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有价值的作文

时间:2024-09-08 06:23:5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写出有价值的作文

  中考在即,怎样才能写出有价值的考场作文?我的看法是:认识有“眼光”、思考有深度、表达了真实地情感,作文才能有价值。

如何写出有价值的作文

  我们知道,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内容(思想、情感、印象等)的,离开了思想内容的表达,那就不是写作,可以说作文的价值首先取决于其表达的思想内容,其次才能考虑到作文的外在形式(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等)。

  就目前初中生的写作来看,越是到了初三,作文的应试痕迹就越来越明显。教师的课堂作文教学,也往往公式化地讲解作文的审题、立意、结构、语言等作文的方方面面的要求,尤其是作文的形式上的要求:诸如开头结尾的写作,段落的安排、描写和修辞的运用等,在老师“不厌其烦”的指导下,学生对作文的套路的要求,的确是到了耳熟能详的地步。这种“套路式” 的作文,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完全丧失了作文写作的价值。我们年年在中考阅卷中看到的必然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无病呻吟的“雷同”之作,优秀的作文可谓凤毛麟角(这几年,上海中考作文一类卷的比例一直在5%多一点),相当多的作文要认识没认识,要思想没思想,要情感没情感。这些作文既不能给阅卷老师带来思考(甚至是浅层次的思考),也不能给阅卷老师带来一丁点的启示(哪怕是一丁点感悟),更不能做到以自己的真情打动阅卷老师,使阅卷老师不得不从作文的形式(作文的结构和语言)上去给学生的考场作文判定高下,这样判定的结果也就使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作文的分数集中在44分到49分这个区间。造成这种现象除了作文应试的大环境外,更主要的是我们缺少对作文们写出来的文字承载了我们对生活和社会现象的思考了吗?我们写出来的文字有多少是我自己想说的?

  我想首先说说认识有“眼光”这个问题。

  我之所以把这个问题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去说,因为我们都十分明白,作文离不开认识,只要是写作行为,就是认识的再现。我们也因此看到,只要是写作行为,就特别强调观察(当然也包括阅读)。有了对生活的观察,才有对生活的认识,如果我们写作之前缺少对生活的观察,我们就无法达成对生活的认识。但我们也看到,今天的中学生,当生活现象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但没有形成思考,印证了黑格尔说的一句话:“熟知非真知。”

  比如“闯红灯”这样的生活现象,我们的学生几乎是天天经历着,有些学生甚至实践着,但当我们去追问学生你是怎样看待“闯红灯”这样的生活现象时,学生的认识只能停留在“违反交通规则”这个层面上。他们既不会给“闯红灯”的人分类,也不能给“闯红灯”进行地域分类,更不能对“闯红灯”现象做文化的分类,这些分类的意识缺乏,使学生在“闯红灯”面前,达成了“违反交通规则”这样的“共识”,这种“共识”,只能使学生的文章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其实,稍加分析,我们就能看到,不同的人“闯红灯”的心理不同,对“闯红灯”的认识也不同,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不同“闯红灯”的人他们对生命认识的差异。在“闯红灯”各色人面前,对缺少文化素养的人“闯红灯”,我们尽管有谴责和批判,但在文章中应该是更多的唤醒,唤醒他们对生命多一份价值的思考;对有文化素养的人“闯红灯”,我们更多地是从民族的“随从”文化上,去解剖他们的“从众”心理,唤醒的是他们“从众”久了之后的麻木……

  认识有“眼光”,就是要求我们不能泛泛去看待生活现象、认识生活现象,必须去分析它,解剖它,并通过分析、解剖,形式自己对一种生活现象的独特地认识,在这样的认识面前,我们才能写出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思考的作文。

  一个学生在他的《升级》(临场竞赛一等奖作文)一文中,其认识的视角和别人完全不同,能以全新的认识思维,去看待这样的命题。我们来看看这篇作文的开篇部分:

  一次,我和同学去青山玩,那是一处山与水完美融合的胜地。我俩兴致勃勃地拾级而上,在拐弯处,我发现了有趣的一幕——

  涓涓的细流从树林深处缓缓地淌进来,可是在它前进的道路上,有一块巨石,阻挡了它的脚步。但小溪并未慌乱,它不紧不慢地转了个身,调转方向,颇为灵巧地绕进了自己眼前的障碍,继续踏着轻盈的步伐,向前……

  我直起了身,又继续前行时看到了远处半山腰上,游人正缓慢地向山顶攀爬着,不禁联想到了刚才的小溪,突然觉得,刚才小溪的做法是如此富含哲理。

  通常人们认为:不停地向上攀登的过程,便是一种升级,但我透过这条小溪方才才顿悟,当你面前被“天堑”所阻碍时,“勇往直前”并不一定是最佳的选择,有的时候,转个身却能继续前行,这何尝不是一种升级呢?

  小作者能很好解剖了自然现象,关注的不仅仅是“升级”,而是“升级”应该具备的条件——转身,在遇到阻碍时,转身也是一种“升级”。这样的认识才真正做到了有“眼光”。

  当然,我们也看到,认识有“眼光”,而“眼光”的高下、敏拙、长短等,这些都与认识者内存的文化意识有关,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去强化我们的文化意识,我们的认识的差异就会显现出来。我们还应该看到,写的过程不仅仅是以文字记载自己的思维成果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思维创新,促进思维深化的过程,也只有经常把自己的思维用文字整理出来,我们才能在认识的文化差异上,缩小差距。在临近中考的这十多天的时间里,我们不妨梳理一下我们的文化意识并强化我们的文化意识,多一点思维的梳理文字记载,这对我们临场时,写出有“眼光”的作文会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我们来说说思考有深度。

  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紧密相关的,没有思维的广度就不可能有思维的深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记录我们的生活现象和认识、情感时,能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开掘它。角度多了,你的思考的空间随之开阔了,你选择可写的内容也就会丰富起来,如果从临场应试作文的写作来看,因为你的思考空间开阔了,你选择的写作材料就会避免和别人撞车。

  比如有这样一个命题:“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命题很明显要求考生能写出自己对发生过的一件事情的情感领域的反思,而不是事件过程的简单记载和反思,作文定位在情感表达上(很多学生在这个命题上,往往思考的想写什么样的事情)。而说到情感,必然要思考建立情感的人。这建立情感的人,在一般学生看来,可能首选的是在熟知的人的范畴,家人、同学、老师都在选材的范围之内。但我们稍稍思考,就会感觉到,家人、同学、老师都会无数次再提供给我们无数次的机会的——除了他们不在了。而题目“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中的“假如”,已经告诉我们,再给一次的机会永远不会再有了。在这样的命题面前,你如果去写家人、同学、老师,就背离了命题的要求。

  这样看来,我们一开始对建立感情的人分类就没有思考深刻。感情也可以是偶尔发生的,建立感情的人,除了熟知的人以外,也可以是不熟知的。而去写不熟知的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才能更好体现“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的命题要求,因为是不熟知的,偶尔发生的事情,才没有办法给你提供一次改正的机会,使你永远盼望着这样的机会重现,这样,你才能写出你真的情感。

  比如,当一个陌生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因为你的种种顾虑,你错过了,或者,你给了他(她)帮助了,但并没有给他(她)带来真正的生活或情感上的变化,就此产生的悔恨,使你终生难忘。写这样的事情,就远比你写熟知的人容易传递自己的情感。

  同时我们要看到,思维如果仅仅停留在感性思维层面,即使具备了一定的广度,也不会具备思维的深度的。今天中学生的作文,大多停留在感性思维层面,知道去叙述一件事情,而不知道叙述的事情能不能给别人带来思考或情感的愉悦,使“写成的文字往往可以成为思想的刺激剂”(朱光潜语),究其原因就是理性层面的思考缺失。写作是要再现生活,但同时必然是生活的升华。我们必须完成对生活现象的认识和总结以后,我们叙述的事件才有了主题,才有了给别人的理性的感悟。

  最后,我们来说说作文的情感表达。

【如何写出有价值的作文】相关文章:

写出表现难过的词语03-10

写出形容春天的词语03-08

写出难过的词语(精选130个)03-10

达者成人穷者示法输赢自有价值作文07-18

我能写出形容难过的词语(精选130个)03-10

写出能表达春天特点的词语(精选50句)03-08

如何说话作文10-10

如何改变作文12-16

如何克服忧虑作文10-07

如何正确理财作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