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

时间:2023-03-04 12:01:59 数学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15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15篇

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

  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要求:

  1.期中授完第七章,期末授完下册全册。

  三、提高质量措施:

  1、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全过程。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展示和学习方法的提炼;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感的陶冶、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教师要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2、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学习要转向受教育者,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即把活跃在教学舞台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教育的方式要由接受转向“学教”,即提倡学生的探索、求知在先,教师的指导、帮助在后,要给学生“悟”的时间与空间。教师的“教”应由学生的“学”来确定。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3、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知识观。人的知识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知识,它们是浅层次的知识,是比较易于遗忘的东西。隐性知识是学生发现学习得到的知识,如通过体验、顿悟、自省、直觉而得到的,极易保持的、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东西。教师要摒弃以“量”为主的知识观,树立以知识的“质”和“结构”为主的观念,关注学生的隐性知识的摄取,注意渗透人文知识并努力使“教师”这一隐性课程知识美好地呈现给学生。4、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由教“学答”转变为教“思维”,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5、加强七年级几何入门教学

  6、科学组织复习备考。要转变以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的复习备考策略,突出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注重数学的工具性和应用性。

  四、教学课时安排:

  章节

  教学内容

  计划时间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3周(第1至第3周)

  第6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1周(第4周)

  第7章

  三角形

  4周(第5至第8周)

  第8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3周(第9至第11周)

  第9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3周(第12至第14周)

  第10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3周(第15至第17周)

  期末总复习

  3周(第18至第20周)

  期末考试

  (第21周)

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这批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任务艰巨。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位数极少。对待转化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学生学习上有困难,对学习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平,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教研工作

  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习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每周及时上传四个教案和四个课时作业。认真做到备学生。每周整理出一个精品教案,及时上传。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自己电化教学能力。

  四、学困生转化

  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对学困生刘松和孙倩进行转化,针对其弱点不专心,几何不入门等进行及时点拨,引导,训练,使其成绩有明显提高,更上升一个等级。

  五、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到教学相长。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搞好学习评价,教会学生学习,做学生的引导者。

  2、随时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适时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给出数学相应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课时安排(教学进度)

  第一周5.1相交线 5.2平行线 5.3平行线性质 5.4平移

  第二周数学活动 小结 6.1平面直角坐标系 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三周数学活动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第四周 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7.4镶嵌 活动小结 期中考试

  第五周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8.2消元五一放假 8.3再探实际问题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小结

  第六周 9.1不等式 9.2探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不等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七周 9.4课题学习 小结 10.1统计调查 10.2直方图立

  10.3课题学习

  第八周 期末复习考

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九年级的毕业和升学。八(2)班人数为50人,七年级下期学生期末考试高分人数9人,及格人数27人,低分6人。八(2)班后进面较大,很多同学基础差,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闲散,和兄弟班级差距大。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艰巨努力,要加强落实,培优辅差,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挖掘整合教材,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

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教材目标及要求:

  1、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2、反比例函数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并利用其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变量与常量的辩证关系,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

  3、勾股定理:会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4、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

  5、数据描述。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教学规划。一堂课,40分钟,要讲好并不容易,既要保证讲透所有的知识点,又要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课前备课尤为重要,针对每一节内容,选择不同的讲课方式,特别是运用通俗易懂的实际用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点,所以课前充分做好准备,每一步都要考虑周到。

  2、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互动式教育。讲课前要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对将要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讲课过程中,老师步步引导,以随问的方式讲解知识点和例题,观察学生的反应,随时了解到学生的接受情况,在针对理解不透彻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做到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学习,提高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兴趣有了,学生有学习欲望,那自然会努力学好。

  3、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几个层次,分别布置难、中、浅三个层次作业,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4、做好课后辅导。在课后及作业巩固练习后,对于学生没有完全接受的问题进行辅导讲解,除了针对单个学生的辅导,发现共性问题,在进行后期的巩固指导教学,使学会知识点的学生掌握的更加牢固,没有完全学会的学生可以理解应用。

  四、教学进度

  针对课本内容和课时,进行了合理的进度安排,如下:

  第十六章,分式,13课时

  16.1,分式,2课时

  16.2,分式的运算,6课时

  16.3,分式方程,3课时

  复习小节与检测,2课时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8课时

  17.1,反比例函数,3课时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4课时

  复习小节与检测,2课时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8课时

  18.1,勾股定理,3课时

  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课时

  复习小节与检测,3课时

  第十九章,四边形,17课时

  19.1,平行四边形,5课时

  19.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课时

  19.3,梯形,2课时

  19.4,重心,2课时

  复习小节与检测,2课时

  第二十章,数据描述,15课时

  20.1,数据的代表,6课时

  20.2,数据的波动,5课时

  20.3,数据分析,2课时

  复习小节与检测,2课时

  期末总复习

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5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数学,该班共有学生48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在理解同类项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合并同类项。

  3、掌握去括号法则,通过去括号对整式进行化简。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2课时

  1.2有理数 4课时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时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5课时

  1.5有理数的乘方 4课时

  小结 2课时

  2.1整式 2课时

  2.2整式的加减 3课时

  小结 2课时

  3.1从算式到方程 4课时

  3.2解一元一次方程(1) 4课时

  3.3去括号与去分母 4课时

  3.4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 4课时

  小结 2课时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4课时

  4.2直线、射线、线段 2课时

  4.3角 3课时

  4.4课题学习 3课时

  小结 2课时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8、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6

  一、班情分析:

  本学期,我教授九4、7三个班,九(4)班有学生37人,九(7)班有学生42人,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进入初中有半年了,现对学生的学情做如下分析,希望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1、学生基本学习状态:

  从大的方面来说,我教的的同学整体水平不均,九(7)班的学生整体要好于其他几个班,优生学习气氛浓厚,但差生比例相对要多一些,他们学习比较浮躁,这主要表现在课堂纪律和作业质量方面,优生的课堂纪律以及作业质量相对较好,思维整体来说比较活跃,能主动提出问题。

  2、学生成绩:

  由于学生缺少自制力,因此在学习上两极分化依然存在,优生的百分频率很高,学困生连基本的小练习都不能独立完成。

  3、学习习惯:

  部分学生有主动学习的行为,深得老师赞赏。学习热情也很高,并喜欢与老师友好相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懒散、学习习惯差,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喜欢与同学对题。

  二、教学内容分析:

  1、紧扣教材与考纲,抓好基础知识。

  这一阶段复习时间要长,对知识的处理不能留死角,要求我们以教材为本、以考纲为纲,落实知识条目。

  ①关注课文中的基础知识,进行“精要”记忆。

  ②关注课文中的辅助文,加强能力训练。

  ③注重知识的系统,点线面体相联。

  ④基础知识辐射时事。

  ⑤注意政治、社会术语。

  ⑥自制知识目录。

  2、知识网络化,形成整体认知。

  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不仅要一节一课地进行归纳,还要打破章节,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地横向、纵向梳理,通过归类、比较、联系理清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知识网络,使基础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3、有效提升组内教师的学科素养。

  要清晰了解社会思品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我们的素养。

  (三)具体方法、措施:

  1、平时注意广泛收集整理时政热点,尤其是与教材重点相联系的材料,要求关注国内重大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

  2、找准教材切入点。

  3、关注本地实际。

  4、模拟演练,熟谙解题技巧

  一要读懂题

  二要回归教材

  三要进行多向思考

  四要多种方法并用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七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担任七年级(4)、(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了解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尖子生少、低分的学生较多,而且学习欠缺勤奋,学习的自觉性不高。

  根据上述情况本期的工作重点将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抓优扶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三、具体教学措施:

  1、教材是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的保证,是教学的基础设施。在教学中必须依纲靠本,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钻研教材抓好重点。

  2、在课堂中尽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指导作用。

  3、设计好的开头尽量以引趣的形式引入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以“练”为主。

  4、要扭转学生的厌学现象。利用晚自修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在平时的课堂中多给予提问,给后进生树立信心。对优生要严格要求,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抑制他们产生骄傲情绪。

  5、树立榜样,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让后进生自动自觉向先进看齐,从而发挥榜样的力量。

  6、在课堂教学中将严抓课堂纪律使学生形成自学遵守纪律的习惯,要求他们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作业认真完成。但同时又不死板,给时间让学生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7、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利用课余时间多接触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8、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做好知识的衔接及章元过关工作。及时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

  四、教学进度计划安排如下:

  周序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第一周

  相交线及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3课时

  第二周

  平行线及其判定

  5课时

  第三周

  平行线的性质及平移

  5课时

  第四周

  单元复习与小结

  3课时

  第五周

  单元复习及月考

  5课时

  第六周

  月考测试质量分析及月考小结

  5课时

  第七周

  平面直角坐标系

  5课时

  第八周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5课时

  第九周

  单元复习与小结

  5课时

  第十周

  期中复习及段考

  5课时

  第十一周

  段考测试质量分析及月考小结

  5课时

  第十二周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5课时

  第十三周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5课时

  第十四周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5课时

  第十五周

  单元复习及小结

  5课时

  第十六周

  单元复习及月考

  5课时

  第十七周

  月考测试质量分析及月考小结

  5课时

  第十八周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消元法解方程组

  5课时

  第十九周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5课时

  第二十周

  单元复习及月考

  5课时

  第二十一周

  月考测试质量分析及月考小结

  5课时

  第二十二周

  不等式及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5课时

  第二十三周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小结

  5课时

  第二十四周

  期末复习及考试

  5课时《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文来自!

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推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既要教会学生做人,又要努力提高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重视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发散式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力争每一个学生都要有一定进步。

  二、学情分析

  分析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发现试题难易适中,优生多(24人),后进生也不少(5人)。优生率达50%,及格格率达到88%。两极分化明显,后进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帮助。分析学生的试卷后我发现:学生在知识运用上很不熟练,解答综合性试题题时仍缺乏灵活性,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分析问题不仔细,也不全面。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其相关的运算;学习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

  2、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3、探究平行四边形、特殊四边形及梯形、等腰梯形性质与判定;

  4、会分析数据并从中获取总体信息。

  过程方法目标:

  1、 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2、 建立函数建模的思维方式;

  3、 理解勾股定理的意义与内涵;

  4、 提高几何说理能力及统计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经验,增加逻辑推理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联。

  2. 本学期奋斗目标:优秀率:55%;合格率:92%;差生率:低于2%。

  四、教材分析

  第十六章分式:

  1、本章主要学习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通分,分式的基本运算,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2、本点重点: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分式的基本运算;解分式方程。

  3、教学难点:分式的约分和通分;分式的混合运算;解分式方程及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1、本章主要学习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及其性质,学习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难点:逐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实际问题的意识;建立反比例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模式。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1、本章主要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习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学会利用三边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2、教学重点: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3、教学难点: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时,理解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四边形:

  1、本章主要探究两类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关的性质与判定。

  2、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梯形及特殊梯形(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

  3、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1、本章主要学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理解它们所反映出的数据的`本质。

  2、教学重点:求平均数、中位数与方差;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所表达的含义;区别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教学难点:求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根据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和方差对数据作出比较准确的描述。

  五、教学措施

  1、充分作好课前准备:钻研教材,编写详尽教案,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深入分析思维模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剖析透彻。

  2、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讲究精讲精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开发学生智慧,及时、灵敏捕捉课堂学生反馈信息,因势利导,举一反三,做到触类旁通。

  3、加强课后反思:认真总结每一堂课的成败得失,深入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不断改进教法,在教案上批注改进意见,讲求教法个性化,追求更好。

  4、加强学生的课后辅导:耐心辅导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增大优生的负荷,做到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

  5、切实做好单元测试与分析:每一单元测试后立即进行试卷分析,根据试卷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切实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不断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

  8班和9班在素质上差距不大,纪律整体比较差、现在的学情与现实决定了并不是付出十分努力就一定有十分收获。但教师的责任与职业道德时刻提醒我,没有付出一定是没有收获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付出百倍的努力,苦干加巧干,才能够对得起良心,对得起人民群众的期望。

  三、素质教育

  我注重推行素质教育,坚决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在行动上。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导学案是老师讲课的依据,不仅写明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也写清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求、目的及教学措施等,不仅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保证将大纲要求落实到实处。这样做就能够使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增强了计划性。在编写教案时注意选择教育的方法和时机,达到既给学生传授知识,又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所学内容,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吸取其它方面的“营养”,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实事求是和刻苦学习的科学态度。

  四、教研工作

  我将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对教法进行探索和研究。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在平时的教学工作 中努力帮助后进生,采取各种措施使他们得到进步。

  五、出勤

  在工作中我一定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听从领导分配,不挑肥拣瘦讲价钱,平时团结同志,尊老爱幼,做到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教师八条师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决不应付了事,得过且过,以工作事业为重,把个人私心杂念置之度外,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六、本期数学的能力要求

  1、基本技能: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进行简单的推理。

  2、逻辑思维能力: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运算能力:不仅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理解运算的算理,能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4、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解决实际问题,是指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七、教学常规

  我将积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各个侧面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我将积极学习,翻阅有关资料,对教育理论、目标教学、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进行再认识,提高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能力。积极实行目标教学,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平时备好课,上好课,向40分钟要质量。坚持周前备课,努力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备教法学法。从知识能力两方面精心设计教案,并积极地使用各种电教器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坚决杜绝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力争课堂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抓关键,突重点,排疑点,讲求教法,渗透学法,既教书更育人,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八、学期工作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一批数学尖子,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及格人数较少。形成良好学风。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以课改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指导,依据学校工作计划,加强学习,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班和2班的数学,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上适应了初中数学的学习,学生在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对图形及图形间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但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高度,另外学生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因此本学期在此方面应当加强!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的章节:有《整式的运算》、《平行线与相交线》、《生活中的数据》、《概率》、《三角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生活中的轴对称》。各章教学内容概述如下:

  《整式的运算》: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运算)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重点是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难点是灵活运用整式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

  《平行线与相交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平行线的讨论是平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平行线的条件和平行线的特征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生活中的`数据》:包括数和数据的表示两部分内容。在数的讨论中,使学生认识很小的单位分数(百万分之一)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体会其意义和作用。重点是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能按要求取近似数,能读懂统计图并能从中获取信息。难点是用生活中的事例感受和表述百万分之一的大小,培养数感和建立统计观念,正确掌握近似数、有效数字的特点及数位的关系;对数据信息的处理、加工的能力。

  《概率》:在七年级上册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难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三角形》: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难点是能进行简单的说理。

  《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习了代数式求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为进一步学习函数概念进行铺垫。重点是在具体情景中从表格关系式、图像中获取信息找出自变量、因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难点是通过观察和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把对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和对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生活中的轴对称》: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图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实上,平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重点是研究轴对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难点是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

  3、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

  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总之,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的乐趣。

  4、在课堂教学中将严抓课堂纪律使学生形成自学遵守纪律的习惯,要求他们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作业认真完成。给时间让学生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5、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6、要扭转学生的厌学现象。利用晚自习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在平时的课堂中多给予提问,给后进生树立信心。对优生要严格要求,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抑制他们产生骄傲情绪。

  7、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

  8、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利用课余时间多接触学生,及时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9、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10、改进教学方法,用多媒体,实物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11、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12、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13、加强培优补中促差生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别要多鼓励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14、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逐步实施分层教学,向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力求使中下生吃得上,中等生吃得下,优生吃得饱,即课堂练习、作业及要求等进行分层。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章(14节)

  第二周:第一章节

  第三周:第一章(89节、及复习)

  第四周:第二章

  第五周:第三章

  第六周:第四章

  第七周:第五章(13节)

  第八周:复习

  第九周:

  第十周:迎接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总结其中考试,第五章(4节)

  第十二周:第五章(58节,复习)

  第十三周:第六章

  第十四周:第七章(14)

  第十五周:第七章(5、6节)及总复习

  第十六周:总复习

  第十七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迎接期末考试

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11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本届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如下:

  1班平均分:××分,及格率××%,优生人数×人;2班平均分××分,及格率××%,优生数××人。

  学生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苗头。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牢固;而差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得较差,数学知识上一些基本的内容还很模糊,课堂上参与度不高,有时还需要教师提醒。

  上学期学生学习了有理数及其相关运算,整式的加减,相交线与平行线,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学生手中的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辅导书甚少,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等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至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学生乐于合作学习,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对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部分学生撰写小论文,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学习习惯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培养得很不理想,这与我在教学中不提倡课前预习,少做笔记有关,我认为课前预习易使学生囿于教材框定的范围和思考方法,不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思考,敢于大胆思考,课堂上就把时间有在思考问题上,而不应该用在当“打字员”上。本学期要思考如何克服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弊端,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学生对思考规律的小结,及时复习、总结上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课堂上专心致至的听讲,想在老师和同学的前面,及时纠正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表扬和鼓励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需要加强训练与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8章:多边形,第9章:轴对称,第10章: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之后的学习内容,是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开端。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的中的应用,其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的继续学习。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化归的思想,即化二元为一元,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学生通过经历列方程、解方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8章:多边形

  本章是在学习了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主要内容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关系。本章的重点是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的概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外角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多边形内、外角和的公式,正多边形铺满地面的道理及其组合。难点是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边角关系的应用和说理。本章由瓷砖的铺设导入,研究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性质,到运用相关性质探索拼地板的问题结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特点,采用“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多探究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第9章:轴对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利用轴对称性去探索等腰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轴对称的概念,常见图形的轴对称性,“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及其逆定理,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能够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进行说理。其难点是说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有关的说理题,使学生能得到较为充分的训练,过好说理的入门关。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呈现力求生动有趣、贴近现实生活,对知识的陈述,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好教材,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现轴对称变换和数学美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腰三角形中引入了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教学中要充分进行实验。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和谐与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第10章:统计的初步认识

  本章是在上学期《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基础上的继续,主要内容是调查的两种方式,抽样调查与普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重点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体验偶然中的必然,学习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难点是认识随机事件偶然中的必然,认识大数定律,分析随机事件中成功的概率,认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与陷井。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中特别重视开展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在了解探究任务中产生,让学生的思考在分析真实的数据中形成,让学生的理解在集体讨论中加深,让学生的学习在合作探究中进行。

  三、本期教学任务:

  本期的教学任务主要在知识与技能上:是在“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的数学模型,体现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解决方法;会正确熟练的解一次方程(组),实践与探索中,与学生一起分析、尝试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各种能力。“多边形”与“轴对称”中,掌握一般三角形边、角和多边形边、角的关系,并会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认识特殊的图形――轴对称图形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应用相关知识合理的推理,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与性质。“统计的初步认识”中,学会数据处理的抽样调查方法,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警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让学生体会随机事件的内在规律,体会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会分析简单的机会均等与不等的问题,会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在过程与方法上: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探究方程(组)的解法,经历和体会解方程(组)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体会消元化归思想,体验探究、归纳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及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过程得到相关性质,在轴对称中,经历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经历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在统计的认识中,经历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锻炼与提高,选择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数学的和谐与美感,这是情感与态度目标。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11、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本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最终圆满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

  二、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考试情况,发现本班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甚理想。基础知识不扎实,计算能力较差,思路不灵活,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解难题的能力低下。总体上来看,低分很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实数和相交线及平行线,理解平行线的判定及其证明;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学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不等式的具体解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抽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发展几何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尤其是自主探索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源自生活实践,最终回归生活。

  四、教材分析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及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中。

  第六章、实数: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学习线段和角有关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区别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有关性质和计算;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

  五、教学措施

  1、潜心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备课,精心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上好每一堂课,阅好每一份试卷,搞好每一节辅导,组织好每一次测验。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向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喻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数学特长生。

  3、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六、课时安排

  教学进度计划安排如下:

  第一周 正数和负数及有理数 5课时

  第二周 有理数的加减法 5课时

  第三周 有理数的乘法 5课时

  第四周 有理数的乘方 5课时

  第五周 第一单元复习与单元测试 5课时

  第六周 测试质量分析及小结 5课时

  第七周 整式----单项式 5课时

  第八周 整式----多项式 5课时

  第九周 整式的加减 5课时

  第十周 期中复习及段考 5课时

  第十一周 段考测试质量分析及小结 5课时

  第十二周 从算式到方程 5课时 第十三周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5课时 第十四周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5课时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单元复习及测试 测试质量分析及小结 多姿多彩的图形及直线 射线、线段、角 期末复习及考试 5课时 5课时 5课时 5课时 5课时 5课时

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1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4)(5)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人数共102名,从小学毕业成绩看,及格人数近50名,优秀人数7名,80分数段有17名,整体而言,成绩虽然不是很理想,但基础不是太差,只要多下功夫,还是很有希望,再者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他们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基于上述诸多因素,我设想采取如下措施:

  二、具体措施

  1 培养良好的数学素质,正确的学习方法,加强学数学的信心

  有部分学生认为,有部分学生认为在小学就没学好数学,初中也就难学,主观上给自己戴上枷锁,对这样的学生,多做思想工作,消除包袱,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方法的传授,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特别是应变能力。

  2 采取注重尖子生带领中间,对学困生采取兵教兵之术,并通过数学兴趣小组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3 在学有理数计算阶段,为提高计算能力,搞一次数学计算大赛。

  4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若时间允许,每章之后,总结测验,及时查缺补漏。

  5、,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6、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三、奋斗目标

  1、努力提高数学整体成绩(及格率),并争取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优秀学生人数,特别是80分数段的学生,要极力争取。

  2、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并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

  2。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

  4。进一步体会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5。能用计算器处理简单统计数据,进一步体会计算器处理运算的优越性。

  6。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14

  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掌握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相关的概念。充分理解并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15

  炎炎夏日已经过去,转眼已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新的学期,新的开始为了搞好本期工作,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是小学与初中数学的一个衔接点,随着知识点的加深,知识的连贯性和综合性的运用在拓展,初一的基础尤为重要,基础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初二、初三的学习。另外,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知识点的加深,使听课效率下降,所以有必要进行学前课外辅导,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不利于后继学习,要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培养学生清晰的解题思路和不同的解题方法。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于联系。

  2、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理解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

  4、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整式表示。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后,从算术到代数的进步。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主要措施和设想

  1.主动钻研教材教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品质。

  2.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注重课后辅导工作,特别多帮助与鼓励后进生。

  4.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开拓视野,增强学生的应有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