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能对孩子感同身受

时间:2022-05-05 11:31:24 好文 我要投稿

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能对孩子感同身受

  现代家长,特别容易吼孩子,尽管,他们相当清楚,这种教育孩子的办法是不对的,可还是禁不住“脾气如洪水般,说来就来”。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火气是否被我们所控制,而是在于它们从哪里来。

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能对孩子感同身受

  1.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能对孩子感同身受。

  2.不能将孩子与自己彻底分割开来。无法正视,孩子其实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针对这两种成因,我们逐一分析、解决。

  案例一:

  唐谷谷是个六岁的小男孩,由于两年前被查处了弱视,家长只能配合医生给孩子戴上了矫正眼镜。可相比较与其他的小孩,唐谷谷的眼镜丢的次数更多,父母起先还给孩子讲道理,后来干脆暴跳如雷,甚至恶语相向。

  结果,医生从专业的角度给孩子进行了引导,才知道,原来孩子的弱视镜片不同于近视镜片,它们的形状是中间突出,而四周凹陷的。于是,镜片中间部分很容易被磨花,孩子的视觉感受降低,孩子自然就不喜欢佩戴眼镜喽。他又无法明确的表达自己的这种感受,自然就想出了“歪主意”。

  找到了原因就有了解决的办法。

  到了这时,唐谷谷的父母开始惭愧、自责。其实,这就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孩子而造成的误会,从而脾气发作。可是我们不是心理医生,也不具备某些专业,实在无法做到了解孩子啊!

  解决方案:

  别着急,对于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家长,这里建议可以通过让孩子自己画一张自画像的方式来走进孩子。从“画”这面镜子中,我们可以窥探出孩子的情感,甚至可以察觉到儿童的.自我特征,当然这些仅仅是一个了解孩子的手段,绝不是给孩子贴上什么标签。

  中国古人很有智慧的认为“知己知彼,百胜不殆”。当你了解到了孩子的心理特征,在结合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对他“感同身受”。

  案例二:

  小宋已经31岁,可他既不工作也不结婚。妈妈很着急,找到心理工作室询问自己的孩子该怎么办。通过和小宋的深入畅谈,发现,原来他的存在并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妈妈。在他的意识里,他并非是他本人,他不过是妈妈的儿子。

  再来和小宋的妈妈聊天,从她的字里行间里,完全听不出她对孩子的放手,或许她带儿子,就好像她放的风筝,就算儿子研究生都毕业了,可以飞的很高了,可她还是要用爱这根“绳子”将儿子牢牢攥在自己的手里。

  解决方案:

  记得,1919年,鲁迅先生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其中就有这样的一句话“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并多次强调,教育孩子应该有三个步骤即“理解”“指导”“解放”。

【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能对孩子感同身受】相关文章:

你不是我,别说感同身受的感悟05-04

盲孩子和她的影子作文05-04

我还能孩子多久的作文05-03

孩子的勤奋与父母的关系05-03

孩子,你慢点长作文05-04

说给孩子们作文05-04

好孩子在中外作文05-04

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实用方法05-03

孩子气般的你作文05-03

不要让作业成为孩子的负担作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