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11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位的第四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主要内容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
教学内容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教学对象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三角形,在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和利用他们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教师把课堂教学组织生动、活泼,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和生活性,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量、剪、拼、摆等操作学具活动,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主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和归纳中,感受到理性的美。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
验证所有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是180°。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等。
学具准备:
三角形、剪刀、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复习旧知
1、认识三角形的内角。
(1)复习三角形的概念。
(2)介绍三角形的“内角”。
2、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
【设计理念】通过复习三角形的概念的过程,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旧知识而且可以为新知识教学提供知识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通过预习,认识结论,提出疑问
2、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
(1)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进行验证
①汇报测量结果
②产生疑问:为什么结果不统一?
③解决疑问:因为存在测量误差。
(2)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进行验证
①指导剪法。
①分别拼: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③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用“折一折”的方法进行验证
①指导折法。
①分别折: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③再次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看书质疑
【设计理念】此过程采用直观教学手段。通过让学生动手量、拼等直观演示操作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从而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1、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3=25°,求∠2的度数。
2、求出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图略)
3、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4、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图略)
5、数学游戏。
【设计理念】练习设计的优化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在新授后的巩固练习中注意设计层层递进,既有坡度、又注意变式,更有一练一得之妙,从而使学生牢固掌握新知。
四、总结全课、延伸知识:
1、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是怎样获取这些知识的?你感觉学得怎样?
2、知识延伸:给学生介绍一种更科学的验证方法——转化。
【设计理念】课堂总结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更要关注用什么方法学,要有意识的促进学生反思。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方法:
①量一量 拼角(略)
②拼一拼
③折一折
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会按照不同的方式、方法有序地数数。
2.通过操作活动,联系实际生活,初步理解数的概念,并积累相关数数的经验。
3.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对数数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操作材料、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随音乐《开火车》进活动室。引导幼儿进入活动主题。
2.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搬家啦,这么多的老师也都快来帮忙了呢,我们一起来和要去帮忙的老师们问声好吧。
(二)基础部分
1.师:现在每位小朋友都变成了小火车的车厢,那你们清楚一共有多少节车厢呢?
幼儿报数,教师配合指导。
2.师:大一班的小朋友们都太棒了,而且我知道你们数数都很厉害,你们都能数到几?
我说一个数,你接着往下数3个数字好吗?
3.出示图片,幼儿观察。
师:森林国王说啦,要闯关成功后才可以去帮忙呦。那我要请你们帮我一个忙啦,看, 图上有什么?(房子,树)房子有几间?有几棵树?几只小动物?你是怎么数的?
教师小结:要数清楚物体的数量,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从上往下,不同课件都有对应的点数需求,下载课件需要点数,如果点数不足充值后,就可以在电脑上下载了。或者从左往右,这样就不会数错了。
4.教师与幼儿互动,依次请10名幼儿上台,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5.出示图片,观察图片上的图形并正确的数出来。
师:看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什么?有几个三角形?几个圆形?······你是怎么数的?还有什么?这次你又是怎么数的呢?
6.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结:数不同的东西方法也不同,要想正确的数出数量,不仅要观察仔细,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数。
(三)结束部分:
师小结:其实数字和我们的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是很要紧的,爸爸妈妈经常买东西的时候都要去看这个数字。那么今天就请你有空的时候到家里去找一找、到附近的超市去看一看哪些东西上面有数字?为什么要看这些数字呢?这些数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音乐再响,幼儿随音乐《开火车》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纲要》在数学领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中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此次活动的内容选材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看似简单的数数活动却让幼儿学会一些技巧,懂得了一些规律。
本节课一共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第二部分中,让孩子明白括弧中的小字代表不同的意思,小字不同,数量也不同是活动的难点部分。而我在引导孩子解决发现活动的难点时,由于“种”字有点方言色彩,孩子不能准备的理解这个小环节的意思,课后听其他老师说,如果换成“类”也许会让孩子更好理解些。还有就是问奶粉下面非要写上数字四,括号里的小字改成什么就可以了?能回答出来的'幼儿不多,有个孩子回答除了“桶”,我立即给出了表扬,继续追问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结果没有孩子回答,我就直接告诉了孩子,除了桶之外,还有罐、箱、碗等等,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反应有点似懂非懂的。组织好问题的语言是引导幼儿理解活动内容的关键。
在最后结束的环节中,我的提问上有些不明确“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字”。我是想让孩子回答出类似生产日期、标签、数量等方面的数字,可有的孩子说了些像电话号码、车牌号、楼梯号等。这个问题我应该如何问才能问到我想要的答案上来呢?如果说“你们还在那些商品上见到过这些数字,你觉得这些数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不知道语言上准确不准确?
在整个活动的准备、设计到开展,才发现原来在模仿名师的一节课也不是个简单是事,把名师上课中说的话完全照搬下来未必适合自己班里的孩子。我们在模仿中还要有所创新,要有自己的东西,要根据自己班里孩子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然而,不管自己的成功与否,从模仿名师的课当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的,比如在设计问题上,要有预设,语言上要简单明了。每个环节之后的小结语要怎么说,过度语是如何设计的等等,都要细细揣摩。
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3
设计意图:
接龙是中国的传统经典优秀,我们的童年或许都有它的伴随,也在和它的互动中朦胧的了解了数字,接受了数的对应,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幼小的我们或许都没感觉学数是痛苦的、枯燥的,反而是乐此不疲。我认为这样一种蕴含数的概念、给予孩子快乐学数的游戏假如引入今天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应该是适宜的,因为它符合了“生活中的数学”、“快乐学数学”……等等等等《纲要》新精神。因此我从接龙游戏入手,以接龙游戏特点为切入口,设计了这样一次数学活动,尝试通过了解接龙、走进接龙、设计接龙等环节帮助孩子初步感知中国传统游戏——接龙的排序规律,并在探索简单的推理方法中,学习制作接龙卡。
重点:
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
难点:
1.孩子对前后卡片的'界限区分。成因是接龙卡本身有两小部分所组成,容易会造成孩子辨别卡片上的混淆。
2.操作中的前后推理。成因是由于幼儿的逆向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容易被附近一个已知数所误导。
解决策略:
1.逐步化解法:借助双色的卡片做教具,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从顺向推理向逆向推理逐步过渡。
2.资源共享法: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操作活动,能以兵兵互教的形式化解补缺的难点,达到资源共享。
活动目标:
1.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
2.尝试用简洁语言介绍和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能运用以往的数学经验表明意思。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以“舞龙”引出课题。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在哪里见过“龙”。
教师目标:为学习接龙游戏做自然的衔接与铺垫,潜意识中渗透对中国传统的颂扬。
第二环节:观察并寻找接龙卡规律。
这条“龙”是怎么接起来的?身上有哪些特点?
教师目标:2.通过形象的图示让幼儿初步感知到接龙游戏的基本方法,激发参与操作的愿望。
第三环节:分层操作:接龙和补缺
(四类不同难易的操作材料)
教师目标:让不同能力孩子以不同的材料学习接龙游戏方法,体验游戏的乐趣,并能将规律活学活用于推理之中。
第四环节:小组合作——数物接龙卡。
教师目标:提升接龙游戏的规律难度,促使幼儿的思维要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解决问题。
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7以内数量,巩固对7以内数字的认识。
2、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1、果园(果树上贴有若干背面有1—7的圆点的不同水果)。
2、贴有1—7数字的立体汽车。
3、花片若干篮。
活动过程:
一、复习1—7:
1、(出示小猴指偶)今天老师为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谁来了?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小猴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你们想不想去?
2、对号入座:每个小朋友身上都有一个数字,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今天的门票,悄悄地告诉你的好朋友,你的门票上是数字几。果园里的每个座位上也有数字,请小朋友轻轻地走进果园,找到和你身上一亲数字的位置坐下来。
3、看,果园里还有好几辆小货车呢,我们来帮它数数。这七辆小货车的颜色都不一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最喜欢哪个颜色的车?车上还有个数字宝宝,你认识吗?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说。
二、摘水果:
1、秋天到了,小猴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朋友看一看,果树上有些什么水果?
2、呀,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得把它们收下来,可树上这么多水果,小猴可忙不过来,我们一起来帮助小猴把这些水果摘下来,好吗?请小朋友摘一个你最喜欢的水果。
3、小猴可细心啦,它在每个水果娃娃上面作了记号,你发现了吗?数一数你摘的水果是几个圆点的?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三、送水果。
1、小朋友摘了这么多水果,我们把它们送到车上去吧!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数一数你的水果是几个圆点,应该乘几号车呢?(幼儿讨论)
2、送水果:请小朋友把水果送到和圆点一样多的数字的汽车上。(老师巡查,辅导)
四、:摘水果、送水果继续进行一次。
1、呀!树上还有那么多的水果,我们把它们都摘下来运出去,好吗?这次小朋友可以摘一个水果,也可以摘两个水果
2、提问:你这次摘的`是什么水果?上面有几个圆点?用数字几来表示?它应该到哪辆车上去呢?
3、请小朋友将水果送到相应的汽车上去,并说一句好听的话:几个圆点的什么水果我送你乘几号车。(请小朋友检查)
五、吃饼干:
1、小朋友们真能干,帮助小猴送了那么多水果,小猴要谢谢你们呢!看,它给我们小朋友送来了好吃的饼干,五颜六色的饼干真漂亮,你们想吃吗?
2、我们每次到和自己数字一样的饼干箱里数饼干,你想吃几块就数几块,数好后放在自己位置上。要求:数的时候要一块块认真地点数,放的时候也要一块块地点数着放,可不能糊里糊涂的数错了。
六、活动延伸:运水果。
1、吃饱了,我们也该把汽车上的水果运回去了,谁愿意来做1(2、3、4、5、6、7)号车上的司机?
2、我们也该乘车回家了,你想乘几号车,就和司机对暗号。可以用拍手、拍肩或是跺跺脚等,比如乘五号车的小朋友就拍五下手。小朋友赶快上车吧!(检查是否乘错车)
3、“嘀嘀嘀,汽车出发了“(幼儿开着汽车出活动室)
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5
教材分析
《分数乘整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节的内容是在已学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只是这里变成了分数。对今后求几个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来解决。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约分和分数加法计算。学生可以利用分数加法来推导出分数乘整数时只需把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学生在刚学习分数乘法时,可能会有时想不到先约分,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加以强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难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1、让学生动手做绸花,加深了学生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来算。
2、让学生操作涂彩纸表示绸带,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推算。
3、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认识分数乘法算式,加深理解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小结。
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学会看二维标记,进行分房活动。
2.能够互相协商合作完成分房任务,提高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及相对应的教具。
2.房子图片、操作纸、房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出示课件)这是一片美丽的大森林,嘘,是谁在叹气啊?(出示狮子大王)原来是我们森林里的狮子大王。狮子大王,你为什么事叹气啊?
狮王:哎!我近来碰到一个难题,我们大森林里造了两幢楼房,一幢是红颜色的三层楼,一幢是黄颜色的三层楼,有六个动物动物参加分房,可是在分房的时候,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弄得我没有主意了,只好请小朋友们来帮忙,请你们帮我想一个合理的分房办法。小朋友,你们愿意帮我吗?
二、多通道参与,引导幼儿学会看标记。
让幼儿在听清楚有哪六个动物来参加分房、他们分别提了那些要求后,学会看与之相匹配的标记,懂得标记的'含义。
1.老鼠:我嘛,年轻灵活,我想住在三楼,而且我不想和猫住在一幢楼里,太危险了。
2.大象:我太重了,我想住在一楼,而且我不愿意和老鼠住在一幢楼里。
3.公鸡:我不愿跟狐狸住在一幢楼里。而且每天早上我要打鸣,叫大家起床,我想住在三楼。
4.猫:我才不愿和老鼠住在一幢楼呢。
5.乌龟:①我的动作实在是太慢了,所以我想住在一楼。
6.狐狸:我嘛,随便住哪里都可以!
三、尝试操作,幼儿根据标记为动物分房。
1、教师操作课件,帮助幼儿进一步回忆动物提出的分房要求、明确标记的含义。
2.幼儿2人一组,共同合作按标记为动物分房子。
四、检查评价,进一步理解标记含义。
教师与幼儿共同检查幼儿分房的情况,对有错误的分房进一步指导幼儿理解标记的含义,让其它幼儿帮助纠正。
五、六人游戏,体验合作找房的快乐。
狮子大王也为小朋友们造了新房,6人一幢,每间房子有一个房卡,请小朋友6人一组,先拿好房卡,再根据房卡找到自己的房子(幼儿根据第一次操作获得的经验,根据房卡上的标记,共同合作找到自己的家)。
六、延伸活动,验证新房找对与否。
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看看、玩玩中学习将物体以2和5为单位分群,并能按群计数。
2、发展幼儿目测数群的能力以及学习计数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软件。
2、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图形、底版、胶水等。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复习20以内的数数。
教师导语:“看,这里有这么多数字,哪个小朋友愿意来数数看!”
(1)请幼儿用顺数和倒数的方法练习数数。(1个1个数)
(2)用双数的方法练习数数。(2个2个数)
(3)以2为单位进行计数。
教师导语:
鱼儿正在进行队列表演,请小朋友一个仔细看,它们是几条在一起的?(划圈,说明这是群)有几群?一共有几条鱼?
小结:这样两种数数的方法,2个2个数比1个1个数快。
2、学习按5分群计数
(1)幼儿操作活动,练习按5分群。
教师导语:
每个小朋友都有一袋几何图形,请小朋友按照5个5个分好,并贴在纸板上。
(2)学习5个5个唱数到20。
教师导语:请小朋友把含有5的数字找出来。(同时用双手帮助幼儿理解10与5的`关系。)
运用多媒体让幼儿练习5个5个唱数到20。
(3)学习按5分群计数。
将鱼按5分群,并有规则地排列;
将鱼按5分群,排列上稍有改动;
将鱼按5分群,不规则排列。
小结:5个5个数比2个2个数更快。
出现错误的分群,引导幼儿发现错误。
小结:每一群的数量一定要一样多,这样才能数得准确。
3、游戏“快速抢答”
玩法: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抢答。答对一道题加上相应的分值。最后评出优胜队。
规则:抢答中出现错误的一队要暂停一次比赛。
最后评出优胜队。
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8
【活动设计】
丝巾一直是孩子们的最爱,不仅色彩斑斓,图案鲜明,还有很多不同的系法:做腕口,做包饰、腰带、头巾……今年还流行起重复、间隔的图案,真是让人没法不喜欢!自由活动时,总有许多孩子围在一起讨论着自己的丝巾,于是我就想到,是否可以让孩子也来做一做丝巾,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鉴于丝巾本是四方形,装饰起来太费时,所以改成了三角形的头巾,减少了操作的时间。于是,我想到了无纺布,无纺布是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可见的材料。因此,我决定采用数学中的间隔排序的方法设计头巾上的花纹,巧妙的将无纺布结合在一起,此活动便应运而生了。
【教案目的】
1、通过观察发现图案排列的基本规律,并尝试自我创造排列。
2、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排列规律,体验自我装扮后的快乐。
【教案准备】
1、范例头巾两条,三角形的无纺布每人两条。
2、装饰图形片若干。
3、轻音乐、音乐《最炫民族风》。
【教案流程】
一、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条漂亮的头巾,请小朋友看看头巾上的花纹是怎样排列的?
2、幼儿观察、讨论,发现排列规律。
3、小结:原来这些花朵是按大小交替、颜色交替排列的。
二、初步尝试,自由排列。
师:咦!这些头巾上的花纹真有趣!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头巾吧!
1、提问:那头巾上的花纹从哪里开始排呢?(小红旗)对了!从红旗的后面,并且在红线的.上面排列好有规律的花纹,头巾就会变得独特而漂亮!
2、提醒幼儿按规律排列花纹。
3、协助有困难的幼儿一起完成。
师:等下完成的小朋友请你拿着头巾给后面的客人老师检查,你也可以说给客人老师听一听你是怎样排列的,如果你做对了,客人老师还会送你一个贴纸贴在头巾上哦!请大家加油去做头巾吧!
(1)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头巾置于黑板上。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是怎么排列的。
(3)全体检查对错。
三、层层递进,二次操作。
师:那小朋友还有更好的排列方法吗?现在请大家再来做一条和刚才不一样的头巾吧!
师:完成的小朋友再去和客人老师说一说你的排列方法,如果你这次做对了,客人老师还会帮你们把头巾系在头上哦!
四、展示成果,体验快乐。
师:宝贝们,你们太漂亮了,我们一起来秀一秀吧!
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例6、“做一做”及教材第69页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2.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准备:
三角形卡片、量角器、直尺。
导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平角?平角是多少度?
2、计算角的度数。
3、回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出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二、新知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质疑验证结论这样的思维过程,真正整体感知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真正验证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这样的教学,将三角形内角和置于平面图形内角和的大背景中,拓展了三角形内角和的数学知识背景,渗透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效地避免了新知识的“横空出现”。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读学卡的学习目标、任务目标,做到心里有数。
2、揭题:课件演示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3、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4、验证:
(1)初证:用一副三角板说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质疑:三角板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不具有普遍性,不能代表所有三角形。
(3)再证:请按学卡提示,拿出学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师巡视)
(4)汇报结论(清楚明白的给小组加优秀10分)
5、结论:修改板书,把“?”去掉,写“是”。
6、追问:把两块三角板拼在一起,拼成的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说明三角形无论大小它的内角和都是180°(课件演示)
7、看微课感知“伟大的发现”(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自己所做的和帕斯卡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过程是一样的,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三、知识运用(课件出示练习题,生解答)
1、填空
(1)一个三角形,它的两个内角度数之和是110,第三个内角是( )。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50,则另一个锐角是( )。
(3)等边三角形的3个内角都是( )。
(4)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50,那么它的顶角是( )。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60,这个三角形也是( )三角形。
2、判断
(1)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两个直角。( )
(2)锐角三角形任意两个内角的和大于90。( )
(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
(4)三角形任意两个内角的和都大于第三个内角。( )
(5)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的和等于90。( )
四、拓展探究
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能想办法求出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吗?
1、小组讨论。
2、汇报结果。
3、课件提示帮助理解。
五、自我评价根据学卡要求给自己评出“优”“良好”“合格”。
六、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反思
今天我讲了《三角形内角和》这部分内容,学生其实通过不同途径已经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不是说这节课的重难点就已经突破了,只要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就算是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了呢?我想应该好好思考教材背后要传递的东西。
任何规律的发现都要经过一个猜测、验证的过程,不经历这个探究的过程,学生对于这一内容的认识就不深刻,聪明的孩子还会怀疑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吗?。因此这个结论必须由实践操作得出结论。所以最终我把本课定为一个实践探究课。
如何开篇点题,是我这次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由已知顺利转向对未知的探求,怎样直接转向研究三个角的“和”的问题呢?因此我只设计了三个简单的问题然学生快速进入主题。
如何验证内角和是180°,是我一直比较纠结的'环节。由于小学生的知识背景有限,无法利用证明给予严格的验证。只能通过动手操作、空间想象来让孩子体会,这些都有“实验”的特点,那么就都会有误差,其实都无法严格的证明。但是这节课我们除了要尊重知识的严谨还应该尊重孩子的认知。如果通过剪拼、折叠、想象后,还有的孩子认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值得怀疑的话,这无非也是件好事,说明孩子体会到了这些方法的不严谨,同时对知识有一种尊重,对自己的操作结果充满自信,否则拼个差不多也可以简单的认同了内角和是180°。
本节课的练习的设置也是努力做到有梯度、有趣味、有拓展。从开始的抢答内角和体会三角形内角和跟大小无关、跟形状无关,到已知两个角的度数求第三个角,这些都是巩固。之后的,求拼接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后,得到的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求被剪开的三角形,形成的新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这些都是对三角形内角和的一次拓展。让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提出挑战。
给学生一个平台,她会给你一片精彩。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内角和是否是180°,学生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把3个角剪下来拼一拼,个别人可能会想到折的方法。而这节课上有个小姑娘研究的是直角三角形,她的折法很巧妙,将两个锐角折过来,刚好拼成一个直角,这个直角和原来三角形已有的直角就重叠在了一起,两个直角就180°。虽然我知道这样的方法,但是通过试讲,孩子们没有这样的表现,我就没有奢求什么。但是今天的课堂太丰富多元了。这样的方法都出现了让我觉得特别值得肯定。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还是因为我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当有了空间,孩子才会施展他们的才华。这是我的一大收获。
前边验证时间过多,到练习时间就有些少,特别是求四边形和六边形内角和时,给的时间过短,学生没有充分思维。
总而言之,这次的公开课,给了我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教案设计时,该怎么样把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怎么样说好每一句话,预设好每一个环节,在教研中听取各位教师的点评,让我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在此,我衷心感谢数学团队教师对我中肯的评价,感谢他们对我的直言不讳,无私奉献自己的想法,让我在教学中,能够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与学生共同去探讨,去发现,去学习。
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分析:
重点:是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难点:幼儿在感受过程中关键点是对于不同图形中共用边的感知与理解。
活动准备:
火柴棒若干根、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魔术,大家想不想学呀?
2、出示两个三角形,提问:它是由几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3、教师变魔术
(二)教师启发幼儿用火柴棍拼搭图形,感知图形边的共用特征。
1.请小朋友用5根火柴搭出两个三角形。
2.请小朋友用6根火柴拼搭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3.请小朋友用7根火柴拼搭一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
(三)幼儿操作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1.出示记录表,提出拼搭的要求。
2.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进行指导。
3.活动评价。
(1)幼儿评价:拼得是什么图形?谁拼得好?为什么?
(2)教师评价:表扬会应用公用边的原理、注意用较少的火柴棍拼搭出较多图形的幼儿。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班级进入区域继续利用我们的棒来继续变魔术,好吗?
活动反思:
1.让数学变成好玩的,有意思的。
为什么学生喜欢这节活动课,因为这节课直观形象,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像玩游戏一样,有趣好玩。所以,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形结合,用动画片中的.人物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中的数学等就是让数学变得好玩一点,学生积极性才高。数学教学应该向语文课学习,让学生能感知数的灵动,让数学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2.数学要多让学生操作。
数学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操作,多动手。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会更深。滚一滚,如果要对低年级的学生说是很难说清楚的,但学生动手滚一下,不言自明。包括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就是让学生多操作。
3.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
有人说感觉器官用的越多,记得就会更牢固。这节课让学生动手操作,用手去摸,动手去堆,用眼睛观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器官。
4.了解学生,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
低年级学生在用语言表达数学问题时,有时候不太准确,这时候就不要强求学生记住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可以等一等,现阶段只要让学生有所感知就行了。如平面,曲面等。
5.放手让学生讨论。
不要小看这些小孩子,他们思维活跃,想法多样,只要你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会精彩演绎。在搭一搭这个活动中,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可以搭出哪些物体,学生搭出了很多新奇的造型,我都给与了肯定和表扬。
小百科:趣味,汉语词汇。意思是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爱好。
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1、能够细致观察并发现排序的规律。
2、能够自创、合作创设另种或两种以上的规律。
活动准备:
1、各色图形卡片若干(幼儿操作用),16张长条白色卡纸(上面画有曲直不同的线)展示板一张。
2、音乐(军民大生产)、课件
3、五彩塑料夹若干、硬纸卡圆形4块、地垫若干
活动流程:
一、初步感知有规律排序(激趣)
1、自身感知:
(1)敲小鼓(XX)孩子拍手转圈、跺脚进入→“刚才小手小脚是怎么做游戏的”?发现规律→小结:原来这是按规律延续的舞蹈动作。
(2)“小手小脚能跳舞,胳膊有没有这个本领呢?我们来试试看”(尝试)“根据孩子的表现(。.。.。.动作。.)宝宝能不能排成一排有规律的把这两个动作做出来呢→(展现)”真厉害!老师奖励你“(拍手:拍手、大拇指、双拍手、大拇指。.。.。.)
(3)“你看,小手、小脚、胳膊都能有规律地来游戏,我们可不可以学小猫和小狗的叫声来进行有规律地声音排序呢”先和同伴商量一下怎么排?现在小猫和小狗一边叫一边做回小凳子。(喵。.汪汪。.。喵。.。汪汪。喵。.。)
小结:刚才小朋友做的游戏,都是一组一组有规律延续下去的,这就是有规律的排序。
2、拓展感知:
“现在老师请你做小小侦查员,四下侦查一下活动室里有没有按规律排序的东西?我给你1分钟的时间,可以边走边找,但是要注意轻声慢步不要影响到别人。(找→坐回→叙述→认同)有规律排序的物体真的在我们活动室有好多啊!
现在你再回忆一下,在家里、在路上、在广场和公园里有没有按规律排序的地方?(想象、回忆→课件: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场景)
小结:有规律排序的物品真是无处不在啊,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丽、更方便!
二、操作感知有规律排序,引导幼儿探索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刚才小朋友做了小侦查员和小小观察员,我不知道你的建筑能力怎么样”?文盛家园又新盖了一栋50号楼,就在我们幼儿园的楼后边,物业管理处把设计小花园的任务给了我们班的小朋友,今天我们先设计图纸,设计好了送给他验收,你有信心完成吗”?
“好,现在我们先进行一个小任务,用各种颜色的“石头”设计花园的围墙,围墙必须是按规律排序的,争取设计的和别人不一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最好的建筑师”(设计→师观察发现→展示点评,突出:按形状不同排列、按物体量的差异的特定规律排列、按不同形状物体数量递增规律排列等排序特征)
教师小结:原来同一种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规律进行很多不同的'排法。
三、验证操作:合作感知多种规律排序的有趣方法。
1、“有了漂亮的花园围墙,我们进行下一个“大工程”铺两条长长的路,铺的路不仅要美观而且要通往花园的各个地方。(1)、现在请自己找8个好朋友一组(2)1分钟商量好设计方案(3)到材料处领好“大理石地面砖”开始铺路。
2、巡视发现有意识引导→评价(孩子叙述地面砖的排列规律)
结束活动:“工程设计完成我们来庆祝一下吧:敲小鼓随节奏做拍手跺脚各种动作,现在,我用相机吧咱们的设计图拍下来,给物业管理处送过去,他们肯定会很满意。同时我也要把设计图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发过去,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宝宝有多厉害!走吧!
【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03-15
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04-01
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5篇04-01
幼儿大班趣味数学教案五篇03-15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抽奖》08-21
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抽奖_大班数学教案07-13
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接龙》11-13
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拼搭》07-13
趣味数学教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