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课堂实录

时间:2024-03-12 23:18:3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灯光》课堂实录

《灯光》课堂实录1

  一、激趣导入

《灯光》课堂实录

  师:在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几组图片。

  (出示几组关于“灯光”的图片。)

  师介绍。

  师:同学们觉得这几组图片美吗?

  生:美。

  师:这都是关于灯光的图片,那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灯光会怎样?

  生:一片黑暗,什么也作不了。

  生2:无法生活,动植物都无法生存。

  师:的确,每当晚霞尽退,带走最后一缕阳光时,也就意味着夜幕即将降临,劳累一天的人们,有的在灯下欢聚一堂,叙说亲情,有的在灯下做一次书中漫步,有的则徜徉于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下,尽情享受着休闲时光。灯光,不仅是人们夜晚的明珠,更是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朋友。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当代著名作家王愿坚笔下的灯光,去感受一个人民战士内心当中对灯光的向往。

  板书课题:

  灯光

  二、新授

  师:昨天,己经布置同学们进行了预习,下面谁来说说,你通过预习收获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这是一篇回忆文。

  生2:我知道了写的是1947年发生的事。

  生3:我知道了主要写的是郝副营长。

  师:同学知道的可真多呀,你们很会预习,现在我们就再自读一遍,看看还有没有更多的收获。在自读前,请同学们翻开书,读读应该注意的问题,按着你喜欢的方式进行自读,并给课文分段。

  (生自读。)

  师:谁来说说你又有了什么体会?

  生:我体会到郝副营长的舍己为人精神……

  师:那同学是怎么分的段呢?

  生:我是按着,回忆和现实来分的,把1~2分成第一部分,3~12分成第二部分,13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生: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一声赞叹让作者陷入回忆,第二部分写了事情的整个过程,第三部分写了灯光又使作者想起战友来。

  师:这是一篇回忆文,是什么让作者陷入回忆当中呢。在1~2段中找出来。

  生:是一声“多好啊”。

  师:是谁说的,当时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是一个游人说的,当时看到了天安门前的灯光,想到灯光带给人的光明和温暖,于是发出了一声赞叹。

  师:是呀,正是这一声赞叹,使“我”陷入深深的回忆,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回忆,一起回到1947年的秋天,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现在请同学们默读3~7自然段,想一想,突击队的任务是什么?在战斗前郝副营长在做什么?

  生:在1947年的秋天,我军部队挺进豫皖苏平原,要进行一场围歼战。

  生:突击队的任务是炸开围墙打开突破口。

  生:郝副营长在借着火光看书。并陷入深深的憧憬。

  师:这部分当中又出现了两次“多好啊”,是谁说的,当时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

  生:郝副营长说的,当时在看一副图画,想到了未来的美好时光。

  生:想到了将来孩子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陷入了美好的憧憬。

  师:那谁能说说,憧憬是什么意思?他在憧憬什么?

  生:是对某种事物的向往。郝副营长在憧憬灯光。

  师:那郝副营长为什么只对灯光充满了憧憬?扫读3~7自然段,找出原因。

  生:因为当时共和国还没有成立,在全国只有少数的大城市有灯光,而大部分地区看不到灯光。

  生:当时郝副营长正在看一本画着孩子在灯下学习的图画。所以,想到了将来孩子能象画中一样在灯下学习,于是就对灯光产生了向往。

  师: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可以看出来?画在书上。

  生:我从他22岁就能当上营长,能看出他英勇善战。

  生:我从他借火光看书,能看出他非常热爱学习。

  生:我从他对未来的憧憬看出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师:那你有没有对一个事物有过强烈的向往呢?回忆一下当时的感觉,带着这种感觉体会一下5~7段的对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给同桌读读。

  (生同桌读,并找生展示读。)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能从你们的语气中体会出郝副营长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多么美好的憧憬呀,最后实现了吗?

  生:没有。

  师:那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下面我们前后桌为一组,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8~11段,小组合作解决大屏幕上的问题:1、后续部队为什么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2、面对这种情况,郝副营长是怎样做的?3、结果怎样?下面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生:因为在黑暗中后续部队找不到突破口,所以失去联系。

  生:面对这种情况,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为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生:结果,郝副营长壮烈牺牲了。

  师:那通过这部分的学习,郝副营长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舍己为人,不怕牺牲。

  师:你对第1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从中体会出郝副营长为了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为了孩子将来能在明亮的电灯下学习,而自己却没有来得及看一眼电灯。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而且能认真体会。那同学们想一想,第10自然段对英雄的壮举,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去读呢?谁来试试。

  (生读,师指导。)

  师:课文以灯光为题,而且文中多次写到灯光,现在找出描写灯光的'地方,画出来。

  生:在开头和结尾处写了灯光,还在第二部分里郝副营长的憧憬里写到了灯光。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大屏幕上的两个自然段。

  (出示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段。)

  师:体会一下,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作者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天安门前的灯光,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生:为了提醒人们:这样温暖光明的灯光,这样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师: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面对这些先烈们,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好好学习,不浪费一丝光阴。

  生:珍惜得来不易的光明,不辜负先烈们,和那些英雄们的期望。

  师:是呀,年轻的战斗英雄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共和国来之不易的光明,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每当我们在灯下伏案学习时,又怎能忘记那些英勇牺牲的先烈们?同学们,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光明,努力学习吧,这才能对得起那些先烈们。

《灯光》课堂实录2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灯光》课堂实录。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绝大部分写往事。

  开头写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勾起往事的回忆。结尾照应开头,从“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可以体会“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中间部分先写郝副营长在战斗开始前,借着火柴的亮光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的情景。接着写在战斗中,郝副营长为了使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点燃了那本书,高高举起,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保证了战斗的胜利。他自己则因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牺牲。从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中,体会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美好生活而献身的精神,是教学上的重点。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用较快的速度阅读,知道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大致了解内容。然后引导学生以“多好啊”和“灯光”的描写为线索抓住课文重点探究,先独立阅读,再小组交流,最后进行阅读汇报。此时,老师要就重点部分加以指导,帮助学生从中体会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二、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郝副营长及先烈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2、结合课后练习中的问题,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方式。并结合语言环境,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部分词句在表达意思及反映人物思想感情方面的意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6—9自然段。

  三、教学实录:

  (一)谈话引入,读题质疑:

  1、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灯,灯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

  生1:晚上,我们要在灯光下写字、看书。

  师:你一定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生2:夜晚,灯光可以为行人照亮道路。

  师:你一定和路灯一样懂得默默奉献。

  (这些评价充满赏识和鼓励,使学生满怀喜悦,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学生的思想、习惯等。)

  ……

  师小结:是啊,每当晚霞渐渐隐褪,带走最后一抹阳光时,意味着夜幕已悄然降临了。每逢此时,人们有的在灯光下欢聚一堂,叙说亲情;有的在灯光下愉快地书中散步;还有的则徜徉于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下的人流中,尽情地享受着休闲时光……灯光是人们夜色中的明珠,更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灯光》。(教师指板书,学生齐读课题,教案《《灯光》课堂实录》。)

  3、释题质疑:

  师:(手指课题)请大家再读一读课题,(生读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街道两旁整齐的路灯。(师点头表示肯定。)

  生2: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在一盏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师伸出大拇指表示称赞。)

  生3:我仿佛看到了音乐广场上那五彩缤纷的灯光,使广场显得那样美丽!

  师:(陶醉地)我也仿佛看到了五彩缤纷的灯光照耀下的美丽的广场。(生3听了这话显出得意的神情,其他孩子们似乎也被这美丽的灯光给吸引了。)

  生4:我仿佛看到了大年夜,我们一家人在灯光下团聚的情景。

  师:(深情地)一家人在灯下团聚,是多么幸福啊!(孩子们仿佛也都想起了这幸福时刻,脸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师:(手指课题)请你们再读一读课题,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出你的感觉。(生读题)那么,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课文中的灯光是什么样子的?

  生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关于灯光的什么事?

  生3: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课文写灯光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师:学贵有疑。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能提出这样有价值的问题。可是要想解决同学们的这些疑问,就要好好地读课文了。(这样的评价,既肯定了他们的提问,又鼓舞了学生探究的勇气和信心,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教师巡视)

  师: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1:我觉得天安门前灯光非常美丽。

  生2:课文写灯光是为了怀念郝副营长。

  生3:郝副营长是那样伟大,他为了能让孩子们用上电灯,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师:你们都很会读书,因为你们已经读出了自己的感受。看到同学们这么能干,我还想考验考验同学们,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此评价的前半部分是对孩子们回答的肯定和学习方法的渗透,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满脸的自信与成就感;后半部分重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后面的学习。)

  2、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说一说: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第1、2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这样的叙述顺序就是倒叙。)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自己先想,然后同桌交流,再请几个学生汇报。)

  生1:我们围歼敌人的一次战斗中,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点燃了书,战斗胜利了,他自己却牺牲了。

  师:你把关于灯光的往事概括的.很准确,但全文可不仅仅写了往事噢。

  生2:每当看到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我就想起郝副营长英勇牺牲的往事。

  师:你用上了“每当……就……”的句式概括得很简洁,可如果能把“郝副营长英勇牺牲的往事”说得再具体一些就更好了。(这样评价既保护了发言同学的积极性,又启发了孩子们进一步思考,充分发挥了对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具体的导向作用,。)

  ……

  3、再读课题,初步把握文章情感。

  师:让我们再读课题,(学生读题)这一次你看到的还仅仅是明亮的灯光吗?

  生1:我仿佛看到了战斗中一位伟大的战士。

  生2:我感到很伤心,因为郝副营长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能让孩子们用上电灯,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师:是啊,从你们的发言中,我听出了你们的感受,你们已经走进了课文。但只知道课文的这些内容还不够,我们还要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你感受深的句子,还可以在句子的旁边把自己的体会、感受或者疑问记下来。(这些评价语言,充分发挥了激励导向的功能,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个性化地理解课文,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做批注,教师巡视。)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并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并指导讨论交流和朗读感悟。

  (1)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我”心头就感到光明,感到温暖呢?

  (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千万盏灯”——这么多的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他为什么沉思?他可能在沉思着什么呢?

  生1:他在思考书中的一个故事(师启发:这可能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生叙说故事。)

  生2:他可能从中得到了一个启发(师又问:那可能是个什么启发呢?生想象发言。)

  ……

  师:你们的想象很丰富,也比较合理。我也感到了你们和他一样爱读书,爱学习。

  (这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对他们思维能力的训练,评价对他们创新以激励。)

  (3)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重点理解: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是指孩子们在这光亮的灯下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吗?

  生1:我感受到郝副营长特别想见到电灯(师启发:你的理由是—— 生说理由。)

  生2:我感受到这是郝副营长的心愿(师启发: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生说理由。)

  ……

  师:你们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体会,真是会读书的孩子。(这样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赞赏,更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了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

  师:“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这“憧憬”什么意思呢?

  (学生回答说:希望、愿望、梦想……)

  师:有时用近义词也可以解释词语的意思,你们的方法不错。

《灯光》课堂实录3

  课前聊天:

  师:离上课还有几分钟时间,我们聊聊天好吗?

  生:好

  师:知道老师姓什么吗?

  生:姓王

  师:以后我们再见面,你会怎么称谓我?

  生:王老师

  师:我呀,一直有一个梦想,11年前,我就在这里,就在实验小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我深深地爱上了这所学校,也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里的小朋友们,而今,11年过去了,我想:我要是能再次站在实验小学的讲台上,该多好啊!能再给实验小学的小朋友们上一节课,该多好啊!现在,我终于站在了这块讲台上,多好啊!你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生1:您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祝贺您!

  生2:很高兴能和您上一节课。

  生3:和你上课一定非常有意思。

  第一版块:导入课题,整体感知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块儿学习一篇课文,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教师板书)

  师:齐读课题

  生:齐读

  师:请你再读一读课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读课题。我仿佛看到一盏盏明亮的灯光在照耀着我。

  生2:我仿佛看到了美丽的霓虹灯。

  生3:我仿佛看到了我们东营市政府广场那明亮的,多彩的灯光。

  师:一边读课题,一边想象画面,读出来感觉就更好了。那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课文中的灯光是什么样子的

  生2:我想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3:我想知道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

  生4:我想知道课文仅仅是写灯光吗?还有没有更深的含义?

  师:要解决同学们的这些疑问,就要好好地读一读课文,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和时指导学生不认识的字。

  师:课文读完了,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天安门前灯光非常美丽

  生2:我感觉到课文写灯光是为了怀念郝副营长。

  生3:我觉得郝副营长非常伟大,他为了能让小朋友们用上电灯,而自身却献出了珍贵的生命。

  师:你很会读书,因为你有了自身的感受。当然我们收获的还有很多,请同学们看投影,谁来领着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语?

  一生领读(读词语有些拖音现象)

  师:词语要读的自然些,要干脆点,不要拖音。再来一遍

  生再读,(效果好多了)

  师:这样读就好多了,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我想考验考验同学们,谁能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连成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考虑中)

  生1:我们要围歼敌人,在震天动地的炮火声中,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点燃了书,战斗胜利了,自身却牺牲了。

  生2:每当看到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我就想起郝副营长英勇牺牲的故事。

  生3:郝副营长为了小朋友们能在温暖的灯光底下聚精会神学习,而自身却没有见一见璀璨的灯光。

  师:说得好极了,让我们再一次读课题,这一次你看到的还仅仅是明亮的灯光吗?

  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伟大的战士

  生2:再读课题,我感到很伤心,很为郝副营长觉得遗憾。

  师:是啊,从你们的声音中,我听出了你们的感受,你们已经走进了课文,但只知道课文的这些内容还不够,我们还要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你感受深的句子,可以在句子的旁边把自身的体会,感受或者疑问记下来,开始吧。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做批注,教师巡视。

  第二板块:走近郝副营长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好多同学都作了批注,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走进交流时刻,汇报的同学要注意:首先把你感受深的句子读出来,然后再谈一谈自身有什么感受。

  生1: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身的.性命,为了让小朋友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身却没有来得和见一见电灯。

  我感到很伤心,很可惜……

  师:好,既读出句子来了,又谈了自身的感受,就这样谈。

  生2: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身,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我很感动,我们要学习郝副营长那种英勇,舍己为人的精神。(师板书:英勇牺牲)

  师: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投影出示这段话)

  生1:比喻情况十分危急

  生2:就好像有千斤的重量拴在一根头发上,形容十分危急。

  师:说得好,那么课文中的千钧一发指的是什么时刻呢?

  生:

  师: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同学们,再来读这段话,用一个词语概括出你的感受。

  生1:伤心

  师:请你来读,把这种伤心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声音低沉

  生2:感动

  师:为什么感动?

  生:我想象到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后续部队找不到缺口,可就在这时候,出现了一点亮光,虽然很小很小,但却比任何灯光都亮,那是郝副营长啊!多让我感动啊!

  师:是啊!就把你这种感动地感觉读出来吧

  生读,充溢感情的

  生3:敬佩

  师:不用说理由了,就让你的朗读来告诉同学们吧!

  生充溢激情的,声音响亮的。

  师:不论是什么感受,只要是你用心体会出来的就是最有感情的,让我们一起通过自身的朗读来表达自身的感受。

  生读

  师:我把这段话稍微改动了几个地方,投影出示: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你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你自身,你,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感受到了不同,您把“他”改成了“你”,感觉好像不一样了。

  生2:我感到这样感情更强烈了。

  生3:我感到这样就像在对郝副营长面对面地说话一样,很感动,也很亲切。

  师:体会得真好,就让我们一起向这位可敬的战士倾诉吧!

  生齐读。

  师:我们继续交流,还有那些句子让你感受很深?

  生: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小朋友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神往里。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该多好啊”这句话,他那么希望小朋友们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可自身却没有见一见电灯,我很难过。

  师:你能联系整篇课文去体会,这很好。谁也找到了这段话?来谈一谈自身的感受。

  生:我感受到郝副营长特别想见到电灯。

  生:我想到了你一开始说的话,这是郝副营长的心愿。

  师:是吗?老师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心里悲喜交集,我想用我的朗读来表达我读完这段话的感受。(师配乐朗读,乐曲:《雨的随想》)

  师:谁还想读一读郝副营长说的话?

  (指名3名学生读)生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让我们一起来接读这段话。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

  生:齐读“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小朋友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灯光》课堂实录4

  (一)谈话引入,读题质疑:

  1、老师:同学们,我们的学生活离不开电灯,灯光在我们日常学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

  学生1:晚上,我们要在灯光下写字、看书。

  老师:你一定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学生2:夜晚,灯光可以为行人照亮道路。

  老师:你一定和路灯一样懂得默默奉献。

  (这些评价充满赏识和鼓励,使学生满怀喜悦,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学生的思想、习惯等。)

  ……

  师小结:是啊,每当晚霞渐渐隐褪,带走最后一抹阳光时,意味着夜幕已悄然降临了。每逢此时,人们有的在灯光下欢聚一堂,叙说亲情;有的在灯光下愉快地书中散步;还有的则徜徉于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下的人流中,尽情地享受着休闲时光……灯光是人们夜色中的明珠,更是人们工作、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灯光》。(教师指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3、释题质疑:

  老师:(手指课题)请大家再读一读课题,(学生读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1:我仿佛看到了街道两旁整齐的路灯。(师点头表示肯定。)

  学生2: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在一盏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师伸出大拇指表示称赞。)

  学生3:我仿佛看到了音乐广场上那五彩缤纷的灯光,使广场显得那样美丽!

  老师:(陶醉地)我也仿佛看到了五彩缤纷的灯光照耀下的美丽的广场。(学生3听了这话显出得意的神情,其他孩子们似乎也被这美丽的灯光给吸引了。)

  学生4:我仿佛看到了大年夜,我们一家人在灯光下团聚的情景。

  老师:(深情地)一家人在灯下团聚,是多么幸福啊!(孩子们仿佛也都想起了这幸福时刻,脸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老师:(手指课题)请你们再读一读课题,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出你的感觉。(学生读题)那么,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1:课文中的灯光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关于灯光的什么事?

  学生3: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课文写灯光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老师:学贵有疑。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能提出这样有价值的问题。可是要想解决同学们的这些疑问,就要好好地读课文了。(这样的评价,既肯定了他们的提问,又鼓舞了学生探究的勇气和信心,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教师巡视)

  老师: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1:我觉得天安门前灯光非常美丽。

  学生2:课文写灯光是为了怀念郝副营长。

  生3:郝副营长是那样伟大,他为了能让孩子们用上电灯,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学生命。

  老师:你们都很会读书,因为你们已经读出了自己的感受。看到同学们这么能干,我还想考验考验同学们,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此评价的前半部分是对孩子们回答的肯定和学习方法的渗透,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满脸的自信与成就感;后半部分重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后面的学习。)

  2、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说一说: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第1、2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这样的叙述顺序就是倒叙。)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自己先想,然后同桌交流,再请几个学生汇报。)

  学生1:我们围歼敌人的一次战斗中,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点燃了书,战斗胜利了,他自己却牺牲了。

  老师:你把关于灯光的往事概括的很准确,但全文可不仅仅写了往事噢。

  学生2:每当看到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我就想起郝副营长英勇牺牲的往事。

  老师:你用上了“每当……就……”的句式概括得很简洁,可如果能把“郝副营长英勇牺牲的往事”说得再具体一些就更好了。(这样评价既保护了发言同学的积极性,又启发了孩子们进一步思考,充分发挥了对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具体的导向作用,。)

  ……

  3、再读课题,初步把握文章情感。

  老师:让我们再读课题,(学生读题)这一次你看到的还仅仅是明亮的灯光吗?

  学生1:我仿佛看到了战斗中一位伟大的战士。

  学生2:我感到很伤心,因为郝副营长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能让孩子们用上电灯,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学生命。

  老师:是啊,从你们的发言中,我听出了你们的感受,你们已经走进了课文。但只知道课文的这些内容还不够,我们还要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你感受深的句子,还可以在句子的旁边把自己的体会、感受或者疑问记下来。(这些评价语言,充分发挥了激励导向的功能,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个性化地理解课文,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做批注,教师巡视。)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并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并指导讨论交流和朗读感悟。

  (1)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我”心头就感到光明,感到温暖呢?

  (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千万盏灯”——这么多的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他为什么沉思?他可能在沉思着什么呢?

  学生1:他在思考书中的一个故事(师启发:这可能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学生叙说故事。)

  学生2:他可能从中得到了一个启发(师又问:那可能是个什么启发呢?学生想象发言。)

  ……

  老师:你们的想象很丰富,也比较合理。我也感到了你们和他一样爱读书,爱学习。

  (这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对他们思维能力的训练,评价对他们创新以激励。)

  (3)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重点理解: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 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 是指孩子们在这光亮的灯下学习、学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学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老师:你能联系上下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吗?

  学生1:我感受到郝副营长特别想见到电灯(师启发:你的理由是—— 学生说理由。)

  学生2:我感受到这是郝副营长的心愿(师启发: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说理由。)

  ……

  老师:你们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体会,真是会读书的孩子。(这样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赞赏,更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了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

  老师:“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这“憧憬”什么意思呢?

  (学生回答说:希望、愿望、梦想……)

  老师:有时用近义词也可以解释词语的意思,你们的方法不错。

  老师:那此时此刻,郝副营长会憧憬些什么呢?

  学生1:他会想,我们一定要获得这次战斗的胜利。

  学生2:他还会想,我们一定会胜利的,也一定会有电灯的,我也一定能够看到电灯。

  ……

  老师:你们的想法就是郝副营长会的想法。那就赶快让我们一起把郝副营长美好的憧憬读出来吧!(这样的评价指导,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就是那伟大的郝副营长了,这是多么令人自豪呀!)

  (4)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重点讨论: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思想、学生活实际充分发言,通过讨论,体会到这句话含义深刻,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学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学生命换来的。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学生命的。我们学生活在这幸福之中,不能忘记牺牲自己性命的先烈们。)

  老师:郝副营长从深情美好的憧憬到献出22岁的年轻学生命而未见成电灯,这期间发学生了什么事情了呢?分小组自学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默读回答问题。

  ①突击连的任务是什么?

  ②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为什么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

  ③郝副营长是怎样牺牲的?

  2)交流自学情况:

  ①突击连的任务就是突破守军的围墙,为大部队打开前进的道路。

  ②战斗打响后,因为突破口沉寂了,后续部队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而与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③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高举起用火柴点燃了的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敌人被歼灭,他却因暴露而牺牲。

  老师:“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

  学生:就好像有千斤的重量拴在一根头发上,形容十分危急。

  老师:说得好,那么课文中的“千钧一发”应该理解为什么呢?

  学生:比喻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

  老师:对!同学们,再来读这段话,然后用一个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的感受有:我很伤心,我很感动;我很敬佩郝副营长……

  ——老师此时要引导学生说:你为什么感动,为什么敬佩呢?)

  其中一学生回答说:我想,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后续部队找不到缺口,可就在这时候,出现了一点亮光,虽然很小很小,但却比任何灯光都亮,那就是郝副营长啊!这怎能不让我感动啊!

  老师:是啊,说得太好了!那就把你的这种感动读出来吧!

  老师:不管是什么感受,只要是你用心体会出来的就是最有感情的。(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肯定,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也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让我们一起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师学生齐读,在用引读的方式来读。)

  老师:我把这段话稍微改动了一下,(出示: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你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你自己,你,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请同学们读一读,并说说你又体会到什么?(学生自由读句子。)

  学生1:我感受到把“他”改成了“你”,感觉好像不一样了。(师问:有什么不一样呢?学生1有点犹豫的样子,而学生2此时高高举起手。)

  学生2:我感觉到这样就像在和郝副营长面对面地说话一样,很亲切,也很感动。

  老师:你体会得太好了,就让我们一起向这位可敬的战士倾诉吧!(师学生齐读句子。)

  3)师小结:是啊,我们年轻的战斗英雄的壮举令人钦佩不已。他用壮烈地牺牲换来了围歼战的胜利,自始至终没有考虑个人的安危。他认为自己为革命的胜利而牺牲是毫无遗憾的。此时,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悟:郝副营长及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幸福的明天,而舍学生忘死的崇高品质。)

  (5)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师总结:郝副营长为了心目中美好而神圣的憧憬,不惜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贯的学生命,却没来得及看到一眼他一直深情憧憬的灯光,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啊。可他为革命胜利,不惜壮烈牺牲而又感到毫无遗憾,表现他舍学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所以,每当夜幕降临,我们都能在灯下学习学生活,又怎能忘记那些诸如本文主人公那样的英雄们,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学生活,并为之发愤图强!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回忆往事这部分内容。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6—9自然段。

《灯光》课堂实录5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是本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因为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基本的能力,所以课堂上一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是围绕习惯培养而提出和设计的。着重想培养学生以下习惯:懂得阅读的多种方法,能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选择并运用多种读书方法;在阅读中,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养成用笔圈画点评的习惯;学会寻找、选择、整理、利用各种有用的信息并能联系实际进行迁移运用的习惯。总之,力求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感悟到阅读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和速度。

  课堂实录: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放学了,可是天却下起了大雨,有准备的同学都陆续的走了。只有你还在对着大雨发呆,犹豫着怎么回家。这时,一位平时你并不熟悉的同学递给你一把伞,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会很感激他。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帮助了我。

  生:他很关心我。

  师:是啊,关爱之情让人感动。天下之大,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与人间真情有关的课文:《冬夜的灯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师:下面,请大家按照日常学习语文的习惯来读课文。大家说初读课文怎样读合适呢?

  生:默读。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边读边做笔记。

  (学生默读,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师:课文大家都读完了吗?那么,大家说下面我们该做什么呢?

  生:解决一下字词。

  师:好!(出示小黑板)那么哪位同学来读读、解释一下这些字词?

  生:(争先恐后读)

  师:刚才两位同学读得都非常好。那么,大家觉得,下一步我们该干什么呢?

  生: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好,哪位同学来试试?

  生:课文写了一位医生在寒冷的冬夜去给一个生病的小孩看病。

  师:准确吗?还有谁想补充的?

  生:我觉得主要是写沿途农户为医生照明指路。

  生:老师,我觉得应把他们俩所说的综合起来。课文写了一位医生在寒冷的冬夜去给一个生病的小孩看病,沿途的农家点亮灯为医生指路。

  师:概括得怎么样?

  生:很好。

  师:老师也赞成大家的看法,概括得挺好。这位在读课文的时候注意了整体来理解。不过老师觉得“去给一个生病的小孩看病”,还可用更简练的语言概括,怎么概括?

  生:出诊。

  师:很好。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能谈一谈吗?

  生:故事短小,但写得十分感人。

  师:为什么?

  生:医生关心病人——不管多晚也肯出诊,农户们亮着灯为医生引路,他们之间互不相识,但却互相关心,让人感动。

  生:文章的事很小,但写得很精彩,太美了。

  师:同学们的感受都很深刻。是啊,读了课文后,老师也觉得很感动,也觉得课文写的非常美。大家说,这属于文章的哪一方面的美呢?

  生:事件美。

  生:我认为是叙事美。

  生:情感美。

  生:其实就是内容美嘛。

  师:(表扬)同学们说得都挺好。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师:好,文章的内容和情感我们已经把握了。学习一篇课文我们还应把握什么呢?

  生:写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写法最值得学习?大家说这一次我们应该怎么读?

  生:仔细读。

  生:默读。

  师:对,应仔细得默读。要求同学们先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合作探讨一下。大家注意再读课文时把发现的问题圈点勾划出来。

  (学生读,教师巡回指导)

  师:我看同学们讨论得挺激烈的。哪位同学谈谈你觉得课文哪些写法值得学习?

  生:我觉得开头一段写得挺好,这里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文章的主题。

  师:点明了什么主题?

  生:作者在小镇上感受到了温暖、友谊和乐观,就这个主题。

  生:我认为开头和结尾写的.挺好,用了照应的写法,都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生:我认为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的环境描写,挺好。

  师:那么,你能说说课文中哪些地方是环境描写吗?

  (学生交流,许多学生在课文中已留有标记)

  师:同学们交流的环境描写还不少,老师都没发现这么多环境描写,看来大家读课文都挺仔细的,许多同学都学会了做好标记,值得表扬。这么多环境描写,你说是写的什么环境呀?

  生:小镇周围的环境。

  师:什么时候的?

  生:冬夜的。

  师:请你概括一下环境的特点,好吗?

  生:冬夜,很冷。

  生:路很不好走,随时都有风暴。

  生:所处位置很偏僻。

  师:写环境如此恶劣,有什么作用?

  生:为了表现医生的伟大。

  生:能看出医生有一颗关爱病人的爱心。

  生:我觉得能看出医生品德很高尚。

  师:大家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吗?

  生:衬托。

  师:说得非常正确。大家看本文的环境描写只有“衬托”这个作用吗?还有没有其它的作用?提示一下,可以根据题目考虑。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下课文,小组探究一下这个问题。大家说,这次我们应该怎么读课文?

  生:速读。

  (学生读课文,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哪位同学代表你们小组谈谈你们组的看法,要具体一点。

  生:故事发生在冬夜,天气很差,但却有灯光,给人带来温暖。

  生:环境恶劣,但人们之间却互相关心,这不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吗?

  师:对,说得非常好。这篇课文还用了对比的写法——表现人们之间的互相关心。大家看这篇课文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来表现主题,大家说这种写法美不美?

  生:美。

  师:课文分析到此,大家说题目有什么含义?

  生:给医生指路照明的灯。

  生:灯光给人带来了光明,我觉得还让人感受到了温暖,冬夜是黑暗,还是寒冷的。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非常好。题目“冬夜的灯光”不仅指照明的灯,还有深层的含义:灯光代表光明、温暖,冬夜代表黑暗、寒冷。

  四、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师:大家觉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

  生:课文末尾引用的诗有什么作用?

  师:谁来帮帮他?

  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生:与开头照应。

  生:这几句诗意味深长,可以引人深思。

  师:这些解释大家满意吗?

  生:满意!

  师:老师也比较满意。那,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生:没有了。

  师:哪位同学起来读读这几句诗。

  生:(争先恐后的读)

  师:谁评价一下他读的怎样?

  生:读的快了一点,缺少感情。

  师: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读诗的时候,大家尤其要注意抑扬顿挫,把握住重音,充满感情的读,你能试试吗?

  生:(读)

  师:读得还不错。下面请大家读读课文中抒发感情最强烈的地方。大家说这次该怎么来读呢?

  生:朗读。

  师:对,放声朗读。要求大家把握住本文的感情,注意抑扬顿挫,注意重音和停顿,充满感情的去读。

  (学生朗读,教师巡回指导)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段?

  生:(读)

  生:(读)

  师:读得还不错,如果再投入一些感情就更好了。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师:在你的生活经历中,一定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说出来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生:一次在学校里,我病了,当时肚子疼得厉害,班主任老师毫不犹豫地把送到了医院,并给我垫上了药钱,老师对我的关心让我终身难忘。

  师:老师关心你。

  生:……

  六、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师:读完本文,听了同学们刚才的交流,我们想起了《爱的奉献》中的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一个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歌,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

  (集体欣赏歌曲)

  师:希望我们都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让爱的种子在人们的心田生根、开花、结果。推荐同学们阅读朱自清的《冬天》,里面也有写冬夜和灯光,与本文比较,有何异同?

  教后记:

  这节课,我主要想通过课文的讲解,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喜悦中真正感悟到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应该说,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已经根据学习的需要选择默读、朗读、细读等多种阅读方法;并知道如何从文章的材料和生活中收集和处理信息;学会了圈点勾画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地方;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灯光》课堂实录6

  【教学目标】

  1、课文内容,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神往和为此付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体会本文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的关系,并感受作者这样写的深意。

  3、能有感情朗读5~7段,第10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在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几组图片。

  (出示几组关于“灯光”的图片。)

  师介绍。

  师:同学们觉得这几组图片美吗?

  生:美。

  师:这都是关于灯光的图片,那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灯光会怎样?

  生:一片黑暗,什么也作不了。

  生2:无法生活,动植物都无法生存。

  师:的确,每当晚霞尽退,带走最后一缕阳光时,也就意味着夜幕即将降临,劳累一天的人们,有的在灯下欢聚一堂,叙说亲情,有的在灯下做一次书中漫步,有的则徘徊于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下,尽情享受着休闲时光。灯光,不只是人们夜晚的明珠,更是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当代著名作家王愿坚笔下的灯光,去感受一个人民战士内心当中对灯光的向往。

  板书课题:

  灯光

  二、新授

  师:昨天,己经安排同学们进行了预习,下面谁来说说,你通过预习收获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这是一篇回忆文。

  生2:我知道了写的是1947年发生的事。

  生3:我知道了主要写的是郝副营长。

  师:同学知道的可真多呀,你们很会预习,现在我们就再自读一遍,看看还有没有更多的收获。在自读前,请同学们翻开书,读读应该注意的问题,按着你喜欢的方式进行自读,并给课文分段。

  (生自读。)

  师:谁来说说你又有了什么体会?

  生:我体会到郝副营长的舍己为人精神……

  师:那同学是怎么分的段呢?

  生:我是按着,回忆和实际来分的,把1~2分成第一局部,3~12分成第二局部,13自然段为第三局部。

  生:第一局部主要写了一声赞叹让作者陷入回忆,第二局部写了事情的整个过程,第三局部写了灯光又使作者想起战友来。

  师:这是一篇回忆文,是什么让作者陷入回忆当中呢。在1~2段中找出来。

  生:是一声“多好啊”。

  师:是谁说的,当时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是一个游人说的,当时看到了天安门前的灯光,想到灯光带给人的光明和温暖,于是发出了一声赞叹。

  师:是呀,正是这一声赞叹,使“我”陷入深深的回忆,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回忆,一起回到1947年的秋天,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现在请同学们默读3~7自然段,想一想,突击队的任务是什么?在战斗前郝副营长在做什么?

  生:在1947年的秋天,我军部队挺进豫皖苏平原,要进行一场围歼战。

  生:突击队的任务是炸开围墙打开突破口。

  生:郝副营长在借着火光看书。并陷入深深的'神往。

  师:这局部当中又出现了两次“多好啊”,是谁说的,当时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

  生:郝副营长说的,当时在看一副图画,想到了未来的美好时光。

  生:想到了将来小朋友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陷入了美好的神往。

  师:那谁能说说,神往是什么意思?他在神往什么?

  生:是对某种事物的向往。郝副营长在神往灯光。

  师:那郝副营长为什么只对灯光充溢了神往?扫读3~7自然段,找出原因。

  生:因为当时共和国还没有成立,在全国只有少数的大城市有灯光,而大局部地区看不到灯光。

  生:当时郝副营长正在看一本画着小朋友在灯下学习的图画。所以,想到了将来小朋友能象画中一样在灯下学习,于是就对灯光发生了向往。

  师:通过这一局部的学习,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可以看出来?画在书上。

  生:我从他22岁就能当上营长,能看出他英勇善战。

  生:我从他借火光看书,能看出他非常热爱学习。

  生:我从他对未来的神往看出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师:那你有没有对一个事物有过强烈的向往呢?回忆一下当时的感觉,带着这种感觉体会一下5~7段的对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给同桌读读。

  (生同桌读,并找生展示读。)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能从你们的语气中体会出郝副营长对未来的美好神往。多么美好的神往呀,最后实现了吗?

  生:没有。

  师:那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下面我们前后桌为一组,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8~11段,小组合作解决大屏幕上的问题:1、后续部队为什么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2、面对这种情况,郝副营长是怎样做的?3、结果怎样?下面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生:因为在黑暗中后续部队找不到突破口,所以失去联系。

  生:面对这种情况,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为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生:结果,郝副营长壮烈牺牲了。

  师:那通过这局部的学习,郝副营长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舍己为人,不怕牺牲。

  师:你对第1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从中体会出郝副营长为了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身年轻而珍贵的生命,为了小朋友将来能在明亮的电灯下学习,而自身却没有来得和看一眼电灯。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而且能认真体会。那同学们想一想,第10自然段对英雄的壮举,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去读呢?谁来试试。

  (生读,师指导。)

  师:课文以灯光为题,而且文中多次写到灯光,现在找出描写灯光的地方,画出来。

  生:在开头和结尾处写了灯光,还在第二局部里郝副营长的神往里写到了灯光。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大屏幕上的两个自然段。

  (出示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段。)

  师:体会一下,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作者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天安门前的灯光,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生:为了提醒人们:这样温暖光明的灯光,这样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师: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面对这些先烈们,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好好学习,不浪费一丝光阴。

  生:珍惜得来不易的光明,不辜负先烈们,和那些英雄们的期望。

  师:是呀,年轻的战斗英雄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共和国来之不易的光明,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每当我们在灯下伏案学习时,又怎能忘记那些英勇牺牲的先烈们?同学们,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光明,努力学习吧,这才干对得起那些先烈们。

【《灯光》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灯光11-27

灯光的作文07-21

写灯光作文10-05

灯光的作文(优秀)12-09

冬夜的灯光作文01-26

深夜灯光作文02-17

灯光的作文(推荐)01-06

关于灯光的作文(精选)02-05

闪耀的灯光作文07-08

微弱的灯光作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