(4°N).帕米尔(73°E).乌苏里江(135°E)

  7.陆疆和陆上邻国20000多千米.邻国15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锡不越老缅)

  8.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

  9.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10.领海和内海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琼州海峡.

  11.主要岛屿和半岛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12.三级行政区的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

  13.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会及位置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港澳是特别行政区.

  14.中国人口数量12.95亿(20xx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13亿(20xx年1月6日)

  15.中国人口的突出特点①人口基数大②人口增长快

  16.中国民族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17.地形的主要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8.主要山脉及其分布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

  19.四大高原青藏(高寒).内蒙古(平坦).黄土(黄土).云贵(崎岖)

  20.四大盆地塔里木(最大).准噶尔(最北).柴达木(最高).四川盆地

  21.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2.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东南沿海丘陵

  23.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气候②交通③水力

  24.我国的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高寒区.

  25.冬.夏季气温分布的总特点①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②南北温差小.全国普遍高温.

  26.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200mm.400mm.800mm.1600mm.

  27.雨带的推移与降水的季节变化

  5月(南岭).6月(长江流域).78月(华北.东北).9月回撤.

  28.我国的.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29.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0.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幅员辽阔.地形复杂.

  31.我国的灾害性天气旱灾.洪涝.寒潮.台风.

  32.我国的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200mm年等降水量线

  33.主要内流河塔里木河

  34.主要淡水湖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洪泽湖(苏).巢湖(皖)

  35.主要咸水湖青海湖(青).纳木错(藏)

  36.河流的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

  37.长江的源流概况源头(唐古拉山).上中下游划分(宜昌.湖口)

  38.长江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黄浦江

  39.长江的开发利用葛洲坝.三峡.黄金水道

  40.黄河的源流概况源头(巴颜喀拉山).上中下游划分(河口.旧孟津)

  41.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渭河

  42.黄河的开发利用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

  43.珠江水系西江.北江.东江

  44.京杭运河六省市(京.津.冀.鲁.苏.浙).五大水系(海黄淮长钱)

  45.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量.运速.运价)

  46.主要铁路干线5纵3横(京沪.京九.京广.焦柳.宝成-成昆.京包.陇海.浙赣-湘黔

  47.主要铁路枢纽北京.郑州.株洲.徐州.上海.商丘.南昌.洛阳.宝鸡.昆明等

  48.长江对外贸易港宜宾.重庆.宜昌.武汉.九江.芜湖.南京.张家港.南通.上海

  49.沿海十四个开放港口城市大秦天.烟青连.南上宁温.福广湛北.

  50.主要的商业中心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武汉.广州.重庆.西安.

  51.主要的旅游资源自然风光.文化宝藏.革命圣地.民族风情.

  高中地理知识 篇7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概述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3、基本过程:

  植被遭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或水土流失——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概况

  (1)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4)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大风日数多

  (4)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三项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两条原则:

  (1)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3、一个重点: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4、五条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5、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宁夏中卫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1.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①地形:山高谷深,地势陡峭的沟谷,容易使流水快速汇集

  ②地质: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褶皱发育,构造运动强烈,地表岩石99破碎

  ③气候:出现暴雨或高山冰雪融水 ④植被:植被破坏严重

  人为因素 ①不合理的采石开矿,弃土弃渣大量堆积谷中 ②工程建设破坏山坡表层

  ③植被破坏,山坡失去植被保护

  2.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①山区,地形起伏大 ②断层发育 ③多暴雨

  人为因素 ①大型工程建设不当(如:水库) ②开挖边沟,边坡

  3.长江洪水产生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①长江流经地区大部份为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洪水均由暴雨产生(气候、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②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上游川江河段,北面汉江水系,南面洞庭湖水系同时来水,多股洪水汇合,出现特大洪水

  人为因素 ①植被:过度砍伐,陡坡开荒。地表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严重,使流域内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下降

  ②泥沙:水土流失加剧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下降,排水不畅,同时水位抬高

  ③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4.影响荆江河道洪水危害的'因素

  ①地形:地处巫山与平原转换位置,河流出山区后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抬升河床

  ②该处水流不畅,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③河道特别弯曲,排水不畅,泄洪能力低

  5.影响春旱产生的因素

  ①气温:春季,气温迅速回升 ②降水:雨带未到达,降水少

  ③风:风沙多,蒸发量大 ④农业需水量大

  6.影响洪涝产生的因素

  ①降水: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为暴雨 ②地形:地势低平③河流:河流下游排水不畅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要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 陆地自然带:陆地上不同地区,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与之对应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 三种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定义

  主要成因

  主要分布地区

  由赤道到两极的

  地域分异规律

  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行,伸展成条带状,沿着纬度变化作有

  规律的更替,即南北更替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以热量为基础

  低纬和高纬地区

  从沿海向内陆的

  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沿着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更替,即东西更替

  由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大。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地

  域分异规律

  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大体沿等高线方向延伸,从山麓向山顶更替

  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差异大

  低纬的高山地区

  3. 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使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很不鲜明,称为非地带性分布现象。例如:

  ⑴沙漠中的绿洲;⑵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缺失

  高中地理知识 篇8

  名词解释

  1、遥感:遥感即遥远感知,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探测和感知的一种技术。一般指的是电磁波遥感。p1

  2、电磁波: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它的周围引起变化的磁场,这个变化的磁场又在较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电场,并在更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磁场。这种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波。p1

  3、干涉:有两个(或以上)频率、震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差恒定的电磁波在空间叠加时合成的波振幅为各个波的振幅矢量和。因此会出现交叉区域某些地方震动加强,某些地方震动减弱或完全抵消的现象成为干涉。P2

  4、衍射:光通过有限大小的障碍物时偏离直线路径的现象成为光的衍射。P2

  5、电磁波谱:不同电磁波由不同波源产生,如果按照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按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就能得到电磁波谱图p2

  6、绝对黑体(黑体):如果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绝对黑体。P4

  7、基尔霍夫定律:任何物体的单色辐出度和单色吸收之比,等于同一温度绝对黑体的单色辐出度。

  8、太阳常数:太阳常数指不受大气影响,在距离太阳的一个天文单位内垂直于太阳辐射方向上,单位面积黑体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P6

  9、太阳光谱辐照度:指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该值随波长不同而异。

  10、散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为散射。P10

  11、米氏(Mie)散射:如果介质中不均匀颗粒与入射波长同数量级,发生米氏散射。P10

  12、瑞利散射:介质中不均匀颗粒直径a远小于电磁波波长,发生瑞利散射。P10

  13、无选择性散射(均匀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大得多时所发生的散射。符合无选择性散射条件的波段中,任何波段的散射强度相同。P10

  14、大气屏障:遥感所能使用的电磁波是有限的,有些大气中电磁波很小,甚至完全无法透过电磁波,称为大气屏障。P10

  15、大气窗口:有些波段的电磁辐射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这些波段通常成为大气窗口p10

  16、热惯量:热惯量是物体阻碍其自身热量变化的物理量,它在研究地物尤其是土壤时特别重要。P15

  17、镜面反射:镜面反射是指物体反射满足反射定律。P16

  18、漫反射:如果入射电磁波长不变,表面粗糙度h逐渐增加,直到h与λ同数量级这是整个表面均匀反射入射电磁波,入射到此表面的电磁辐射按照朗伯余弦定律反射。P16

  19、反向反射:实际地物由于地形起伏,在某个方向上反射烈,这种现象称为方向反射。它是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结合。P16

  20、反射率:物体的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ρ=Eρ/E。这个反射率是在理想的漫反射下整个电磁波长的反射率。P16

  21、光谱反射率:实际上由于物体的固有的物理特性,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有选择的反射,因此定义光谱反射率为ρλ=Eρλ/Eλp16

  22、反射波谱:反射波谱是某物体的反射率(或反射辐射能)随波长变化的规律。P17

  23、反射波谱特性曲线:反射波谱是某物的反射率(或反射辐射能)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即成为该物体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P17

  24、时间效应:地物光谱特性一般随季节时间变化,称为时间效应。P18

  25、空间效应:处于不同地理区域的同种地物具有不同的光谱效应,称为空间效应。P18

  26、地物波谱特性:地物波谱也成为地物光谱。地物波谱特性是指各种地物各自所具有的电磁波特性(发射辐射或反射辐射)p21

  27、遥感平台: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通称为遥感平台。按照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体上可以范围三类: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P24

  28、地面遥感平台:指用于安置遥感器的三脚架、遥感塔、遥感车等高度在100米一下。P24

  29、航空平台:指用于安置遥感器的三脚架、遥感塔、遥感车等高度在100m以上,100km以下,用于资源调查、空中侦察,摄影测量平台。P24

  30、航天平台:指用于安置遥感器的三脚架、遥感塔、遥感车等高度在240km以上的航天飞机和卫星等。其中高度的GMS所代表的静止卫星。P24

  高中地理知识 篇9

  冰蚀湖

  在高山或高纬地区,冰川运动过程中刨蚀、掘蚀地面产生的凹地积水形成的湖泊。一般湖盆为坚硬的基岩,盆壁与盆底的基岩面上往往有冰川磨光面和冰川刻槽和擦痕。中国藏北高原的一些湖泊就是冰蚀湖。典型的冰蚀湖泊有巴松湖、那木拉错、嘎隆拉冰蚀湖等。北美五大湖成因也出于此。

  冰碛湖

  指冰川消退时,冰碛物形成的`凹地,或冰碛物阻塞河床、冰川谷潴水而成的湖泊。其形状多种多样,多分布在大陆冰川作用地区,也出现在遭受冰川作用过的山地。如中国西藏的帕桑错、布托青错、新疆的喀拉斯湖、腾格达峰北坡的天池等。

  高中地理知识 篇10

  1.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综合:特定地理区域内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建立在本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的,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例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河流、地形、气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气候、地形对交通建设的影响,资源储存量及类型对工业生产的影响等这一方面要求人们根据本地区自然地理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区域开发和区域建设;另一方面自然地理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也并不是绝对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改造例如,通过灌溉,可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等

  2.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综合:系统地理主要是指高中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则主要是指初中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两者的科学分析的载体,许多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分布、特征、成因、规律及变化等,都是对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或“说明”;而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和验证运用系统地理中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来解释区域地理中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以及地理分布,就是自然地理与区域地理的综合例如,运用大陆构造理论解释山脉的形成以及火山、地震的发生;运用大气环流知识解释各地理区域的气候;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交通区位因素、城市区位因素分析世界和中国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的分布和发展等

  3.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综合: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构成了区域自然地理的环境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地形控制着河流的流向,气候影响着河流的讯期,地形影响气候,气候反过来又对地形进行塑造,在特定的地形、气候条件下形成特定的土壤和植被,最后在区域内形成特定的自然带自然带是自然地理要素在地表的分布规律,集中体现了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对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区域内各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综合:农业、工业、交通、聚落、商业、金融等一系列的人文地理要素,构成了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的人文地理环境,区域内各人文地理要素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例如,高度发达的美国工业对农业的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机械、化肥、农药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生产条件再如,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农业地域专门化生产、对世界工业布局(跨国公司)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有,城市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区域发展也起到了拉动作用,而区域内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也对区域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等

  5.区域内各学科的综合:a.区域发展的历史与历史学科关系密切例如,长城出现在中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这与历史上北方地区、西北地区民族矛盾有关;丝绸之路的兴盛,造就了敦煌艺术宝库等h.区域热点问题与政治学科关系密切例如,中东问题、伊拉克战争、印巴冲突、阿富汗战争以及朝核问题等,不仅有历史的原因,而且还有深刻的政治背景

  度发生滑动因而造成地震。

  高中地理知识 篇11

  1、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对原料和动力的依赖下降;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下降,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对市场和信息通达度的依赖提高。

  2、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1)、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进而形成工业地域。

  2)、工业集聚的最终目的:共用基础设施,节约运费,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3)、工业企业集聚的主导因素:利用廉价劳动力;利用交通枢纽;利用资源;利用能源。

  3、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污染空气:工厂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与季风方向垂直的郊外;

  2)、污染水源:工厂应布局在河流下游。

  3)、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高中地理知识 篇12

  自从地理再次成为高考科目之一以后,高中地理的教学任务就明显受到重视。而初中地理作为非考试科目,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仅作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出现在初中教学中,地理课往往遭受排挤,甚至被砍掉。即使正常开设地理课,教师、学生也因它是“副科”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初、高中地理教学严重脱节。而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初高中地理知识联系十分密切,且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要求明显不同,难度上的跨度大,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知识严重缺乏,严重影响高中地理的正常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与融合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将初、高中地理知识有机的糅合在一起呢?下面浅谈我的教学观点,与广大地理教学同仁商榷、共勉。

  一、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与融合

  初、高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阶段,这两个阶段跨度比较大。升入高中的学生在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要有一个质的飞跃,才能适应高中学习要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迅速转变对知识学习的态度与方法,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1)学习态度与方法的转变

  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各初中地理教学情况不一,因此首先可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初中地理学习的内容,掌握的程度,及对地理的认识与态度,寻找学生地理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告诫学生遇到初中学过的知识,千万不要有 “轻敌”与“骄傲”情绪;要通过新课讲解让学生看到,新知识是怎样在初中知识基础上发展获得的;通过对比使学生看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不同要求与不同学习方法。如气候知识,在初中只要求掌握主要气候的主要的分布区域,而高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图表等相关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气候类型、形成原因、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适时对学生加以正确地引导,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协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否则学生会渐渐感觉学习吃力,特别是刚进入高中不久的学生,他们对于地理的学习,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如果能及时进行适当的诱导和点拨,他们将很快适应高中知识的学习,并可能会受益终身。

  (2)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地理知识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联系交融,在讲课时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本图表、地图册、挂图等,还要利用其他学科资源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身心愉快的学习氛围。如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用来印证;“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运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大气热力环流”,又涉及到物理理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可以用化学上的知识来解释等。这些让学生发现,原来各学科知识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理知识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

  比起其他学科,地理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许多地理现象与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相关课本知识,多联系社会实际,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如教师在讲到大气逆辐射时候,可以结合早春的寒潮到来时,如何防止作物冻伤等实例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从而达到了培养能力、提高兴趣的目的。

  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经常是地理试题的切入点,也是调动学生情感的调料,而热点、焦点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注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并切实将热点、焦点问题与教材相结合,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讲到“西北地区”时,可联系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优势。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分析问题,并能意识到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一些传统的热点问题,如合理开发能源、优化资源配置(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三峡工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农业”等问题,在学习时要求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这些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去发现、解释、解决这些问题,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还能加强环保与发展意识。

  高中地理知识 篇13

  1、我国民族最多的省是云南省。

  2、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区人口中,汉族人口8746148人,占总人口的40.1%,各少数民族人口13067186人,占总人口的59.9%;男性人口为11190228人,占51.30%;女性人口为10623106人,占48.70%。维吾尔族人口数量为700多万。他们的舞蹈轻巧、优美,以旋转快速和多变著称。

  3、满族主要分布东北地区,人口1000万左右。

  4、朝鲜族是我国最年轻的民族,主要分布吉林延边地区,人口约有200万。荡秋千、压跳板、摔跤是他们最喜爱的娱乐活动。

  5、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三级阶梯分布。

  6、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我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

  7、喜马拉雅山位于中国西藏同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上,主脉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8、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耸立在中国与尼泊尔边境上,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9、中国有四高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4大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3大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

  4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

  4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1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上,雪山、冰川很多,有“固体水库”之称。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整个青藏高原还包括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

  11、西藏有三大特产:藏羊、牦牛和酥油草,统称“藏北三宝”。

  12、内蒙古高原是中国第二大高原。它地面平坦,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海拔1000~1400米。

  13、因覆盖着厚厚的黄土而得名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现代黄土高原由于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

  14、云贵高原多为喀斯特地貌,地面高低不平,地势比较平坦的山间小盆地,被当地人称之为“坝子”。

  15、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分布广泛,形成奇异的喀斯特地形,如世界闻名的云南路南石林和贵州的龙宫、打鸡洞等。

  16、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境内,约53万平方公里,在天山以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17、塔克拉马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18、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境内,在天山以北。由于降水较多,农牧业发达,被誉为“塞北江南”。

  19、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盆地里盐矿丰富,据初步估计,足够全世界的人食用1万年。

  20、成都平原在四川盆地西部,因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都江堰”自流灌溉,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所以四川省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21、东北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22、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

  23、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也是中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胜利油田为我国第二大油田。

  24、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势很低,平均海拔在10米以下,河流多,湖泊多,有“水乡”之称。长江三角洲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25、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稻米和淡水鱼主要产区,所以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26、历史相传的五岳:东岳是泰山(山东)、西岳是华山(陕西)、北岳是恒山(山西)、南岳是衡山(湖南)、中岳是嵩山(河南)。

  27、泰山地处中国东部,古称东岳,为五岳之首,是一座历史名山,历代皇帝和许多名人,都攀登过泰山,留下众多的文物古迹。联合国将泰山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

  28、泰山脚下的岱庙是历代皇帝举行大典、祭祀泰山神和居住的地方,它与北京故宫、曲阜孔庙一起誉为中国三大宫殿建筑群。

  29、西岳华山雄奇险峻,自古有“华山天下雄”之称。

  30、北岳恒山最奇特景点是悬空寺。它建造在3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

  31、位于湖南省中部的南岳衡山,是古代传说中的火神祝融埋葬的地方。

  32、衡山脚下的南岳庙,占地面积9800平方米,是五岳寺庙中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33、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被称为“中岳”。自古代起,它就成为中国宗教、文化活动的重要地区。嵩山的名胜古迹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少林寺。

  34、相传印度高僧达摩来到嵩山林寺,创立名闻天下的少林拳。

  高中地理知识 篇14

  水土流失及其防治(以黄土高原为例):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脆弱的环境: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很大。人口增加解决吃饭问题开垦陡坡、林地、草地等,造成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2.水土流失的治理

  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暴雨的冲刷

  人为因素是形成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植被的破坏;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使原来的林草植物被破坏殆尽,地法恢复;

  开矿。露天煤矿的建设,大面积挖开原生地面,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降低,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河道滩地开矿使大量泥党小组直接进入河道,增加河流泥砂

  3.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压缩农业用地,挖掘水资源潜力,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建成高产农田,这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

  扩大林、草地面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改善天然草场和植被: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加强放牧管理,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保持水土

  4.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可以看作为一个完整的地域单元。从泥沙的生产到输水输沙,均在小流域内完成。可以利用小流域的经验,进行更大流域的治理。

  重点: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秤体系。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工程见效快,工程养林草,林草治根本,林草固工程;提高土地生产率,农业技术是关键

  模式:见第二册选修课本P63页

  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高中地理知识】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知识04-02

高中地理知识大全03-12

高中地理知识点06-18

(实用)高中地理知识大全03-12

高中地理知识大全15篇[合集]03-13

地理知识点整理12-18

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06-11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12-20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梳理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