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数一数,比一比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数学数一数,比一比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数学数一数,比一比教案1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活动准备
1、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
2、图片-小圆片7个,数字5、6、7,实物卡。
3、学具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1)出示图片
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
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
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
(2)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
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
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二、小组活动。
1、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
2、看标记贴图形。
3、按序填空格。五组,添、去点子。
4、印比6、7少的点子。
三、活动评价。
表扬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并提醒幼儿将游戏材料整理好。
中班数学数一数,比一比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表述活动的结果。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活动准备:
1、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些粗细、宽窄不同的物品,如:绳子、平衡板、圆柱积木等。
2、大象和长颈鹿图片各一张,幼儿画出。
活动过程:
一、观察动物图片,区别粗细。
1、出示大象和长颈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大象和长颈鹿比,谁的腿粗,谁的腿细?学说:大象腿粗,长颈鹿腿细。
2、拓展经验:知道哪些东西有粗细。如吸管有粗有细等。
二、观察积木板,区别宽窄。
以大象和长颈鹿要过桥的游戏情节,引导幼儿比较桥面的宽和窄。
三、观察班级环境中的物品,找粗细。
请幼儿举出相关的例子,如有的笔粗,有的笔细等。
四、游戏:比一比,找一找。
1、到户外场地将幼儿分成两组游戏:老师发出指令,如:“抱一抱粗树干。”一组幼儿找到粗树干抱一抱,另一组幼儿观察、评价是否找对了。游戏继续进行:找细树干,从宽宽的小桥上走过,从窄窄的小路上走过……
2、游戏几次后两组交流。
活动反思:
在本课的设计中,情境的创设、游戏的开展,都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的发言精彩、准确,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中班数学数一数,比一比教案3
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准备:
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图一),贴绒数字5、6、7,实物卡(图二"八)。
学具:第一、二组:3排点图卡(图九)若干张,数字印章,印泥,幼儿用书画面25;
第三组:看标记贴图形纸卡,糨糊,各种图形纸片;第四组:填空格图卡,点子印章;第五组:添、去点作业纸,铅笔;第六组:印比6、6少的点子纸,印章。
过程:
1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二"八,“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2小组活动。
一、二组,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三组,看标记贴图形。
四组,按序填空格。五组,添、去点子。
六组,印比6、7少的点子。
教师重点指导第一、二组的活动小组。
3活动评价。
表扬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并提醒幼儿将游戏材料整理好。
活动反思:
根据新《纲要》中的第二条目标“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及第四条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为了能提高本班幼儿各方面能力水平及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针对本班幼儿存在的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为了让本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根据幼儿的特点及活动内容,我采用了以下组织教学方法:
1.观察讨论法
在活动导入部分设计了让幼儿观察,发现问题,产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启发幼儿思考解决数学问题。讨论法是让幼儿去说,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表述能力。
2.演示验证法
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采用此方法。演示验证法是通过进行实际操作演示,验证结果。
3.尝试操作法
采用此方法能够让幼儿动手操作,在此过程中幼儿是主体,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因此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以发展。
4.记录法
对测量的结果作记录,是对记忆的延长,并能让幼儿学会做事情的记录方法。
中班数学数一数,比一比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听声音辨别5以内的数量,并学习按照听到声音的数量找相应的点卡。
2.在活动中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听声音辨别5以内的数量,并学习按照听到声音的数量找相应的点卡。
活动准备:
1.贴有各种乐器标记的记录表人手一份,贴好双面胶的1-5的点卡人手一份,铃铛、木鱼等乐器,录音机。
2.认识各种乐器,并能听声音找出相应的乐器标记。认识了1-5的点卡。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出示分别画有2-5个数量不等的小动物卡片,引导幼儿学学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并注意:一只小猫叫一声,两只小狗叫两声。教师通过手指点着小动物带领幼儿叫的动作提示,隐性提示幼儿有几只小动物就叫几声。
二、动物音乐会,听辨各种乐器
1.创设小动物们去听音乐会的情境,在屏风后依次打击各种乐器(铃铛、木鱼、锣、大鼓、圆舞板)。
2.听乐器演奏声,并找出相应的乐器标记。教师有意识地将幼儿依次找出的乐器标记摆进设计好的操作表格中。
三、和乐器宝宝玩游戏,听一听数一数
1.创设乐器宝宝和小朋友玩游戏的情境,要求:请你听听是谁在唱歌,唱了几声?数在心里。
2.幼儿交流,并能找出相应数量的点卡。教师将点卡摆放在操作表相应位置。
3.幼儿介绍自己听声音数数的好方法,如:听到一声就数一下,或者听到一声就伸出一个手指来表示等等。
4.组织幼儿用这些好方法进行个别操作。
四、展示操作记录表,简单评价。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采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教学策略上。小班的教学趣味性要强,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所以我在设计这节活动课是,采用几个游戏贯穿于活动。首先第一个环节,我用学小动物叫导入活动,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第三个游戏是与乐器宝宝做游戏,由于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各种打击乐器,所以孩子们充满好奇心,在乐器唱歌的时候,听的特别认真,并且掌握了一边听一边数的办法,但是在选择相应点卡时,部分孩子会说却不会操作,我将会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引导这部分孩子继续活动,帮助他们掌握操作方法。
中班数学数一数,比一比教案5
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准备:
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图一),贴绒数字5、6、7,实物卡(图二"八)。
学具:
第一、二组:3排点图卡(图九)若干张,数字印章,印泥,幼儿用书画面25;第三组:看标记贴图形纸卡,糨糊,各种图形纸片;第四组:填空格图卡,点子印章;第五组:添、去点作业纸,铅笔;第六组:印比6、6少的点子纸,印章。
过程:
1、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二"八,“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2、小组活动。
一、二组,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三组,看标记贴图形。
四组,按序填空格。五组,添、去点子。
六组,印比6、7少的'点子。
教师重点指导第一、二组的活动小组。
3、活动评价。
表扬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并提醒幼儿将游戏材料整理好。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数学数一数,比一比教案6
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准备:
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图一),贴绒数字5、6、7,实物卡(图二"八)。
学具:第一、二组:3排点图卡(图九)若干张,数字印章,印泥,幼儿用书画面25;
第三组:看标记贴图形纸卡,糨糊,各种图形纸片;第四组:填空格图卡,点子印章;第五组:添、去点作业纸,铅笔;第六组:印比6、6少的点子纸,印章。
过程:
1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二"八,“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2小组活动。
一、二组,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三组,看标记贴图形。
四组,按序填空格。五组,添、去点子。
六组,印比6、7少的点子。
教师重点指导第一、二组的活动小组。
3活动评价。
表扬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并提醒幼儿将游戏材料整理好。
活动反思:
根据新《纲要》中的第二条目标“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及第四条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为了能提高本班幼儿各方面能力水平及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针对本班幼儿存在的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为了让本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根据幼儿的特点及活动内容,我采用了以下组织教学方法:
1.观察讨论法
在活动导入部分设计了让幼儿观察,发现问题,产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启发幼儿思考解决数学问题。讨论法是让幼儿去说,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表述能力。
2.演示验证法
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采用此方法。演示验证法是通过进行实际操作演示,验证结果。
3.尝试操作法
采用此方法能够让幼儿动手操作,在此过程中幼儿是主体,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因此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以发展。
4.记录法
对测量的结果作记录,是对记忆的延长,并能让幼儿学会做事情的记录方法。
中班数学数一数,比一比教案7
活动目标:
1、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表述活动的结果。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活动准备:
1、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些粗细、宽窄不同的物品,如:绳子、平衡板、圆柱积木等。
2、大象和长颈鹿图片各一张,幼儿画出。
活动过程:
一、观察动物图片,区别粗细。
1、出示大象和长颈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大象和长颈鹿比,谁的腿粗,谁的腿细?学说:大象腿粗,长颈鹿腿细。
2、拓展经验:知道哪些东西有粗细。如吸管有粗有细等。
二、观察积木板,区别宽窄。
以大象和长颈鹿要过桥的游戏情节,引导幼儿比较桥面的宽和窄。
三、观察班级环境中的物品,找粗细。
请幼儿举出相关的例子,如有的笔粗,有的笔细等。
四、游戏:比一比,找一找。
1、到户外场地将幼儿分成两组游戏:老师发出指令,如:“抱一抱粗树干。”一组幼儿找到粗树干抱一抱,另一组幼儿观察、评价是否找对了。游戏继续进行:找细树干,从宽宽的小桥上走过,从窄窄的小路上走过……
2、游戏几次后两组交流。
活动反思:
在本课的设计中,情境的创设、游戏的开展,都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的发言精彩、准确,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中班数学数一数,比一比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数学数一数,比一比教案06-14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数一数,比一比》09-18
中班数学数一数,比一比教案7篇06-16
中班数学数一数,比一比教案(7篇)06-16
数一数,比一比中班数学教案设计11-29
中班数学数一数,比一比教案合集7篇06-16
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教案04-06
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03-21
《比一比》中班教案12-12