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改反思

时间:2024-03-14 12:34:3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课改反思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怎样写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课改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课改反思

语文课改反思1

  经过三年的教学磨合,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已由浮浅的理解、机械的践行阶段逐渐转入实践基础上的理性思考、科学求实的操作阶段。随着06年以来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三省一区等“新课标高考试题”的陆续推出,大家对新课标和新高考的关系也逐渐有了更为明晰的认识。我省07年秋季实施新课改,至20xx年高考一轮教学结束。结合20xx年黑龙江新高考卷,进一步反思、总结新课程教学,使之走上科学、高效、理想的轨道更为必要。

  课改现状: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20xx年国家颁布高中课程标准,课改陆续展开。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亮点和主要目标是,重新界定了语文学科性质,提出了四条基本理念,设计了新的课程思路和课程结构。意在实现四个方面的目标:1、转变语文教育的观念,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能力、过程和方法,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2、改革课程结构,设置选修和必修两大板块,实行学分制。3、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对话式教学观,提倡个性化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4、转变评价观,实现以评价促进语文学习的转变。

  这种美好的理想和现实的撞击,产生了怎样的结果呢?三年课改的实践来看,目标部分实现,有的做得很好,有的做得不够,有的地方做得有点“过”。

  1、观念的转变基本得以实现,对保守教师的思想产生了冲击。但部分学校、个别老师理解机械,过犹不及,放任课堂,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习,教师的点拨、主导、引领缺失,美其名曰“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动起来了,气氛活起来了,交流热闹起来了,但学生学到什么了却没能很好的关注。高中三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语文素养没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感觉和没学语文一样。较之课改前,学生的语文素养没有明显提高。教学实施层面出现不少问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非常突出。

  2、选修课程设置是本次课改的最大亮点,能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必修立足于共同基础,选修是必修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但实际上各地做得普遍不好,选修已经陷入困境,学分制名存实亡。

  当前条件下,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选修课的开设不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据了解,几乎所有学校的.语文选修都没有实行走班制,还是原来的教师、原来的学生,大家统一的教材、统一进度,同一时间内全年级均是如此。并且,绝大多数学校的选修课程惊人的一致,基本上都是《语言文字应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根本就没有选修这回事,更遑论个性化发展了。甚至有的学校必修五个模块上完后,只上《中国现代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两个选修模块就转入复习了,整个教学时间不到两个学年。相对于课改前,应试化倾向有过之而无不及,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更是落空,令人担忧。

  其次,大部分学校选修课的教学方式和必修无异,基本上都是按照必修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另外,必修模块教学的基础性强,高度不够,要求较低,而选修的要求又较高,两者有机结合的可操作性借鉴没有。

  3、教学评价观,根深蒂固难转变。日常教学中,评价仍是衡量学生的一把重要尺子;高考杠杆没有实质的变化。

  新高考新在何处?不外乎两点:指导思想和命题立意方面——将更加强调基础性、时代性、综合性,强调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考查,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强调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时代性,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考查,鼓励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试卷结构和形式方面——设必做和选做题,调整试卷板块顺序。当然,各省市不尽相同,以利于平稳过渡。

  命题指导思想和立意方面的调整是毋庸置疑的。但试卷结构、内容和形式方面就值得商榷了。设选做题是否真的能实现检测目标,学生在短短的两个半小时是否真的有时间选择,所选之题的难度、信度是否相当等都是问题。“选修课程的评价在注重基础的同时,更多地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又如何体现?

  新课标卷人文性强,“生活化”命题,重视思维力,这都提醒考生关注现实,关注人文,扎扎实实学好课本,高度重视综合素养的提升。试卷引导高中语文教学重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更警示教师要扩大学生阅读面,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剔除课程实施过程中“虚”“闹”“杂”“偏”的因素,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是一种境界;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更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语文课改反思2

  在轰轰烈烈地新课程实施中,小学语文的改革呈现出勃勃生机,异彩纷呈。多年来,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忽左忽右的问题得到了较为科学的均衡。但是,就一线教师的实践来说,课程改革生成并存在了一些新的不和谐。

  一、“研究性学习”的“浮夸”

  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无疑是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能力是有帮助的,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在很多学校,我们所常见到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往往是专业化、学术化、成人化的成果展示。展示让人感觉不真实,其研究的广度、深度一看就是脱离学生年龄和生活实际。

  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对教学内容的适度延伸、拓展和辐射,不可以视为大学生的高深专题研究。目前一些学校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一味的想出成果,采取调动家长、教师协助方式,让学生搞“课题研究”大运作。我不是反对搞“大课题”研究性学习活动,大家知道研究性学习的适宜土壤是校内外空间、课内外结合。而事实,近年来在“安全第一”、“封闭式管理”的影响下,有哪些学校真正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所谓的“成果”究竟有多大的真实成分?

  二、“自主学习”的“歪曲”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有积极的意义。现实的课堂上,特别是各级示范课,特别注意体现这一理念,教师尽量不使用“暗线”来操作,注重寻找“课堂生成”火花来点燃学习热情。

  然而,有一种倾向就是把“自主学习”理解成“自学”。学生朗读第一段,找问题,教师领着学习了一段,总结方法,然后就学生照此方法自学下边的。教师也不点拨、指导,好像教师指导多了就违背的课程改革的理念。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它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等相对而言的。它应该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生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三、“创新思维”的“盲目”

  社会发展要求公民要具备创新精神,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激发想象力或创造潜力。”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成功经验。但是,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中,存在一些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现象。

  在课堂上,教师发扬民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的教风是课程改革的`成就之一。但是,遇到思维性的问题就全盘鼓励的现象普遍存在,只要学生回答了问题,无论话语有破绽、有问题,还是不合逻辑、有悖情理的“瞎编”,教师的评价都是“很好!”“你真聪明!”。这种激励,不仅是歪曲了文本的知识的内涵,而且误导了“人文性”的发展方向。创新思维培养并不是过分的放开,而是要引道学生尊重客观,尊重科学,有根据地、合理地进行创新想象。

  四、“知识建构”的“左倾”

  传统的教学重视知识本位,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学生没有多少自主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的创造力。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使他们不断更新和超越自我,成为知识的建构者。让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使自身的创造力、潜能和特长等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与发展。

  在这场以发展创造力为主攻方向的教学改革中,知识本位教学观得到批判,但是矫枉过正的现象不容忽视。“在自我发展中建构知识”是正确的发展方向,但是不一定一切都要“摸着石头过河”,前人修好的桥就在眼前,为什么不直接过去?目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闭眼睛作秀,约定成俗的概念也要在过程中故意让学生来“建构创造”。仿佛,我们面对的不是小学生而是科学家,该讲得不敢讲,怕被说成是剥夺了学生的知识建构权力。于是,在公开课的准备上,教师是挖空心思地布阵,千方百计地转弯设计学生自己就可以找到方法答案的线路。特别是一些经典美文也不敢精读精讲,怕违反了“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原则。

  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就忽视了人文性,把语文课上成肢解文本的语言文字训练课;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就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这曾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弊端,但课程改革是扬弃与发展,不是全盘否定。离开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刻意地追求研究性、创造性是对课程改革中新概念的理解偏误。

语文课改反思3

  教学改革进行到现在,有人说有种“温水”的感觉,总是沸腾不起来,行动与试验的效果就是不能够尽如人意;也有人说付出了太多,但是困难还是太多。我们的课改的确有困难,我们也是迎着困难向前。但是我们感到有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学习不够。没有理论支持,只是一味的按照领导的一点要求去进行,看到的总是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困难很多,不足很多,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是不行。其实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在前人的经验中。我们要向前人的经验学习。

  我认为要想更快的、更彻底的将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下去,我们应该克服等靠思想。不能够再等着领导督促,每节课都要将我们的理念实施下去,将实验进行下去。我们做的是事业,是历史选择了我们,我们将创造库沟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历史,所以绝对不能够看轻自己的课改工作。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觉得这些地方可以进行进一步发展。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经过我们3周的训练,学生掌握的比较熟练了,各位同学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合作过程中知道了如何分工,合理分配任务;合作学习中的发言、倾听、交流等常规掌握的较好。我们下一步要规范小组展示环节,我们的课堂在展示时,给人的印象往往都是太零散,没有整体性,造成了小组合作的成果不能够全部展示出来。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进行展示:将一个大的问题或者进行一次合作学习的问题,让一个小组进行整体展示。展示时,教师和其他组的同学都不要打断,等这个小组整体展示完成后,再让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质疑,教师最后总结提升。

  无论采用哪种学习方式,语文教学都离不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这就要求我们选择合适的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品读,并展示到全班。关于时机的选择,我想可以放到小组展示的最后一步,也可以在小组展示后其他小组补充时进行。

  关于读书的环节(主要是指初读课文时),放到小组中,放手让小组独立进行,要求小组成员合理分工,进行朗读与倾听、评价。具体做法可以是:小组长安排组员开火车读文,大家倾听、互相评价。分段开火车读课文时,读书的同学要站起来,评价提建议的同学也要起立。

语文课改反思4

  安徽新课改三年一路风尘仆仆地走过,从一知半解到实践领会,多少也有些感受与收获。与多少年来教师已经形成的传统教学相比,新课程下,新的课程标准,教材文本的全新出现,学生学习的强烈需求等等,都要求我们既要保留传统教学的经验,又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开发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根据最近三年的教学总结,当前,构建和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正能够产生所谓“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的美丽教学。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则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一种自然、和谐、创新的语文课堂。

  钻研文本夯实和谐课堂基础

  在我的映象中,拿到一本教材教师总是先翻阅单元的训练重点、每课的课后练习,查阅手上的教学参考书,然后在各类教案集上寻找合适自己的教案;现在又允许资源共享了,更多的教案是在邮件的传递中或者网络的下载中实现的。平日里繁重琐碎的工作几乎成了我们不用认真解读文本的最有力的借口。孰不知,一个语文教师若没有对自己手中的文本进行一番详尽的解读,那课堂的和谐生成几乎是空谈,甚至可能连基本的预设都很难达成。尤其面对课改后的教材,课后要求宽泛了,练习少了,参考的教案集少了,连跟踪试卷也少了,留给教师更多的是对教材的整合与超越,是对大量教参的钻研与探究,是对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应用。解读好文本,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就能利用教材,创设情境,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与作者、老师同悲同喜,同歌同泣,从而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可以这样说: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宽度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的生态和谐。

  比方说原来在教授《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和相关资料之后我走进文本、解读文本进行教学时我欣喜地发现了许多令我们忽略的东西如“平凡”“伟大”一词的内涵,这些不正是语文课堂所倡导的,不正是学生所需要的吗?我们的教学如果仅限于课文的内容、文字的本身,很难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丰富的精神内在,从而导致我们的教学依旧停留在蜻蜓点水的层面上,这样的局面难道说不是和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密切的关联?类似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但就在这不胜列举中我们也感到深深的愧疚。

  掌握命脉走好和谐课堂之路

  语文是教学,又不仅仅是教学,作为教学一部分的语文课堂的命脉是什么?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话题,它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让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偏离了这条航道行驶中的船只也许就会南辕北辙。反思我们的教学,把语文课上成行尸走肉的教育课、自然课、科学课,比比皆是。反之,把握语文的本质,于读书处尽情地读,于写字时认真地写,于品位时深入地品,于交流时大方地交流,于背诵积累时朗朗地诵,大胆地表达,无疑能给学生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语文学习空间。瞧必修一《诗两首》的教学,一个简单的却又反复出现的意象“丁香”能让学生品出诗歌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清凉、凄凉、悲凉,字字真情,而教师也惜字如金不放过任何一个值得推敲的字眼,把语文教学的真谛诠释得淋漓尽致,也让我们不得不惊叹,抓住语言文字,把握语文的命脉,原来课堂可以如此精彩,学生的学习可以如此出彩,教师与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如此程度的和谐与灵动!

  教学反思和谐课堂不走弯路

  新课程下的教学反思是教学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的得与失,非常必要。下面是我认为的几点和谐课堂应该把握的一些地方。1.教师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得益彰: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彼此交流,才能创造出新的东西。因此,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难点、亮点以及最精妙的地方予以关注、欣赏、品位、思考。2.追求语言与精神的紧密相连:文章不是无情物,语言与精神是合二为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课堂应努力追求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的最佳平衡点,既不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机械枯燥训练,肢解了课文;也不因重人文熏陶而只让学生去感悟,虚化了语言的学习。

语文课改反思5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对提高语文教学高效性的一些因素已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如充满个性的琅琅书声,基于文本的阅读体验和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等,但对于标准问题的探讨也一直没有停过。到底怎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好课,是一堂高效的课,我认为,语文教学是否高效,可以从三方面去审视:

  1.这堂课是否朴实;

  2.这堂课是否关注学生的发展,是否关注效益意识;

  3.这堂课是否体现语文价值。其中第一点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原生态,使好课人人能上;第二点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而且体现了在单位时间里的工作效率问题;第三点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所特有的价值。从我目前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来看,我认为下面这几点可以作为高效课堂的标准来参考。

  一、一堂高效的课应是一堂朴实的课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常态性”,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现在的一些公开课,就一堂课而言,它是高效的,在教育理念上,确实给我们听课者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但他们为这一堂课而做的准备工作却几倍于平时的课前准备,是平时的教学中无法效仿的。也有的公开课,是对设计的一种重演,课堂变得太完美,没有一点差错,缺乏真实感,使我们看不到学生在课堂中真正的成长和进步。因此,高效的语文课堂应是原生态的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提质量”才是语文课堂的改革方向。

  二、一堂高效的课应是一堂不累的课

  用累与不累来区别课的好坏和高效程度,主要是考虑到我们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该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一堂语文课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优美、富有激情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堂课的高效与否,不是上课的老师说了算,也不是评委说了算,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学生。如若学生始终能被精彩的课堂所吸引,在强烈氛围的.渲染下不知不觉地度过40分钟,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那就是一堂高效的课。

  三、一堂高效的课应是一堂能体现语文价值的课

  我们经常说语文要教出语文味来,要能体现语文的价值,语文味该怎样教出来?语文的教学价值该怎样体现?这几个问题,目前一线教师非常关注而且极力想在操作层面上弄明白。历史上语文课曾经上成思品课、常识课、鉴赏课、故事课,其重要原因都是没有准确地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性质弄明白了,语文该教什么也就明白了。找到了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语文教学也就有了方向。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归根到底是在追求语文教学的效率、效益和效能上,在具体的标准及其评价体系上,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绝不能用一把尺子、一种刻度来衡量,只有形成更多的共识,才能更有利于新一轮语文课改的推进。

语文课改反思6

  我们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已经有两年了,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各个学科都已经较好地完成了从旧课程向新课程的平稳过渡,全校教师在学校的领导下都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理念,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作为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没有任何理由不对语文教学进行反思,语文教育要走出低谷,只有不断反思自我,瓶颈一破才会别有洞天。如何在课改新形势下建立高效的语文课堂,我觉得必须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应引起我们冷静的思考和探索。

  语文是一门内涵十分丰富的人文学科。语文之所以充满魅力,就在于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以及解读语文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 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给别人的印象就是老师在不断地对每一篇文章的字词句进行不厌其烦的讲解,而学生就是大量地背诵,花的时间多,但成效似乎不大。学生普遍对学习语文兴趣不大,觉得学的东西与考的东西不一样,没有能意识到学的过程其实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过程。所以,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内修外治

  学无止境。见贤思齐。一位语文教师要想很好的进行新课改,就必须注重修养和才学的提高,于内要提高文化修养,于外要勤奋治学,要做专家型老师,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控课堂。高瞻才能远瞩,深入才能浅出。

  对当今的教改教研动态,要入乎其内,也能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是指作为一个课改参与者的身份积极融入其中去亲身践行;“出乎其外”是指作为一个评判者的身份对我们付出的劳动和成果进行冷静的审视和探讨。有了深厚的学识和才干,研究深入了,思想深刻了,对“课标”以及一些新思潮新流派就不会出现全盘照搬的情形,而是会采取“拿来主义”。点滴的积累成不了海洋,也能成为小溪甚至是江河。

  二、自主·合作·探究应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课程标准》提到,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学生自主学习,学案是关键

  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是学案,新课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是教学的主要途径,因此编写学案的关键核心是问题,问题的设置是需要我们教师集体备课完成的,要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问题,问题要有梯度化。

  万丈高楼平地起。高一的同学基础还比较薄弱,所以我们在编写学案时要重基础知识,学案上的内容让大家通过预习课解决百分之五十,通过小组讨论课解决百分之七八十,剩余的百分之二十属于课外拓展,开阔大家的眼界,训练大家的能力,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

  2、讨论·交流是课堂的重点

  课堂上的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和合作研究的习惯。正所谓“取他人之长,补一己之短”“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每个学习小组中都有语文程度较好的同学,他们在小组学习讨论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可以促进本小组成绩的提高。

  三、注重课堂教师“导”的作用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自主”不是“放任自流”,“合作”不等同于“几个人围坐在一起”;不能由过去的“填鸭子”变为“放羊”,不能把学生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立起来。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学。”这里强调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法,二是学生的学法,丝毫没有贬低或削弱教师“导”的意思。学生如何能学会学习?主要是依靠教师的导:诱导、引导、指导。离开教师的科学指导,则势必如一盘散沙,学习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因此,在用课改新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做到民主而不迁就,自由而不放任,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1、口头的赞扬和鼓励

  很多同学在课堂上不敢站立起来独自发言,害怕回答错了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因此我们要给大家以口头的赞扬和鼓励,让他们多些自信敢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爱默生曾说:“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大家敢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才能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2、 适当的分数奖励更能让学生有自我肯定的'价值。

  我在课堂给学生制定了一个标准,比如课堂展示讨论成果可得1分,若答案百分之八十正确就可得2分,课堂上提出质疑即可的1分,回答质疑可得1分,有了分数的奖励同学们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只是慢慢我发现学案上的难题被遗留了下来,一了解才知道,大家为了让自己小组分数增加更快都不愿意做难题,这样一些语文程度好的同学优势体现不出来,长此以往大家的答题水平和能力可能会降低的,于是我改变了一下策略,既然在意分数我就在分数上做文章。我就把分值直接标在导学案上且对分数进行了区分,根据提的难易程度,分值设在2分至5分之间。分值有区别了,同学们就可以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际情况来自主选择展示的题目,同学们开始积极挑战有难度的题目,这样不仅学案上的问题都解决了,而且学生的探究能力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只有在质疑释疑过程中,只是才得以巩固。

  五、学案落实要到位。

  在经历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后,同学们应该把自己的答案整理到学案上,学案上的重点内容一定要画出来,并写好课堂反思。这个步骤需要我们教师好好检查,督促同学们把学案完成,教师需要对学案进行批改。

  课改之路注定是充满荆棘的,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世界上所有的桂冠不都是用荆棘编织而成的吗?所以我们要做好应对各种问题的准备,披荆斩棘赢得属于自己的桂冠。

语文课改反思7

  新课改的浪潮滚滚向前,语文课堂上出现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语文课程改革取得的可喜成绩。但是,由于我们认识不足,另专业知识不足,致使我们匆忙上阵,同时我们我们为了追求所谓的“新理念”、“新方式”,忽视了文本的重要价值、忽视了语文的学科特点,以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综观之,语文课改大致有以下几种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一、蜻蜓点水式

  当前,我们的课堂流行语“你最喜欢读哪部分就读哪部分!”“你想用什么方式读就用什么方式读!自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如听了一节示范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一位教师让学生自选内容谈体会,结果学生们一会儿说自己对“张冠李戴”这个词语的理解,一会儿又说对“救助车夫”这件事的认识,一会儿说文章中心句的意思,一会儿又说对“救助车夫”中的几个动词的体会……,每个地方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且不管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教师都是“恩是的,”“你的体会真独特!”大加赞赏。

  二、信口开河随意创新式

  比如我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没有过多设计引导学生去朗读、感悟、体验课文优美的语言及情感,而把许多时间放在“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记得有的同学说过:“如果你想得到什么,就得想办法让别人高兴,这样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记得当时我说:“你能用不同的思路思考,真有个性!”于是,又有一位同学说:“没错,有一次,我向爷爷要钱,爷爷不给,我就说了许多好听的话,还给爷爷捶背,爷爷一高兴,就把钱给我了。”是吗?“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真聪明!”过了很长时间,我看了这课的另一课例后认真反思,我这不有点信口开河吗?其时文章的本意是要告诉我们爱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明白狐狸说的那些不符合事实的话是别有用心的,故意奉承的。不应该的是我脱离文本空谈感受,更不应该从反面加以理解。虽然新课堂倡导“自由读说”,但也不能缺少正确的目标导向、科学方法指导、及时的质疑解惑、有效的组织教学。

【语文课改反思】相关文章:

初中课改工作反思03-09

语文课的反思02-29

语文课后反思03-10

语文课后的反思03-10

[精选]语文课后反思03-14

语文课《春酒》课后反思03-11

语文课后的反思通用15篇03-11

语文课后反思范例[15篇]03-14

《大人们这样说》语文课反思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