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东征诗》原文
《东征诗》原文1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
翻译
金秋季节萧瑟寒风初起,白露时分开始发兵征讨。
朝廷军队并非爱好战争,你们用兵时要慎重行事。
征伐定如海气席卷南国,边风扫荡北地所向披靡。
要学习田畴不居功自傲,更不必希求扬名麒麟阁。
注释
金天:秋天。秋季于五行属金,金色白又为白帝,万物收藏主肃杀。
肃杀:使万物凋萎。
白露:节气名。是秋季中的第三个节气。
专征:指将帅受皇帝之命全权指挥军队进行讨伐。
王师:王者之师,对本国政府军的美称。
乐战:好战。
之子:指崔融。
佳兵:本指锐利的武器,这里指乐战好杀。
海气:指渤海的寒气。
南部:这里指东北契丹族叛乱南侵的部落。
边风:北方边境的寒风。
北平:北平郡,这里指北方边疆地区。
卢龙塞:即今河北省遵化县内的喜峰口,是当时北平郡的边境要塞。
归邀:回来后邀取、希图。麟(lín)
阁:麒麟阁。汉宣帝时曾画霍光等十一名功臣的像在此阁中,以表彰他们的功绩。这里借指对功勋的表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这一年,由于唐朝将帅对边事处置失宜,契丹孙万荣、李尽忠发动叛乱,攻陷营州。唐王朝于是年七月以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以备契丹。崔融时任著作佐郎,以掌书记身份随武三思出征。陈子昂写下此诗,对崔融进行劝诫。
赏析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首联点明出征送别的时间。大唐王朝这次东征平叛,选择在秋气肃杀的时候,正是为了“昭我王师,恭天讨”。这两句暗示唐军乃正义之师,讨伐不义,告捷指日可待。“肃杀”、“白露”勾划出送别时的气氛,使出征者那种庄重严肃的神情跃然纸上。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统治者当垂恤生灵,“偃兵天下”,因此王师不喜战伐,以仁义为本。这里用“慎佳兵”来劝友人要慎重兵事,少杀戮。两句表面歌颂王师,实则规谏崔融,显得委婉含蓄。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五、六两句借表现河北战场的环境,来盛赞唐军的.兵威。梁王大军兵多将良,军容整肃,这次东征定能击败叛军,大获全胜。“海气”、“边风”都是带杀气的物象,“侵”、“扫”来表现东征的气势。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末二句进一步以古人的高风节义期许友人,呼应三、四两句。诗人用卢龙塞和麟阁这两个典故是有针对性的。武后临朝称制时,轻启战争。垂拱三年(687),凿山开道,袭击羌、吐蕃,不但造成士卒的痛苦,也给中原和少数民族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眼下,孙、李利用契丹人民的怨恨,大举叛乱,烧杀掳掠,贻害河北人民。因此,陈子昂一方面力主平叛,在诗序中称赞崔融等出征时“酒中乐酣,拔剑起舞”、“气横辽碣,志扫獯戎”的豪气,后来自己也亲随武攸宜出征,参谋帷幕;另一方面,他又反对穷兵黩武,反对将领们为了贪功邀赏,迎得武则天的欢心而扩大战事,希望他们能像田畴那样淡泊明志,以国家大义为重。这两句实际上是希望友人能在这方面做出表率,表现了诗人出语坚决,正气凛然。
全诗质朴自然,写景议论不事雕琢,词句铿锵,撼动人心,正如元方回《瀛奎律髓》评陈子昂的律诗:“天下皆知其能为古诗,一扫南北绮靡,殊不知律诗极佳。”
《东征诗》原文2
东征诗
朝代:元代
作者:王恽
东藩擅良隅,地旷物满盈。漫川计畜兽,荡海驱群?。
盛极理必衰,彼狡何所惩。荡虺得返噬,其能遁天刑。
远接强弩末,近訹乳臭婴。一朝投袂起,毡裘拥矛矜。
天意盖有在,聚而剿其萌。荓蜂有螫毒,大驾须徂征。
寅年夏五月,海甸观其兵。凭轼望两际,其势非不勍。
横空云作阵,裹抱如长城。嚣纷任使前,万矢飞欃枪。
我师静而俟,衔枚听鼙声。夜半机石发,万火随雷轰。
少须短兵接,天地为震惊。前徒即倒戈,溃败如山崩。
臣牢最忾敌,奋击不留行。卯乌嗢都间,天日为昼冥。
僵尸四十里,流血原野腥。长驱抵牙帐,巢穴已自倾。
彼狡不自缚,鼠窜逃馀生。太傅方穷追,适与叛卒迎。
选锋不信宿,逆颈縻长缨。死弃木脔河,其妻同一泓。
彼狡何所惜,重念先王贞。择彼顺祝者,其归顺吾氓。
万落胁罔治,无畏来尔宁。王师固无敌,况复多算并。
君王自神武,岂惟庙社灵。三年哂东山,殪戎营柳清。
都人望翠华,洗兵雨何零。长歌入汉关,喜气郁两京。
小臣太史属,颂德职所承。虽非平淮雅,动荡耳目精。
赫赫桓拨烈,仰之如日星。泚笔为纪述,发越吾皇英。
召穆美常武,且莫誇雷霆。
【《东征诗》原文】相关文章:
苦寒诗原文02-28
就义诗原文02-26
娇女诗原文及赏析12-17
还诗原文赏析及翻译12-19
就义诗原文及赏析02-27
邓云霄的诗原文03-01
杂诗原文及注释03-02
娇女诗原文翻译及赏析12-17
《牧童诗》原文及翻译赏析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