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时间:2022-02-22 19:10:37 好文 我要投稿

怎样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孩子告别幼儿园后,背上小书包,怀着紧张、高兴而好奇的心情,跨进了小学校门。崭新的生活在他们面前展现。他们将开始参加学校集体生活,进行正规的学习。

怎样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儿童入学后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一是活动方式的变化。入学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从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幼儿,变成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小学生。学习已成为向他们提出的一种严肃的社会义务。在这种活动中,小学生有明确的目的,有自己的责任,必须努力完成国家规定的学习任务。随着新的义务的赋予,他们也得到了新的权利,例如儿童可以要求成人给予详尽的指导,尊重他们的作息制度,不妨碍他们的学习。小学生在积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中产生了新的态度、新的品质,心理各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是接触对象发生变化。儿童进入小学,参加了集体生活,这对他们心理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他们首先接触的是老师。虽然老师的态度是亲切、热情的,但是要经常严格地要求他们遵守集体的纪律与规则,并对他们作出各种评定,因而他们难免产生胆怯心理。同时由于不能很快与其他孩子熟悉起来,他们又时时有某种孤独感。以后随着集体的形成,逐渐发展了集体友谊感和集体观念,师生与同学关系才逐渐融洽。

  三是在家庭和社会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小学儿童已从父母的看管下解脱出来。他们要求成人把他们当“小学生”看待,他们急于摆脱“监护”,什么都想自己干,要求成人处处尊重他们。但是,父母对他们的独立活动常常不放心,他们经常还是在成人的关照下从事各种活动,对成人有很大的依赖性。

  那么,怎样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呢?

  首先,家长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给予体贴关心和照顾。孩子上学后,生活规律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过去“自由自在”的生活转向比较紧张而有规律的生活。他们处处要受到学校严格集体生活的约束,因此会感到很不习惯。父母应给予更多的关心,特别要注意创造有规律的生活。上学前,要督促孩子能在短时间内穿好衣,洗好脸,吃好饭;在学校也应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的事。因为按时作息是过学校生活必需的首要条件,养成了这种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利落、敏捷的良好性格特征。

  其次,要注意孩子的健康情况。要关心孩子睡眠时间是否充分,食欲是否旺盛。孩子的疲劳现象,不仅表现在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脸色不好等方面,而且也表现在磨磨蹭蹭、没有精神、不愿出去玩等情绪上。发现这些情况,就要让他们得到充分休息。有些做家长的,入学前对孩子百依百顺,可是入学后要求特别苛刻,因此孩子十分反感。其实这样做,效果并不好。因为长时间地把孩子束缚在桌子边,做毫无兴趣的作业,结果就会使孩子感到学习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从而厌恶学习。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和愿望,也就会变成泡影。

  其三,要正确处理孩子自尊与撒娇的矛盾心理。一年级孩子有他特有的.自尊感。他们往往爱模仿高年级学生,不愿被父母纠缠。早晨还神气十足地挺起胸膛离家上学,下午一回到家里却仍然象幼儿那样缠着妈妈撒娇

  两种互不相同的态度在孩子身上并存着,看起来判若两人。一般说,孩子有自豪感,并夸耀自己,往往是在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没有什么苦恼的时候。而撒娇则往往是感到疲劳的时候。如果孩子一撒娇,妈妈便严厉斥责,孩子由于失去依靠而感到孤独和困惑,不但不能消除精神上的疲劳,甚至还会酿成各种心理问题。家长应给予充分理解,这样会使孩子有一种安定感。当然也不能过分。此外,要尊重、信任孩子。跟他们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要给他们安排一定的学习环境,配备他们自己的书桌、小书架。孩子学习时不要喧哗等等。

  另外,还要培养孩子具有基本的学习习惯。一年级学生还不能明确认识学习和游戏之间的关系。因此,家长要教育他们逐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摆正学习和游戏的位置。趁着儿童刚进入新的环境,有积极性,即使是顽皮儿童也不敢吵闹等有利因素,认真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首先,配合老师抓常规训练,如上课不讲话,不搞小动作等。其次是培养学习本身的良好习惯,如书写时握笔的方法要正确,坐的姿势要端正。还应要求孩子说话要清楚、完整、有条有理,并培养儿童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等优良的学习品质。那些不按要求坐的孩子,与其说他们“不行”而去训斥他们,还不如积极地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这样会使孩子感到父母的体贴和关怀。

【怎样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相关文章:

父母怎样帮助孩子完成角色转换02-22

换了新老师孩子该怎么适应02-22

怎样看待孩子顶撞父母02-22

怎样正确的表扬孩子02-22

怎样指导孩子正确的刷牙02-22

怎样让孩子表达情感02-22

父母怎样善待孩子的发问02-22

父母怎样引导孩子不再自卑02-22

父母怎样帮孩子戒掉坏习惯02-22

家长怎样减轻孩子常见病痛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